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如果你「不想睡」或者「睡不著」,歡迎繼續閱讀。這裡或許有個文藝片,這裡或許有個驚悚片。不知道你會悶到睡著,還是嚇得更睡不著。
注意:本文有劇透
2017年的小成本恐怖片《忌日快樂》(Happy Death Day)相信大家還有印象,500萬美元的成本最後拿下了北美近一億美元的票房,成功顯而易見。當時《忌日快樂》就以「忌日概念」+「死亡循壞」+真實校園生活打破青春恐怖片的套路,讓市場眼前一亮,迅速橫掃北美銀幕。其出品公司Blumhouse Productions一直專注低成本恐怖片,今年捲土重來,一樣的卡司,類似的概念,卻完全走出了老套。
《忌日快樂2》海報
雖然這部《忌日快樂2》(Happy Death Day 2U)還是以忌日和死亡循環入題,但調調完全變成了喜劇風和科幻感,恐怖倒成了調劑品。這次的劇情以女主角Tree的技術怪咖同學Ryan來開場。他在車中打瞌睡被一陣刺耳的鳴笛驚醒,一車垃圾落地,他趕回宿舍,一路上各種被驚嚇,不是路邊小狗,就是灌木叢中忽然跳出來換錢的憨貨。驚魂未定的Ryan回到宿舍,他看到Tree和男主Carter親熱,一下子興趣索然。他接到實驗室同學的驚call,他們的量子反應器昨晚產生了0.7毫克牛頓能量。隨後Ryan在實驗室被帶著小丑面具的殺手狠狠地剁死,啪一下,他又重回現實。
對,就是這個神秘的物理能量讓時間重啟,帶動了Tree回到了第一部中的死循環。此時恐怖已經不再那麼重要,就像Carter和Tree得知Ryan從死神那裡走了一圈,他們第一反應就是:第一集中幾乎所有的壞人都暴露了,謎底也都解開了,那癥結在哪?或者故事吸引觀眾的點在哪?首先是科幻,第二就是讓Tree一直放不下的親情、友情和愛情。
《忌日快樂2》劇照
劇情的關鍵是這臺所謂的量子反應器,其貌不揚,卻能扭轉乾坤,當然和科幻大片裡面炫酷的時間機器視覺效果上不在一個數量級,但勝在它嫁接了恐怖元素和時間重啟。Ryan就像一個未來科學家,和傻白甜的Tree解釋什麼是量子糾纏、平行宇宙、全息世界、多重存在,一不小心,中國觀眾還以為在看《三體》。他還煞有其事地在摺疊好的紙巾上戳了個洞,再展開,平面上多出了多個不同位置卻一模一樣的小洞,這是宇宙六維度的多重可能。電影還在不同節點向《回到未來》、《盜夢空間》、《極度空間》( They Live)、《黑湖妖譚》(Creature from the Black Lagoon,這部電影也是《水形物語》中水怪的靈感由來)等科幻經典致敬,甚至還出現了西西弗斯的神話原型,簡直高大上。
《忌日快樂2》劇照
既然有了平行宇宙和多重可能為前提,Tree的不斷死亡之旅被重新賦予意義,她在經歷和第一部,或者她過去不同的人生:在死而復生之後,她看到了已經去世的母親,而她心愛的Carter卻和自己的碧池室友約上了,而她自己得一次次自殺來儘快結束這個遊戲,並記住量子反應器的變量和算法,因為每一次醒來,只有她的記憶沒被格式化,只有她能用記憶修好不幸感染病毒的反應器,然後重啟機器結束這個死循環。電影此時很多笑點,比如Tree選擇的死法,如果是觸電死,醒來就是爆炸頭;喝農藥求死,醒來就得瘋狂漱口;既然一定要自殺,那就穿一件比基尼跳傘,風中浪漫。而最終Tree也要面臨最艱難的選擇:是此世界和媽媽重逢,卻喪失過往的經歷;還是回到「真實」世界,和心愛的Carter約會,卻永遠只能和母親精神對話。
《忌日快樂2》是一個成功的創新,恐怖只是電影的驅動和點綴,而設計好的時空穿梭只為搭救生命,並且更好的認識自己,選擇親歷卻帶遺憾的世界。整部片子流暢又歡騰,如女主Tree開頭所感嘆,生活就是一個Déjà-vu——似曾相識——如醉如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