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81年,向田邦子去臺灣旅行時,飛機失事不幸遇難。她是真的熱愛旅行,喜歡在世界各地奔波。不像張愛玲跑香港去美國,皆因局勢所迫。
最初起意去讀向田邦子,是因為日本作家新井一二三說她是大和民族的張愛玲。愛屋及烏,忙不迭地找來。未曾想,一讀就喜歡上了,散文小說都有趣,劇本寫得簡直就是人間冷暖大集合,男人女人最細膩的情感在她的電視劇裡都見識過。
不過,若媲美張愛玲,我覺得文字之外,她倆有同病相憐之處;但文字以內,她們不像。張愛玲從骨頭向外發冷光,她寫散文集《流言》,談畫、談舞、談音樂,不是一般的高冷。而向田邦子寫像《女人的食指》這樣的書,話裡話外地擁抱生活。刻薄歸刻薄、自黑歸自黑,可她的血總是熱的。因年輕時與父親吵架而離家出走,成名之後出了首部散文集,就叫《父親的道歉信》,像這樣坦白真誠的女作家,實不多見。
向田邦子1929年出生在東京,是名符其實的昭和人,作為家中的長女,她一向謹言慎行,為人低調。所以,這是本為數不多的能夠窺見邦子小姐真實生活的書。
這本《女人的食指》(劉子倩譯,上海文藝出版社)除了第二部「電視劇」裡講的是向田邦子寫電視劇本的一些軼事和笑談以外,「女人的食指」、「食」和「旅」這三部分裡,她都在講吃和玩。那麼敬業努力的劇作家,對劇作家特性的描述居然是:「一、腸胃健康耐操。二、饒舌又樂天。三、是個騙子。」臨了,她還補充說,「我指的是家庭劇的編劇哦,無法套用在有良心的社會派戲劇的編劇身上。」
這就是向田邦子寫小文章的風格,那些欲言又止的有關電視劇裡的菸灰缸、蘿蔔乾和給主人公取名字的小秘密,讀者讀起來,就是一個字:樂!在書裡,向田邦子還理直氣壯地說:家庭劇都是用來說謊的!唉,真是位快人快語的邦子小姐……
向田邦子喜歡吃,如果讀《向田邦子的情書》裡的寫給情人N先生的信,就會發現她多麼喜歡吃。比如寫:「居然吃掉了五塊蛋糕。之後又喝海苔茶,消夜吃了三個飯糰。」隔天被人宴請,不忘又寫:「知道我最近住飯店,特別精心安排了竹莢魚生魚片和紅燒鯡魚等菜色。」因為熱愛美食,邦子還與妹妹合夥開了一家小店「媽媽屋」。
本書中的「『飯屋』繁盛記」寫的就是這段經歷。當年小店最出名的售賣品是:飯糰、豆皮壽司、紅豆湯、烤海苔年糕等小吃。遙想當年在前臺後廚扎著圍裙忙亂一團的邦子,必定美麗無限。
天妒紅顏,似蒼天律定。1981年,向田邦子去臺灣旅行時,飛機失事不幸遇難。她是真的熱愛旅行,喜歡在世界各地奔波。不像張愛玲跑香港去美國,皆因局勢所迫。我覺得日本愛旅行的人很多,是不是本土地域狹小?請原諒我的腹黑,實在也是邦子小姐的作品讀太多了。
向田邦子寫遊記很好玩,南美的秘魯、摩洛哥;非洲的肯亞、突尼西亞和阿爾及利亞,她都去過。她既不記流水帳,也不抒發人文情懷,寫出來的一定是你想不到的狀況。不過比較下來,還是寫日本本土的《在人形町尋訪江戶遺風》、《漫步揖斐山村》和《衝繩胃袋旅行》最好看。讀到「雖然逞強說下雨自有風情,陰天也別有意趣,但還是想在燦爛陽光下觀看新綠」時,不禁莞爾,邦子小姐的心真是純淨。在昭和時代就擁有邦子小姐的讀者們,真是幸福哦。(文/夏麗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