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蘭》讓這些人強行中國風

2020-09-28 韓火火

由妮基卡羅執導,劉亦菲主演的真人版《花木蘭》,可以說歷經了層層波折終於在 9 月上映了!咱們的本地公主《花木蘭》一上映就話題不斷,最近更是因為聯名的鞋「醜上了熱搜」

△ 看看這兩朵 3D 立體大荷花,還有這花花綠綠的配色,以及奇奇怪怪的造型。難怪網友們都說「看著真不像穿的,像燒的」。

其實,花木蘭不是唯一的受害者,這個Irregular Choice 審美一直不走尋常路,畢竟人家品牌名字就叫做「不一般的選擇」

他家出的聯名款都給人一種設計師怕別人不知道這是聯名的感覺風格相當寫實主義。但其他這些系列可能適用於某些風格(比如原宿、亞逼)。但木蘭系列從配色到元素的使用都透露著一種「看著不太吉利」的 Feel 。

這還讓小 F 想到了前陣子七夕 Balenciaga 的「中國風」演繹翻車事件。雖說這次的「中國風」不是中國風傳統元素的堆疊,而是迎合了近些年的「土酷」風潮,但最終也弄巧成拙。什麼「他愛我」「我愛你」「我愛我」的塗鴉仿佛是 Hebe 《Love!》歌詞的打歌包。就連廣告也尬穿地心。

直擊靈魂的巴啦啦宇宙配色,心形裡的土味文案,好像都在說著這樣一句話 —— 愛我,你怕了嗎?小 F 真想說一句,拜託了,現在掛曆都不這麼搞了 。

歪果仁對「中國風」的片面理解,總會造成讓人哭笑不得的時尚災難。永遠不會缺席的「龍元素」、不講究的大紅色、以及胡亂堆砌的京劇元素...真想對這些設計師說一句,一樣的梗你們究竟要玩幾次啊 ️ 。

△ 還記得當年的紅高粱模特隊嗎

什麼才是真正的中國風? 這個問題恐怕要小 F 寫一篇論文來論證。在這裡簡單來說,中國風在時尚語境下的表達主要可以分為兩個方面:一個是能看到的色彩,一個是看不到的意境

1 / 色彩表達

中國的傳統色彩,關注自然的固有色彩,色彩搭配上注重明暗搭配,不會出現整體特別飽和度和亮度很高的顏色。而且中國風本身是歷史底蘊非常重的風格,自身是帶有復古的氣質,即使是華麗的色彩也不會帶來視覺刺激感。

△ 今年新春阿迪達斯的廣告,就營造了中國式明暗對比的色彩空間

《國家地理》曾經整理羅列了 48 種中國傳統顏色,不僅色感美,名字也很有詩意。

2 / 意境表達

我們常掛在嘴邊的「中國風」,「風」指的是風格,而不是簡單的元素堆砌。是氛圍的表達是一種氣質

△ Riri 親自驗證「中國風」的表面和內核。元素堆砌就會變成 2015 年 Met Gala上的「雞蛋灌餅披薩」,氛圍表達就是神秘的東方公主

其實西方最了解的是,華麗繁複的中國風,也可以叫西洋中國風。唐朝時貿易發達,讓世界知道了東方有一個 China 的存在,他們迷戀東方的文化與物件。比如名媛手中的扇子,和繡滿花鳥圖案的屏風,還有綾羅綢緞,名貴的陶瓷,都是貴族拿來攀比的行頭。

△ Marc Jacobs 設計的 LV 2011年系列就是典型的華麗繁複中國風色彩

△ 去年年底的 Valentino 中國大秀也是該風格的代表

如果說這種「西洋中國風」是豔麗的,那另一種流派 —— 與宋朝同一氣質的,則是內斂的含蓄的,有一種欲說還休,點到即止的情懷。面料上回歸自然,簡約不繁複,UMA WANG就是個中代表。

電影《邪不壓正》裡周韻的服裝就是她設計的,端莊自持,還帶有清純可愛的氣質。UMA WANG 和周韻也相互成就了彼此的美,穿UMA Wang 的周韻,人如其名,就是完美的東方神韻教科書。

我們已經見識了那麼多歪果設計師的「中國風」嘗試反例,接下來來看些「中國風的正確打開方式」洗洗眼睛。

1 / 旗袍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旗袍是西方世界對中國服飾的唯一註解。這也是為何西方時裝設計師但凡要創作以中國為意象的時裝系列,旗袍是一定要翻出來再創作一番的。

時裝設計師裡,海盜爺可以說對中國風情有獨鍾,尤其喜歡老電影裡穿著旗袍、風姿綽約的中國女星。 Christian Dior 1997 秋冬高級定製大秀,更是成為了經典。

靈感來源於 1930 年的海報女郎,模特的服飾設計和妝容都讓人恍如回到上世紀的上海灘。短旗袍俏麗甜美,甚至還挑戰了不同的面料。

長旗袍風姿綽約,真的可以使用「豔光四射」一詞來形容。

當年還是「阿湯嫂」的 Nicole Kidman 就是穿著同系列裡的另一個款式走上了奧斯卡紅毯。經此一役,Nicole 也解鎖加冕了「紅毯女王」的稱號 。

後來 Tom Ford 也在短暫出任 Yves Saint Laurent 創意總監時打造了旗袍系列,致敬 YSL 在 1970 年代推出的「中國系列」。相比與豔麗熱烈的 Dior ,這套設計更加優雅高貴,將性感和東方氣質拿捏得恰到好處。

雖然這套設計在當年褒貶不一,但它在日後也幾乎被載入了史冊。沒錯了,就是成為了鞏皇在坎城紅毯上「大殺四方」的戰裙,真的是豔壓了在場的其他女明星們。

2 / 仙裙

說實話,所有不知中國風為何物的設計師們都應該好好觀摩一下 Armani Prive 2015 春夏高級定製秀。就本場秀而言,Giorgio Armani 算得上最了解東方人風骨的西方設計師

整場秀的核心元素都是作為士大夫身份名片的竹元素。絲綢上的圖案、薄紗上的釘珠,都使用了中國傳統畫中墨竹的寫意筆法來表現,就連秀場布置,也是一片曲徑通幽的竹林,由內而外地展示了竹意向的清風峭骨。

而且細節也美到不像話!模特的辮子都編成了竹節的樣子,手環和耳飾也隱藏了竹子元素,無論是色彩還是質感都宛如出自中國本土設計師之手。

西人看東方,常常只停留在表面。也正因此我們經常見到的是冶豔神秘、充滿 Drama 感的東方。而 Giorgio Armani 的設計,刪繁就簡、寧靜淡泊,契合了中國文人所崇尚之虛懷若谷的修竹秉性

Elie Saab 2019 秋冬高級定製系列也突破了以往,成為了目前最獨特的一場大秀。秀場的選址就選在了上海。作為 Elie Saab 的中國首秀這次靈感自然也來源於中國文化。

印有「壽」字圖案的銅錢髮飾,祥雲、龍紋、臘梅等東方元素圖案也被運用於在細節上。剪裁上也結合了中西的版型和線條,總體來說以極簡的流線型為主。寬大的袖口、肩部的廓形設計,體現了東方韻味的框架

最絕的還是色彩的搭配和運用,高飽和度的經典赤紅和黑色搭配氣場全開。仙風道骨的低飽和度的古典系東方色彩也仙到穿上就仿佛魂穿古代的公主。加上精美的翔龍舞鳳刺繡,美的更加大氣有韻味。鞏皇和劉亦菲都穿過這一系列的不同風格的禮服,一個霸氣,一個華麗

3 / 國潮

最近這兩年,當李寧把「中國」印在運動衣上,登上紐約時裝周的 T 臺。老字號的中國本土時裝品牌在沉寂沒落了若干年後,包裝上了「國潮」的鎧甲再度崛起。

「國潮風」漸漸成為了秀場上「中國風」2.0 升級版。漢字、龍圖案、等新式中國時尚符號,成為了一股瘋狂的「中國力量」。

在中國設計師品牌領域,SAMUEL Guì YANGAngel ChenMuzkinWang Fengchen也紛紛在品牌創始人成長環境和人生閱歷等綜合背景下建立起了以不同年代下中國風貌為基礎的中式審美體系。

尤其是 SAMUEL Guì YANG,在熱烈的國潮風中走出了一條極簡美學的路子。設計師楊桂東對於色彩的捕捉和運用非常敏銳。杜鵑在《T Magazine》中穿的紫色襯衫,靈感來源於《霸王別姬》中程蝶衣上臺前的上妝過程

中國風的確是一個很大的概念,在時尚的角度下挖掘中國風同樣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過我們已經看到了國內設計師的崛起和國外設計師們逐漸「開竅」。而這只是溪流匯集過程的開始們,相信在未來,會有越來越高級,越來越有東方神韻的時裝設計驚豔整個世界

- End -

監製:靜文

撰文:貓夫

視覺:貓夫

相關焦點

  • 《花木蘭》中那些強行融合的中國元素
    今天第一天開通頭條號,取名豆丁,內容影視分享,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下2020年最新的迪士尼電影《花木蘭》。這部千呼萬喚始出來的片子,可以說是2020年比較值得期待的電影之一了。因為它無論是卡斯陣容還是出場白,都散發著一種商業大片的味道,而且還有叫好叫座的九八版《花木蘭》珠玉在前,讓我們都非常期待劉亦菲版的木蘭能夠先出一個新的境界。
  • 混搭中國風,一副爛片相,《花木蘭》被差評不冤
    《花木蘭》線上開播,中國公映時間竟比美國網播晚一周。原因竟是,《花木蘭》是爛片界的天花板,看完它,你就很難看到比這個更爛的迪士尼電影了。害,迪士尼這次真的搞砸了。外國人講中國故事,自我感覺良好,在中國人看來,總會感覺彆扭造作不正宗。我不贊同《花木蘭》不懂中國,所以口碑撲街的論調。
  • 迪士尼《花木蘭》精美藝術海報 濃鬱中國風
    《花木蘭》藝術海報由中國女星劉亦菲主演的迪士尼真人版《花木蘭 》發布官方藝術海報,中國風濃鬱。畫面中央舞劍的花木蘭一身紅衣,腰間配上盔甲和皮帶,英姿颯爽。海報上方分別有東方韻味的鳳釵和玉梳,背景還有水墨風的山巒,玉蘭花和老鷹點綴其中,底部的設計則比較誇張,用竹葉與祥雲來裝飾。這款由藝術家Cryssy Cheung設計。
  • 《花木蘭》內地版海報讓我們一再懷疑外國人對中國風的誤解
    頗有點像被當初花木蘭的女裝定妝照雷到的感覺。迪士尼本來也指望《花木蘭》在國內賺的盆滿缽滿,誰曾想,在疫情的影響下,檔期一拖再拖。估計官方也疲軟了,大手一揮,海報該咋樣就咋樣吧。實則是他們太在意中國市場了,有的時候可能太在意反而會造成很多誤解。
  • 美國人誤解了花木蘭
    西方獵奇視角下的古代中國除「院轉網」帶來的連鎖反應之外,從《花木蘭》的影片內容來看,它呈現出的仍然是典型的「西方獵奇視角下的古代中國」,是照顧全球市場和統一調配各國觀眾口味的文化快餐。作為中國人,看一部表皮是中國故事、實則融入的皆是西方人對東方的獵奇臆想、內核為美式價值觀的好萊塢奇幻大戲,它帶來的觀感多是怪異、尷尬、彆扭。
  • 《木蘭》,花木蘭,劉亦菲讓世界再次領略中國木蘭的魅力
    今天是2020年3月10日,也是迪士尼《木蘭》首映的日子,在洛杉磯,全世界的人再次領略的劉亦菲非凡的魅力。打戲、戰鬥等場面宏大,北方城池陷落,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喊出「忠勇真」誓言。讓人覺得小女子有可不為的?中國古代《木蘭辭》中,「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在古代這就是一朵鏗鏘玫瑰。「萬裡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誰說女兒不如男。
  • 美國的《花木蘭》上映,為何帶著偏見來中國圈錢?
    比如裡面非常讓人難以捉摸的地理學知識,要知道當年的花木蘭據史料記載是屬於北方民族,而電影裡面的表現,卻是花木蘭出身在一個圓樓裡面,如果我沒記錯的話,當年我去福建遊學曾經在這種圓樓裡面待過幾天,那敢情我是到了北方的福建地區?我敢說,這導演怕是受到前面中國幾部動畫片的影響吧?
  • 迪士尼公主裙子下的「秘密」,花木蘭中國風,艾莎女王冷豔
    迪士尼動畫的每一處的細節都做得非常到位,迪士尼公司的設計師為設計迪士尼公主的高跟鞋也是費盡心思,每一雙鞋子都非常符合迪士尼公主的氣質,而且很多鞋子都是現代的流行的鞋子作為靈感所設計而成,迪士尼公主裙子下的「秘密」,花木蘭中國風
  • 土樓祠堂鵝黃妝,玉佩對聯忠勇真,滿滿中國風也救不了《花木蘭》
    早在1998年迪士尼就出了一部花木蘭的動畫,和《功夫熊貓》一樣,這個動畫是中國的故事,雖然動畫中有諸多中國元素,但畫面風格還是延續了迪斯尼公主系列的畫風:以濃重歌劇形式來表達人物的情感,讓這部《花木蘭》充滿童話的味道;用這種方式把《花木蘭》改編為公主風格的動畫,不得不說是十分成功。
  • 迪士尼的《花木蘭》不是中國的《花木蘭》
    嗨,你看花木蘭了嗎?和你想像的差距大嗎?電影《花木蘭》今日國內上映,然而目前口碑卻不是如想像中那麼好。國內影視版的《花木蘭》有好多個版本,而對於這一版本的《花木蘭》,顯然觀眾不是很買帳!有人吐槽劇情不合理,有人吐槽英文,也有人吐槽,請了這麼多名演員,結果就這?認真看了《花木蘭》,看完後我想,這部電影之所以得不到國內大部分觀眾的喜愛,還是因為我們很大一部分人看電影的角度原因。
  • 劉亦菲的花木蘭,是美國人的花木蘭
    他們會覺得迪士尼越來越重視中國市場了,終於找了個內地認可的成名演員來演中國歷史上的女英雄了。他們甚至覺得劉亦菲能登上國際舞臺,飾演花木蘭是她的努力,也是她的榮幸。《花木蘭》。故事到這裡,迪士尼的《花木蘭》也就講完了。南北朝的《木蘭辭》只是創造的背景牆,這些美國人還是靠著自己的臆想去拍電影。
  • 《花木蘭》上映,網友大呼:這不是我們想要的中國風
    近年來許多好萊塢大片被引進中國,並在中國取得了很好的票房。於是國外也越來越重視中國市場,從邀請華人明星參演影視作品,到來中國採景,再到開始製作以中國元素為題材的作品。但因為選角,劇本等因素被網友吐槽,在網上引起很大爭議後來又有消息傳出迪士尼準備拍攝真人版花木蘭
  • 中國木蘭橫空出世!這才是國人心中的花木蘭
    木蘭代父從軍的故事僅僅是「忠真勇孝」?迪士尼木蘭不是我們想要的木蘭,記憶中的那首《木蘭辭》不是這樣的呀!歪果人理解不了中國經典故事,中國人需要中國木蘭!國漫《木蘭:橫空出世》的導演廖光華表示:我們有信心可以超過迪士尼!
  • 迪士尼《花木蘭》,西方人幻想的中國
    迪士尼版本的《花木蘭》,試圖用新鮮觀點重新詮釋這個老套故事,把中國的氣功觀念套在花木蘭身上,讓花木蘭從小就有一種類似「原力」的力量,藉此解釋她能夠武功高強的原因,並且用「鳳凰守護神」的形象來增添神話氛圍,還有鞏俐飾演的女巫,竟然可以幻化成一隻老鷹,這些奇幻設定,都讓本片變成一個迪士尼式的童話故事,並不是嚴肅的歷史故事。
  • 劉亦菲版《花木蘭》:美國導演想像出的中國古代故事
    劉亦菲版《花木蘭》上映的第二天,濤哥就有幸到影院觀看了全片。濤哥與現場觀影過的大部分觀眾一樣,心裡可以說是槽點多多。這版《花木蘭》源於迪士尼1998年所拍攝的動畫版《花木蘭》,可以說此版本只不過是迪士尼動畫片的真人版而已。
  • 我看了盜版的花木蘭
    是夜,無聊,用迅雷看了劉亦菲版《花木蘭》心中久久不能平靜。心想這是拍了個啥?導演是來自惠靈頓的三流導演妮琪卡羅,編劇清一色西方人。這是典型的西方文化強行解讀東方文化。製作方從骨子裡的傲慢,滲透到電影的每一個環節裡。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蔑視,嘲諷。
  • 《花木蘭》評分跌破5.0,好萊塢的畸形中國風,一百年前就有了
    從官宣時的萬眾期待,到如今的口碑大跌,《花木蘭》這輛車,翻得徹底。難怪有網友調侃,當初確實錯怪了《花木蘭》的DVD風海報,因為那張海報竟然如此準確地反映了這部電影的水平。《花木蘭》最先引起熱議的,是劉亦菲在片中的造型。
  • 《花木蘭》即將全國上線,劉亦菲素顏毫無壓力,還是中國風最親近
    //《花木蘭》終於要上映了!經歷了一波三折的《花木蘭》一直以來都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尤其是劉亦菲「神仙姐姐」的粉絲們,都已經期待了好久,作者也是十分期待呢!在即將9月11日《花木蘭》全國影院上映之際,劉亦菲發布了ins來感謝陪伴她一路經過《花木蘭》拍攝的工作人員,照片中的劉亦菲是全素顏出鏡,雖然看上去面帶疲倦,但是給人的感覺還是很鮮活很美膩的,毫無壓力的素顏被神仙姐姐全靠著自信支撐起來,作者覺得這樣的她才是真有魅力的時候!
  • 西方人眼中的花木蘭
    那麼這部《花木蘭》究竟怎麼樣呢?1.與歷史背景不符花木蘭最早出現於南北朝一首敘事詩《木蘭辭》中,相傳為北魏時人物,但是其籍貫並未有過明確記載。而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女性的社會地位並不低。當時的女性們生活在一個精神史上極為自由和開放的時代,她們勇於和封建禮教進行抗爭,掙脫了自秦漢以來禮教對於女性的束縛。
  • 《花木蘭》豆瓣評分4.7,美國人拍的《花木蘭》爛在哪裡?
    ,更何況是迪士尼,但是,花木蘭裡的這些裝扮,有美感嗎?濃濃的西洋風好嗎?電影造型、場景讓人融不進去,勇敢、堅忍、孝義的中國花木蘭變成了天賦異稟、個人英雄主義的美式花木蘭可是,花木蘭的評分已經說明了它「中國化」的失敗。近七成的人給這版花木蘭打了3分或兩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