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孩子的黑痣一天天長大,不少家長憂心忡忡:會不會惡變啊?
哪些痣的癌變風險大?痣到底要不要處理?怎麼處理比較好?今天,我們請宿遷市第一人民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丁琦跟大家談談這些問題。
醫生簡介
丁琦,南通大學附屬醫院援助宿遷市第一人民醫院專家,該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醫學博士,江蘇省美容主診醫師,健康管理師,JAAD中文版編委。從事皮膚科臨床工作10餘年,常見皮膚疾病診治,各類脫髮疾病的診治,對於大皰性皮膚病、銀屑病、重症多形紅斑等重症皮膚病有豐富的診療經驗。
案例
黑痣褪色變成凸點 皮損難愈一查是癌
劉先生今年40多歲,他的手臂上曾經有一顆黑色的痣,黑色後來慢慢褪去,變成了一個小凸起,跟皮膚一個顏色,不疼不癢,他便沒有在意。有一次,這個凸起的表皮出現輕微破損,怎麼也不好。他便到宿遷市第一人民醫院皮膚科就診。
丁琦根據經驗判斷,這可能是腫瘤,但不能確認癌細胞的來源,於是先為劉先生進行手術切除,病理化驗結果顯示,此為惡性黑色素瘤。所幸早發現早處理,防止了癌細胞進一步惡化、擴散。經過放療和化療,危險解除了。
分析
黑色素瘤發病率不高 痣有這些情況需小心
丁琦介紹,很多人對痣的擔心源自於黑色素瘤,其實黑色素瘤發病率並不高,僅佔所有腫瘤的1%-2%,而且是可以預防的。
哪些痣有可能是黑色素瘤?丁琦說,若痣大於1.5釐米、高起皮膚、有向外侵襲的傾向、在原位發生發射性生長,出現扁平的皮損,且發現皮損不對稱、損傷長度大於6毫米、皮損邊緣不規則或是成扇形、色素沉著不均勻等情況,就要考慮是否是黑色素瘤。如果痣表面出現刺痛、灼熱感、潰瘍等,則有惡變的可能。出現上述情況,需要及時手術切除,切除範圍要足夠大,切除後立刻送往病理科化驗確診。
黑色素瘤是怎麼產生的?丁琦告訴記者,皮膚之所以呈現自然的顏色,是由於皮膚下的黑色素細胞產生黑色素所致。但當黑色素細胞發生惡變,便會引發黑色素瘤。當然,黑色並非它的標誌,黑色素瘤患者中,有部分中老年人會像劉先生這樣,黑色素慢慢褪去,變成皮膚一樣的顏色。
丁琦特別提醒,如果年齡大於30歲,一旦出現色素痣大於1.5釐米的情況就要警惕。
提醒
孩子黑痣發生變化 家長可別自己上網「診斷」
「醫生,你看我們家孩子,手臂這顆黑痣在變大啊,不會是惡變了吧?」丁琦經常遇到有這樣疑問的家長。
丁琦說,黑痣是一種黑素細胞良性增殖性疾病,可以發生在任何部位。一般來說,黑痣除了可能影響美觀外,沒有別的影響。
丁琦介紹,孩子出現黑痣,家長最怕的是產生惡變,形成黑色素瘤。其實這種擔心沒必要。隨著孩子的成長,黑痣也會逐漸增大,但發生惡變變成黑色素瘤的可能性非常低。「如果孩子的黑痣發生變化,家長最好帶孩子找專業皮膚科醫生診斷,而非自己去網上搜資料,即便網上找到的資料是正確的,也容易因理解錯誤等原因導致不必要的擔憂和害怕。」
建議
為了美觀想去黑痣 最好手術切除
丁琦介紹,身上的痣在醫學上被稱為色素痣,分為先天性和後天性,根據病理不同,又可劃分為皮內痣、交界痣、混合痣,如果沒有美容需求,一般不需要治療。
丁琦建議,應密切觀察手掌、腳底、腰圍、腋窩、腹股溝等易受摩擦的部位的痣。「摩擦容易激活痣細胞,發生黑色素瘤的風險較大。如果色素痣迅速擴大或是皮膚出現損傷、破潰、出血,就應當及時切除,並進行病理檢查。」
丁琦提醒市民,如果是為了美觀想要祛除臉上的痣,建議手術切除為佳。用雷射、冷凍、化學等方式剝脫,痣細胞無法完全祛除。
如何降低痣惡變的可能呢?丁琦說,主要注意兩點,一是不要過多摩擦,二是避免這顆痣暴曬。當然,平時也要觀察這顆痣的大小和形態的變化,如果出現明顯變化,就需要去皮膚科進一步檢查。
對於兒童祛痣,丁琦介紹,如果是小的淺表黑痣,可以考慮雷射祛除。但如果是比較大、比較深的黑痣,不建議做雷射祛痣,最好手術治療,因為雷射治療容易復發,反覆雷射治療刺激,有可能會導致痣發生惡變。「民間點痣的處理方式是最不推薦的,民間偏方點痣的深度不好把握,點得淺了不乾淨,點得深了會留疤,而且反覆點痣,也容易誘發痣惡變。」
支招
是黑痣還是黑色素瘤 五個要素可判別
皮膚上出現的到底是黑痣還是黑色素瘤,最好交由皮膚科醫生判斷。
丁琦說,主要看五點:一、是否對稱,黑素瘤一般不對稱,黑痣大體對稱;二、邊界是否清楚、規則,黑痣一般邊界清楚、規則,黑色素瘤一般邊界模糊、不規則,甚至呈鋸齒狀或扇形;三、顏色是否均勻,黑痣一般顏色比較均勻,黑色素瘤一般顏色不均勻,有的地方很黑,有的不黑,有的地方甚至是紅色的;四、大小,黑色素瘤直徑一般超過6毫米,而黑痣直徑一般小於6毫米;五、不斷進展,黑痣的大小、形狀一般穩定不變,黑色素瘤則會持續擴大、越來越高出皮面,甚至出現潰瘍、出血等現象。(記者 孫軍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