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歲時她們決定去美國凍卵:花費幾十萬 過程像備孕丨生育紀事

2021-02-13 中國人的一天


什麼時候生孩子,讓女性難以抉擇,不少女明星選擇凍卵來保存生育能力。而在國內,凍卵只向部分已婚女性開放,年過30歲的郭蕾和阿布,選擇去海外冷凍自己的卵子。

 第 3591 期 

視頻/箭廠 文字/溫屯

「生命起源於卵。」17世紀的卵源論者威廉·哈維這樣說道。在受精過程被發現之前,卵源學說曾興盛一時,人們認為一個人藏在另一個女人的卵子裡,就像俄羅斯套娃一樣。和極其微小的精子不同,卵子是能直接用肉眼看到的生命密碼。

在一些新聞報導中,會看見這樣的描述:「天下唯一的後悔藥」,講的就是女人們去冷凍自己的卵子,將最佳時期的生育能力保存下來。

徐靜蕾凍卵引發輿論熱潮

2013年,演員徐靜蕾39歲,她飛去美國花了三個月時間完成了凍卵,對媒體說出了「後悔藥」這個紅極一時的表達。也是在這個時候,很多人才了解,在自己的生育問題上,原來是有更多的選擇權的。

不過,中國的醫療機構禁止為不符合計生政策的單身婦女實施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簡單地來說,未婚女性不被允許凍卵。在這裡,生育永遠不是獨立個體的事情,親密關係、原生家庭……讓凍卵也不只是一個醫學上的決定。

這是否是一種讓女性更加自由的技術呢?目前解凍後卵子的妊娠率並不高,成功培育為胚胎也沒有較多的案例。一位美國專攻卵巢冷凍技術的醫生說,如果你的房子著火了,保險公司能夠保證賠償,但冷凍卵子不是買保險,而是買彩票。凍卵是買一種希望。

片中的女主人公們決定購買希望。一位是時刻拿著自拍杆、開直播的網絡紅人郭蕾,一位是經常蹲在京郊擼貓、做剪輯的箭廠內容總監阿布。

我們記錄下她們去美國凍卵的故事,聊了聊她們的生育焦慮,她們的過去未來,她們與自己身體相處的全新過程。來認識一下她們。

Plan A 當然是正常結婚生孩子

但是萬一呢?

Q:可以介紹一下自己嗎?

郭蕾:我是一個自媒體達人,說難聽點就叫網紅——現在大家普遍認為「網紅」是一個貶義詞。我做的其實就是運營自己、積累粉絲,然後,接廣告變現。

我在微博上有200萬粉絲,每天都會花一到兩小時來做直播,粉絲也比較喜歡,可能因為是天津人,沒什麼偶像包袱。生活在北京的話,基本上80%的精力都在工作上。

年齡……三十多。其實本來這個我都不想說。

阿布:我來自貴州安順,是一個紀錄片從業者,我有四隻貓,我們一起住在北京。今年馬上就要32歲了。

我其實是學人類學的,覺得自己就算標配的文青吧,喜歡音樂、電影、看書。畢業時沒從本專業去找,撞上了紀錄片。它是去講故事、理解人類情感這麼一個行業,是我感興趣的,就這麼做了下去。

由於一直做幕後,我本來覺得自己永遠都不可能走到鏡頭面前。但是我願意嘗試一下,說自己的故事,因為它沒有什麼害處。

Q:為什麼會做凍卵這個決定?

郭蕾:還在我很年輕的時候,就聽說了凍卵這件事,當時覺得離自己很遙遠,因為當時我有比較穩定的感情和生活,計劃30歲之前會結婚,會生孩子,我不需要這個。

年齡越大,越想要一個在精神世界也能滿足我的人。失敗了幾次,從此覺得靠誰都靠不住,不如靠自己。前段時間和談了3年的男朋友分手了,以前被朋友問什麼時候結婚,他的回答永遠是結啊,隨時結。

我是一個摩羯座,覺得不管是人生、感情還是工作,最好都能有個後備方案,有個Plan B。Plan A 當然是正常結婚生孩子,但是萬一呢?

阿布:到了這個年紀,開始感覺到你是有限制的。二十幾歲的時候,我只考慮腦子想要什麼,從來沒有考慮過身體上的感受。

目前身體上的限制就是職業病,腰不太好,因為長時間坐著剪輯吧。精力也大不如以前,完全不可能通宵了。再加上做一些體檢,發現有巧克力囊腫,激素六項也顯示卵巢功能在下降,你就會發現這個事兒不是那麼簡單。

女性35歲之後,卵子就不那麼多了,卵巢功能也在退化。在中國,凍卵不向未婚女性開放,但就個人來說,我不能等著。

原來凍卵的卵真的就叫egg

原來我們都是下蛋的

Q:講一講你們凍卵過程中的事吧?

阿布:據說美國的凍卵技術比較成熟,國內也有一些提供赴美凍卵服務的中介機構,所以決定去美國做。

以前聽說徐靜蕾凍卵,聽起來就是你和富豪的距離,現在的價錢已經平民很多,大概10萬到20萬之間,每個人情況不一樣,基本上分為去美國、做手術以及後續保存卵子的費用。

取卵之前,我們要給自己打促排針。女性每個月排卵期只能激活15到20顆卵泡,其中1~2顆才能發育為成熟卵子,打的激素就是促使卵泡全部成熟,然後提取,進行冷凍。

整個過程狀態就是像在備孕,醫生建議我每天運動半小時,保證七小時睡眠時間,戒菸。心理狀況是其實是有一點緊張的。

當然除了擔心體檢,去之前最大的顧慮就是美籤。籤證中介說未婚單身的女性拒籤率很高,他就怕你去了美國不回來了。單身女性的身份在這裡也成為一個bug,沒有婚姻和孩子,你就是一個潛在的威脅,這一切都是因為你沒有所謂的家庭羈絆。

不過很開心,我們倆當時都順利過了。

郭蕾:打促排針真的就是往自己肚子上扎,我們在去美國的飛機上還在打。我當時就想,肚子都快打成篩子了,凍個卵都成這樣了,那要生孩子得成什麼樣。

到了美國,很有意思的是,我發現凍卵的「卵」真的就叫egg,原來我們都是下蛋的,來洛杉磯產卵的。

我們當時住在一個華人社區,一棟大房子裡都是來美國生孩子或做輔助生殖的中國人,到處都有中文標語和會中文的護士。

呆了沒幾天,做了一些體檢,醫生就決定打破卵針,讓卵泡脫落下來,在35個小時之後做一個取卵手術,當時就想這麼快就做了嗎?

然後到手術當天,麻醉師進來了,推了兩管藥,再一睜眼,我就問現在是哪,他說你的手術非常成功。

真的感覺才過了十幾秒,一睜眼就做完了,最後我凍了8顆卵子,阿布凍了6顆。

就好像,如果有一個孩子

Q:很多人說女人就應該在XX歲生孩子,你想過什麼時候會啟用自己的冷凍卵子嗎?

郭蕾:如果三年之內沒生小孩,可能就會用了吧。現在每天都是在緊張地工作,耽誤了挺多時間的,什麼談戀愛什麼生孩子,感覺都和我沒有關係。

對於女性來說,總是要想:到這個年齡了,你是不是該結婚了?你是不是該生孩子了?過兩年你是不是該生不了了?但男性永遠不會存在這個問題。在工作上倒沒有感到什麼弱勢,但覺得如果我是一個男的,可能會活的比現在開心一點。

有了這個凍卵之後,凍上的數量還行,或者之後的狀況還不錯的話,至少就是生孩子這塊的壓力又小了一些。

阿布:就是給未來做一個預言是嗎?我有一種感覺,要麼可能會在比較近的一段時間內,我可能就啟用或自然生育了。要麼可能真的就很久以後,不知道為什麼突然有這種直覺。

很快就生的話,我可能就自然生育了,用不用冷凍卵子,取決於我的身體狀況。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能還是希望自然受孕,因為我覺得那個過程還是蠻美好的。

我的很多朋友繼續在安順這個城市裡生活,她們都當了母親,我們走了不一樣的路,我不覺得哪條路更難,都挺難的,她們顯然為自己的決定付出了非常多。

可能我這個工作最好的一點是我可以去了解別的人。我覺得人跟人的距離不在於生活方式有多不一樣,而是在於他/她有沒有想過那些終極問題。有些人是不去想的。

現在我對自己的答案不太切確,相信50歲的時候,我的想法肯定跟現在非常不一樣。我覺得應該是更寬闊的。

Q:你想像過成為一個母親嗎?

郭蕾:做母親這個事情,要付出太多了,在我沒法體會到這種喜悅心情的時候,我很難有這種渴望。

我媽媽從小獨自把我帶大,覺得她很不容易。如果和成為一個偉大的母親相比,我更希望我成為一個事業上的巨人,成為一個社會中的佼佼者,這樣可能更有意思。

我覺得從母親這個事上得到成就感很難,因為所有人,所有的女人80%都會成為母親,但是並不是80%的女人都能成為事業的強者。

不過,雖然我很煩這件事,但是我覺得這一輩子必須得做。

為了能讓父母沒有白生我,為了能讓他們的基因能得到延續。生物在世界上的意義不就是這樣嗎?繁衍後代,讓自己的基因得以延續。

這是為我媽媽、為我家人所需要盡的義務。對,我知道我早晚能完成這一義務。

阿布:我還挺喜歡小孩的,因為有一段當老師的經歷,也想過如果自己有一個小孩的話,會怎麼教育她之類的。

想要一個孩子的話,一個是好奇,好奇我的DNA生下那孩子長啥樣,我覺得這可能是人類自戀的一部分。

第二個原因是,我母親在我10歲的時候因病去世,其實我的字典裡是沒有「媽媽」這兩個字的,我的家族裡也幾乎全是男性角色。

在25歲前後階段的時候,我可能才開始意識到一個女性在家庭裡的作用,不管她是上班賺錢還是在家,她會影響一個孩子,影響一個丈夫,影響一個家庭。

就莫名地開始想起我媽這個人來,我就看那個鏡子,鏡子裡的自己好像就有看到我媽的感覺。從那個時候開始,我發現我其實有非常像她的一面。

我大學就離家了,之後一直在北京,我們家人也不太交流,越來越不了解彼此。前年我爺爺去世了,吃年夜飯也只有幾個人。

然後我就開始意識到,我很想我爺爺,我很想了解我媽是什麼樣一個人。就好像,如果有一個孩子,你可以證明他們存在過。原因是你其實很愛你的家人。

有些人她只是想自己需要一個孩子,沒有仔細考慮過這個事。我覺得可能我更想成為一個母親。

我經歷的一些事,造成我個性裡的有一面是非常反對家庭延續下去的,牴觸延續我的DNA。我原來想,牴觸反抗這些情緒,是不是應該轉化成什麼積極的,但後來我覺得不需要,這就是我的一部分。

而現在,它希望延續。我都接受,你讓我在這兩個裡面做一個選擇,沒有辦法選擇,因為它都是我。

出品/騰訊新聞 × 箭廠

相關焦點

  • 32歲這年她們決定去凍卵:這是否會成為一種讓女性更加自由的技術?
    徐靜蕾凍卵引發輿論熱潮2013年,演員徐靜蕾39歲,她飛去美國花了三個月時間完成了凍卵,對媒體說出了「後悔藥」這個紅極一時的表達。也是在這個時候,很多人才了解,在自己的生育問題上,原來是有更多的選擇權的。不過,中國的醫療機構禁止為不符合計生政策的單身婦女實施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簡單地來說,未婚女性不被允許凍卵。
  • 女神林志玲取出凍卵開始備孕,我們需要凍卵嗎?
    她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因為工作忙碌根本沒有時間考慮生寶寶,但又不希望生而不養,如果生育一定希望給寶寶創造一個好的環境與家庭氛圍。凍卵除了可以給自己生育提高多種可能,更是對心態的鬆綁,可以讓她好好看清遇到的是不是對的人。早在2015年,林心如就以39歲的「高齡」進行凍卵,原因是她對愛情抱著且看且走的態度,不著急結婚。
  • 32歲女性凍卵日記:我有33顆卵子可以等待
    2015年,徐靜蕾在媒體公開透露自己在國外冷凍了9顆卵子,一時間打開了女性凍卵的市場。此後,更是有不少女性明星同樣表達了冷凍卵子的意願。◎ 徐靜蕾談凍卵。/ 節目截圖然而,當普通大眾女性也希望像明星一樣拿到這顆後悔藥時,卻遇到了諸多阻礙。
  • 吳宗憲節目上與女嘉賓大談凍卵,那麼多凍齡美女最後變成了凍卵【明星趣聞軼事】
    吳宗憲在一次節目中與美女嘉賓們大談凍卵,他說到臺灣生育率是世界上最低的地方之一,很多晚婚的大齡女士紛紛都去凍卵。
  • 海外疫情觀察|社交限制致戀愛難,美國大齡女果斷「凍卵」
    疫情期間,我非常專注於我的事業和創意追求,所以冷凍卵子對我來說一直是一個不錯的選擇,」31歲的美國女子艾莉森斯圖克萊斯說,她在9月份做出了冷凍卵子的決定。當疫情暴發時,斯圖克萊斯說她有時間進行凍卵的一系列程序。「這真的很吸引我,我可以穿著運動褲呆在家裡,在自己舒適的家裡自己注射,」她說。
  • 阿嬌阿Sa凍卵,張庭試管九次,女明星懷孕為何如此「費盡心思」
    文/孕媽咪育兒經(原創丨歡迎轉載分享)娛樂圈的女明星,總是網友熱議和關注的焦點,尤其是她們的婚戀生育情況,這個女明星結婚多少年還未懷孕?那個女明星為懷孕做了哪些努力?又或者哪個女明星備孕多年卻始終無果?
  • 智特醫療美國試管嬰兒凍卵:鄭欣宜稱生娃是人生中的使命,坦言考慮...
    當談到什麼時候結婚這個問題,鄭欣宜坦言以前打算25歲結婚,結果錯過了;自認生兒育女是她人生的一個使命,一直希望生娃,擁有自己的家庭,但現實中預計最快也要38歲才可能實現。因為現在33歲的她,即使遇到對的人,經過拍拖、見家長,以及婚後過二人世界等等,再開始備孕估計也要36、37了。
  • 專家:「凍卵」須有醫學指徵
    核心提示:胚胎細胞較卵母細胞小,冷凍更易成功,損傷更小,針對已婚不孕且符合試管條件的女性,臨床優先選擇「冷凍胚胎」。「冷凍胚胎」一般需要患者先注射促排卵藥物,採取陰道B超下取卵。   近日,40 歲的名模林志玲冷凍9顆卵子的消息在網上引起軒然大波。如今,有不少大齡未育女性將生育的「夢想」給予「冷凍卵子」。
  • 林志玲結婚,她的凍卵寶寶是要找到爸爸了嗎?
    張庭當初在備孕時也是吃盡了苦,39歲的「高齡」在兩年內連做了9次試管嬰兒,幾乎每天都要打針。更讓人難以忍受的,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敗過程:希望落空後又拾起希望,如此反覆。張庭說她每一次都會哭,幸運的是最終還是成功了。
  • 為什麼男的凍精這麼容易,女的凍卵就這麼難?凍卵不是後悔藥而是...
    於是她也想到了凍卵。小C只有20多歲,還沒有交過男朋友,但命運也跟風華正茂的她開了個玩笑:體檢時她被查出得了白血病,需要趕緊接受化療才能挽救生命。大劑量的化療藥物雖然可以保命,但也將直接摧毀她的卵巢,讓她從此再也不能當媽了。於是她也想到了在開始化療之前先凍卵。那麼問題來了:她們能如願以償,在國內冷凍自己的卵子嗎?
  • 凍卵,是為了讓女性自由,而不是多戴一層枷鎖
    一位是田馥甄(Hebe),她在2月14日出席情人節活動,就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應該趁著35歲之前去凍卵一下,這件事要排進通告表裡!」無獨有偶,據香港媒體報導,鄭秀文也談到了生育問題,她認為:「對還沒確定生小孩的女性而言,凍卵是很好的方法,我自己也沒確定生育與否。」她笑言要凍就現在凍,再不凍就沒得凍了!
  • 女星田馥甄35歲凍卵!揭秘你不知道的明星凍卵過程
    曾曝出的「田馥甄35歲凍卵」其實大家都不陌生,雖說目前並不知道田馥甄凍卵了沒有,但隨著很多女性結婚、生育年齡的推遲,除了明星群體外,其他選擇冷凍卵子的女性也越來越多。,而對於「田馥甄35歲凍卵」的消息傳出後,很多人表示在這個大多數女性都要結婚生子的年齡,她活成自己想的樣子非常的佩服。
  • 林志玲結婚:有一份女性生育「後悔藥」,叫做凍卵
    臺灣藝人張本渝在她 37 歲就去冷凍了 15 顆卵子,還把過程拍成了一部紀錄片。徐靜蕾曾經說到:有些事情是後悔也沒有用的,你要早做打算,萬一哪一天,形勢所迫,或者你自己或你的愛人改變了主意,總還有一條退路,有一個解決辦法。
  • 45歲的林志玲五年前就已凍卵,婚後的她還能「一擊即中」嗎?
    當前,越來越多的女性希望通過凍卵保持生育能力,凍卵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女性接受手術的年齡,在澳大利亞,女性在37歲後卵子的質量會顯著下降。美國研究表明一名34歲的女性需要凍卵10顆,才能有75%的可能性生下寶寶,且只有10%至15%的女性最後會使用她們的卵子。凍卵手術的全稱叫做「冷凍卵子手術」。
  • 我在美國凍卵的親身體驗
    我在美國凍卵的親身體驗by 嘉賓 壹零陸本人34歲、未婚、射手座。想來想去,就只有那麼一件:生小孩!經過為期兩年的糾結,本人終于于2015年夏天在美國加州灣區開啟了我的凍卵歷程。趕在短期記憶模糊前寫下此文,與各位正在考慮或即將選擇這條道路的姐妹們共勉。關於凍卵這件事情,我這麼看:女人的生育能力隨年齡遞減,卵子的質量和數量一旦超過37歲,就如滑鐵盧一般不忍直視。作為一個對自己負責的INTJ,我開始嚴肅思考自己的出路,結果有三。
  • 38歲女星擔心高齡不能生育一年做4次凍卵手術,透露痛苦凍卵過程
    不過所有的技術都是一把雙刃劍,有優勢自然也有劣勢,而凍卵的劣勢就是取卵時的艱辛過程。在所有凍卵成功或失敗的女星中,38歲的羅巧倫也用親身經歷為網友展示了凍卵不易。作為一名「凍卵達人」,羅巧倫在這方面付出的努力也讓人咂舌,一年內做了4次凍卵手術的「戰績」至今沒有人打破。
  • 44歲的林志玲婚後取出凍卵準備備孕,那就祝她好「孕」吧!
    也看到了一絲曙光——晚婚晚育不可怕只要先凍卵,就有備無患了凍卵前,先得取卵,這不是一件容易事。受精卵放入子宮後,能否著床,能否正常發育,都需要卵巢分泌的激素來保障。而通常,女性到35歲以後,卵巢功能下降,就比較難分泌足夠的激素了。
  • 徐靜蕾坦言「凍卵」上癮,凍卵在醫學上靠譜嗎?
    據統計,當前社會女性晚婚晚育年齡正在不斷被刷新,四十歲依然單身的大齡剩女已經不再成為新聞,甚至很多女性竟然把「單身主義」奉為圭臬。於是,在這樣的社會群體當中,便產生了一個非常嚴重的生育問題——卵子質量老化。「凍卵」技術則為那些想要在身體狀況良好時保存健康生育能力的女性提供了一種選擇。
  • 徐靜蕾凍卵找代孕,女星凍卵打著女權口號,實際剝削女性?
    林志玲年紀早就不小了,而且也早過了適合生育的年紀,所以當初她在節目中透露,自己為了不讓媽媽擔心,曾經做了9次凍卵手術,可以說是女星裡面凍卵最為瘋狂的了。 林志玲曾經自嘲說:「女人晚婚,還沒生育的是高危險族。「這個時候就會考慮去冷凍卵子,自己已經悄悄去醫院冷凍了9顆卵子。現在,優秀的女神已經找到另一半幸福的生活了,不知道什麼時候能聽到她的好消息?
  • 鄭爽考慮30歲前凍卵,聰明!黃金時期給自己留一劑「後悔藥」
    這些經歷對她也很有影響,所以當鄭爽坦言雖然自己也喜歡孩子,但目前要先把精力放在工作上,不是立馬找人結婚生孩子,而是先在30歲之前去凍卵。對於這段言論,我跟嘉賓們的感覺一樣,大讚一句「規劃很清晰!」何為「冷凍卵子」?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女性選擇凍卵?在國內要凍卵容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