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以美國副總統切尼為原型的電影,讓人無力吐槽

2021-02-08 北青藝評

雖然今年奧斯卡提名影片的水準普遍差強人意,只有極個別贏得普遍好評的作品,但矬子裡拔將軍也是要拔一下的。《副總統》大概就算是這樣一個「將軍」,影片獲得了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在內的八項提名,但最終卻只收穫了最佳化妝與髮型設計。

導演和編劇亞當·麥凱用130分鐘時間,來講述迪克·切尼(克裡斯蒂安·貝爾飾)的白宮上位史:他是怎樣當上了福特的幕僚長,緣何放棄了之後的總統競選,又怎樣憑藉小布希當上了美國的副總統,並且按照編導的說法,成為了美國政治的實際舵手。不過說來有點可笑,130分鐘過去之後,我們對切尼的了解似乎仍然不多。觀眾基本只能在眼花繚亂的快速剪輯中浮光掠影地知道他大概幹了些什麼,大致感覺到他好像很喜歡「權力」這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切尼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他尋求權力的動機到底是什麼?他到底是怎麼從「廢柴」一根,搖身一變,就成了美國政壇的實際權力核心?……這些問題根本無從理清。

《副總統》某種程度上可以看作是麥可·摩爾那部著名紀錄片《華氏911》的一種延伸,因為二者都比較關心布希政府到底是怎麼愚蠢地掀起了伊拉克戰爭。不過,兩部電影最大的不同在於,《華氏911》沒有給出任何答案,它只是在不斷質詢,並向觀眾展現愚蠢政治決策帶來的惡劣影響。相反,《副總統》很想給出一個答案——將美國政治的問題一股腦地拋給副總統切尼——結果卻不太盡如人意。

雖然亞當·麥凱自稱花了大量時間進行調查研究,成片卻向我們表明,他既不了解美國政治的運作模式,從而找到美國政治的癥結所在,也不能完整地展現切尼個人的經歷,從中尋找出足以決定其人生走向的「原因」。事實上,將小布希等美國一眾從政者描繪成不學無術的弱智,然後把切尼定義成一個操盤手和陰謀家,根本無助於解釋到底發生了什麼;麥凱大概沒有意識到,諷刺和控訴是可以的,但人物形象的卡通化也必然會令電影的情節失去部分可信度,甚至顯得有點幼稚。

正如《紐約客》影評人理察·布羅迪所言,《副總統》「把意識形態問題降格為一種『對無原則之人的批判』,把政治降格為一種『辦公室政治』」,這不僅對電影本身是一種妨害,更對觀眾理解現實政治構成了障礙。堪為對比的是史蒂芬·史匹柏執導的影片《林肯》,把這兩部電影放在一起就會發現,它們雖然都著重展現了所謂的「政治內幕」,但《林肯》顯然更有說服力:至少從人物上說,白宮幕僚長時期的切尼「最荒誕和偏激的想法」沒法說服觀眾,他也的確從沒展現過一絲一毫畫外音所說的「特別的超能力」;而丹尼爾·戴·劉易斯飾演的林肯就不一樣了,他所提出的每一個要求,進行的每一次遊說,都是那麼堅實有力,讓人難以拒絕。

換言之,「政治」絕非某種兒戲或虛幻的概念,權力是一種手段而絕非目的,它理應體現在每一個細小的抉擇中,不僅要作用在每個角色之上,更要切實作用在觀眾之間。失掉決策過程而空有操縱,政治人物也就化為一張皮囊和臉譜,從根本上失去了存在的意義。當然,我們也不妨說,選擇用陰謀論來講述故事,歸根結底還是因為缺乏了解和理解。

儘管如此,影片在諷刺切尼的時候仍然是頗具想像力的,比如把切尼聽到「統一執行權理論」之後的傻笑和獅子捕獵的片段剪接在一起,把行政權力直接呈現為一道菜譜,讓切尼夫婦以莎士比亞的口吻進行枕邊夜聊,在影片進行到一半處就放出了片尾字幕等等,如果沒有這些靈光乍現的、引人發笑的,同時也是真正屬於「電影」的時刻,兩個多小時的時間恐怕會顯得更加漫長。

《副總統》全片最值得探討的地方,還要屬亞當·麥凱在開頭就設置的一個足以吊起觀眾胃口的懸念:講述故事的畫外音到底是誰?在影片進行了大約20分鐘左右時,麥凱第一次讓觀眾意識到,一個名叫庫爾特的男子充當了影片的畫外音,並表明男子和切尼「有些淵源」。片中還先後插入了庫爾特家庭生活、入伍服役的片段,至於他和切尼到底有何淵源,他在這群政客的故事裡充當了怎樣的角色,電影一直語焉不詳。直到最後,庫爾特突然被車撞死,觀眾才得知他是切尼心力衰竭、瀕臨死亡時捐獻心臟的那個人,是讓影片的故事得以繼續下去的那個人。

或許這就是千千萬萬個普通民眾的真實寫照吧?正是他們,在以自己的血肉之軀為瘋狂埋單,給衰竭的美國政治和國運埋單,即使捱過了戰爭,也難逃泵血的宿命。這確乎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只是亞當·麥凱的控訴,多少有些無力。

相關焦點

  • 「真正的男人戴口罩」,美國前副總統切尼因一張戴口罩照片登上熱門...
    【環球網報導 記者 李東堯】美國前副總統切尼估計連自己也想不到,有一天成為網絡熱門、被翻黑歷史,會是因一張戴著口罩的照片。據俄羅斯RT電視臺報導,切尼的女兒周五(26日)在推特上發布了一張切尼佩戴口罩的照片,並配文「迪克·切尼說戴上口罩」,推文還帶著「真正的男人戴口罩」的標籤。
  • 美國前副總統切尼、德國前總理施洛德一起喊你來看直播!
    施洛德               德國前總理切尼                   美國前副總統謝爾曼               美國前副國務卿艾豪                   芬蘭前首相比爾德特           瑞典前首相帕潘得裡歐       希臘前總理索利斯
  • 電影《副總統》:「為副」不仁
    但克裡斯蒂安·貝爾和其他幾位主演在《副總統》中的表演堪稱精彩、老辣,可以說是2018年好萊塢老戲骨們的巔峰之作,又一次集體在大銀幕上狠狠地耍了美國政治一把,為富不仁,「為副」也不仁。《副總統》港版海報進入耶魯卻因為翹課太多退學;回到家鄉懷俄明鎮上當個線路工人卻終日無所事事;好幾次酒駕被逮捕在案,直到妻子到警局把他撈出來。
  • 《副總統》生動直觀展示美國最有權勢副總統究竟對世界做了什麼
    看完在網上又查了一個小時的關於切尼的歷史,真的好喜歡這類用喜劇及淺顯易懂方式講述的歷史題材電影或人物傳記片,會讓人了解到很多以前不知道的內容!就像導演之前的《大空頭》一樣,這部《副總統》就是用非常通俗好玩兒的方式去把嚴肅又讓很多人覺得無聊的歷史事件講給大眾,讓人們更多了解迪克切尼這位美國歷史上最有權勢的副總統的一生。千萬別以為這是在歌頌他的事跡。
  • 睡不著|電影《副總統》:「為副」不仁
    電影《副總統》(Vice)和《一個明星的誕生》一樣得到8項奧斯卡金像獎提名,然而最終只捧回了一座最佳化妝與髮型設計獎,錯失最佳影片、最佳男主、最佳男女配角等重要獎項。但克裡斯蒂安·貝爾和其他幾位主演在《副總統》中的表演堪稱精彩、老辣,可以說是2018年好萊塢老戲骨們的巔峰之作,又一次集體在大銀幕上狠狠地耍了美國政治一把,為富不仁,「為副」也不仁。
  • 為了Vice副總統,貝爾又做橡皮人了
    年11月,切尼作為美國共和黨副總統候選人同小布希一起在大選中獲勝(摘自百度百科)。而電影中著重描寫了切尼權力道路上的不斷爬升,一步步從白宮的小公務員轉變為美國歷史上權力最大的副總統(影子總統)。特別在電影中有個鏡頭:911事件發生時切尼不是首先安排應對措施而是先和律師商討對策,雖然在影片中沒有表明是在商討什麼內容,但動作和表情無一不顯示他對911事件的不止是憤怒和關注這麼簡單的。
  • 切尼:小布希對CIA審訊完全知情 報告系「廢話」
    中新網12月12日電據外媒12日報導,前美國副總統切尼說,前總統小布希對參議院報告所譴責的美國中情局的審訊手段「完全知情」。  美國會參議院本月9日發布「CIA拘押與審訊報告」。小布希此前在專訪中,對參與酷刑的中情局工作人員表示支持,稱他們是「愛國者」。他說,無論報告怎麼說,都不能否認中情局工作人員對國家的貢獻。
  • 理察.切尼:從問題青年到白宮老司機
    理察·切尼▍浪子回頭的輟學小子1941年1月30日,切尼出生於內布拉斯加州的林肯市,生日恰好和小羅斯福總統是同一天,切尼的父母作為鐵桿民主黨人深深以此為榮。切尼的父親是農業部一名從事水土保持工作的公務員,這保證切尼從小能過上穩定的中產階級生活。
  • 第76屆金球獎頒獎在即《副總統》6項提名領跑電影板塊
    原標題:第76屆金球獎頒獎在即 《副總統》6項提名領跑電影板塊核心提示:金球獎通常被認為是奧斯卡獎的風向標,哪些電影對行業產生了影響、哪些電影會被遺忘一目了然。↑《副總統》電影劇照:由克裡斯蒂安·貝爾擔綱飾演美國前副總統迪克·切尼。
  • 侃電影|從「大空頭」到「副總統」,今年奧斯卡最具爭議性的作品拍出了權力的誘惑...
    他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美國現在的國際地位、政治架構以及社會經濟狀況,而他為了攫取權力所採取的方式也令人瞠目結舌,挑戰了美國的司法公正和國際法的底線。可以說,切尼為了達成自己的權力欲望和政治目的,發動了戰爭,收颳了民脂,甚至改變了世界政治格局。
  • 《副總統》副總統:無力的控訴
    導演和編劇亞當·麥凱用130分鐘時間,來講述迪克·切尼(克裡斯蒂安·貝爾飾)的白宮上位史:他是怎樣當上了福特的幕僚長,緣何放棄了之後的競選總統,又是怎樣憑藉小布希當上了美國的副總統,並且按照編導的說法,成為了美國政治的實際舵手。不過說來有點可笑,130分鐘過去之後,我們對切尼的了解似乎仍然不多。
  • 給這個變態的人一個影帝吧!
    貝爾到底勝任了「憔悴形體+運動體格」的挑剔人設,這部片最終為他帶來了奧斯卡最佳男配。這次為《副總統》增肥36斤,剃了光頭,漂了眉毛,專門鍛鍊頸部肌肉,直至粗到沒有脖子,電影裡看到他直接傻眼。在這部充斥著漫畫拼貼的政論電影裡,除主角之外,至少還有三個極其精彩、個性突出的角色(拿到了奧斯卡三個表演獎提名):史蒂夫·卡瑞爾飾演的狼心狗肺「好師父」國防部長拉姆;
  • 看看這30個好萊塢電影中的角色與原型人物,相似度有多少?
    很多好萊塢電影都是改編自真實人物,角色來自於歷史中的原型人物,有很多傳記電影。
  • 《副總統》逼近「真實」的切尼
    在2017的電影《大空頭》大獲成功以後,編劇兼導演亞當·麥凱再接再厲,全身心投入了關於迪克·切尼(最有權力的副總統之一)的電影項目中,《副總統》。他沒有想過要把本片打造成一部完全刻板地符合事實的影片,甚至完全符合事實從理論上也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導演翻遍了他在市面上能找到的所有關於切尼的書籍,也找到一些記者拿到些並非記錄在案的資料。導演用他獨到的方式詮釋切尼,只為了能更加逼近事實的真相。
  • 又一大佬「倒戈」加入彈劾,前白宮幕僚長認為對美國有不良影響
    美國眾議院今天(13日)將對川普彈劾案再次投票。目前多位共和黨眾議院議員「倒戈」表態支持,共和黨眾議員切尼(Liz Cheney)昨天抨擊川普發動民眾入侵國會大廈,而前白宮副幕僚長卡爾羅夫(Karl Rove)則表示彈劾川普對美國有不良影響。 根據報導,共和黨眾議員切尼(Liz Cheney)是前美國副總統理察.切尼(Richard B.
  • 美國色情大亨珍藏外流 驚現麥當娜等名人萬張不雅照
    相關資料  已故「色情大亨」  曾跟前副總統切尼通信  古喬內創辦的《閣樓》雜誌帝國曾經擁有高達5億美元的財富,然而2003年,由於該色情雜誌訂戶人數急劇下降,導致古喬內的公司破產。古喬內在2010年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