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個女人》:30歲時為事業放棄生育,50歲時,她後悔了

2020-12-19 80後程大花

30歲的時候我什麼也沒有想,他們都不相信。他們說我40歲就會垮掉,但他們又錯了,我從來沒有這樣過。然後他們又說我到了50歲一定會傷痕累累,這次他們說對了。——《另一個女人》

丁克DINK,英文為Double Income No Kids,意思是夫妻雙方都有收入,但不要孩子。丁克流行於上世紀60年代的歐美。那時的年輕人強調自我,追求自由。年輕男女在結婚後,選擇不要孩子,從而有更多的時間和財力來實現自我的價值。

丁克女性在步入中年後,生活狀態會是怎樣的?是否會因為沒有生育而後悔?從這部1988年上映,由伍迪艾倫執導的電影《另一個女人》中我們可以窺視一二。這部電影和伍迪艾倫以往的喜劇風格不一樣,它是一部「伯格曼」式的電影。

《另一個女人》中的女主馬裡恩是一位女子大學的哲學教授,同時也是位作家。50歲的她有一份體面的工作,優秀的丈夫,看似和諧的家庭和朋友圈,她覺得自己的一切都是完美的。然而最近她突然對自己的人生產生了懷疑。起因就是她在為了專心寫作而租住的公寓裡,聽到了隔壁房間中一位孕婦和心理醫生的對話。

然後接二連勝發生的事情,將她推入了自我懷疑的深淵,她開始煩躁不安、茫然無助,甚至有了如果有個孩子會不會好一點的想法。

物質的富足彌補不了心靈上的空虛

馬裡恩體面的工作帶給了她一份穩定、頗豐的收入。她的丈夫肯是一位有名的心臟科醫生,兩人都屬於不用為物質條件操心的群體。然而兩人看似和諧的婚姻生活下隱藏的卻是無性和無話可聊的尷尬境遇。

他們每天晚上都會和不同的朋友吃飯,甚至和那些他們並不喜歡的朋友。結婚紀念日也準備和另一對夫妻一起過。馬裡恩向丈夫提出想去熱戀時住過的那家小旅館單獨過結婚紀念日,卻被拒絕了,原因是丈夫已經收下了朋友的禮物。

如同馬裡恩所說「他們都是孤獨的」。因為孤獨才熱衷於和所有的人交朋友,不管自己喜不喜歡。然後將那些無處消磨的時間消磨在應付這些朋友身上,和他們一起吃飯,假裝興奮地聊著自己並不感興趣的話題。

每次聚會家裡都會請來滿滿一屋子的朋友,看起來熱鬧非凡,可真正能敞開心扉的朋友一個都沒有。

馬裡恩在年輕時雖然手頭不寬裕,卻能在自己所能承受的範圍內,給第一任丈夫山姆挑選到他喜歡的生日禮物。收到禮物時,山姆開心地和馬裡恩擁抱著親吻。那時的馬裡恩內心是充實的,她能真切的感受到來自山姆的愛意。

反觀和現在的丈夫肯之間的婚姻狀況,送丈夫結婚紀念日的禮物,她挑選了一個下午都沒有買好,因為她不知道肯到底喜歡什麼。兩人雖然一直都一起參加各種聚會和活動,但彼此之間已經很久沒有精神上的交流。

物質的享受是一種刺激,使人暫時得到滿足。但刺激過後,會感覺寂寞難熬,想追求新的刺激,如此循環往返,最終只留下了心靈上的空虛。

馬裡恩和丈夫肯雖物質富足,卻在精神上是匱乏的。人到中年,事業上已經有了該有的成績,缺少奮鬥目標後的人生開始變得孤寂,日子也越來越難熬。

自我為中心的優越感讓親人朋友紛紛逃離

馬裡恩有個弟弟。和馬裡恩相比,弟弟是個一事無成的人,40好幾還在追求著不切實際的寫作夢想,經濟狀況的窘迫使他和妻子的關係變得糟糕,吵架成為家常便飯。

很多時候,弟弟一家得靠馬裡恩來接濟。馬裡恩對待因為堵車而遲到的弟媳,毫不客氣地表示自己得嚴格按照自己的時間表來安排生活,打車準備離開。這種自我為中心的優越感讓弟媳在面對瑪瑞恩時卑微又侷促,為了爭取到一點內心的平衡,她拋出了弟弟在躲避馬裡恩的事實。

這種優越感在和馬裡恩十分珍惜的故友克萊爾偶遇時也有體現。克萊爾的丈夫是一位劇場導演,馬裡恩用自己良好的品味和豐富的知識積累很容易就將對方的注意力吸引到自己身上。

克萊爾看到這樣的局面,忍不住說出這些年來自己和馬裡恩疏遠,是因為自己刻意而為,原因就是她覺得是馬裡恩搶走了她曾經深愛的男友,而且她跟馬裡恩在一起時,會感覺自卑,覺得馬裡恩聰明風趣,而自己卻是幼稚又乏味。

得知克萊爾的這些想法,馬裡恩震驚至極,她從沒有意識到在她認為的最好的朋友的眼裡,自己是這樣令人討厭的形象。

整部影片看下來,你會發現馬裡恩心情苦悶和激動時都是自己獨自找尋方法來平復心情,或是看整晚的書,或是在大街上走上幾個小時。她沒有可以傾訴心事的親密朋友,以至於最後對一個並不認識的孕婦大倒生活中的苦水。

羅蘭米勒在《親密關係》這本書中寫道:使得親密關係易於保持的另一個特點時信任,期待對方會善待和尊重自己。人們相信親密關係不會帶來傷害,並期望對方能滿足自己的要求,關注自己的幸福。如果喪失了這種信任,彼此常常會變得猜忌與疑慮,以致損害親密關係特有的開朗、坦誠和相互依賴。

馬裡恩是個「固執自私」的人,她的世界中一直時以自我為中心的,當弟弟和好友遠離她時,她甚至都沒有意識到對方是有意為之。她對身邊的人缺少尊重和善待,最終使得親人和朋友紛紛遠離。

過於理性的做事方式讓人迷失了本性

20多歲時,馬裡恩曾和前夫山姆,懷過一個孩子。可她卻因為擔心生完孩子後,自己的注意力會分散到孩子身上,不能全心全意地進行學術研究,最後在沒有和前夫山姆商量的情況下,她直接去醫院做了流產手術。山姆在得知情況後,悲憤交加地罵她冷血。

山姆是馬裡恩上大學時的導師,年齡比馬裡恩大很多,按馬裡恩所說山姆「已經在自己的領域有了不錯的成績「,而自己才剛剛開始。

其實馬裡恩並不討厭孩子,這點從她和現任丈夫女兒之間的相處中就可以看出來。她不要那個孩子,並不是因為不愛,只是她選擇拋棄情感,用理性的思維來規劃自己的人生。

馬裡恩在和現任丈夫肯結婚前,遇到一個讓她心動的男人拉裡。雖然拉裡跟她有著靈魂上的共鳴,但她還是理性地選擇了和肯結婚,因為肯「優秀,有教養」,她找不到不和肯結婚的理由。對於這個突如其來的追求者拉裡,她理性地選擇了抗拒,並將其掃出了自己的生活。

當馬裡恩在公寓聽到隔壁房間孕婦對心理醫生說:「生活中的有些東西不真實了,充滿了欺騙。我開始不知道我自己是誰了。我看著躺在我旁邊的丈夫,竟然好像陌生人一樣。」她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因為那個孕婦的感受和自己時何其的相似。她們都對自己未來感到迷茫。

馬裡恩的理性在電影中還有一次明顯地體現,那就是在她的弟弟將自己所寫的第一步作品拿給她看時,她給出的評價是「華而不實,裡面有太多的情感......沒有人會對你的夢想感興趣」。明知道弟弟歷經數年苦苦追求著自己的夢想,她還是客觀地給出了這樣的評價。這也使得小時候和她無話不談的弟弟也開始遠離她。

作為一名哲學教授,馬裡恩總是用自己的理性思維去思考和解決問題。這已經成為了她處理各種事務的原則,拋棄情感,一味追求理性的馬裡恩成了一臺工作機器,高效率,但卻異常冰冷。

海涅曾說:人的理性粉碎了迷信,而人的情感也將摧毀利己主義。由此可以,在生活中,人的理性和感性各有用途,他們應該是共存的。一味的追求理性,最終迷失的將是人的本性。

電影在馬裡恩邀請孕婦共進午餐時迎來了高潮。在喝了大半瓶紅酒後,馬裡恩跟孕婦傾訴起自己的心事:

「跟你說句實話:從50歲開始我再也沒有找到平衡。我曾以為我擁有了所有的一切,但是許多機會溜過去,你再也抓不住了,可能有個孩子會好一點。」

從馬裡恩閃著淚光的眼睛中可以看出這不是寬慰孕婦的話,這是她一直深藏心底,不願讓別人窺見的真實想法。

也是在和孕婦共進午餐時,馬裡恩發現了丈夫肯出軌。理智的她沒有上前去質問丈夫,而是默默走開,然後在街上茫無目的地走了幾個小時。

當她回到為了專心寫作而租住的公寓時,剛好聽到了那位孕婦和心理醫生最後的談話:

「我今天碰到了一個很悲傷的女人。那個女人,你會覺得她擁有一切,但並不是這樣,她一無所有。她讓我害怕,如果我不能阻止自己像她那樣,總有一天我也會變成那樣。」

那天以後孕婦結束了自己的心理治療,是馬裡恩用自己的人生經歷治癒了那位孕婦的產前抑鬱。

電影的結尾,馬裡恩和從不吵架的丈夫肯離了婚,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悲傷和茫然後,她又重新開始了自己的新生活。而這一次,她不想再假裝自己一切都好,她要釋放出自己的情感。在工作之餘,她想多花些時間和她所珍惜的弟弟一家待在一起。

丁克女性會不會後悔自己沒有生育?影片中的馬裡恩後悔了。現實生活中的作者我,作為兩個孩子的母親,從來沒有後悔生下過他們,雖然他們徹底的打亂了我的生活軌跡,但同時也給我的生活增添了很多色彩,和他們在一起時,我感覺自己的內心即充實又滿懷希望。

有舍才有得,有得必有失。捨棄孩子後,馬裡恩的確在自己的工作領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雖然在失去了愛情和朋友後,她有過焦慮和茫然,懷疑過自己是不是選錯了,但最終又找回自我,在50歲時開始了自己的新生活。

人生中有很多的選擇題,生不生孩子也時其中的一道。既然選擇了就不要後悔,堅守自己的本心,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才能更好的擁抱明天。

作者:程大花。30歲後才知道20歲時的迷茫是因為選擇太多。關注我,我們一起變好。

相關焦點

  • 30歲時不想生孩子,50歲時後悔了?不想生孩子,有沒有錯?
    大學時期,有一個老師,他的老婆也是我們學校的老師。他今年已經快70歲了,但他的小孩現在才差不多20歲。他曾經開玩笑的說,每次去學校參加家長會,他兒子都會覺得特別不好意思,因為別的同學會以為來的是自己的爺爺。
  • 當紅時放棄事業嫁給林瑞陽,卻被張庭橫刀奪愛,如今兒子為她爭光
    當紅時放棄事業嫁給林瑞陽,卻被張庭橫刀奪愛,如今兒子為她爭光 作為明星的兒女,總是無法避免被網友們議論「顏值」。 有些「星二代」沒有遺傳到父母的優點,更是遭到網友們的「攻擊」。
  • 61歲楊麗萍盡顯老態:一輩子不生育、10年不吃米,她後悔嗎?
    然而,楊麗萍老師卻在她的舞蹈事業上整整奮鬥了50餘年,沒有一刻想過放棄。她為了不讓自己的身材走樣,幾十年前就做出了終身不生育的決定,因為她擔心生育過後會導致身材走樣,難以恢復以往的標準,所以生寶寶這一步壓根就沒有出現在她的人生計劃當中。不是任何一個女人都捨得放棄做媽媽的權利,但是相比晚年兒孫滿堂的幸福,楊麗萍更願意選擇為舞蹈事業「獻身」。
  • 她是「母親專業戶」,為了事業放棄生育,如今61歲如願當媽
    她是「母親專業戶」,為了事業放棄生育,如今61歲如願當媽現在的娛樂圈,競爭可謂是相當的激烈,除了拼顏值之外,拼的更是實力,像鹿晗、王一博、肖戰、baby、趙麗穎,之所以能成為一線明星,都是經過努力拼搏出來的
  • 她出身名門,紅遍亞洲,卻在30歲時自殺……
    我的腦海中一個名字一閃,脫口而出:「林黛。」 其實,對於林黛的了解僅限於她是香港影星,上個世紀50年代很有名,曾經四度封亞洲影后,至今無人能比,後來她自殺離世。 到那一刻,我才知道,原來她是廣西人。17歲時,林黛為著名攝影師宗維庚拍了一組照片,引起了當時長城電影公司的袁仰安注意,自此,她踏上了演藝生涯,袁仰安並根據她的洋名Linda替其取藝名為「林黛」。
  • 當年堅持丁克的馮遠徵,40歲時後悔了,這對高齡夫婦只好放棄生娃
    在我第一次聽到「丁克家庭」這個詞時,就覺得好酷!那時我才上小學,對於生孩子這件人生大事還一無所知,但直到高中,我也依然對此非常不屑。也不知從何時開始,想結婚的想法冒了出來,母性也慢慢地散發出來。回想起來,多虧自己「變卦」得早,沒有堅持丁克,要不一定會後悔的!可能女人就是如此善變吧,由不得你。
  • 明星夫妻丁克11年,丈夫50歲時重新計劃生子,如今兒子8歲了
    明星夫妻「丁克」11年,丈夫50歲時重新計劃生子看過電視劇《大宅門》的觀眾對「李香秀」應該很熟悉,這個角色是演員謝蘭飾演的,後來,謝蘭就嫁給了演員師小紅,為了自己的演藝事業,謝蘭和丈夫商量完,決定不要孩子, 這對明星夫妻丁克11年後,終於後悔了。
  • 30歲扮演人母,2度放棄豪門不後悔,「雪姨」的成名沒那麼簡單
    說起王琳,她的婚姻和事業一直不太順利,兩婚兩離獨自帶娃,一出道就扮演已婚婦女,30歲扮演人母,卻一直不溫不火。不過雖然這個角色的戲份很重,但在劇中扮演一個已婚婦女,這讓才23歲的王琳很難接受,卻又不得不屈於現實。有一就有二,從此王琳演了很多已婚婦女的形象,甚至在30歲那年出演了《情深深雨濛濛》裡的「雪姨」。
  • 男人比女人大幾歲更有利於生育,3歲5歲都不算大,這個數剛剛好
    在挑選女婿時,父母總是要進行多方面的考慮。在老人們的思想裡,女婿要找個年輕的男人,有利於下一代,日子也會越過越紅火,"女大三,抱金磚"這才是最理想的婚姻組合。考慮到生育問題,爸媽堅決不同意女兒的男朋友,分手後女兒至今未婚上大學時,小嚴、小姣我們都是一個寢室的,小姣把自己的哥哥介紹給了小嚴,小嚴是我們寢室公認的大美女,小姣的哥哥比小嚴大5歲。
  • 老戲骨宋春麗:29歲為拍戲放棄生育,61歲收養一女,圓夢當媽
    圈子中有許多老演員,他們支撐了一個時代,但是現在很少有人記得他們。他們將演技視為畢生追求,為了自己的演藝事業放棄了很多,甚至是自己的做母親的機會。比如宋春麗,她是全國一流的演員,但在演藝生涯中她幾乎放棄了一切。
  • 《三十而已》開播在即,當三十歲女人遇到事業、婚姻、生育問題
    作為一部女性題材劇,探討女人在職場、家庭中的不易。生活不會對任何人心慈手軟,當大齡女人王曼妮換工作,受到質疑,她沒有放棄。面對職場潛規則,她沒有屈服。她堅信,自己有顏值有頭腦,自己就是自己的靠山。面對家庭的入侵者,她沒有逃避,選擇離婚。但是,小三欺負自己的孩子,她卻決不允許。鍾曉芹,嫁給一個沉默寡言的男人,按部就班。
  • 楊麗萍「因事業放棄生育」引非議:女人最大的失敗就是沒有兒女
    由於對於舞蹈的熱愛以及感情失意,61歲的楊麗萍多年以來一直未生育。楊麗萍被網友譏笑「女人最大的失敗是沒有兒女」楊麗萍雖然婚姻不如意,但她依然熱愛著自己的生活,時不時的在某平臺發布一些短視頻來記錄自己的日常。
  • 32歲時她們決定去美國凍卵:花費幾十萬 過程像備孕丨生育紀事
    在受精過程被發現之前,卵源學說曾興盛一時,人們認為一個人藏在另一個女人的卵子裡,就像俄羅斯套娃一樣。和極其微小的精子不同,卵子是能直接用肉眼看到的生命密碼。在一些新聞報導中,會看見這樣的描述:「天下唯一的後悔藥」,講的就是女人們去冷凍自己的卵子,將最佳時期的生育能力保存下來。
  • 一個50歲女人的真實心聲:「老牛吃嫩草」,讓我痛苦不已
    而女人就不行,如果女人在老年時,在找一位年輕的伴侶時,這樣的「老牛吃嫩草」往往是不被祝福的,婚姻也不會維持很久的,往往都會以失敗而告終。02案例:齊女士今年50歲了,之前有過一段婚姻,但是婚姻過得並不好,在齊女士45歲時就離婚了,婚後,孩子就跟了前夫。
  • 30歲在事業上「用力過猛」的藍盈瑩,活成了中年女人嫉妒的樣子
    導讀:女人在人生的道路中會有很多選擇的機會,很多人說「幹得好不如嫁得好」,也有人說「自己好才會一切好」。那麼對於30歲的女生來說,在事業和愛情中,哪一個才能是第一選擇呢?我這朋友也是如此,事業生機勃勃,但是愛情遙遙無期。朋友的父母逼著女兒相親結婚,朋友說了一句話,「我30歲了,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不想要什麼。我不會對自己不負責任,更不會為了討你們的歡心而隨意對待自己的婚姻和人生。」朋友說的話,我想每一個30歲左右還在為自己奮鬥的單身姑娘是有共情的。
  • 她是國家一級演員,終身未生育,直到60歲時才實現母親夢
    她終身未生育,直到60歲時才實現母親夢。,終身未生育宋春麗成為一名演員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她的家庭十分貧寒,父母供養他們兄妹幾人十分吃力,宋春麗非常體諒自己的父母,在13歲時,毅然決然參加了軍區歌舞團的招聘,不遠千裡跟隨招聘工作人員到達了廣州。
  • 終生未婚的鄧麗君,初戀男友30歲突發心臟病去世,為事業放棄豪門
    張宇曾在做《超級星光大道》的評委時說,華語樂壇有兩個人你不管怎麼聽就是覺得她們的音樂好聽。一個是鄧麗君,歌曲的那種小調調你就是喜歡,一個是王菲,空靈的嗓音讓你過耳不忘。足見鄧麗君和王菲這兩個人在華語樂壇的地位,而鄧麗君因為在1995年香消玉殞越發令人感到懷念,畢竟對於逝去的東西我們總是在看不到的時候更為的珍視。
  • 米雪不後悔沒生孩子,女人如果因「怕後悔」而生娃,最後是坑自己
    而即便你終於成功受孕,你還要面臨高齡產婦的生育風險,甚至為生孩子賭上自己的性命。生育年限對於女性來說,是無法逾越的生理局限。最悲催的是,這種生育年限,僅是針對女性,男性的生育能力在理論上是只有下限,沒有上限。男性有了生育能力以後,可以持續到五六十歲,甚至七八十歲。
  • 米雪不後悔沒生孩子,女人如果因「怕後悔」而生娃,最後是坑自己
    我們所看到,很多特別優秀的女性,如米雪,沒有結婚,也沒有孩子,比如楊麗萍,儘管有人去譏諷她說,沒孩子的女人不完整,是人生遺憾,但她仍自得其得,享受著自己的人生,不為所動。是啊,看這些女人其實活得蠻好,並沒有非結婚不可,非生孩子不可啊。說是這樣說。但如果有人跟你說:你就不怕將來後悔嗎?你敢說,你心底不會為之一顫?
  • 伊能靜談家庭觀,直言自己是傳統婦女,不後悔為愛情放棄事業
    已經52歲的伊能靜,出場時身穿一襲短裙,搭配清涼高跟鞋,姿態輕盈依舊宛如少女,讓一向毒舌的寧靜也忍不住誇獎。兩位「靜姐」在談到近期的生活時,伊能靜直言自己平時一直呆在家裡,每天的生活就是運動和帶孩子。身為女明星,能夠全身心投入到家庭,伊能靜真的蠻難得了。其實這種家庭第一的態度,一直都是伊能靜堅持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