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國瓶裝水市場再起波瀾。行業巨頭農夫山泉正式開啟上市之路,該公司去年實現營收240.21億元,同比增長17.3%;淨利潤高達49.54億元,同比大漲37.15%。
數據顯示:中國瓶裝水市場的總零售規模達到2017億元。其中農夫山泉佔比20.9%,連續八年保持第一;緊隨其後的華潤怡寶、景田百歲山,銷售額分別為255億和157億;康師傅、冰露、娃哈哈分列4-6位。
市場早已被這幾大巨頭所佔據,其他品牌的生存空間被進一步擠壓。沒落的品牌更是不計其數,其中就包括益力。6月25日,達能集團與深圳市互通有無商貿有限公司達成協議,出售包括益力大桶水及瓶裝水品牌,以及位於深圳和惠州龍門的兩家工廠。
換句話說,這家擁有愛他美、碧悠、脈動等品牌,年營收高達253億歐元(約合人民幣2000億元)的法國食品巨頭,正式終止在華運作本土飲用水業務的歷史。同時也意味著,在經歷賣身外資企業22年後,益力與樂百氏一樣,再次回到中國企業手中。遺憾的是,品牌早就沒有往日榮光,其瓶裝水業務已於去年1月停產。
上世紀80年代中期,益力開始在深圳生產瓶裝水,至今已有30多年歷史,是國內最早創立的礦泉水品牌之一。98年的時候,它與達能集團合資成立新公司,後續又成為由達能全資擁有的品牌。
媒體報導顯示,截至06年,益力一直保持全國天然礦泉水產銷量第一的地位。當年9月還獲得「中國名牌產品」,被譽為中國礦泉水第一品牌。不過,隨著農夫山泉、景田百歲山的崛起,行業格局發生巨大轉變。另一方面,低端瓶裝水已是紅海一片,達能為了追求更高的利潤,不斷進行業務調整。在內外部的種種變化之下,益力的業務受到極大的挑戰。
他們曾試圖做出改變,例如更換包裝、針對兒童瓶裝水市場推出益力卡通趣味瓶。此外還在渠道上謀求突破,「擠掉」崑崙山成為滴滴專車的顧客用水。儘管如此,依舊未能挽救銷售頹勢,最終只好放棄。達能對外給出的解釋是:為適應本地市場的快速變化,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停止生產和銷售益力瓶裝水,但桶裝水業務不受影響。
一手好牌打的稀爛,不得不令人唏噓。事實上被外資收購的本土品牌,大多都發展不順,比如銀鷺、北冰洋汽水、金絲猴奶糖等。再說達能集團,在中國大肆進行收購,將豪門啤酒、上海正廣和飲用水、樂百氏等收入囊中。可結果沒有一個能發展起來,紛紛淪落到「被拋棄」的境地。
此次出售益力業務,達能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是對飲用水在華業務進行了充分、全面、客觀評估後做出的決定。未來將更加聚焦在進口的高端品牌,包括依雲(Evian)、富維克(Volvic)和波多(Badoit)等。中國作為達能第二大市場,約佔其全球銷售額的10%,他們顯然想要有一番更大的作為,不過效果如何,還有待市場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