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傳統廟會的傳承,非遺概述之「中嶽廟會」

2020-12-23 華豫未來

在登封市城東4千米處,有一座古老的廟院,它就是坐落在太室山東南麓黃蓋峰下的中嶽廟。

中嶽廟四周群山環抱,景色秀麗。廟內古木參天,建築精美,歷來是帝王將相、達官顯貴中原之旅必到之處。每年這裡要舉行兩次傳統的中嶽廟會。

廟會興於何時,當地的老百姓也說不清楚,他們只知道是從前人那裡傳下的規矩。經考證,中嶽廟會源於古代統治者對山嶽的祭祀,宋代政道合一,中嶽廟會進入鼎盛期,逐漸發展成為重要的商品交易場所。

每到春季農曆三月初十和秋季十月初,傳統的古廟會就拉開了序幕。會期長達10天,人數最多時每天達20萬人次。廟會至今仍保留著許多古老的習俗,如「拴娃娃」、拜乾爹、摸鐵人等。

廟會上還有舞獅子、劃旱船、踩高蹺、舞火龍等民間藝術表演,還可見到各種紀念品、「吉祥物」,如各種長命鎖、玉如意、寶葫蘆、香袋、避邪劍、生肖石等。

拴娃娃

在熙熙攘攘的趕會人群之中,有一些白髮蒼蒼的老大娘很引人注目,她們肩上和手提的籃子裡分別搭滿和裝滿一縷縷鮮豔多彩的紅頭繩。

她們時而分散在中嶽廟的大門外,時而穿梭在擁擠的人群之中。人們從她們面前走過時,總是隨手遞上一兩角錢,接過老人手裡的一縷紅繩,漫步向中嶽廟的縱深處走去。

特別是一些年輕的婦女,她們向老人討要紅繩時,總是臉上騰起紅雲,羞怯地把紅繩往腰間一塞,行動極為迅速,很快便隱入擁擠的人群中。原來,這是流行在當地的一種求子習俗,人們俗稱為「拴娃娃」。

凡婚後不孕的婦女,大多要在廟會期間參加這項活動。娃娃,是一種用黃泥捏成的泥人,捏好曬乾後塗上色彩。這種泥娃娃並不是哪都可以買的,人們認為,只有從廟裡道人手中拴回的娃娃才最靈驗。因為娃娃需要拴回家,所以,紅頭繩自然而然地就承擔了拴的職責。

拴的地點,一般都在中嶽廟後院的崇聖門周圍和寢殿裡。寢殿內供奉著「天中王」和「天靈妃」的塑像。「天中王」,人們稱其為「嵩嶽大」帝」,是主管嵩山一帶的大神,備受尊敬。

傳說有一年武則天到嵩山遊玩,看嵩嶽大帝獨自一人非常可憐,便給他封了一個妃子叫「天靈妃」。老百姓嫌「天靈妃」拗口,都習慣稱她為「嵩嶽娘娘」。據說嵩嶽娘娘心地善良,很同情人們的疾苦,凡沒有兒女的人向她求援,她都會慷慨地滿足人們的要求。

求子的人在嵩嶽大帝和嵩嶽娘娘的塑像前燃香叩頭,把紅頭繩遞給道人。想要男孩的,需事先向道人說明。想要女孩的,也要在紅頭繩拴上之前,把自己的想法解釋清楚。如果想要個龍鳳胎,道人會把一個男孩和一個女孩背靠背地拴在一起。婦女們接過娃娃後,將娃娃揣在懷裡,抱回家中,放在床頭上或葦席下。

不管此法是否靈驗,她們抱回娃娃後,心理上或多或少地得到了一些安慰。如果如願以償,她們生下孩子後,還要在孩子周歲時到中嶽廟裡向嵩嶽娘娘還願。做了媽媽的婦女,還願時總是出手大方。

當初抱嵩嶽娘娘一個娃娃,還願時一般都要送回十個。她們認為只有這樣,才能表達自己的心情,這也是對嵩嶽娘娘施子之恩的一種報答。

摸鐵人

在中嶽廟眾多的文物古蹟中,站立在崇聖門東側的四尊鐵人顯得特別引人注目。鐵人分別立於神庫四周,為鎮庫鐵人,系宋代治平元年(1064)鑄造。

鐵人身高三米多,握拳振臂,怒目挺胸,形象高大威武。這是我國現存形體最大、保存最好的四個「守庫鐵人」,人們也稱它們為「鎮廟鐵人」。

圍繞著這四個鐵人,當地流傳許多傳說和風俗。一位在登封生活多年的老人介紹說,很早以前,這鐵人是八個,一邊四個,分立在東、西兩個神庫的四周。北宋末年,金兵南侵,民族英雄嶽飛率領愛國將士轉戰在黃河兩岸。

後來,抗金浪潮轉移到嵩山,中嶽廟的鐵人摩拳擦掌,義憤填膺。一天晚上,它們喬裝打扮,偷偷來到黃河岸邊。誰知擺渡的小船只能坐下四個人,於是只好四個人先過,另外四個鐵人在岸邊等候。

等擺渡的小船返回載後四個鐵人時,天色已經大亮,中嶽廟的道主派人找到黃河岸邊,把沒有過河的四個鐵人強拉硬拽了回來。所以,至今站立在東邊神庫周圍的四個鐵人還是一副怒目而視、壯志未酬的神態。

當地的老百姓受傳說的影響,對鐵人充滿了崇敬之情,孩子周歲時,當地人要到中嶽廟的鐵人前舉行掛鎖儀式。掛鎖前,家人把事先準備好的銅鎖或銀鎖先掛在鐵人的臂膀上,然後讓孩子焚香磕頭。

待鎖從鐵人身上取下,掛到孩子的脖子上時,就意味著鎖是鐵人送給孩子的禮物,孩子將受到鐵人的保護,以後會平安健康。除了掛鎖之外,趕廟會的人來到中嶽廟的鐵人前,總要有目的地撫摸一陣。

據說人身體的哪個部位疼痛不適,只要摸摸鐵人身上與自己相同的部位,自己的病痛就會減輕甚至消除。

2007年2月,中嶽廟會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相關焦點

  • 春節廟會排行榜,中國有哪些著名的廟會呢?一起來看看吧!
    精彩盛大的傳統民俗巡遊、傳統民俗展示是歷屆廟會必不可少的一道風景。有糖人、剪紙、蠟染、臉譜、釀酒、刻字等眾多令maiGOO編輯著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民俗手工藝傳承人每天在現場為遊客表演其精湛的手工技藝,展示宋代傳統民俗手工藝絕活,大家在觀看的同時參與互動,感受千年文化傳承。
  • 廠甸廟會中國「四大廟會」之首,已有400年歷史
    北京大大小小的廟會有很多,但能夠作為首批唯一一個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老北京文化廟會卻只有它一個——廠甸廟會。廟會一直都是男女老幼爭相光顧的場所,有好吃,好玩的,好看的。它總能從「觀」、「賞」、「趣」、「購」四個方面讓市民全方位感受廠甸廟會文化。早在光緒年間《廠甸記》中就有記載:「平時空曠,人跡罕至;至正月則傾城士女、如荼如雲、車載手挽,絡繹於途。」廠甸廟會作為中國「四大廟會」之首,也是北京代表性傳統民俗廟會之一。它始於明代嘉靖,興於清代康熙,盛於乾隆。每年正月初一到初五舉行。
  • 賞民間民俗藝術 享傳統文化盛宴 2020年方巖廟會熱鬧開場
    方巖廟會起源於胡公祭祀活動,距今已有千年歷史,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近年來,方巖廟會持續提檔升級,已經成為薈萃民間表演藝術、交流民間民俗文化、展示民間手工技藝、融商貿旅遊為一體的民間傳統盛會。
  • 今年廣府廟會八大亮點個個有新意
    今年的廣府廟會繼續秉承「廣府統領,兼容並蓄;傳統風採,現代氣息;政府搭臺,民間唱戲」的理念,圍繞「傳承」主題,搭建全國性的文化展示和交流融合平臺,進一步弘揚廣府文化,提升民俗活動品質,以嶄新的方式重現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與強大魅力,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
  • 逛龍虎山天師廟會,體驗最「仙風道骨」的廟會
    為慶祝張道陵天師聖誕,上清古鎮將於6月11日-13日舉行「天師廟會」,屆時各種文化美食體驗項目將輪番上演。  中國江西網訊 記者駱瑩報導:上清古鎮距離鷹潭市有25公裡路程,與龍虎山瑰麗的丹霞風光不同,在這裡,道教文化與江南水鄉有著奇妙的融合。
  • 吳山廟會今天最後一天 記得來清河坊打卡「非遺大觀園」
    來晨練的孫子良看到這場面,就知道:吳山廟會開幕了。 10月30日至31日,吳山廟會還在老地方等你。今年的吳山廟會是2020南宋文化節的重要組成項目,除了傳統的伍子胥祭祀大典、祈福巡遊,還新增了 「非遺大觀園——上城區非遺博覽會」活動,持續兩天。 孫子良說:「吳山廟會每年都從伍公廟開始,為了紀念春秋戰國時的吳國大夫伍子胥。」
  • 好玩│龍潭廟會、地壇廟會馬上來了,玩轉秘籍在此
    春節最傳統、最好玩、最熱鬧的經典項目就是廟會。北京市民最喜歡的龍潭廟會和地壇廟會,將在1月25日(正月初一)開門迎客,至1月29日(正月初五)閉幕,歷時五天。庚子鼠年的廟會有哪些特點?有哪些看頭?地壇廟會推出綜藝演出、非遺文化展示、精品年貨、傳統小吃、展覽展示、互動遊藝等活動。
  • 廟會速覽-北京青年報
    文/本報記者  蒲長廷    豐臺    南宮新春燈會「鸚鵡之王」領銜    昨日是大年初四,廟會雖接近尾聲,京城燈會卻隨之「走紅」。開幕已經三天的南宮新春燈會,遊客量已經破萬。120組5000餘盞自貢「非遺」匠人手工彩燈點亮豐臺南宮。在南宮五洲植物樂園內,市民可以賞花燈、看表演、品美食、趕大集,逛吃逛吃過足京味兒大年。
  • 地壇龍潭廟會大年初一迎客
    地壇廟會:網紅進廟會 傳統與創新結合據了解,本屆地壇廟會推出綜藝演出、非遺文化展示、精品年貨、傳統小吃、展覽展示、互動遊藝等活動,為遊客呈現出一臺豐富多彩、年味十足、獨具傳統民間特色的文化盛會。地壇廟會共設161個展位,涵蓋南北各地的非遺手工藝品、風味小吃、精品年貨、名特優新飲食等多種類別,還引進網紅商戶,最大限度滿足遊客的多元化需求。
  • 93號院博物館迎新廟會看非遺,體驗老北京過年民俗,還能學知識
    據工作人員介紹,讓孩子們更喜歡的「小年嘉年華,胡同狂歡季」 迎新廟會將在18日拉開帷幕。廟會期間好玩的有不少,每天都會有非遺體驗項目,同時還會邀請數十位非遺傳承人以及非遺老師的作品進行聯展。既然是廟會,遊藝項目也不能少,抖空竹、踢毽子、推鐵環、跳繩、蹴鞠……孩子們來這裡可以盡情地玩耍,盡情地撒歡兒。都有哪些非遺展品?
  • 宜昌·西陵廟會啟幕 來解放路步行街看大戲辦年貨
    看大戲、送春聯、辦年貨……1月11日,城區解放路步行街年味十足,第十四屆宜昌·西陵廟會拉開大幕。本屆廟會將持續至1月19日,同時開設華祥商業中心、東山文化城兩個分會場,一系列活動為您送上新春的祝福。賞民俗、看非遺、品美食、買年貨……昨日,宜昌解放路步行街人山人海、笑語歡天,年味濃濃。2020第十四屆宜昌·西陵廟會舉行開幕式及精彩的非物質文化節目展演,為期9天的第十四屆宜昌·西陵廟會拉開大幕。
  • 30萬張春節廟會門票將免費發放,搶票攻略來了
    在今年的搶票活動期間,將繼續為市民提供線上「填春聯」遊戲活動,填寫成功的市民有機會獲得由中國書法之鄉平谷區提供的春聯和「福」字一套。據市文旅局介紹,今年十大廟會都設計了非遺傳承板塊。以春節特有的「寫春聯」為亮點和宣傳點,設計「填春聯」互動遊戲,引導市民參與體驗網絡填寫春聯的樂趣。
  • 從古至今,廟會就一直存在,那你知道廟會的歷史文化淵源嗎?
    在我的記憶當中,小的時候非常喜歡逛廟會,因為廟會有很多好看的,好吃的,好玩的。長大後,我們的回憶裡經常會出現廟會的情景。然而,我們從來沒有去研究過廟會的由來,對於廟會的來歷不甚了解,其實廟會的歷史十分久遠。廟會就是在宗廟祭祀的地方進行聚會、祭神、娛樂、購物等的活動。
  • 地壇、龍潭廟會大年初一迎客 門票可在網上提前訂
    地壇將推出仿清祭地表演龍潭將推出冰雪嘉年華地壇廟會將推出綜藝演出、非遺文化展示、精品年貨、傳統小吃、展覽展示、互動遊藝等活動,為遊客呈現一臺豐富多彩、年味十足、獨具傳統民間特色的文化盛會。龍潭廟會將全園劃分為七大板塊,集中展示同心共建、冬奧冰雪、非遺文化、京津冀、文體互動、地方特色和京城文化七大主題,使遊客感受傳統與現代相融合的獨特魅力。具體活動包括,舉辦民間花會、笑語歡歌、河北雜技、地方曲藝四大舞臺演出;開設冰雪嘉年華、棋類互動、新春接福、祈福廊4項互動活動;設置三組圖片展覽。
  • 2020首都博物館春節廟會攻略(時間+門票+地點)
    2020首都博物館春節廟會攻略-「天下福」首都博物館迎春文化廟會  首都博物館迎春文化廟會時間:2020年1月17日-2月24日(1月24日休息,每周一閉館)  首都博物館迎春文化廟會地點:首都博物館地下一層
  • 2020年北京春節廟會免費門票搶票全攻略
    將設置非遺文化、國潮新勢力、文體互動、地方特色、京城文化、同心共建和冬奧冰雪七大板塊。引入各地特色百貨、飲食、包裝食品等,向遊客展示區域特色文化。  北京大觀園第二十五屆紅樓廟會  以「紅樓夢」為文化主題,通過「大觀妝年」的環境布置、「合慶團圓」的情境體驗、「紅樓擷雅」的意趣等,全面展現紅樓夢中表現的中國傳統年節文化,過好「中國年」。
  • 河北:豐寧縣鳳山關帝廟廟會
    向上滾動瀏覽全文 豐寧滿族自治縣旅遊和文化廣電局,積極開展以「非遺傳承 健康生活」為主題的系列活動。營造保護文化遺產的良好氛圍,提高人民群眾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意識,動員全社會共同參與、關注和保護文化遺產,以網絡展播的形式展示豐寧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
  • 北京春節期間逛過的四大廟會,也是遊玩的好地方
    進入冬季以來,天氣越來越冷,距離春節的腳步更近了,在北京這座一個有幾百年歷史的古城裡,每年的春節廟會是傳統節日裡的保留節目,為了弘揚傳統文化,營造春節期間的歡樂,喜慶,祥和的節日文化氛圍,每年都在公園裡舉行廟會。
  • 談廟會:信仰與世俗的完美結合
    可見,廟會在中國早已是一種傳統的節日盛宴,是中國大眾文化的一部分。它是一種既有古老又有新鮮的社會文化現象,具有宗教性和世俗性。它充分體現了人們思想、價值和行為的長期積累。它代代相傳,傳承發展久遠。廟會分類廟會依附於是由特定宗教場所的宗教活動形成和發展起來的。
  • 2020天津春節廟會時間表出爐!你想要去哪個?
    春節快要到了過年就應該熱熱鬧鬧地逛廟會看民俗表演和非遺絕技——「打鋼花」天津都有哪些地方將舉辦精彩的廟會呢?欣賞傳統民俗表演,幫你找回淡去的年味兒!還有震撼的火龍鋼花、刺激的遊樂項目、絢麗的日夜大巡遊、精彩的春節主題演出在等你!更有網紅財神不倒翁給你送福,保你過個喜樂祥和富貴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