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新經濟高質量發展 功能區顯現集聚效應

2020-12-23 新化月報網

四川成都市市場監管局日前公布的一組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至11月份,成都全市新增市場主體578907戶,同比增長22.57%,截至11月底,全市市場主體期末數2892604戶,同比增長26.32%,增量位列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第一。

「從這組數據可以看出,市場主體總體釋放企穩向好發展信號,也顯示出成都經濟發展具有較強的韌性和活力。」成都市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傅學坤告訴經濟日報記者。

新經濟高速增長

3年前,成都市委在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時提出,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為指導,推動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費、創新引領、綠色低碳、共享經濟、現代供應鏈、人力資本服務等領域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

3年過去了,成都新經濟發展情況如何?記者嘗試回訪3年前採訪過的4家新經濟企業,結果其中2家婉拒了,理由簡單而正當:正在做上市前的準備工作,信息披露要按相關規定進行。

一大批新經濟企業在這3年裡不斷發展壯大。從事軟體開發、數字內容服務的成都恆圖科技有限公司開發的在線平面設計和圖片編輯工具Fotor能夠一站式滿足用戶的設計及圖片編輯需求,深受歡迎。公司創始人段江告訴記者,目前,Fotor桌面版本與大家熟悉的國際頂級軟體巨頭開發的Word、Photoshop等知名軟體一起,在蘋果公司Mac App Store美國區收入總排行榜中已位列前25名。

成都市新經濟重點發展「人工智慧+」「大數據+」「5G+」「清潔能源+」「現代供應鏈+」,加快構建具有全球競爭力和區域帶動力的新經濟產業體系。如今成都新經濟活力指數已位列全國第三,新職業人群規模全國第三。3年前大力發展的數字經濟等新產業在今年已成為支撐發展的新動能。

成都市新經濟發展委員會副主任周成介紹,經過3年探索實踐,成都的新經濟呈現高速增長、迅猛崛起的蓬勃勢頭。截至今年10月份,全市累計註冊新經濟企業從當初的24萬多家增長到44萬多家,7家企業在科創板上市。

功能區顯現集聚效應

四川匯宇製藥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於抗腫瘤和注射劑藥物研發、生產和銷售的藥企,1年多前公司把研發部門搬到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目前,他們在這裡擁有超過7000平方米的辦公空間。

說起搬進生物城的感受,公司董事長丁兆博士以一組數據作答:「不到2年時間裡,我們就吸引了來自國內外的100多名人才,包括10多名畢業於國外名校的『海歸』。」他解釋說,生物醫藥行業最看重產業的聚集,有良好的產業生態圈,才能吸引來頂尖的人才,進而推動企業的發展。丁兆說,在未來的幾年裡,公司在生物城的規模將擴大數倍,計劃再引進1000多名高端人才。

丁兆所看重的,也正是成都建設天府國際生物城所追求的。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管委會副主任李奇告訴記者,建設天府國際生物城,就是要完善全鏈條全周期的創新服務平臺體系,建設從靶點篩選、藥物發現、藥學研究、安全性評價、有效性評價、臨床試驗、中試放大到產業化的「一站式」生物醫藥創新服務體系,實現公共技術平臺的專業化運營,推動全球生物產業創新成果在成都大匯聚。目前,這裡已有26個相關公共服務平臺,吸引了150多家生物醫藥企業籤約入駐。

天府國際生物城作為承載醫藥健康產業的園區,是成都市近幾年探索建設產業功能區的一個縮影。同樣是吸引企業在特定的區域發展,與傳統的產業園區、經濟開發區相比較,產業功能區這種新的經濟組織形式有什麼不同?

「產業功能區是傳統產業園區或經濟開發區的『升級版』。」成都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朱平對記者分析說,傳統的產業園區「重地理集中,輕產業集聚」,在同一個園區裡,不分產業行業,不分前端後端,無論有無關聯,「撿到籃裡都是菜」。「除定位不清晰以外,還有功能不完善、資源不集約等一系列問題,使原有的經濟工作組織方式難以容納新的經濟主體,阻礙孕育新的經濟活力。」

正是基於這一思考,近幾年,成都市在探索建設產業功能區時,更加注重產業細分領域的研究和選擇,每個功能區根據自身產業基礎、獨特資源稟賦、重大城市功能性設施和對未來產業發展方向的科學前瞻研判,精準化差異化定位主導產業細分方向,實現錯位協同發展。

成都高新綜合保稅區(高新園區)是另一個成熟的產業功能區,在這裡,聚集了英特爾、德州儀器、戴爾等電子信息龍頭企業,形成了包括IC設計、晶圓製造、封裝測試在內的完整集成電路產業鏈,以集成電路、新型顯示、智能終端、網絡通信為主導的產業生態圈已基本形成。今年1月份至10月份,該園區進出口值達4001億元,同比增長28%。

據介紹,目前成都已建成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等66個不同產業類別的產業功能區,在這些產業功能區裡,規劃建設了54個高品質科創空間,以科創空間為載體,推動科創資源向功能區集聚,打造發展動力源,最終將實現85%以上的產業配套在功能區內解決。今年以來,這些產業功能區吸引了全市90%以上新增引進項目,新增市場主體佔全市總量的三分之二。

「給優惠」更要「給機會」

去年,成都市承諾,開辦企業流程時限為5個工作日;今年年初,成都開啟國際營商環境建設「2.0版」,這一時限變為1個工作日;今年9月,「3.0版」出爐,根據企業的意見和建議,提出了24條改革舉措和140個改革點,這一時限被壓縮到0.5個工作日以內。

開辦企業流程時限從5天縮短至0.5天,只是成都著力打造國際化營商環境的一個方面。近年來,成都在招商引資、人才引進等方面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今年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早在3月初,成都就出臺了33條政策措施,對不同企業不同行業精準紓困。

在推進「放管服」改革、繼續「給優惠」的同時,成都市聚焦企業生產經營中「哪裡有機會」的堵點難點問題,創造性地推出「城市機會清單」,釋放政府、企業兩端的供需信息。

「城市發展過程中會湧現大量建設需求和市場機會,而企業信息獲取的渠道相對有限,一定程度上存在供需對接不暢、新技術新產品推廣難等問題,需要政府部門打破供需『信息孤島』。」成都市新經濟發展委員會副主任周成對記者說。

截至今年10月,成都已發布關於「政府需求」「政府供給能力」「企業能力」「企業協作」等方面8批次清單共2800多條供需信息,其中已有1400多條實現精準匹配, 140多億元融資需求相繼落地。

12月13日,最新一批「機會清單」上線,這批由成都市住建局發布的建設領域的項目清單,包括天府藝術公園、成都超算中心等44個項目。

作為公共運輸領域內人工智慧應用的領軍企業之一,深耕城市軌道交通智能化領域多年的成都智元匯信息技術公司是眾多「機會清單」受益者之一。去年7月,智元匯中標成都地鐵客運服務管理平臺項目。成都的「機會」也給予了他們展示的平臺,他們自主研發的全息動態感知AI交通出行系統陸續在成都、西安、鄭州、哈爾濱地鐵上線。「今年底成都地鐵線網開通運營裡程將達到558公裡,客運量將攀升至每天600萬人次以上。這意味著我們的成果將有無數的落地機會,對此,我們充滿信心。」該公司聯合創始人楊牧高興地說。

(記者 鍾華林)

相關焦點

  • 經濟日報頭版關注成都經濟高質量發展
    成都市新經濟發展委員會副主任周成介紹,經過3年探索實踐,成都的新經濟呈現高速增長、迅猛崛起的蓬勃勢頭。截至今年10月份,全市累計註冊新經濟企業從當初的24萬多家增長到44萬多家,7家企業在科創板上市。功能區顯現集聚效應四川匯宇製藥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於抗腫瘤和注射劑藥物研發、生產和銷售的藥企,1年多前公司把研發部門搬到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目前,他們在這裡擁有超過7000平方米的辦公空間。
  • 活力迸發開新境——成都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紀實
    成都市新經濟發展委員會副主任周成介紹,經過3年探索實踐,成都的新經濟呈現高速增長、迅猛崛起的蓬勃勢頭。截至今年10月份,全市累計註冊新經濟企業從當初的24萬多家增長到44萬多家,7家企業在科創板上市。功能區顯現集聚效應四川匯宇製藥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於抗腫瘤和注射劑藥物研發、生產和銷售的藥企,1年多前公司把研發部門搬到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目前,他們在這裡擁有超過7000平方米的辦公空間。
  • 南京鼓樓區人代會開幕:今年將放大五大功能區規模集聚效應
    記者從會上獲悉,2021年,位於鼓樓轄區內的幕府創新區將加快拓展發展空間、改善環境面貌,通過發展智慧城市、都市工業、直播電商等新業態新模式,加速片區戰略轉型,充分釋放片區潛力。洪禮來說,在過去的一年裡,鼓樓區致力於深化校地融合,集聚科創資源,加快壯大科創企業矩陣,不斷激發區域創新活力。
  • 數字峰會籤約項目成效顯現 助推福州高質量發展超越
    記者從市大數據委獲悉,前兩屆峰會籤約的159個項目中,近八成已成功轉化落地,其疊加、放大和倍增作用正日益顯現,全方位助推福州高質量發展超越。截至9月18日產業園已註冊企業474家,註冊總資本438.5041億元,初步形成了大數據、雲計算產業鏈雛形,呈現出以面向健康醫療、信息技術等領域的企業為主的大數據產業集聚發展的態勢。  2017年2月13日,中國東南大數據產業園正式對外公布,園區規劃總面積10.19平方公裡,空間布局為「三園一區」,即健康醫療大數據產業園、虛擬實境(VR)產業園、大數據融合產業園和融合創新支撐服務區。
  • 成都市人大代表楊玉梅:以黨建引領為抓手 推進產業社區高質量發展
    國際在線四川消息(劉世光 實習生 甘豔文):5月14日,成都市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開幕。成都市人大代表、邛崍市羊安街道界牌村黨委書記楊玉梅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要以黨建引領為抓手,推進產業社區高質量發展。」
  • 天津港保稅區獲評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 海洋裝備產業集聚效應顯現
    近年來,天津港保稅區以深化國家科技興海產業示範基地和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建設為核心,大力發展海洋裝備產業,匯集了海油工程、太重濱海、博邁科等一批海洋裝備龍頭企業,海洋裝備產業集聚效應逐步顯現。據悉,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是國家重點扶持和發展的集生產、出口功能為一體的產業集聚體,建設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是培育技術、標準、品牌、質量、服務等競爭新優勢的有效途徑,也是促進外貿發展方式轉變、培育競爭新優勢的重要舉措。
  • 成都市新經濟發展委員會黨組書記盧鐵城帶隊走訪翼方健數
    2020年8月24日上午,成都市新經濟發展委員會黨組書記盧鐵城書記帶隊到翼方健數北京公司調研,深入了解了企業發展情況,以及企業在創新發展方面作出的努力。成都新經濟發展委員會是市委市政府設立的職能部門,主要負責新經濟發展工作。
  • 朝著「承一接二連三」方向轉型集聚!貴州工業園區邁向高質量發展
    「在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今天,工業園區更要從當前我省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徵出發,適應新常態優化產業結構,推動園區經濟高質量發展。」伴隨著這樣的共識,貴州快馬加鞭推動園區高質量發展。  在新一輪西部大開發來臨之際,我省搶抓新機遇,謀求新發展,推動產業園區規模總量不斷壯大。
  • 上海交通大學「大零號灣」科技園高質量發展—新聞—科學網
    打造「環交大」雙創升級版
  • 重引資更重「引智」 安徽亳州人才集聚效應顯現
    安徽省亳州市不斷完善引才政策,建立健全引才機制,多措並舉推進招才引智,引進人才數量連年遞增,人才集聚效應進一步顯現。
  • 努力打造在線新經濟引領區,第七屆中國產業網際網路高峰論壇今舉行
    據悉,自寶山2014年率先爭創成為全國首家「中國產業網際網路創新實踐區」以來,不斷優化發展空間,集聚創新要素,拓展產業載體,深化網絡技術應用,重點布局了20個中國產業網際網路創新實踐區重點園區,匯聚了8000餘家產業網際網路相關企業,進一步推進產業網際網路企業加速集聚,在產業網際網路方面取得了長足的發展。
  • 在線英語行業集聚效應顯現 呈現單寡頭」競爭格局
    馬太效益加劇 市場佔有率呈現集聚效應 報告顯示,隨著家長及學生對英語學習的重視度不斷增強,在線青少兒英語教育市場規模和活躍用戶呈現爆發式增長。除此之外,疫情的衝擊和影響還使得K12在線英語行業的馬太效應進一步顯現。
  • 「聚焦新動能·引領新發展」,東莞松山湖功能區向世界發出邀約
    白濤表示,近年來,東莞牢牢把握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和東莞市建設省製造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創新實驗區「三區」疊加的重大歷史機遇,深度參與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建設,加快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 成都市人民政府關於推進竹產業高質量發展建設公園城市美麗竹林...
    成都市人民政府關於推進竹產業高質量發展建設公園城市美麗竹林風景線的實施意見2020-10-02 14 : 58 來源:成都市林業和園林管理局>成都市人民政府關於推進竹產業高質量發展建設公園城市美麗竹林風景線的實施意見 成都天府新區、成都高新區管委會,各區(市)縣政府,市級有關部門,相關單位: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及成都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推進竹產業高質量發展建設美麗鄉村竹林風景線的意見
  • 蘇州工業園區人才「引擎」驅動高質量發展
    原標題:蘇州工業園區人才「引擎」驅動高質量發展   歷經十四屆,累計評出科技領軍人才項目超1900個;20多家科技領軍人才
  • 幹窯鎮優化產業結構 凸顯美麗城鎮產業集聚效應
    幹窯鎮大力發展機器人產業,拓展智能製造、先進傳感設備、核心元器件製造等關聯產業。加大機器人產業招商力度,全力引進全國機器人行業前10企業、人工智慧領域50強項目,讓規模更大、技術更好、人才更優的企業落戶機器人小鎮。加快機器人產業項目推進力度,大力推動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智能裝備製造企業集聚,加快推進一批新落戶項目建設。
  • 「共享新經濟·唱好雙城記」崇州市2020年康養文旅招商推介會在渝...
    「共享新經濟 8月13日,由崇州市人民政府主辦的「『共享新經濟
  • 攜手「大咖」乘勢而上,普陀文創產業發展集聚成效不斷凸顯!
    普陀區培育和發展文化創意產業,聚焦網際網路影視、音視頻、電競遊戲產業,形成了成熟的「產業政策+產業平臺+產業項目」體系,文創產業能級不斷提升。新冠疫情對傳統產業帶來了變革,催生了在線新經濟。影視產業「大咖」集聚當下,遊戲電競產業發展迅猛,普陀區把握機遇,形成遊戲全產業鏈布局。電競場館建設頗具成效,網魚網咖電競主題館、主場ESP電競文化體驗中心入選全市首批電競場館,映霸電競體驗中心等場館投入運營,QG電競俱樂部運營主體也落戶普陀。同時,波克城市、優美締軟體(Unity)等遊戲領域「龍頭」企業,以及打造5G雲遊戲平臺的號百控股等企業在普陀茁壯發展。
  • 最新版天府新區產業功能區指南!快收藏招商專員通訊錄
    前期,成都市委市政府印發《優化調整後的成都市產業功能區名錄》,旨在充分發揮產業功能區協同作用,有力支撐14個重點產業生態圈培育,進一步精準方向、明晰定位、突出主業、發揮優勢,增強同一產業生態圈下各功能區的耦合效應,科學推動產業功能區錯位協同發展。
  • 成都市金融科技發展規劃是這樣說的……
    這句話來自《成都市金融科技發展規劃(2020-2022年)》(以下簡稱)。5月20日,成都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與人民銀行成都分行營管部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對《規劃》進行了細緻說明。《規劃》指出,到2022年底前,努力把成都建設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區域金融科技中心,確立成都金融科技在中西部地區領先、全國一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