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刀未剪得恐怖片{忌日快樂}

2021-01-06 小小樂趣

說到內地上映的恐怖片,大家可能最先想到的就是那些打著鬼片旗號,卻充斥著相似的設定、尷尬的演技、擦邊球的色情、粗糙的拍攝及後期的國產恐怖片。

而引進的國外驚悚片(《生化危機》),因有著大量的血腥暴力畫面而有所「閹割」。

不過,就在2月2日,即將有一部來自美國的13禁恐怖片上映,重點是一刀未剪。

它就是《忌日快樂》。

這部由製作了《逃出絕命鎮》《分裂》的公司推出的恐怖片,在即使與《銀翼殺手2049》這樣的大片撞檔的情況下,也毫不示弱。

首周末狂收2650萬美元(成本480萬美元)登頂首周北美票房冠軍。

小萬在不劇透的前提下,先為大家簡單說一下劇情。

我們的女主角Tree最開始是一個搞一夜情、當小三、只在乎自己的婊裡婊氣的校園It Girl(具有吸引所有男性的魔力)。

在她生日這天遭到謀殺,然後就陷入了單日重複、無限循環中,每天都被帶著嬰兒面具的人殺死,並在同一天清晨醒來。

在發現自己陷入死循環後,Tree開始尋找殺死自己的兇手,並在這過程中不斷改變,重新審視自己的愛情、親情及友情,見證女主角的成長。

讓這部恐怖喜劇不只停留在驚悚搞笑的層面,而是有了真正的內涵。

而且,《忌日快樂》跟《逃出絕命鎮》如出一轍,都在恐怖戲份中穿插著喜劇元素,是恐怖片在商業浪潮裡的一次嬗變。

比如,大大咧咧的女主認識到自己反正都會死,「第二天」也沒有人記得發生過什麼,甚至搞出了像在校園裸奔這樣的真·玩脫行為。

好了,不多說了,因為之前小萬為大家推薦過這部電影→年末黑馬恐怖片,看完手抖著打5星,所以這一次小萬要跟大家聊點不一樣的。

作為一部在結構、劇情上完成度很高的電影,最讓普通觀眾和資深恐怖片粉絲看嗨的,是其中包含和致敬了許多經典的恐怖片元素——

面具:未知恐懼

面具對於喜歡恐怖片的影迷應該不陌生了。

《驚聲尖叫》系列中的遊走在校園中,專殺少男少女的面具應該沒有人不認得;

《德州電鋸殺人狂》系列中,殺人狂用刀剝下英俊小生的臉,遮住了自己那醜陋並畸形的臉;

《電鋸驚魂》中的木偶面具,《面具之後》的殺人狂魔面具,再到《忌日快樂》中有著蘋果肌的娃娃臉面具,他們後面藏著的其實是罪惡。

面具成為恐怖片的慣用工具,也是源於人類對於未知事物的恐懼。

面部表情是人進行社交的重要手段,人和人交往時,會通過觀察對方的面部表情、眼神變化判斷對方下一步想要做什麼。

而當人戴上面具時,這些信息源就被切斷,進而使人產生不安全感。

所以在恐怖電影中,不管是醜惡的面具還是喜感的,恐怖都不是因為面具本身,而是面具下藏著的未知。

花式死法:宿命論

電影中Tree不斷醒來,不斷被殺死,而且除了前幾次用刀刺死,後面還經歷了淹死、燒死、撞死等各種死法,儼然有一種《死神來了》的既視感。

死亡可以說是恐怖片中不可缺少的元素。

對於死亡的恐懼是人類的基本恐懼之一,它具有摧毀性質。思想家奧古斯丁說過:「一切都是不確定的,只有死是確定的。」

而人終歸於死亡這一點其實是宿命論的體現。

宿命論是一種唯心主義主張,它是一種認為歷史發展由一種不可避免的力量(即命運)所決定的宗教和唯心主義學說。

它認為人要服從命運的支配,即使努力也是徒勞無益的。

而在很多恐怖片中,都有對宿命論元素的詮釋。

比如被稱為「死法百科全書」的《死神來了》中,所有人一開始就預見了死亡,然而無論如何都逃脫不掉結局;

《鬼訊號2:靈異透視》中,男主角在可以預見人的死亡後拯救了一些瀕死之人,但最終依舊無法避免註定來臨的死亡。

只不過,在這些恐怖片中,宿命論這一悲劇元素,在大尺度的血腥鏡頭,快節奏的恐慌感中被弱化了。

然而,宿命論還是作為整部電影的線索而貫穿始終。

情節反轉:顛覆思維方式

《忌日快樂》中,Tree在一次次死亡與重生中尋找兇手,當她以為自己找到了真兇,成功挽救了自己的生命的時候。

事情又發生了360度的轉變,真相跟她以為的完全不一樣。

反轉的劇情出人意料,然而仔細回想,會發現其實電影中已經通過各種細節鋪墊好了,這樣的猝不及防讓人回味無窮。

而情節反差往往也成了驚悚恐怖類電影中燒腦的一種體現。

去年大熱的《看不見的客人》中,43次的反轉讓人大呼過癮,細思極恐;

經典懸疑驚悚電影《非常嫌疑犯》的最後一個場景,現在再看還是一身雞皮疙瘩。

大衛·芬奇的《搏擊俱樂部》以其神級的劇情被影迷們奉為燒腦的標準。

而他的其他作品像《七宗罪》《心理遊戲》等都是結局出人意料,成為他獨特的風格。

反轉情節的魅力在於它牽動了觀眾情緒後,又瞬間顛覆邏輯和思維方式,打破了觀眾的心理期待,讓觀眾在震驚的同時又難以忘記。

時間循環:燒腦升級

《忌日快樂》中,女主角每次被殺後都會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再次醒過來,這樣故事結構,我們稱之為「一日囚」。

這樣的結構在電影中也很普遍了,最經典的莫過於1993年上映的《土撥鼠之日》。

有人說,《忌日快樂》就是把《土撥鼠之日》中的比爾·莫瑞飾演的中年困惑男子換成了年輕貌美的女孩,在勵志中加入恐怖元素。

電影也在最後致敬了《土撥鼠之日》,值得一提的是電影內地的上映時間2月2日,正好是「土撥鼠之日」(美國節日)。

在小萬看來,「一日囚」電影是時間循環電影中的一類,而本片中的循環屬於「一日囚」與「死循環」的結合。

這種方式其實也可以與前面提到宿命論相結合,主角一次次的重生,想要逃脫宿命。

這樣的設定多用於恐怖片,類似的作品還有《恐怖遊輪》《原始碼》等。

當然還有的循環,不需要主角死一死。

比如,《蝴蝶效應》中男主角在發現自己曾經犯下過許多錯誤時,通過幻想潛入童年身體,糾正錯誤,然而卻造成了更意想不到的結果。

於是,他只能反反覆覆地在過去與現實之間奔波,直到不可挽回的結局。

恐怖片中,這樣的循環結構打破時間線,再加上精妙的設計與編排,讓劇情更加燒腦,也更值得觀眾反覆推敲和回味。

恐怖元素集合:迷影情節

最後這一點,其實算是一種延伸。

迷影情節(cinephilia)是伴隨這電影誕生的,1995年,電影誕生百年之際,美國批評家蘇珊·桑塔格,第一次將「迷影情結」置於電影史中。

蘇珊·桑塔格表示,是迷影推動了電影的發展。

大家可以將其理解為對於電影的痴迷,對於我們普通觀眾來說,「迷影情節」可能是為了一部自己心愛的電影,即使要拍好幾個小時的隊,也要買到一張老電影的電影票。

更為資深的影迷,甚至能夠看到一個場景或一句臺詞,就能說出其出處、上映時間。

法國電影資料館創辦人亨利·朗格魯對影像的敏感就已經深入到原子級別。

中為亨利·朗格魯

而對於電影人來說,他們則是在自己作品中表現自己對於熱愛的電影的痴迷。

昆汀的《落水狗》中處處可見香港電影的影子;

達米恩·查澤雷的《愛樂之城》帶觀眾了解大半個歌舞片史;

而《忌日快樂》的導演克里斯多福·蘭登,在這部電影中也表現了自己的迷影情節。

他把每年必看的約翰·卡朋特導演的《月光光心慌慌》中帶著面具,手持刀刃的行兇場景引入到《忌日快樂》中。

這裡也有《驚魂記》中兇手拿著水果刀明目張胆地行兇的情節。

當然還有其他方面的致敬,就等大家火眼金睛了。

相關焦點

  • 一刀未剪,終於引進了一部恐怖片《忌日快樂》
    不過,就在2月2日,即將有一部來自美國的13禁恐怖片上映,重點是一刀未剪。 它就是《忌日快樂》。而且,《忌日快樂》跟《逃出絕命鎮》如出一轍,都在恐怖戲份中穿插著喜劇元素,是恐怖片在商業浪潮裡的一次嬗變。
  • 《忌日快樂》:從片名就開始「反套路」的好萊塢驚悚喜劇
    在上周公布的第90屆奧斯卡提名名單中,一部低成本、小卡司的恐怖片《逃出絕命鎮》「反套路」地一舉拿下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最佳原創劇本四項重磅提名。該片由好萊塢「恐怖片屆的皮克斯」Blumhouse Production出品。本周五,另一部由Blumhouse出品的驚悚喜劇《忌日快樂》也將「反套路」地登陸內地大銀幕。
  • 睡不著|《忌日快樂2》:看了一部假的恐怖片
    不知道你會悶到睡著,還是嚇得更睡不著。注意:本文有劇透2017年的小成本恐怖片《忌日快樂》(Happy Death Day)相信大家還有印象,500萬美元的成本最後拿下了北美近一億美元的票房,成功顯而易見。當時《忌日快樂》就以「忌日概念」+「死亡循壞」+真實校園生活打破青春恐怖片的套路,讓市場眼前一亮,迅速橫掃北美銀幕。
  • 溫暖治癒的奇葩恐怖片,忌日快樂,太搞笑了
    溫暖治癒的奇葩恐怖片,忌日快樂,太搞笑了小編也是被人推薦去看這部電影的,這部電影實際上是一部披著恐怖片外衣的治癒片,這部片講述了一個因為母親死去而墮落的少女的故事,在前半段的劇情非常的棒,但是到了後期卻稍微有點勉強,也許是非常治癒的效果,大家吐槽的比較少,小編也認為這部片是很不錯的
  • 一刀未剪,終於引進了一部恐怖片
    不過,就在2月2日,即將有一部來自美國的13禁恐怖片上映,重點是一刀未剪。 它就是《忌日快樂》。 而且,《忌日快樂》跟《逃出絕命鎮》如出一轍,都在恐怖戲份中穿插著喜劇元素,是恐怖片在商業浪潮裡的一次嬗變。
  • 《忌日快樂》登頂北美票房榜,美國人真的好愛看恐怖片!
    上周的北美票房,一部小成本恐怖片擊敗了科幻片《銀翼殺手2049》和動作驚悚片《英倫對決》,以絕對的優勢輕鬆拿下冠軍寶座。這到底是一部怎樣的電影?電影講述了一名漂亮的女大學生突然被帶著面具的神秘男人殺害,然後進入死亡循環。
  • 《忌日快樂》套路多的尷尬!
    今天要說的這部雖然有點「老套」精彩卻依舊不減的青春恐怖片就是這樣的一部作品——《忌日快樂》Happy 不過這部《忌日快樂》雖然標榜是一部恐怖片,卻也僅僅只有PG-13的分級。 其中不乏一些不出戲,卻很搞笑的橋段。 比如搞笑擔當的女主的姐妹團;
  • 「萬聖節恐怖片推薦」:《忌日快樂》,生日當天變忌日
    《忌日快樂》絕對稱得上是有質感的喜感恐怖片,唯一的遺憾就是片長稍短了點。如果你喜歡《驚聲尖叫》、《人類清除計劃》這類型的電影,相信你也會喜歡本片的!時間循環的設定,其實以前不少電影也有,所以如果單純看題材可能第一時間並不會帶給你驚喜,但也因為如此,會特別注意它的初始設定的細節。時間循環的片有個共通點就是「起點」很重要,因為這個起點是整個故事的主軸。
  • 《忌日快樂》:可以說是一部非常有趣的恐怖片
    有人說,恐怖片的意義在於,如果不知道什麼能讓你恐懼,就不會知道什麼能讓你幸福。這句話其實挺有道理的。如果你每天醒來都是同一天,你會不會崩潰?在看的時候,你會懷疑這到底是一部恐怖片還是一部喜劇片。沒錯,這部電影除了驚悚的次級還很輕鬆有趣,膽小的朋友們可以不用怕。
  • 《忌日快樂》是一部非常嚇人的恐怖片
    《忌日快樂》是一部非常嚇人的恐怖片今天小編繼續來給大家分享一部超級好看的一部電影,影片說的是一個女主被困在了生命的某一天,每天都會被兇手殺死一遍,最喜歡的是她全裸出街的那一天,率性的很大。小編說實話我對恐怖片是特別抗拒的,影片裡面的娃娃面具是讓我特別害怕的一個點,相信大家看的時候留下的後遺症,還有什麼嬰兒之類的,想想就很可怕,爆米花電影很不錯,雖然演兇手的人太明顯了。讓大家看看哪個更bitch。這個循環中影片人文價值的嵌入、女主成長曆程的展現,追尋身邊每一絲良久的感動、每一寸情感的閏土,勇敢面對與釋放本心,有讓我感動到。
  • 忌日快樂祝你快樂,電影拍得挺好的~
    例如最新的這一期講《忌日快樂》&《浪矢解憂雜貨店》的視頻,就只能在微博發了。你們想看的就去看吧。這片子的引進其實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的...以至於電影上映之前,我就看了一個類似於圖解電影的小視頻,被劇透完了。。
  • 北美票房:恐怖片春天來臨?《忌日快樂》登頂 《英倫對決》第三
    「土撥鼠之日」的青少年恐怖版《忌日快樂》三天下來玄乎奇乎地收入2650萬美元,也沒陷入低成本恐怖片的「爛口碑」怪圈,反而讓不少媒體覺得「緊湊和生機勃勃」、「易消化」。成龍主演的《英倫對決》則不驚不喜,三天在2515家影院入袋1284萬美元,排行周榜單第三。
  • 《忌日快樂》影評:第一次在恐怖片中看到成長和親情
    恐怖片,一直都是小編不怎麼推薦的類型電影,主要是第一太過恐怖的場面和音樂容易讓人心裡壓抑,無法讓人產生好感;第二是現在的恐怖片拍的越來越雷同,很多都完全是為了恐怖而去恐怖
  • 忌日快樂網盤圖解 忌日快樂結局是什麼意思最後一句話是什麼含義
    電影《忌日快樂》在小成本恐怖電影中已經非常成功了,雖然有些挑剔的觀眾還是找出了不少的BUG,那麼這部電影的結局是什麼意思呢?最後那句話的含義是什麼?我們一起來看看吧。一看這個有特點的片名和海報,恐怖片的噱頭就起來了。不同與happy birthday day,而是happy death day。插在蛋糕上的刀反映出了木偶的雙眼。不禁讓我抖一抖。一直都說木偶在恐怖片都有特殊存在的理由,從電鋸驚魂開始變得經典。
  • 《忌日快樂》國內上映時間確定 《忌日快樂》中國什麼時候上映?
    Blumhouse的作品在恐怖驚悚的特定類型中,翻新的創作、玩過的花樣可謂層出不窮,這也讓Blumhouse被業界冠以「恐怖片屆皮克斯」的稱號。《靈動:鬼影實錄》票房取得巨大成功的一個關鍵就是對偽紀錄片風格的出色運用。由詹姆斯·麥卡沃伊主演的《分裂》則將一個擁有23重不同人格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故事展現得淋漓盡致,影片最終以900萬美元預算收穫全球2.78億美元票房。
  • 《忌日快樂》導演新作《互換身體》發布正式預告!全新風格搞笑恐怖片帶來不同體驗
    《忌日快樂》導演克里斯多福·蘭登執導的新恐怖片《互換身體》發布正式預告,還是熟悉的味道。
  • 又一年的忌日輪迴,《忌日快樂2》繼續炸裂燒腦
    還記得去年一部製作成本只有480萬美元的燒腦恐怖片《忌日快樂》嗎,這部電影憑著婊氣沖天卻長著一副精緻漂亮臉蛋的女主以及無限時間循環,「生命有take two」的燒腦劇情,在全球獲得了1.25億美元的驚人成績。懸疑、燒腦、恐怖,也讓《忌日快樂》在豆瓣獲得了7.1的高分(在豆瓣恐怖片以及驚悚片是非常難得高分的),在其他平臺也非常受歡迎。
  • 新片|忌日快樂2百度雲資源
    忌日快樂2導演: 克里斯多福·蘭登編劇: 克里斯多福·蘭登
  • 《忌日快樂》背後這家邪典公司,橫掃了票房,也橫掃了年度榜單
    儘管《忌日快樂》在今年一月底才與大陸觀眾正式見面,但是相信看過的人都會非常享受觀影樂趣。當然,如果先看到海報上出現的那張帶有kuso感的面具臉,就很容易猜到這不是一部正經八百的恐怖片了,甚至還有爛片嫌疑。而實際上,它比你預期中要高明得多。乍一看,《忌日快樂》似乎是在玩一個千年老梗——即無限時空loop。
  • 《忌日快樂》很快樂,《砍人快樂》更快樂!
    光看這個片名或許就能猜到,本片正是一手打造了兩部《忌日快樂》的導演克里斯多福·蘭登的新作。雖然片名「Freaky」直譯「古怪」,不過這個姊妹版翻譯確實點出了本片與《忌日快樂》異曲同工的精髓之處。《砍人快樂》的核心概念就是「換身」(基紐隊長一聲壞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