襲人很小的時候,就因為家境貧寒,被父母賣進了賈府。不過,好在花家離賈府並不遠,襲人的母親和哥哥,偶爾還可以將襲人接回家,吃頓飯,喝杯茶,說說話。
第五十一回,襲人的母親病危,她的哥哥花自芳來回了王夫人,希望能接襲人回去,見母親最後一面。王夫人自然滿口答應,還吩咐王熙鳳去「酌量辦理」。
王夫人吩咐了這句話,王熙鳳自然要讓襲人的這次回家,風光十足。於是,她招來周瑞家的,吩咐她「將跟著出門的媳婦傳一個,你兩個再帶兩個小丫頭,跟了襲人去,外頭派四個有年紀跟車的,要一輛大車,你們帶著坐,要一輛小車,給丫頭們坐」,還要求襲人「穿幾件顏色好衣裳,大大的包一包袱衣裳拿著,包袱也要好好的,手爐也要好好的,臨走時,叫她先來我瞧瞧」。
王熙鳳作為一位少奶奶,為了丫頭出門,如此費盡心思,說白了既是要討好王夫人,也是要維護賈府的體面。
當襲人穿戴好了來見王熙鳳的時候,王熙鳳還不滿意,命平兒又拿了自己的兩件衣服和一個包袱,送給襲人,最後又交代襲人道:「你媽若好了就罷,若不中用了,只管住下,打發人來回我,我再另打發人給你送鋪蓋去,可別使人家的鋪蓋和梳頭的傢伙。」周瑞家的也說:「我們去到那裡,總叫他們的人迴避,若住下,必是另要一兩間內房的。」
賈府中一個丫頭出門,竟然有如此大的排場,穿戴都要最好的,跟著出門的足足有八個人,兩輛車,住下來也要有專門的房間,這些倒都罷了,賈府向來講究這些花架子,為了排場不惜一切,可是,王熙鳳為什麼要求襲人「可別使人家的鋪蓋和梳頭的傢伙」呢?
對於襲人來說,這個「別人」,還真不是「別人」,而是她的娘家,是她母親或者嫂子、表姐妹們用過的東西,為什麼襲人就不能用了呢?
其實,這其中有一個讓襲人很羞愧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原因呢?在古代,人們是從來都不剪頭髮的,因為《孝經》上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可毀損」。因為頭髮太長,不便於打理,古人洗一次頭就非常麻煩。對於賈府這樣的大戶人家,可能還好一點,但也曾經因為洗頭,芳官和她的乾娘吵了一架。對於像襲人的娘家這樣的寒門小戶,人們洗頭的次數往往並不多,也因此,當時的窮人們,頭上往往會生蝨子。
這種頭髮上的蝨子,也就是頭蝨,傳染性很高,繁殖能力很強,只要用了這樣梳子或者睡了這樣的枕頭或被褥,基本上無一倖免,都會被傳染上。
萬一襲人在花家用了有頭蝨的梳子或者鋪蓋,就有很大概率會被傳染上,當她將頭蝨帶回到大觀園的時候,對於大觀園來說,就成了一件非常麻煩的事。當然了,花家也可能根本沒有這種頭蝨,但王熙鳳肯定不得不防。
所以,王熙鳳不會允許襲人用花家的鋪蓋和梳頭的傢伙。而且,賈府如此富貴,下人多的天天沒事做,閒著就是「淘氣」,派幾個去給襲人等專門送趟鋪蓋,也不是什麼大事。
不過,當王熙鳳這樣吩咐襲人的時候,襲人心裡也絕對明白,王熙鳳這樣做的原因,是嫌棄花家窮,嫌棄花家髒,懷疑花家有頭蝨,甚至可能有跳蚤等。雖然襲人從小就離開了花家,但娘家這樣被人嫌棄,襲人肯定會非常羞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