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期,讓我們走進長青藝術團第二任團長盛文仙的藝術人生。
——長青藝術團第二任團長盛文仙的藝術人生
盛文仙生於1938年,14歲到上海新民越劇團學戲。因為她扮相好,當時京劇團也選中了她,最終在母親的堅持下選擇了越劇。1955年,她隨劇團遷往江陰定居。此時的她,已經練就了一身唱念做打的硬功夫,有了紮實的舞臺功底,成長為劇團的主要演員之一。
1956年,盛文仙所在的新民越劇團正式定名為江陰縣越劇團。那時候,江陰老北門有名的「天妃宮」是她的主要舞臺。盛文仙戲路寬廣、做功地道、唱腔動聽,塑造的人物形象形神兼備。她主演的《唐伯虎點秋香》、《金玉奴》、《玉堂春》、《半把剪刀》等,幾乎場場爆滿。1960年,她創新戲路,開始主演《紅色娘子軍》、《李雙雙》、《八女頌》、《南方來信》、《社長女兒》等現代戲,既讓觀眾感受藝術魅力,又激發觀眾的家國情懷。
盛文仙勤於學習,勇於探索,善於博採眾長。1957年,劇團到武漢演出,她接觸到一些京劇演員,就跟著京劇老師學起靶、趟馬、走鞭。《霸王別姬》中「勸君王」那一段,虞姬載歌載舞,在《夜深沉》的配樂聲中,使用了精美的雙劍,是京劇旦角的典範。盛文仙聽說蘇州京劇團有一位名叫石碧霜的演員,雙劍舞得剛柔並濟,盪氣迴腸,就想跟她去學。舞雙劍是一門難學的絕技,盛文仙為學藝術知難而進,她慕名拜師,一次次登門求教,厚著臉皮,軟泡硬磨,幫著老師幹這幹那,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最終打動了老師。經過老師指點,通過自己的不斷揣摩及反覆演練,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學會了舞雙劍這門絕技。
越劇《李慧娘》中有一場噴火戲,怎麼把松香粉放到嘴裡,怎樣吐出來送火,都是有訣竅的,必須要有老師指點。盛文仙就找到蘇州京劇團的胡芝鳳老師,虛心求教,又學會了噴火。在後來的表演過程中,她充分展示了過硬的做工和唱工,將愛恨分明、剛烈英武的李慧娘表演得栩栩如生。
劇團每到一個地方演出,未到達之前,海報就早早張貼出去了。演出時間、劇目和主演名單都在宣傳之列。1959年,在江陰人民大會堂演出《半把剪刀》,演出時間已定,但扮演《半把剪刀》的主要花旦突然生病住院,演出時間不能變、劇目不能改,在這臨場救急的關頭,領導把任務交給了盛文仙。因為領導心裡很清楚,盛文仙一貫顧全大局,平時不僅能夠練好、演好自己的角色,而且善於幫助同事,學習別人的長處,對其他角色也認真研究,是劇團裡的多面手,在危急之際勇於擔當。這次她替演的這段戲有一百多句臺詞,準備時間緊迫,從慢板、中板到快板,她用一夜的時間強背劇本,然後拉一下站位就上臺了,把這個角色演得活靈活現。還有一次劇團到蘇州胥門演出《情探》,扮演判官的演員生病了,領導又安排盛文仙救場。讓一個演花旦的扮大花臉,太離譜了,她覺得難以接受。但她深知「救場如救火」的道理,一時還是堅持頂上去。她身材瘦小,因為「調判」這場戲要噴火,要腿功,難度很大,她一邊哭,一邊配合服裝師給她包臀、填肩背——轉身上了臺,她就像模像樣地成功扮演了大花臉。
1962年,劇團到常州大戲院演出《八女頌》,13場戲場場爆滿。這齣戲難度最大的是衝過敵人的封鎖線,採用的是傳統方式,盛文仙要從一張半高臺搶板下來,接連二圈烏龍交珠連翻下場。演到最後一天,她的腰實在撐不住了,但她硬是堅持。開場時,醫生就在戲臺下候著,一結束馬上給她打針。13場戲演完,她就進醫院了。
後來江陰越劇團在「文革」中被解散,盛文仙轉業到工廠上班。她退休後的1991年,江陰市長青藝術團成立。老團長裴壽衡把原江陰越劇團的演員們請到藝術團來,讓她們再次煥發出藝術青春。盛文仙成了藝術團的主要骨幹。她一面登臺演戲,一面協助老團長做好管理工作,很受大家愛戴。
在老團長的帶領下,長青藝術團主動配合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排演了自創作品《江陰新貌》《扶貧發家》等越劇節目,還演出越劇表演唱《從零起飛》《為啥越活越年輕》,越劇小品《清官難斷家務事》《做壽》《苦口娘心》《巧上加巧》,並演出了感人肺腑的越劇《濠江情》,而且不辭辛苦地下鄉演出,使越劇走進廣大群眾心裡。每次排練,她都親力親為,使大家的演藝水平日益提高。
2006年,老團長年邁病故,盛文仙被大家推選為長青藝術團第二任團長。擔任團長後,盛文仙不負眾望,在年逾古稀之年,依然熱心公益,無私奉獻。在現任團長吳小君、理事姚蕊華的鼎力相助下,仍積極配合市裡的各項活動演出。2009年,市裡老年文化中心大樓落成,在市老齡會、民政局的關懷及支持下,長青藝術團擁有了團隊自己的排練廳、服裝道具間及辦公室。有了新的活動場所,條件改善了,她就帶領團員們排演大型傳統戲《梁祝》《碧玉簪》《打金枝》《血手印》等,多次參加市裡和省裡組織的越劇會演,屢次載譽而歸。
盛文仙在重視演出質量的同時,更是關心年輕一代的成長。一直忙到70歲時,她考慮到藝術團的生命力,首先要後繼有人,「生、旦、淨、末、醜」行當要齊全,於是注重招收新團員,重點選擇培養團長接班人。當年一直輔佐於盛文仙身邊,一直承擔著團隊重要任務,在群眾中有著較高威信的吳小君脫穎而出,成為了德才兼備、刻苦耐勞、樂於奉獻的第三任團長。
深厚的藝術造詣之外,盛文仙的人格魅力也令後輩敬仰。長青藝術團副團長陶曉蓉說,盛老師現在是長青藝術團的名譽團長,總是在幕後默默地關心著團隊的發展。只要團裡有重大活動,她總會到場助陣。在藝術的傳授上也是全盤託出,從動作到情感的把控,都會不厭其煩耐心傳授。在學生們的眼中,她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輩。
時光老,情依舊。如今,盛文仙已83歲高齡,但仍神採奕奕,精神矍鑠,有時唱上幾句經典片段,依然韻味十足,令人回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