《貧民窟的百萬富翁》是2008年上映的一部愛情電影,獲得了豆瓣8.6的高分,電影上映後一年的時間裡便榮獲了第81屆奧斯卡最佳導演獎和最佳改編劇本等多個最佳獎項的提名。
該影片由英國的丹尼·博伊爾導演執導,由戴夫·帕特爾、芙蕾達·平託、亞尼·卡普和沙魯巴·舒克拉等共同出演。
電影主要講述了來自印度貧民窟的一位街頭少年賈邁爾,參加了電視節目《誰想成為百萬富翁》,他來參加節目的目的不是為了贏取二千萬盧布的獎金,而是要找回失蹤的女朋友拉媞卡。
因為一直以來他的女朋友都非常喜歡這個電視節目,因此他想通過這個電視節目來得到女朋友的消息,但當他即將獲取高額獎金時,卻被人揭發有作弊嫌疑的故事。
從電影本身的故事為出發點,隨著男主層層的故事情節展現在眼前,我們看到的其實不僅是一位為了追愛的勇敢男孩,更重要的是影片背後所隱藏的真正魅力和意義,那就是關乎到貧民窟裡的人物命運。
下面,主要從影片本身的敘事方法以及影片本身所傳達的現實感悟來談談我個人的看法。
敘事方法:明暗兩條線索交織,細細道說男主的故事
在電影《貧民窟的百萬富翁》中,導演選擇了最為經典的平行敘事的方式,將明暗兩條線索交叉展開,共同來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讓觀眾也對於男主的參賽目的和拿獎原因能夠有基本了解。
首先賈邁爾去參加電視節目答題這是電影設計的明線,同時電影主要也是圍繞著這一大主線而展開。
其次,賈邁爾知道這些競答題目的背後原因為一個暗線,給觀眾留下了一個懸念,這也是讓劇情的氛圍到達一個最高點的關鍵時刻。
兩條明暗線索平行敘述又相互聯繫,其中的每一道題目對於他來說都是關乎到他命運的轉折點,細細道說著男主賈邁爾的故事。
(1)明線敘事:答題獲贏,卻被質疑
賈邁爾參加《誰想成為百萬富翁》節目進行答題,最終贏得巨額獎金卻被質疑是影片的主線,正是影片開頭之後的畫面,主持人讓他做自我介紹說到自己工作,而被主持人惡搞說成是「端茶的」引起觀眾一片嘲笑的時候,就為後來他贏得比賽卻遭到主持人質疑的埋下了一個伏筆。
而主持人的報警以及警察的審問和懷疑,是對於一個出自貧民窟的毛頭小子贏得比賽結果的耿耿於懷,是對於賈邁爾的質疑和輕視,何嘗又不是對出於像他這樣出身於低階層的人的看不起呢?
(2)暗線敘事:成功的背後是別人沒有經歷過的苦難
接下來就是影片中的暗線也就是電影的副線,那就是賈邁爾能夠答對8道題的原因和真相,這就要從他所生活階級和經歷說起了,因為這關乎到他的人物性格,甚至是他一生的命運。
賈邁爾生活在印度的一個貧民窟裡,曾經被迫當過乞丐,當過洗碗工,後來當上現在的茶水經理,他喜歡的女孩和他一樣擁有著相似命運的人,和她失去聯繫之後,於是就參加了她喜歡看《誰想成為百萬富翁》節目,希望可以找到她。
他在最髒亂最惡劣的環境下生活過,他也見過人性最醜陋的一面,正是因為這樣,他的成功正是建立在這樣的基礎上的。
在最艱難的環境下,鍛鍊最堅強的意志,積累最豐富的閱歷,賈邁爾能夠贏得答題的背後是別人想像不到的艱辛,他值得,每一個為了美好生活而奮鬥的人,最後都值得被生活所眷顧。
現實意義:拒絕「有色眼鏡」,尊重他人的成果
在《貧民窟的百萬富翁》電影中,主持人剛開始對於賈邁爾職業的嘲諷,甚至不惜以「端茶的」來人身攻擊,這樣光鮮亮麗的主持人形象和他們內心的醜陋和狹隘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再到後來的報警事件,對於賈邁爾的答題能力的輕視和質疑,這些都是因為戴了有色眼鏡看人。
在我看來,每個職業都有它的意義和價值,我們應該心存善念,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
不管是《貧民窟的百萬富翁》電影中的主持人和警察,還是現實生活中的我們也好,對待他人的成功不要一概而論,對待自己也要心懷希望,積極向上。
結語
總的來說,《貧民窟的百萬富翁》這部電影非常的具有現實的教育意義,從它的敘事方法而逐漸推動的情節中,我們便可感受到即使是身在泥潭之中,是金子就會發光,只要我們時刻嚮往美好,並且為之努力奮鬥,總有一天會驚豔到那些曾經看不起你的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