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之後還有多少農村人口?
根據統計數據分析,截止2018年我國農村人口佔比40%左右,大約5.6億人,2019年年末,農村人口為5.51億人,城鎮人口為8.48億人,2020年還沒有出結果。中國的農業人口在過去的20年時間裡,平均每年以百分之一點幾的速度往城市裡遷徙,你別看百分之一點幾,按照百分之一算,乘以我們的人口基數就是1000多萬,每年1000多萬人從我們村出來流入城市,那麼10年之後,也就是2030年,我國我農村人口大約為4.4億人口。
一、村落合併,拆遷蓋樓,將會進一步擴大
隨著城鎮化發展,地盤擴大,接近市郊的一些村落,面臨著拆遷和村落合併,以前上百年的村落,拆遷到其他地方,統一建立樓房,安置村民。像這樣的情況,在近些年很多村裡發生過,而且這個現象將會進一步擴大。
對於拆遷,一部分村民盼著趕快實行,分了樓就意味著有錢了,有的人家裡宅基地面積大,拆遷分樓房不止一套,儼然成為了拆二代,但是對於一些上了歲數的老人,習慣了農村生活,不願意離開打小就耳熟能詳的鄉間環境,搬去了樓房還要裝修,生活成本提高,也沒有地種了,沒有了生活來源。
因此,雖然城鎮化是農村發展的法相,未來的村落合併,拆遷蓋樓房,將會進一步擴大,但是也要充分考慮農民的生活來源問題。
二、農村勞動力人口下降,留守老人、兒童比例繼續升高
年輕人求學,農民進城打工,留在村裡的勞動力越來越少,滿眼望去,村子裡儘是失去勞動力的老人和嗷嗷待哺的小孩子。目前全國農村人口佔比大約40%-50%,每年以1%的速度遞減,農村人口大約5億,其中勞動力可能只有2-3億,未來的農村土地耕種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隨著年輕人湧入城市,他們的父母和孩子還留在村子裡,留守老人兒童的比例會進一步升高。
三、農村產業化豐富,不僅僅局限於農林漁牧
農村給我們的印象就是耕種土地,養殖雞鴨魚,傳統的農村經濟主要以農林漁牧為主。但是隨著農村發展和產業化布局,原來以種地和養殖為主的農民,也開始搞了副業,進入了工廠,發展起了第三產業。比如網購帶動的物流行業,農村團購、快遞,還有一些以直播帶貨的農村大主播,自媒體營運的新三農人等,這些都是農村創業和致富的代表行業。
至於為什麼出現這種變化,主要還是取決了收入問題,種地和養殖業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但是收益卻要取決於多方面因素,而城市裡人工勞動力成本提高,隨便一個泥瓦匠或者搬運工上門都是按照小時來收費,相比在農村種地的收益,相差的不是一點半點。
四、農村和縣城聯繫緊密,家家在縣城買房
隨著人口生育率下降,入學兒童逐年下降,原先村鎮上的一些小學和中學,有的倒閉有的合併,很多農村人為了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在縣城買套房,把小孩戶口遷過去,這樣能夠在城裡上學。像我們村裡,跟我一個年齡段的人,不是上學時把戶口帶出去了,就是這兩年在縣城買了房的,大多數都是為了子女的上學問題。家家戶戶基本在城裡有一套房子,一般老人住在村裡,孩子住在縣城,平時開著小車往返於農村和縣城之間,加緊了城市和農村的聯繫。
綜上所述,隨著城鎮化發展,一部分人湧入城市,農村人口逐漸減少,但是一些大企業把眼光又看回了農村,大力發展提升農村剩餘產業價值,我們這些從農村走出去的人,很有可能最後換一種方式回歸農村,以前是家在農村,工作在城市,未來可能是家在城市,工作在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