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賓虹的「五筆七墨」

2021-01-12 騰訊網

在中國傳統繪畫中,筆墨負載著濃厚的文化內涵和獨特的審美價值,成為其藝術方法、藝術形式和藝術風格的代名詞。與歷代名家一樣,作為一代山水畫大師的黃賓虹,不僅有自己獨特的筆墨特點,而且在筆法、墨法方面提出了許多創造性的理論觀點,最重要的就是「五種筆法」和「七種墨法」。

第一步:勾勒--上墨--補筆。

1、勾勒:以墨線勾描山川的大體。畫石,往往一勾一勒。用筆勾線,是為畫「骨」,對畫面起著「生死剛正」的作用。

畫筆勾勒,如字橫直」。對於用筆,他講求中鋒,重視收筆迴轉。偶爾用側鋒。他以為中鋒圓穩,使所畫山、石沉著不輕浮。他要求用筆如「屋漏痕」,意即落筆時留得住,使線條著力不輕佻。所謂「折釵股」,又不妄生圭角;更要求畫得重,如「高山墮石」。線條起迄明確,意到筆到。黃賓虹一勾一勒,除了畫巖石或山崗外,還用以畫出山的大勢。寫生稿也是這樣一勾一勒畫成。一勾一勒,不但要勾出形,還要勾出勢,更要體現出意。對善畫者來說,這是一局畫的起手,大器在後。

2、上墨:在勾勒的基礎上,將每塊石,每座山分清楚.上墨分溼淡墨和幹淡墨。所謂分清楚,一是分石塊、山形的大小,二是分山水樹石的空間遠近,勿使混沌。上墨以淡墨為主,但也可以用濃墨。上墨時,要心有全局,眼看全面,否則容易顧此失彼,為小失大。上墨分溼淡墨與幹淡墨。這些淡墨,由乾濕不同,表現的效果也不同,要根據下同對象的實際去使用。例如幹淡墨用在近山處,則溼淡墨可用在遠山處。若以溼淡墨畫山石坡腳,則幹淡墨可用在畫水。反之,倘以幹淡墨畫山地坡腳,溼淡墨可用來畫水。即是說,同是畫水,卻要看實際情況而定。從墨色的變化來說,乾濕對比,完全可以靈活運用。

3、補筆:勾勒和上墨後,在不周到處補筆完善之。再有,畫上產生「肉多骨少」時補筆完善之。

第二步:點墨或點色--墨破色與色破墨--潑墨(彩)鋪水--焦墨宿墨理層次

4、點墨或點色:黃題畫雲:「細而不纖,粗而不獷,氣在筆力,韻在墨彩,北宋人畫,渾厚華滋,六法兼備,層層點染,常積數百遍而成。」打點,還起以點作皴的作用,同時又用以補氣。點彩宜虛不宜實。

補筆之後,黃賓虹有時站立,對全局畫面,作一番細心的觀察,待心中有了一個譜,再行點墨或點色。黃賓虹山水畫的奇妙,往往出於他的「點」。黃賓虹用起來,千點萬點,鋪天蓋地,所用禿筆,如在紙上跳舞,圓點、扁點、尖點、梅花點、胡椒點交錯使用,從而在「墨團團」裡,使一局山水分外爽朗又韻味無窮。

黃賓虹在山水畫上打點,還起「以點作皴」的作用。他在畫中,原有墨線作皴,當其嫌墨太輕或太單調時,即順筆勢加點,既加皴同時又補氣,這個辦法,他七十歲才悟到的。

對黃賓虹的畫中墨點,有人嫌他點得太黑,有的以為他的用墨濃重是晚年目疾所使然,這是誤解。他是八十九歲患白內障的,到了九十歲的秋天,經過醫師手術後,雙目恢復大部分視力,當其畫寫意山水時,仍然用墨濃黑,點染厚重,可見他的這種用墨,正是他晚年的藝術風格。

對於設色,黃賓虹用墨,將彩色以點擢的方法點上去,故稱之為「點色。」關於「點擢」,黃賓虹說,可以三五點,也可以千萬點,但有一務,「點宜虛不宜實」。點與點之間要顯出靈空,哪怕密點,也要有靈空,不應使事業與點膠著。點還有多種,其中有「鑽點」,點上去名勝鐵釘,拔不出來;有「浮點」,點上去鬆動、靈活;有「方位點」,點上去有助氣勢。勢有向上、向下或向左、向右,點應順勢。總言之,點黛施朱,要重輕不失,切不可「點不逮意」,脫離畫實際的需要,也不可「床上安床」,一切要為了更好地表現山川的特色。

5、墨破色與色破墨:運用這種破色、破墨法於創作,技術需精練是其一,關鍵在於用得適當與否。黃說:「墨點衝破彩色與彩色滲破墨色,感覺不同,前者性和, 後者性烈。」黃賓虹所謂「墨破色性和,色破墨性烈」。怎麼理解?如何運用?潘天壽說:「如畫鬱鬱蔥蔥的山頭,宜用墨破色;反之,蔥蔥有餘,鬱郁就不足。又如畫松,畫山陰夾谷間的松,松針添色,宜用色破墨;畫山頂或大路間受陽光普照的松,宜用墨破色。」有時,黃賓虹將墨破色與色破墨混合運用,看去不可分辨,這又是一種方法。他的有些作品,很難分出哪是墨破色,哪是色破墨,渾然一體,似無法則。但是,只要細細體味它,就可以體會出它是"入乎規矩而出乎規矩"是一種「無法而有法」。

6、潑墨(彩)鋪水:使幹與溼,枯與潤,濃與淡,遠與近,虛與實等對立統一於畫面。象給小娃娃臉上披一層薄紗,既使人隱約地看得見娃娃的眉目口鼻,又給娃娃的眉目口鼻都統一在薄紗的平面上而成為整體。黃賓虹潑墨,無非是要將畫面的整體感加強。潑墨得法,還起一定的組織與調節作用,如山川有氤氳之氣、如雲煙有體質、江南之山蒼潤,潑墨可助之。他畫的富春山色,就用潑墨成之,由於用水足,畫面清盈,似有光澤。

7、焦墨--宿墨理層次:用焦墨宿墨來強其骨。焦墨,筆渴而濃。若是筆渴而淡,稱之為焦淡。用焦墨枯筆,並善於潤溼出之,所以獲得"乾裂秋風潤含春雨"之妙。但若用是不好,幹與潤沒有統一起來,畫面就會出現「墨太枯則無氣韻,墨太潤則無文理」之弊。

第三步:鋪水--宿墨點提精神。

8、鋪水:主要用於接氣。鋪水,用的並非清清的水,而是利用筆洗池中含墨的水。黃賓虹作畫,潑墨與鋪水所不同的地方,僅僅是鋪水似去畫一幅「給娃娃臉上披的那層紗」,比之潑墨的更薄更透明。

9、宿墨提神:宿墨,即由作畫者將磨好的墨汁,墨滓儲蓄起來,不溼也不全乾,近粘液狀。謹慎用之,用以畫龍點睛,將畫挺起精神。至於點多少,點在何處,視情而定。「濃宿」,濃到如漆。若用上好的墨作宿墨,既黑又發亮。「淡宿」,系用舊墨脫膠所致,畫到紙上,墨漬沉在紙上,漬旁化開有水漬痕,看去似「淡墨」。有時,濃宿、淡宿可混用。宿墨也可當作色彩用,當墨點層層點染時,用上幾點宿墨,更加醒目。畫煙霧迷濛,黃賓虹則以宿墨摻少許藤黃點染,然後鋪上水,化開之後,立見奇效。。「黑墨團中天地寬」,也正可以用來形容黃賓虹山水畫的用墨特色。宿墨不易用,因為當筆墨幹後,筆筆已經分明,欲加宿墨不能渾融,稍有敗筆,就暴露無餘.所以用宿墨用筆不能拖、塗、抹,必須筆筆落點上去.他說:「畫用宿墨,其胸次必先有寂靜高潔之觀,而後以幽淡天真出之。」

除此之外,還有漬墨、飽墨、水破墨、亮墨之說。如,漬墨入畫,往往墨澤濃黑而四邊淡開,得自然圓暈而躍然紙上。亮墨,「每於畫中之濃墨處,再積染一層墨,或點之以極濃宿墨,幹後,此處極黑,與白處對照,尤顯其黑,是為亮墨。亮墨妙用,一局畫之精神或可賴之而煥發。」

在中國傳統繪畫中,筆墨負載著濃厚的文化內涵和獨特的審美價值,成為其藝術方法、藝術形式主和藝術風格的代名詞。中國畫強調墨以筆為筋骨,筆以墨為精神,筆墨互為表裡,相輔相成。不同的筆墨風格往往成為不同繪畫流派重要標誌。從唐宋至元的山水畫發展史看,山水畫風格的每一次轉變,其變化都主要反映在筆墨上。

與歷代名家一樣,作為一代山水畫大師的黃賓虹,不僅也有自己獨特的筆墨特點,而且在筆法、墨法方面提出了許多創造性的理論觀點,最重要的就是「五種筆法」和「七種墨法」。

黃賓虹的五種筆法即「平、留、圓、重、變」。

一是「平」:指運筆平緩,力度均勻, 持重而行,氣韻貫通,無跳躍,不漂浮。黃賓虹認為,用筆要如錐畫沙,起訖分明,筆筆送到,不許有柔弱處。

二是「圓」:指線條圓渾沉厚,富有彈性,樹無寸直,石也多圓筆畫法。賓翁認為,要指將書法用筆方法的圓轉應用於繪畫。畫筆勾勒,如字橫直,起筆用鋒,收筆迴轉,篆法起迄,首尾銜接。要如「折釵股」、「蓴菜條」,連綿盤旋,純任自然,筆法線條婀娜中保持剛勁,圓渾潤麗而不能流於柔媚。並進一步指出,董、巨披麻皴用筆圓筆中鋒,圓融無礙而絕去圭角。

三是「留」:就是用筆要控制得力,收得住,如「屋漏痕」,積點而成線,不疾不徐,筆有回顧,上下映帶,起止無痕,線條沉著而質厚,力能扛鼎。並指出,南唐李後主「金錯刀法」與元鮮于樞悟筆法於車行泥淖,皆為「留」法解。

四是「重」:用筆要有力透紙背的力量感和厚重感,如「高山墜石」。並具體說到,筆在紙上運行要沙沙有聲,入木三分。

五是「變」:是在平、圓、留、重基礎之上的綜合變化和相互混用,得古法而超古法,如輕重、提按、頓挫、方圓、緩急等等,在變化中表達自己的情感。

在墨法上,賓翁總結出七種方法,即濃、淡、破、積、潑、焦、宿。

一是濃墨法:即墨中摻水較少,色度較深,用以表現物象的陰暗面、凹陷處和近的景物。濃墨要濃而滋潤、活脫,用筆頭飽蘸濃墨後速畫,不可過量,過多容易板滯、不生動。黃賓虹引用東坡言「若黑而不光,索然無神。要使其光清而不浮,精湛如小兒目睛。」

二是淡墨法。墨中摻水較多,色度較淺,用以表現物體的向光面、凸出處和遠景。有溼淡、幹淡兩種,溼淡是筆上先蘸清水,然後蘸少量濃墨,略加調和後速畫。淡墨容易產生軟弱無神之弊,所以用淡墨要明淨無渣,要「淡不浮薄」。賓翁舉例,李成、董北苑是善用淡墨的高手,用以表現峰巒出沒,雲霧顯晦,嵐色鬱蒼,鹹由生意,溪橋漁浦,洲渚掩映,等。

三是破墨法:即以不同水量、墨色,先後重疊而產生一種新的墨色效果的表現手法。通常有濃淡互破、枯潤互破、水墨互破、墨色互破等。在墨色將幹未乾時進行,以利用水分的自然滲化。用筆的方向也要注意變化,直筆以橫筆滲破之,橫筆以直筆滲破之。破墨法的特點是滲化處筆痕時隱時現,相互滲透,純為自然流動而無雕琢之氣,有一種豐富、華滋、自然的美感。

四是積墨法:一種由淡到濃,反覆交錯,層層相疊的方法。積墨法的特點是必須等前一遍墨色幹後,再畫第二遍,才能使畫面墨色層次分明、元氣淋漓、渾厚華滋。用積墨法,行筆要靈活,無論用中鋒還是側鋒,筆線都應參差交錯,聚散得宜,切忌堆疊死板。要注意第一次墨色與第二次墨色之間的差別,以看得出筆痕,既要渾然一體,又要有筆跡墨痕可尋。用得好的積墨法始終保持墨的光澤,積墨愈多,光彩愈足;如果幹後出現灰色的死墨,積墨法就失敗了。賓翁認為,積墨法以米元章為最備,渾點叢樹,自淡增濃,墨氣爽朗。勾雲,以積墨輔其雲氣。作水墨畫,墨不礙墨;作沒骨法,色不礙色;自然色中有色,墨中有墨」。在所有墨法中,積墨法是黃賓虹最常用的,也是其作品之最大特點。

五是潑墨法:指大墨量、大面積、大筆頭的繪製方法。這種方法墨足筆飽,水色淹潤,雖幹猶溼,有一種自然感和力度,但卻存在很大的偶然性和隨意性,容易出現既在情理之中又有意料之外的效果。潑法有二種,一種是墨水直接潑灑在紙上,根據自然滲暈的墨跡,用筆再加適當點畫。另一種是用筆潑墨。這種潑法,便於控制。

六是焦墨法:用筆枯乾滯澀凝重,極富表現力。焦墨用法關鍵在於筆根仍需有一定水分,在運筆擠壓中,使水分從焦墨中滲出,達到焦中蘊含滋潤的效果。要速度緩慢,故而老辣蒼茫。但焦墨不宜多用,與溼筆對比使用方顯焦墨的意韻,使畫作乾裂秋風,潤含春雨。

七是宿墨法:即隔一日或數日的墨汁,蘸清水在宣紙上所呈現出的一種脫膠墨韻用墨方法。宿墨在宣紙上的滲化比新墨滲化多了一種筆墨意味,具有空靈、簡淡的美感。宿墨常用於最後一道墨,用得好能起「畫龍點睛」作用。但因宿墨中有渣滓析出,用不好極易枯硬汙濁,故用宿墨要求具有較高的筆墨功夫。黃賓虹最善宿墨,每於畫面濃墨之處點之以宿墨,使墨中更黑,黑中見亮,從而加強黑白對比,使畫面更加神彩煥發。

黃賓虹認為,七種墨法在具體運用中可有取捨。他說:「七種墨法齊用於畫,謂之法備;次之,須用五種;至少要用三種;不滿三種,不能成畫。」

賓翁是「五筆七墨」法運用的高手和大家,尤其是晚年,他以大篆筆法作畫,沉厚凝重,剛健勁遒,生辣稚拙,沉著剛健,不劍拔弩張,不狂怪奇詭,呈現出一種內美。他將各種墨法靈活交替運用,尤重破墨、焦墨、積墨,融入水法、漬墨等技法,重重密密,層層深厚,雜而不亂,渾沌中顯分明,分明中見渾沌,清而見厚,黑而發亮,秀潤華滋,自然天成,神採煥然。他的畫不但筆力遒勁,力透紙背,似颯颯有聲,而且筆蒼墨潤、圓渾厚重,具有極強的立體感。

王伯敏曾這樣記述他的老師:「黃賓虹作畫, 先勾勒。然後以幹筆去擦, 他的這種擦, 兼有皴的作用。皴擦之後, 或用潑墨, 或用宿墨點, 方法不一。他在80歲以後的變,主要是在濃墨破淡墨上。當他以濃墨破淡墨後,又加宿墨, 宿墨稍幹後, 又在宿墨之上乾擦, 又加宿墨點, 即所謂『層層積染』。這種積染, 能保持墨中見筆, 層次分明, 這是極不容易辦到的事。」

嚴格講,「五筆七墨」法並非賓翁獨創,前人多有運用。但卻是他首先把這一套方法歸納成了系統理論,並在實踐中發揮到了極致,達到化境,從而形成了黑密厚重、渾厚華滋的全新畫風。總之,他的「五筆七墨」法為開創中國畫筆墨境界提供了理論支撐和實踐指導,影響深遠。

圖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進入書畫有印官方微店

相關焦點

  • 黃賓虹總結出「五筆七墨」的筆墨方法並充分發揮,開創個人風格
    黃賓虹早先活躍於江南,成名於上海,最後卻在北平成就了畫藝。黃賓虹擅長山水畫,受徽派畫家的山水畫影響很大。黃賓虹與齊白石並列被稱為「南黃北齊」,南有黃賓虹,北有齊白石。黃賓虹研究出了自己獨特的筆墨方法,即「筆法五字訣」與「墨法七字訣」。
  • 骨法用筆:黃賓虹書法
    黃賓虹甚至把傳統士大夫「三不朽」的概念賦予中國畫:「中國畫有三不朽:一,用墨不朽也;二,詩、書、畫合一不朽也;三、能遠取其勢、近取其質不朽也。」(王伯敏編《黃賓虹畫語錄》)同時,墨法也相應而出,黃賓虹在給友人的信中說:「用墨之法,全視筆中而出,一筆之中,有數色之墨,一點墨之中,有乾濕互用之筆。」從而「當畫之時,有筆法、墨法、章法。處處變換,處處經意,極熟之後,理法周密,再求脫化,而後一氣呵成,才得氣韻生動。」(《與黃居素書》)墨中見筆,方見功底。浮煙漲墨,豈是墨法。
  • 黃賓虹教你學畫畫
    ——見朱金樓《近代山水畫大家——黃賓虹先生(上)(六)古人論畫,常有「無法中有法」、「亂中不亂」、「不齊之齊」、「不似之似」、「須入乎規矩之中,又超乎規矩之外」的說法。此皆繪畫之至理,學者須深悟之。——1955年3月病中語。見王伯敏編《黃賓虹畫語錄》 (七)對景作畫,要懂得「舍」字;追寫物狀,要懂得「取」字。「舍」、「取」可由人。懂得此理,方可染翰揮毫。
  • 見山推薦閱讀——黃賓虹畫語錄
    ——見朱金樓《近代山水畫大家——黃賓虹先生(上)》(五)  學那家那法,固然可以給我們許多啟發;但那家那法,都有實際的自然作根據。古代畫家往往寫生他的家鄉山水,因而形成了他自己獨到的風格和技巧。——見朱金樓《近代山水畫大家——黃賓虹先生(上)》(六)  古人論畫,常有「無法中有法」、「亂中不亂」、「不齊之齊」、「不似之似」、「須入乎規矩之中,又超乎規矩之外」的說法。
  • [漲姿勢]黃賓虹論畫理畫法
    見王伯敏編《黃賓虹畫語錄》   (七)   對景作畫,要懂得「舍」字;追寫物狀,要懂得「取」字。「舍」、「取」可由人。懂得此理,方可染翰揮毫。——1955年3月病中語。見王伯敏編《黃賓虹畫語錄》   ——見陳柱《八桂豪遊圖記》(刊1936年《學術世界》一卷第十一期)   (七)   落筆應無往不復,無垂不縮。往而復,使用筆沉著不浮。——1948年語。見王伯敏編《黃賓虹畫語錄》
  • 【愛藝課堂】黃賓虹山水與「黃瓜棚理論」
    在黃賓虹山水畫中,有一路以線條為主的畫,畫中線條就像當年我爺爺搭的那個黃瓜棚,不整齊但很堅固實用。其中,有像作支架的粗樹枝一樣的骨線,又有像作輔料的小樹枝一樣的輔線。黃賓虹山水,一幅畫千筆萬筆,用作定形的骨線並不多,就像一座黃瓜棚,用材很多,但用作固定的支架沒幾根。黃賓虹畫中的線條,看似橫七豎八,沒有頭緒,實際上筆筆脈絡相通,沒有一筆虛設。骨線雖少,但每一筆都溶秦鑄漢,力可扛鼎。
  • 五筆字根口訣
    本篇開始正式進入五筆輸入法的學習,先要了解其基本概念,漢字由拼音拼成並且輸入,這就是大家常用的拼音輸入法,但五筆輸入法是要根據字形的結構來進行拆分組合成的,這就是五筆輸入法,而拆分成的幾個小個體就是五筆輸入法的精髓,叫做字根。      真正的武俠功夫,我們會發現每位武林高手都會有要一本深藏的功夫秘籍。我們要來學習的這一套功夫,也有其獨門絕學——五筆口訣。
  • 【每日一圖】黃賓虹 |《壬辰年山水》高清詳解
    這些作品多簡筆,以重墨勾勒點畫,或加潑中淡墨,或略施花青、赭石,或全以焦墨出之,筆跡恣縱,乍看之下,物形與筆墨可謂散、亂、無法,反覆口味,又可見散中之不散,亂中之不亂,無法中之法。總之,近於兒童塗鴉,又有不覺然間的老到控制。這全是眼疾造成的嗎?似乎不是,因為題款書法還保持著並不散亂的結體與行氣,表明他的眼疾還沒到全不能視物的地步。
  • 黃賓虹與汪採白幾代人的交往
    1937年北平藝專部分師生合影,前排依次左三起汪採白、黃賓虹、溥儒。談汪採白的交往首先要說的就是黃賓虹,黃賓虹不僅是汪採白兒時的老師,他們之間的交往也是貫穿一生的,汪採白對黃賓虹終身執弟子禮,二人的師生感情十分深厚。
  • 當齊白石黃賓虹「相遇」:西子湖畔對賞「秋蕊香」
    潘天壽曾說:「人們只知道黃賓虹的山水絕妙,花鳥更妙,妙在自由自在。」黃賓虹雖以山水馳名,其花鳥畫同樣有著較大的成就,而齊白石花鳥畫則人所共知,影響深遠。9月8日,由浙江美術館、北京畫院、浙江省博物館共同主辦的「秋蕊香——齊白石黃賓虹花鳥畫展」在浙江美術館開展。澎湃新聞獲悉,此次展覽是兩位20世紀大師的首次「相遇」,一批黃賓虹罕見花鳥人物畫稿也在展覽中首次露面。
  • 黃賓虹:在成為畫人之前
    但黃賓虹其人其作的深厚底蘊價值,卻是真實的。想要看懂他的畫作,需要先明白他的本心。吳冠南先生曾這樣評價黃賓虹:「人的一生有多少精力和學養?居然令黃賓虹先生在考古、繪畫史、金石學、畫法、書法、篆刻等諸多研究領域,取得令人咋舌的豐收。真的不可思議!而黃賓虹先生就是在不可思議處,創造了不可思議的偉大!」
  • 黃賓虹的《黃山湯口》為何能夠價值3.45億
    今天,小編為您整理了一些黃賓虹與黃山的故事,看過之後,或許您就明白《黃山湯口》為何能有這麼高的價值。(黃賓虹的作品《黃山湯口》)       古往今來,黃山以奇松、怪石、雲海、溫泉、冬雪之五絕風採,吸引著無數大畫家們前去遊覽、寫生和採風。在近現代繪畫領域,黃賓虹對黃山更是情有獨鍾。       黃賓虹故居在歙縣潭渡,距縣城僅五公裡。
  • 別光羨慕黃賓虹賣了3個億,當年是「被低估」的大師!
    黃賓虹作為近現代山水畫巨匠之一,又身為李可染的老師,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其價格都遠遠低於李可染。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這是因為人們對黃賓虹的藝術理解不深,對其作品的價值認識不到造成的。黃賓虹作品中蘊含的學問太深了,他的藝術在其生前和身後的很長一段時間不被人們理解。
  • 黃賓虹:作畫當以不似之似為真似
    黃賓虹(1865年1月27日—1955年3月25日),初名懋質,後改名質,字樸存,號賓虹,別署予向。原籍安徽省徽州歙縣,生於浙江省金華市。中國近現代國畫家,擅畫山水,山水畫一代宗師。黃賓虹自少喜繪畫、篆刻。畫中氣韻當於熟處求生,不似之似方為神似,洵屬名言。畫者欲自成一家,非超出古人理法之外不可。作畫當以不似之似為真似。
  • 五筆的退出,拼音的上任,昔日輝煌的五筆為何會慘遭「惜敗」?
    五筆和拼音各有長處,拼音的這一「長」比五筆更強大,更重要。當他從五筆退休並擔任拼音職務時,為什麼過去輝煌的五筆如此悲慘?有人說這是語音輸入的時代,這有點不現實。即使拼音目前基於「常用內存」和「雲計算」,它仍然無法超越五筆的輸入速度。早期的五筆比拼音更廣泛地使用。當時,五筆和拼音的輸入法已在多個單元中廣泛用於四路打字機。五筆是每個打字員都需要掌握的一項技能。當他從五筆退休並擔任拼音職務時,為什麼過去輝煌的五筆如此悲慘?
  • 【名人名家】——世界傳統文化研究院院長劉田依先生的恩師黃賓虹作品「引爆」今春拍賣市場——《黃山湯口》以3億4500萬元成交
    新聞附錄:世界傳統文化研究院院長劉田依先生的國畫繼承了其恩師黃賓虹先生國畫的精髓。在劉田依先生日本書畫展中,某藝術品收藏界大佬們評價道:當代中國一位了不起的書畫大家,書畫的傳統功力頗深,已經達到超神入化的境界!所以海內外眾多有識之士們把劉田依和黃賓虹並稱為『前黃後劉』。
  • 德藝雙馨,深根傳統,立足時代 ——弘揚黃賓虹學術精神
    評審委員文章(按年齡排序) 有感於書法「美」「醜」之辯    孫    克 \ 3試談黃賓虹的內美和現代意識   姜寶林 \ 9賞梅與畫梅   鄧福星 \ 15山水畫的精神   龍   瑞 \ 18中國畫要有中國的藝術境界   霍春陽 \ 22正大氣象
  • 五筆打字口訣快速記憶「收藏」
    五筆口訣包括五筆字根口訣、拆字口訣、末筆識別碼口訣、末筆口訣,當然也包括字型口訣。這些口訣共同構成了一個完整的體系,可使初學者以最高的效率學好五筆。新世紀五筆輸入法的內容是:1區橫起筆11 G 王旁青頭五一提12 F 土士二幹十寸雨13 D 大三肆頭古石廠14 S 木丁西邊要無女15 A 工戈草頭右框七2區豎起筆21 H 目止具頭卜虎皮22 J 日曰兩豎與蟲依23 K 口中兩川三個豎
  • 百度五筆輸入法下載|百度五筆輸入法 1.2.0.66 正式版下載_太平洋...
    百度五筆輸入法是最快最好用的五筆輸入法,詞庫龐大輸入精準,XP/vista/win7/win8全覆蓋,五筆拼音混合輸入,便捷的功能設置,讓你領略純淨的輸入體驗。
  • 搜狗五筆更新,成唯一支持三種五筆方案的第三方PC輸入法
    多年間,五筆輸入逐漸成為一種小眾的輸入形式,留存於中青年用戶群體中。今年9月,搜狗輸入法終於攜全新的五筆輸入正式回歸,大幅提升系統兼容性與穩定性,還針對詞庫、皮膚等多個方面進行了優化升級,讓很多五筆輸入法愛好者感到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