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有一部紅極一時的電影叫《非誠勿擾2》,片中由孫紅雷飾演的李香山罹患了惡性黑色素瘤,引發了很多朋友對於黑痣和惡性黑色素瘤的恐懼「談痣色變」。
痣作為幾乎每個人都擁有的皮膚痕跡,一個很普通的痣怎麼就變成惡性腫瘤了呢?那麼到底痣和黑色素瘤到底有沒有關係呢?什麼樣的痣需要注意呢?
黑色素瘤來源於黑色素細胞,痣是有黑色素細胞構成,痣發育不良或直接惡變引發黑色素瘤,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黑色素瘤是導致死亡人數最多的皮膚癌。
黑色素瘤多發生於皮膚,亦可見於肢端、黏膜、眼脈絡膜等部位,具有高度的侵襲性,惡性度高,遠處轉移早且廣泛,對於放化療治療效果較差,是一種臨床治癒性很差的惡性腫瘤。2018年全球有超過300000人死於黑色素瘤,且這一數字正逐年上升。
總體而言,惡性黑色素瘤好發於皮膚白皙的白色人種,深色的皮膚的非洲人和亞洲人發病較低,全球惡性黑色素瘤發病率最高的國家是澳大利亞。
白色人種的惡性黑色素瘤多為皮膚型,我國惡性黑色素瘤的主要亞型是肢端型和黏膜型。
惡性黑色素瘤在我國雖然屬於發病率較低的腫瘤,但近年來我國惡性黑色素瘤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均呈快速上趨勢,且大多數患者對於惡性黑色素瘤缺乏認識,導致首次確診早期患者患者不足10%,大多數患者確診即為中晚期。
尤其是位於陰道或直腸等位置的黑色素瘤,患者往往無法發現,等黑色素瘤中晚期出現不明原因陰道、直腸出血才前來就醫,延誤治療。
晚期惡性黑色素瘤五年存活率僅為5%-10%。
目前全球醫學界對於惡性黑色素瘤的病因唯一可確定的就是與過度接受紫外線照射有關。
紫外線中的UVA 與UVB 兩種光波都能誘導黑色素瘤的產生,其中UVB光波是導致惡性黑色素瘤的主要原因。
所以當太陽很明媚的天氣,尤其是夏季各位一定要做好防曬工作,尤其是戶外工作者一定要帶帽子、穿防曬服、打傘、防曬霜等。
此外,外傷和惡性黑色素瘤的發生可能存在一定關係。
容易長雀斑的光敏性皮膚人群、有大量普通痣或發育異常的痣人群、皮膚癌家族史人群等,是惡性黑色素瘤發病的高危人群,尤其需要注意防曬。
其實絕大多數痣都不用擔心其會惡變,只有部分痣會惡變為惡性皮膚黑色素瘤。
當發現自己身體上的痣出現變化時(例如黑痣逐漸增大、變厚,或出現瘙癢、潰瘍時)要及時前往醫院就醫,尋求專業醫生進行相關檢查,做出判斷和處理。
不要自行前往美容院、小診所等機構進行黑痣切除,此外在美容院、小診所進行黑痣切成的人群,一定要做病理切片,防止惡性黑色素瘤可能。
臨床上判斷痣有無惡變可能,可由ABCDE原則判斷
ASYMMETRY : 痣一分為二,兩邊不對稱;
BORDER : 痣的邊緣不整齊,邊緣殘次不齊呈鋸齒狀;
COLOE : 痣顏色不均一,在棕黃色或棕褐色的基礎色上參有粉紅色、藍黑色、白色或其他顏色;
DIAMETER : 痣的直接大於5mm
EVOLVING : 痣出現改變,例如增大、變厚、出現其他顏色的變化,或出現疼痛、瘙癢、潰瘍、出血等情況,或出現衛星結節改變即痣周圍出現新的小痣。
出現上述變化需要及時前往醫院尋求專業醫生判斷和處理,目前得益於技術的升級,我們已經可以通過皮膚鏡檢查確定是否為皮膚惡性黑色素瘤,避免了像過去進行病理活檢,需要進行有創操作。
1、對於生長於人體長期摩擦受到刺激部位的痣如足底、手掌、腰帶部、文胸帶常摩擦的肩背部的色素痣,很容易由於摩擦刺激誘發癌變;
2、長在口腔黏膜、陰道黏膜、直腸黏膜、眼結膜、包皮上的痣也建議儘早切除;
3、有上述我們描述ABCDE不良變化,高度懷疑有惡變的色素痣也要儘早切除;
4、對於影響美觀的痣,例如生長於臉上、脖子上等顯眼部位且嚴重影響美觀的痣(太田痣等)應該在孩童時期就切除,避免影響孩子的正常心理髮育。
對於痣的切除最好選擇正規醫院皮膚科、整形美容科等進行切除,避免選擇小機構進行腐蝕性藥物點痣或不正規的雷射點痣
這樣更規範也更利於進行活檢,並且痣切除的不規範和不徹底也容易導致痣出現惡性病變。
對於早期惡性黑色素瘤患者,通過外科手術切除能有效根治惡性黑色素瘤,效果非常好。
但對於晚期患者目前臨床上治療手段並不多,除放化療外,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也有一定的臨床效果
總結就是早發現早治療,惡性黑色素瘤是可以被治癒的。大家對於自己身體上痣的變化大家一定要多加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