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對中國經濟的衝擊牽動著千萬企業的心。對實體經濟體,尤其是餐飲、教育、零售、服務等領域的特許加盟企業而言,這無疑是一次艱難的戰「疫」。隨著各地陸續開放復工,特許企業怎樣才能更好地減輕疫情影響,順利度過危機?國內頭部加盟展會、擁有21年歷史的中國特許加盟展請教了多位行業專家,收集了這些建議,或許可以作為參考。
密切關注、合理利用各方政策
在疫情影響下,租金、人工、融資成為了懸在特許連鎖企業頭上的3把「達摩克裡斯之劍」。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連維良2月3日透露,將分情形制定出臺對衝疫情影響的政策措施,特別是盡力幫扶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企業。「目前相關部門已經出臺了不少這方面的政策措施,後面還將有序出臺 」。
對特許連鎖企業來說,密切關注、合理利用這些優惠扶持政策,可以更好地減負借力,度過難關:
租金方面。 北京、蘇州、深圳等多地政府已出臺政策,鼓勵為中小微企業減免房租。此外,截至2月2日,全國還有超過80家商業地產運營商主動提出了租金減免措施。
人工方面。 北京、上海、廣州、蘇州等多地已公布,將通過減稅減費、延繳社保、返還失業保險等稅收支持手段,為企業減負。據央廣網報導,上海實施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等措施,直接為中小企業減負超過127億元。
此外,根據各地相關條例規定,企業還可與員工協商一致,採取調整薪酬,輪崗輪休、縮短工時、延遲發放等方式穩定工作崗位。
需要注意的是,人社部辦公廳 於2020年1月24日發布了《關於妥善處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勞動關係問題的通知》(人社廳發明電[2020]5號),對疫情期間的用工問題給出明確規定: 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疑似病人、密切接觸者在其隔離治療期間或醫學觀察期間以及因政府實施隔離措施或採取其他緊急措施導致不能提供正常勞動的企業職工,企業應當支付職工在此期間的工作報酬,且不得依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四十一條與職工解除勞動合同。在此期間,勞動合同到期的,應分別順延至職工醫療期期滿、醫學觀察期期滿、隔離期期滿或者政府採取的緊急措施結束。
融資方面。 對企業面臨的資金困難,中央和地方各政府、機構也迅速反應,紛紛加大金融支持。2月1日,央行等五部門要求通過適當下調貸款利率、增加信用貸款和中長期貸款等方式,支持相關企業;2月2日,財政部又發布通知,要求對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貸款給予財政貼息支持;2月3日,北京出臺的19項重磅措施中特別強調,對因受疫情影響經營暫時出現困難、但有發展前景的企業不抽貸、不斷貸、不壓貸,努力做到應續盡續、能續快續。
與此同時,對疫情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及困境,特許連鎖企業還可以集體發聲,向政府、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等行業主管,以及社會團體、合作夥伴等求助,在早日復工、控薪減租、降稅減負、資金扶持等各方面尋求更多理解;同時互相幫助與支持,抱團取暖,共度艱難時刻。
積極升級,做好復工保障
危機當前,要解決根本問題,還是要靠積極自救。疫情導致的「分塊隔離」和恐慌,讓特許企業在招工、用工、復工上面臨更多難題。
首先,穩住自身和團隊心態。 一旦慌張,決策的錯誤概率會加倍。創業者要有一個強大的心力,才能夠穩定軍心。
第二,適時調整組織結構和勞動制度。 創新工作和業務模式,先恢復可以遠程辦公、彈性工作的業務。對必須現場操作的業務,可以採取自有僱傭、業務外包、靈活用工等多種方式,讓全員儘快進入工作狀態,運營儘早重回正軌。
第三,成立疫情應急領導小組,做好工作區域防護 ,讓員工安心復工,顧客放心消費:
● 每天對門廳、樓道、會議室、電梯、樓梯、衛生間、餐廳等公共部位進行消毒,每個區域使用的保潔用具要分開,避免混用。
● 座機電話、中央空調定期消毒。
● 保持工作區環境清潔,建議每日通風3次,每次20-30分鐘。
● 員工進入工作區前自覺接受體溫檢測,工作前先洗手。多人辦公、開會、傳閱紙質文件時佩戴口罩。
● 服務人員、安保人員、清潔人員工作時需佩戴口罩,並與人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離。
● 員工就餐時採用分餐進食,避免人員密集。餐桌椅、餐具用品使用後進行消毒。
● 員工出行、採購,儘量選擇專車或班車。專車、班車的內部、把手應每日消毒。
● 外來人員拜訪需佩戴口罩,在確認體溫正常、無不良症狀後再行接待。
● 鼓勵員工適當、適度活動,做好關懷激勵,保障員工的身體和心理健康。
第四、靈活運用線上渠道,進行數位化整合升級。 疫情打亂了許多特許企業的線下運營、宣傳、加盟招商等工作計劃,在徹底平息之前,企業可以積極開發、靈活運用短視頻、直播、社交媒體、遠程辦公軟體、專業管理App、垂直網絡平臺等各種線上渠道,引客帶貨,提供在線服務,減輕損失;同時梳理體系,練好內功,爭取化危為機,通過數位化整合升級,實現企業市場競爭力的躍升。
比如,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的CCFA護航計劃就已推出了兩款專業APP,為餐飲門店提供疫情防控和雲巡店在線管理服務。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唯一指定加盟平臺——中國特許加盟網,則是特許企業網上招商展示的優質平臺,以權威嚴選深受特許企業和投資人的信賴,目前入駐品牌突破萬家,註冊用戶數超百萬。
及時評估,加強風險防範
及時評估疫情影響,防範可能產生的資金和法律風險,也十分重要。
1、做好預判和預案,穩定現金流。
現金流對於企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疫情期間,企業要做好以下幾點:
(1)評估疫情對公司收入及現金流的影響,要做出預判及預案。
(2)確保已有業務的穩定,儘可能地回流現金,以保障現金收入。
(3)梳理企業的成本費用,減少一切不必要的投入,儘量保障現金流安全。
(4)強化庫存管理。一方面,關注因短期消費受阻帶來的庫存消化周期延長、財務費用增加導致的現金流壓力。另一方面,也須對疫情緩解後的消費反彈提前做好準備,預防庫存不足導致的現金流壓力。
(5)拓寬融資通道。加強與銀行的溝通,爭取中長期的低息甚至無息貸款;採取多種形式的融資方式和融資渠道,要捨得釋放股權,儘可能引進資金,備足糧草彈藥。
(6)減少投資,加快資產變現,必要時暫停長期投資項目支出。
2、履行合同充分保留證據,減少違約風險
據以往經驗,在特殊時期,企業可能面臨買賣合同糾紛、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借款合同糾紛、租賃合同糾紛等。如有確實證據是因疫情傳播影響,則將適用不可抗力或公平原則等,全部或部分免除企業責任 。因此,企業如因疫情不能履行合同,需留意收集證據,以減輕自身違約責任。
建議企業重點保存以下證據材料:
(1)業務發展所涉各行政管理部門的管制政策;
(2)國際貿易合同受疫情影響無法履行的,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可以出具不可抗力證明(線上辦理平臺:http://www.rzccpit.com/ );
(3)公司通知合同相對方履行困難或履行不能的函件;
(4)公司為避免損失擴大採取的系列舉措的留痕材料等。‍
3、關注訴訟時效,做好疫情期間的權益維護。
按《民法總則》第188條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逾期則債權將無法得到法律保護。春節假期的延長及疫情防控管制措施,會對訴訟活動造成影響,企業應避免在此期間不能及時起訴,導致債權得不到保護的風險。
對在訴的爭議糾紛案件,也應做好在訴案件管理,及時與法院溝通期間順延事宜,避免錯過上訴期、訴訟費繳納期、舉證期等,或延誤開庭時間,造成損失。
今天,立春已至,東風解凍,萬物復甦,新的輪迴正在開啟。中國特許加盟展祝所有特許人平安健康,也期待與廣大特許連鎖企業共迎希望之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