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俄戰爭本可以避免,只因一封電報的陰差陽錯和英國的攪局

2021-01-07 誰家小離

《辛丑條約》兩年後(1903年),駐華司令官秋山好古調回日本訓練騎兵,以對抗俄國的哥薩克騎兵。

當年九月,沙俄在尼科利斯克地區進行軍事演習,邀請秋山好古觀演,以達到震懾日本的目的。

秋山好古觀看俄國軍演

與此同時,在聖彼得堡,清、日、俄三國舉行著會談。日方提議俄國退出東北地區,日本退出朝鮮,列國都不再染指朝鮮。參會的清方代表只有在議案上簽字的權利,別無其他。俄方最終不僅否決了議案,還提出朝鮮39°線以北歸俄國所有。

大清帝國代表

日本決定對俄開戰,輿論也在國內拼命造勢,鼓動戰爭。

日本政府進行了一系列的的走馬換將,東鄉平八郎被任命為聯合艦隊司令,秋山真之調任艦隊作戰參謀。此時的日本艦隊已經位列世界第五,沙俄第三。

與此同時,俄國的遠東司令(阿克列塞耶夫)向沙皇提出了對日作戰計劃,並得到了沙皇的批准。

日本在積極備戰的同時,也加強了在俄國的間諜活動。從事間諜活動的日本駐俄武官不僅刺探俄軍戰備情報,還積極煽動俄國革命,試圖瓦解沙俄帝國。沙皇對國內的一切動亂,進行殘酷鎮壓。

沙俄軍隊

第二年(1904年)年初,日本召開御前會議,桂太郎內閣向明治天皇施壓與俄國斷交。但明治天皇不願意與俄國開戰,要求內閣繼續與俄國進行談判,這讓內閣非常失望。

明治天皇做出這一決定,跟前首相伊藤博文的影響有很大關係。

當沙皇尼古拉二世再次收到日方的議案時,也非常躊躇,因為處理不當,極有可能立即爆發戰爭。沙皇決定做出讓步,但做出讓步的電報卻在遠東總督那裡扣留了十天之久。而在這段時間裡,日本從英國那裡知道了俄國對日作戰書的事情。

遠東總督擅自扣留電文

日本內閣再次對明治天皇施壓,天皇最終決意對俄國開戰。而伊藤對俄作戰沒有信心,秘密派人去美國活動,一旦戰事對日本不利,就請求美國總統羅斯福(西奧多·羅斯福)出面調停。

在這年(1904)的2月5日,聯合艦隊收到了對俄作戰命令。2月6日艦隊出港。因為旅順港的防禦強大,海軍的作戰計劃是將俄國艦隊誘出海港予以殲滅。

誘敵出戰策略圖

同日,日本對俄發出斷交書。沙皇起初對此非常不解,隨後得知是遠東總督扣留了讓步的電文所致。但沙皇認為日本並不敢對俄開戰,故此沒有馬上召集大臣進行作戰部署。遠東總督得知斷交後,哪怕看到旅順日本僑民的撤離,因為輕視的緣故,同樣沒有召開應對的軍事會議,對部署也沒有做任何的調整,為了避免他認為的不必要的恐慌,還禁止當地報社報導日俄斷交的事情。

2月8日晚,聯合艦隊逼近旅順,悄悄派出數艘驅逐艦隊偷襲旅順港外的俄國軍艦。此時的旅順港內,俄國軍官們正在為艦隊司令夫人舉辦宴會。當港外炮聲響起時,司令夫人還以為是艦隊在為她鳴放禮炮。包括總督在內的軍官們也沒有在意此事,繼續跳舞飲宴。

被襲擊的軍港

當港外軍艦上的俄國士兵半生半死的時候,港內的軍官們依然進行著歡快的舞會。

因為家底薄弱的日軍缺乏魚雷實彈訓練,此次偷襲,日軍僅是重創了俄軍2艘戰艦1艘巡洋艦,而這3艘戰艦在兩個月後就重返了戰場。這個戰果日軍高層並不滿意。

對於日本的不宣而戰,俄國總督並不在意。他認為,這樣俄國就可以站在道德制高點,引導國際孤立日本;另外,俄國家底雄厚,可以慢慢收拾日本。

第二日,沙皇發布了對日宣戰詔書。但俄國遇襲,並沒有收到想像中的國際同情,因為大家都是強盜,狗咬狗而已,只不過日本是偷偷摸摸先下了嘴罷了。

狗子咬狗子

日俄戰爭爆發後,日本駐俄使館進行了撤離。他們沒有返回日本,而是悄悄轉移到瑞典首都,繼續從事煽動俄國暴亂和分裂的活動。

日本國內對於聯合艦隊襲擊旅順更是欣喜若狂,除了參戰軍人的家屬,所有人都歡快慶賀。

此時的俄國太平洋艦隊躲在旅順港內不與日軍交戰,而海岸炮的強大火力使得日本艦隊不能靠近。這讓日本艦隊非常擔憂,害怕波羅的海艦隊到達與之聯合,這樣日本艦隊就毫無勝算。

艦隊海軍參謀有馬良橘對此提出閉塞作戰,派五到六艘汽船自沉旅順口封鎖航道,讓港內軍艦再也無法出海。基於海岸炮強大的火力,參謀秋山真之對此提出疑慮,認為汽船可能無法行駛到指定位置,就會被俄軍的大炮擊沉。

經過討論,艦隊司令東鄉批准了這一作戰方案。有馬良橘做總指揮,由在俄國留過學的廣瀨武夫帶隊執行。

2月23日,五艘汽船駛向旅順港。當他們在夜間進行沉船時,被俄軍發現,只有一艘沉在了航道,其餘四艘或被擊沉或自沉於航道以外。

此時,俄國的太平洋艦隊司令改換了馬卡洛夫中將,他針對日軍的閉塞作戰制定了積極的應對方案,俄軍士氣因為他的到來,也迅速回升。

馬卡洛夫中將

三月底,日本艦隊又派出四艘汽船進行閉塞作戰。這次,他們在旅順口不僅遭到了海岸炮的射擊,還遭到俄軍埋伏在附近的戰艦攻擊,四艘汽船未能沉在計劃位置,廣瀨武夫更是在回撤途中被炮彈打死。第二次閉塞作戰計劃失敗(後來又進行了一次,也失敗了)。

廣瀨的屍體後來被俄國人發現,俄國軍官給他舉行了葬禮。

俄軍為廣瀨舉行

為了消滅旅順港內的俄國艦隊,日本艦隊決定向陸軍發出請求,由陸軍來協助攻擊旅順,於是,慘烈的旅順攻防戰拉開了序幕。

相關焦點

  • 日俄戰爭之前,日本為何要和英國結盟?
    雖然八國聯軍取得了勝利,但他們各懷鬼胎,都想著讓自己國家的利益最大化,以至於後來他們為了爭奪在華(主要是中國東北地區)利益最終分成了兩個陣營,一個陣營是日英同盟(有美國支持),另一陣營是俄法同盟(有德國支持),這為三年後(1904年)爆發的日俄戰爭提供了國際條件。本文就來簡單介紹一下日俄戰爭前,日本和英國結盟的國際背景以及影響。1900年義和團運動爆發後,八國聯軍以此為名進攻北京。
  • 日俄戰爭(完)
    協定案的第五條為:「日俄兩國政府在籤訂協議後,……認為除已駐屯該國的軍隊外,有必要進一步派遣軍隊援助該國官府時,為避免兩國軍隊衝突,日俄兩國應劃分各自軍隊的派遣地,一方派遣軍隊至南部,一方派遣至北部,出於預防,兩國軍隊間應保持相當距離。」6月6日,山縣答覆,劃分南北的界線定為大同江一帶,即平壤附近。這個方案是以朝鮮獨立為前提,將朝鮮分為南北兩部分,日本和俄羅斯分別行使各自影響力。
  • 如果日俄戰爭俄國勝利會怎麼樣?
    日俄戰爭以日本勝利而告終,假如日俄戰爭以沙皇俄國勝利告終,肯定不會有三國還遼,東北地區將以什麼狀況出現呢。 日俄戰爭是1904年-1905年日本和沙皇俄國為爭奪朝鮮半島和中國東北而進行的侵略殖民地戰爭。他們一個是餓狼,一個是土匪。日俄戰戰爭如果以沙皇俄國勝。
  • 日俄戰爭就是發生在中國東北的一場「狗咬狗廝殺」
    第二種是「抗俄派」,他們主張順應國際的局勢,聯合英國共同對抗日益衰落的俄國。甚至於,可以促成「英日同盟」以對抗「俄法同盟」,將日本的影響力滲透進入歐洲。而在遼東半島和朝鮮半島的問題上,堅決不能讓步,為此甚至不惜對俄一戰。 到了1901年6月,隨著抗俄派的代表人物桂太郎出任首相,表明天皇的意見已經非常明確。
  • 「二戰」時期,日本為何最終走向太平洋戰爭?|文化客廳
    從九一八事變開始,日本仿佛走上了一條「民族切腹之路」,而這條路的終點導向了太平洋戰爭。回顧太平洋戰爭前的這十年,我們不禁疑問叢生——近代日本的軍政結構與對外戰爭的決策邏輯是什麼?作為甲午戰爭、日俄戰爭的勝利者,近代日本又會有哪些迷思?太平洋戰爭可以避免嗎?
  • 能臣幹吏之李鴻章 驅虎吞狼日俄戰爭
    日俄戰爭歷時1年7個月。陸戰和海戰都簡單說一下。海戰:俄國海軍在旅順的太平洋艦隊和後來增援的波羅的海艦隊全軍覆沒。日本海軍司令指揮出色,以微弱的代價大勝。這裡放兩段視頻,大家可以感受一下俄戰爭的慘烈。日俄雙方在美國調停下結束戰爭,於1905年9月5日籤訂《樸茨茅斯和約》。日本獲得原來俄國在東北的權益,把朝鮮徹底納入自己勢力範圍,也佔了庫頁島南部。
  • 一封讓哈爾西精神受創的電報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這麼一個故事,在太平洋戰爭的雷伊泰灣海戰裡,美國海軍的名將「蠻牛」哈爾西帶著艦隊一路追趕日本聯合艦隊的機動部隊,力求將日本最後的航空母艦擊沉。此時哈爾西在盲目的追擊中收到了一封電報,電報裡如此寫道:「第34特遣艦隊現在何處?重複一遍,現在何處?全世界都想知道。」那麼這封電報到底是怎麼回事?它對於美國海軍又有什麼影響呢?
  • 日俄戰爭序章,俄軍司令夢斷水雷陣
    不過水雷的殺傷力和戰略作用巨大,這個毋庸置疑。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交戰雙方一共布置了30多萬枚的水雷,擊沉水面艦艇、潛艇、商船合計上百萬噸。最早的專門掃雷艇出現在1910年後的俄國,日俄戰爭中還未出現。早期的掃雷方式,大體是用軍艦拖著帶剪刀的鋼索去割斷錨雷上的雷索。然後水雷就會浮到水面上(因為水雷上半部分是空的),然後派人搭小艇去拆掉引信就可以讓水雷失效。這種掃雷方式,效果極差。日俄戰爭爆發後,馬卡洛夫出任了俄軍太平洋艦隊的司令。
  • 悠閒的熊村戰俘營:日俄戰爭有1973名日軍被俘,夥食比日本好得多
    但在1904-1905年的日俄戰爭時,日軍被俘情況卻意外的「正常」,被俘數字和傷亡數字的比例,與西方國家幾乎沒什麼區別。這段歷史卻幾乎很有人去發掘。遠在俄羅斯西北的「熊村戰俘營」日俄戰爭期間,日軍共有1973人被俘,大約5.9萬人戰死,2萬餘人病亡。相比之下,俄軍有74369人被俘,5.2萬人戰死,1.8萬人病亡。
  • 日俄戰爭俄艦狂襲日運兵船 甲午擊沉高升號的報應
    日軍打仗,總愛用突然襲擊挑起戰爭,甲午戰爭、日俄戰爭、太平洋戰爭……莫不如此。在這裡,我們不妨先從甲午戰爭開個頭。 1894年7月25日,日本巡洋艦「浪速號」不顧國際法則,突然襲擊中國運兵船「高升」號。
  • 日本三次賭國運戰爭——日中戰爭、日俄戰爭、日美戰爭,先贏後輸
    之後俄國勢力進入朝鮮,日本和俄國在朝鮮的爭奪日趨激烈,最終引發了1904年日俄戰爭。 於是,日俄戰爭已不可避免。 日俄戰爭(英語:Russo-Japanese War;日語:日露戦爭;俄語:Русско-Японская война),是1904年-1905年日本帝國和俄羅斯帝國為爭奪朝鮮半島和中國東北而進行的戰爭
  • 日俄戰爭中,清政府是最大贏家?別鬧了,清政府啥好處沒撈到
    那麼,在日俄戰爭中,清政府真的是最大受益者麼?所謂「輸了面子,贏了國土」又有多少依據?好了話不多說,我們來聊聊這件事。1900年庚子國變時,俄國趁火打劫,派遣大量士兵進駐東北地區,實際控制了整個遼東半島,同時將手伸向了朝鮮半島,這成為了「日俄戰爭」的「導火索」。
  • 一封絕密電報改變了戰局
    原來,就在志願軍千軍萬馬即將行動之時,一封從朝鮮開城發來的絕密電報,讓最高指揮部斷然叫停,終止了第六次戰役,使整個戰局為之改變。起草電文的人就是後來的開國上將、當時擔任志願軍副司令員的鄧華。鄧華認為,無論出現哪一種結果,都會給我軍帶來不小的消耗和傷亡,對我軍非常不利。但是,如果想辦法讓敵人離開其陣地,主動向我軍發起攻擊,那麼我軍憑藉現有裝備和力量可以打垮並部分殲滅敵人,並不會付出太大的代價。
  • 升起的Z字旗:回看百年前的日俄對馬海戰!
    對馬海戰片段  在日俄戰爭爆發的時候,無論俄國的鋼產量,還是人口數數量,裝備的數量,都遠超日本。而且歷史上還沒有發生過有色人種打敗歐洲人的歷史。所以幾乎所有人都賭日本輸,俄國贏。  當時中國的清廷和守舊派則預料俄國獲勝,而且已經具體制定了親俄外交方針。他們認為,日本為一小小島國,遠非地大物博的俄國的對手。
  • 隨時知曉地球另一邊發生了什麼,一切從 180 年前的摩爾斯碼電報...
    包括電磁電報公司在內,這些公司在 1845-1860 年間相互競爭線路,最終因為競爭成本問題協商組建了六方聯盟,該聯盟囊括了當時最重要的 6 家電報公司。最終,六方聯盟在美國南北戰爭後剩下了西部聯合成為最大的電報公司。在歐洲也出現了有壟斷地位的電報公司,英國政府支持下的東方電報公司。在 19 世紀末,英國擁有世界上 2/3 的電報網,而東方電報是其中電報線路最長的電報公司。
  • 志願軍首戰美軍前,彭德懷在鴨綠江邊發回一封電報,成為獲勝關鍵
    一番勘察後,彭總眉頭一皺,立即手擬一封電報,向中央發出。 電報內容是這樣的: 原擬出動兩個軍兩個炮兵師,恐鴨綠江鐵橋被炸時,不易集中優勢兵力,失去戰機,故決定將四個軍三個炮兵師全部集結江南待命殲敵,改變原定計劃,妥否盼示。
  • 毛澤東同志香山時期發布電報手稿展覽開幕
    專家介紹,以毛澤東香山時期發布電報手稿為題材進行全面集中展示和深入解讀,尚屬首次,展覽中的大部分手稿為第一次集中展出。現場設置35處「電文導讀」中共中央和毛澤東在進駐香山後,電報成為毛澤東指揮全國各地黨政軍工作最主要的通訊手段。
  • 1899年第二次英布戰爭,一場大英帝國國運的分水嶺
    ,全球爆發了三場帝國主義戰爭,分別是美西戰爭、英布戰爭以及日俄戰爭,三場戰爭深刻改變了世界格局。 美西戰爭,是美國登上世界舞臺的第一戰,通過打「死老虎」,美國奪取了古巴、菲律賓、關島等原屬於西班牙的殖民地,還順勢吞併了夏威夷群島,將勢力擴展到了亞太地區。 日俄戰爭,則是日本躋身列強的決定性戰爭,戰後,列強在遠東均勢被打破,逐漸變成了日本一家獨大的局面。
  • 大清的電報密碼是如何被破解的?| 軟體那些事兒
    既然引起爭論 ,我覺得我還是要澄清一下,把大清的電報再說一下,尤其是密碼這一塊。其實這方面研究已經很多了,可能有些人對歷史不關心,聽說大清竟然有電報,覺得不可思議。其實大清沒那麼落後,不光有還珠格格和四阿哥的愛情,大清的電報網絡也是和世界接軌的,不但能通到日本,美國英國都有大清的使館,電報還是挺發達的,隨時能收到老佛爺的聖旨。
  • 電報之父的傳奇人生
    他在他的素描本中,繪製了一些他腦海中浮現的系統原型草圖。回到紐約之後,莫爾斯立刻投入到對電報的研究之中。然而,三年的研究,沒有任何成果。他的積蓄陸續用完,生活一度陷入困境。1836年,走投無路的莫爾斯回歸正常生活,開始擔任紐約市大學(現紐約大學)的藝術及設計教授。他向學校申請了華盛頓廣場新大樓塔樓的使用權,改造成工作室,在裡面繼續自己的電報發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