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俄科學家聯合開發超導鋇超氫化物室溫超導再近一步

2021-01-13 東方財富網

來自中國、美國和俄羅斯的科學家預測並獲得了鋇超氫化物,這是一種新的不尋常的超導體。

這項研究已發表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自20世紀上半葉以來,化學家和物理學家一直在尋找室溫超導體。起初,人們對金屬氫寄予厚望,但後來發現,固體金屬氫只有在幾百萬個大氣壓的極高壓力下才能變成超導。

化學家隨後嘗試向氫中添加其他元素,希望通過在不太困難的條件下穩定金屬狀態來獲得超導性。有科學家成功獲得了含大量氫原子的化合物,如ThH9、ThH10、PrH9、NdH7、NdH9、YH6等。

然而,對這種氫化物中更高氫含量的研究,尤其是對更高超導轉變溫度的研究仍在繼續。

在這項最新研究中,來自中美俄三國的科學家使用獨特的理論方法分析了所有可能的鋇氫化物,最終獲得了BaH12,這是一種氫含量最高的化合物。

研究人員通過實驗獲得了這種化合物,證明了它的超導性,並研究了它的晶體結構。

BaH12被證明是一種非常顯著的化合物,其結構由兩個和三個氫原子的分子組形成,並充當分子超導體。

由於其分子結構,BaH12不是高溫超導體:其臨界溫度為-253。這項研究標誌著在了解何種結構可能在真正的器件中用作室溫超導體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

研究人員表示「應該繼續尋找新材料,研究它們的特性,這樣有朝一日就可以找到如何在常壓下實現室溫超導的方法。」

(文章來源:前瞻網)

相關焦點

  • 科學家實現高壓室溫超導 人類離完美材料又近了一步
    科學家實現高壓室溫超導,人類離完美材料又近了一步   上周,美國研究人員在《自然》雜誌發表了一項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在室溫超高壓狀態下實現了超導。這一消息迅速引發了媒體的爭相報導,《自然》雜誌甚至將其作為封面文章,足見其重大意。
  • 科學家實現高壓室溫超導,人類離完美材料又近了一步
    上周,美國研究人員在《自然》雜誌發表了一項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在室溫超高壓狀態下實現了超導。這一消息迅速引發了媒體的爭相報導,《自然》雜誌甚至將其作為封面文章,足見其重大意。超導研究是物理學一個很小的分支領域,卻受到學界的重視,但到現在為止,已經有10位科學家直接因為超導研究獲得諾貝爾獎。超導是什麼?
  • 人類首次實現室溫超導,同行們為何評價不一?
    撰文|王一葦責編 | 陳曉雪2020年10月14日,一篇關於室溫超導的論文登上了《自然》(Nature)封面,引發轟動。論文顯示,研究人員觀察到一種氫化物材料在超高壓下產生了室溫超導現象,實現溫度在15攝氏度左右。
  • 《Nature》重磅:15℃室溫超導材料問世,刷新世界紀錄!
    為了使超導材料有實用性,人們開始了探索高溫超導的歷程,從1911年至1986年,超導溫度由水銀的4.2K提高到23.22K(0K=-273.15℃;K開爾文溫標,起點為絕對零度)。1986年1月發現鋇鑭銅氧化物超導溫度是30K,12月30日,又將這一紀錄刷新為40.2K,1987年1月升至43K,不久又升至46K和53K,現了98K超導體。
  • 超導到底能帶來啥?
    通過超導獲諾貝爾獎的科學家們超導的研究就像科幻電影一樣,特別「高大上」。Alex Muller是來自IBM的兩位科學家,他們發現的超導材料是一個氧化物,化學式叫鋇鑭銅氧。它是準二維結構,低載流子濃度,氧化物,母體是絕緣體,有磁性,這說明前面5條全錯了,只有第6條可能對。這個材料的超導溫度能夠達到35K,已經逼近40K紅線。這個材料是在1986年12月被發現的,在1987年10月獲得諾貝爾獎。
  • 石墨烯超導和21歲博士生:對科學的宣傳要高調,對個人的宣傳要低調
    直到2004年,才有兩位科學家Andre Geim和Konstantin Sergeevich Novoselov用一種神奇的辦法製備出了石墨烯。什麼辦法呢?用膠帶撕!就這樣,這兩個異想天開的傢伙獲得了2010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人們已經發現,石墨烯有許多優秀的性質,例如強度比鋼鐵還高,導電性比銅還好。
  • 高溫超導電性形成機理的一次新突破
    超導電性將要給我們的世界帶來徹底的改變。儘管在技術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現在一個關鍵性的高溫超導理論已經被證實了。這或許會大大縮短超導應用到現實的距離。某些材料被冷卻到一個臨界溫度以下後,它們將變成超導體。超導體可以無阻礙地傳導電流,主要即是因為形成電子對的電子之間互不相斥,從而可以不損耗能量穿過材料內部。
  • 高溫超導機理—BCS理論與電子配對新媒介
    至今為止關於高溫超導的機理(就是如何解釋高溫超導現象)仍然沒有定論,另外人們一直期望能夠發現臨界溫度更高的超導體,這能夠擴大超導體的應用範圍。所以有人說,如果能夠解釋高溫超導現象或者發現室溫超導體,就能拿到諾貝爾獎。本文對高溫超導機理談談自己的觀點,錯誤在所難免,希望能夠引起讀者的興趣。
  • 超導研究的歷史與挑戰:曾經輝煌,今路在何方?
    近日,首次實現15℃室溫超導的成果引發關注,即使需要近乎地心的高壓,但仍讓人們對於未來使用真正的室溫超導而浮想聯翩。超導的研究歷史已經超過100年,尤其在近30多年裡,源於對其機理的探索開闢了基礎物理與應用技術新的方向,甚至已有成果走入了百姓生活。
  • 電力百科|什麼是高溫超導電纜?高溫超導電纜具備哪些優點?
    該項目核心技術國產化率達100%,預計將於2020年底建成投產,屆時將成為世界上輸送容量最大、距離最長、全商業化運行的35千伏超導電纜工程。高溫超導電纜是採用無阻的、能傳輸高電流密度的超導材料作為導電體並能傳輸大電流的一種電力設施,具有體積小、重量輕、損耗低和傳輸容量大的優點,可以實現低損耗、高效率、大容量輸電。
  • 世界首輛高溫超導磁浮工程化樣車成都下線,設計時速600+
    西南交通大學校長楊丹介紹,高溫超導磁浮交通技術擁有無源自穩定、結構簡單、節能、無化學和噪聲汙染、安全舒適、運行成本低等優點,是理想的新型軌道交通工具,適用於多種速度域,尤其適合高及超高速線路的運行。專家快問快答告訴你答案↓↓↓下一步,將結合未來真空管道技術,開發填補陸地交通和航空交通速度空白的綜合交通系統,將為遠期向1000 km/h以上速度值的突破奠定基礎,從而構建陸地交通運輸的全新模式,引發軌道交通發展的前瞻性、顛覆性變革。
  • 上海交大應用超導研究中心:讓成果走出實驗室
    隨著國家對科技創新的重視、國內科研環境的改善,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海外留學科學家選擇回國從事科研工作。正在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的上海,以海納百川的氣度,吸引了大批海外優秀人才。這些海歸科學家在上海領銜建立了一批頂尖實驗室,他們與本土科學家融合交流,聚焦世界前沿研究;他們帶來的先進科研管理方式,讓科技創新的腳步更加活躍、堅實。
  • Schrieffer對超導BCS理論的貢獻
    之前也詳細討論過BCS理論,這裡主要關注一下超導的相關歷史以及Schrieffer對BCS理論的貢獻。超導具有比較悠久的歷史,從Onnes實驗發現超導現象到第一個微觀的理論(BCS)歷經了四十六年,且至今為止,高溫超導的機理依舊模糊不清,最近幾年報導的超高壓下的「高溫」超導依舊可以用BCS理論描述。
  • 世界首條高溫超導高速磁浮工程化試驗線啟用中國版超級高鐵啟動...
    中國青年報成都1月13日電(汪龍華 李欣怡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鑫昕)西南交通大學今天宣布,應用原創技術的世界首條高溫超導高速磁浮工程化樣車及試驗線在該校正式啟用。研究人員表示,這是高溫超導高速磁浮工程化研究從無到有的突破,具備了工程化試驗示範條件。
  • 航行不用螺旋槳的超導電磁推進船
    超導電磁推進船。超導船的運動不靠螺旋槳,人們可能會感到吃驚。其原理卻非常簡單,它是運用了中學物理學過的夫累鉻法則,利用電磁力推動船舶前進。夫累銘法則,即用左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相互組成直角,食指指向磁場方向,中指指向電流流動方向,則姆指就是在磁場中的電流受力方向。
  • 20年潛心製造 世界首臺高溫超導高速磁浮工程化樣車成都啟用
    結合未來真空管道技術遠期瞄準時速1000千米高溫超導磁浮交通技術擁有無源自穩定、結構簡單、節能、無化學和噪聲汙染、安全舒適、運行成本低等優點,是理想的新型軌道交通工具,適用於多種速度域,尤其適合高及超高速線路的運行;其具有自懸浮、自導向、自穩定的特徵,適合未來的真空管道交通運輸,高溫超導磁浮列車在低真空狀態下,理論預計速度可高於時速
  • 超導行業下遊應用市場及競爭格局分析
    分類:根據超導材料的臨界溫度,可將超導材料分為低溫超導材料和高溫超導材料。一般認為,Tc 2、低溫超導材料行業概述 實用低溫超導材料主要是NbTi和Nb3Sn超導線。
  • 36氪首發丨24比特超導量子計算機即將上線,本源量子獲中網投領投數...
    本源量子研發專家團隊由量子計算院士和科技部超級 973 項目首席科學家組成,核心研發團隊成員均為中科院計算機、物理領域博士,囊括了中國大部分量子計算人才,公司研發人員佔比超過75%,團隊成員以90後為主。目前總部位於合肥高新區,在成都和深圳設有分支機構。本源量子在量子計算機、量子晶片、量子測控、量子軟體、量子云領域均有部署。
  • 世界首條高溫超導磁浮列車,一隻手就能推動
    反重力技術離我們還很遠,但是未來交通科技的下一步已經在我們眼前了。世界上首臺高溫超導高速磁浮列車正式亮相二零二一年的一月十三日,世界上首臺高溫超導高速磁浮列車正式亮相,它的亮相正地點正是我們的中國,這臺十二點五噸重的列車靜靜懸浮在軌道上,你只用伸手一推就能將整個列車推動,因為整個車身與軌道完全是懸空的。
  • 超導「小時代」之十:四兩撥千斤
    超導體電阻為零,根本不存在任何電損耗和熱效應,一旦在超導線圈通電並閉合,電流將持續穩定地存在於線圈內,節約了大量能源。超導體具有完全抗磁性,一旦進入超導態,外磁場的磁通線將統統排出體外,從而對外磁場存在最強大的斥力。如果外磁場因超導抗磁性對其產生的作用力足以平衡超導體的自身重力,那麼就可以實現超導磁懸浮[7]。超導磁懸浮有多強?一塊不到一平米見方的超導小板可以輕鬆懸浮起一位十幾歲的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