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夜梟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在中華文明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除了舉世聞名的四大發明之外,最出名的就是酒文化了。中國的酒文化甚至可以追溯到五千年文明之前。早在史前時代,我們的祖先就開始採集野果,經過長時間的貯藏發酵,形成了最原始的果酒,酒文化也就由此展開。
而在所有酒品類中,接受程度最高的,自然還是啤酒。與白酒、黃酒等品類相比,啤酒入口清爽,度數不高,即便是不會喝酒,也能喝上幾杯。特別是在炎炎夏日,邀上三五好友,坐在室外的燒烤攤上喝著冰涼清爽的啤酒,絕對是不少就有最極致的享受。
提到國內啤酒品牌,相信大家首先想到的都是青島、雪花、燕京等品牌。不過近年來,國內啤酒市場傳出了強烈的轉折訊號,在青島等多家啤酒廠商在對產品結構進行調整的同時,國內不少精釀啤酒公司也如雨後春筍般冒出,致使國內啤酒市場一度進入了「百家爭鳴」的嶄新階段。
而來自新疆的烏蘇啤酒,無疑是這場「百家爭鳴」中最亮眼的黑馬。烏蘇啤酒誕生於上世紀80年代,最早起源於烏蘇市,是當地人最愛的啤酒品牌之一。經過數十年的蓬勃發展,烏蘇啤酒早已衝出了烏蘇,走向了全國老百姓的餐桌,在國內啤酒市場中佔有一席之地。
成立之初,烏蘇啤酒只是一家年產量5000噸的小酒廠。直到上世紀90年代,烏蘇啤酒一舉拿下了伊寧啤酒廠,並引入四川藍劍集團,委託其託管經營。然而好景不長,雖然前幾年業績增長喜人,但在之後卻由於經營不善,烏蘇啤酒陷入了虧損的泥潭。
持續的業績下滑,讓烏蘇啤酒不得不開始尋找新的合作夥伴。而與此同時,擁有百年歷史的國外啤酒巨頭嘉士伯,同樣也在中國市場上受挫,急於尋找援手。由於入華時間較晚,嘉士伯錯過了在中國市場上跑馬圈地的良機,錯失併購紅利,雖然入股了重慶啤酒、昆明華獅啤酒、大理啤酒等品牌,但基本均為區域性啤酒品牌,影響力並不強。
2015年,嘉士伯在華業績下降5%,而同期的烏蘇啤酒,同樣也在面臨業績下滑的問題。在與烏蘇啤酒接觸後,嘉士伯將烏蘇啤酒收入囊中,新疆啤酒花股份有限公司不再持有烏蘇啤酒股權,嘉士伯啤酒廠有限公司持有烏蘇啤酒100%的股權。
依靠嘉士伯所擁有的渠道等相關行業資源的加持,加之消費升級所帶來的紅利,烏蘇啤酒在易主之後,進入了高速發展的快車道。特別是在最近幾年,新疆旅遊市場的蓬勃發展,讓更多的的人認識到了烏蘇啤酒。此外,在新疆的各類慶典活動中,也都會出現烏蘇啤酒的身影,也進而帶動了烏蘇啤酒的發展。據悉,在啤酒熱銷季時,全國人民一天就能消耗掉近260萬瓶烏蘇啤酒。
烏蘇啤酒的爆紅,並不僅僅在於其成功的營銷手段,更是在於其獨特的品質。烏蘇啤酒還有這樣一個外號:「奪命大烏蘇」。這裡的「奪命」,指的是烏蘇啤酒的度數要比其他啤酒品牌高出不少,平常的酒量放在烏蘇上並不適用,不少人喝上一兩瓶便會頭疼欲裂;而大則是由於烏蘇啤酒的酒瓶較大,620ml的含量比其他啤酒都要大上一圈,同時後勁也較大。
獨特的品質,加之成功的營銷,讓烏蘇啤酒迅速走上了國人的餐桌,成為了國人最愛的啤酒品牌之一。大家又是否喝過「奪命大烏蘇」呢?又是否喜歡這款啤酒呢?
本文由大話企業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