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9月28日,由長江三峽旅遊發展有限公司投資興建的「三峽工程截流紀念園」,在雄偉的三峽大壩下遊平臺奠基。無論是作為宵衣旰食的建設者一員,還是作為運籌帷幄的工程建設管理者,中國三峽總公司新一任掌門人李永安欣喜地為紀念園掀一鍬土,感覺是填進了一代水電人的驕傲與祈盼。
對一條河流而言,截流築壩意味著其習性的改變和生態環境的置換;對一個特大型水利工程來講,截流象徵著一場戰役的衝鋒,它猶如激揚的號角,降龍的利劍。
相對於河流相對於工程,截流只是歷史的瞬間。偉大水利工程成功的瞬間,凝聚著黨和人民的熱切期盼,凝聚著水電健兒的智慧和汗水。
我們把歷史珍藏,因為截流不可忘卻;
我們為截流喝彩,因為我們處在非凡的時代!
夢想近百年,爭論數十載,命運多舛的三峽工程沐浴改革開放的春風,在萬千圓夢者歷經12個寒暑的艱苦卓絕的創造性勞動中,在長江三峽的西陵峽,聳成新中國的驕傲。
自1981年葛洲壩大江截流,到1997年三峽大江截流和2002年明渠截流,新中國的水電人,在波濤洶湧的長江幹流上,創造了三戰三捷的輝煌業績,成功實現了截流築壩的夙願。
「截斷巫山雲雨,高峽出平湖」。偉人毛澤東描繪的宏偉藍圖詩情畫意般展現在世人面前時,作為炎黃子孫,誰不想從心底唱出盛世豪歌!
三峽工程截流紀念園之興建,旨在典藏歷史,展示人類在改造自然且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性思維,演繹大江大河與人類水乳交融的生存發展觀念。泱泱中華幾千年的文明史,昭示著炎黃子孫伴水治水而繁衍生息的「水文化」精髓。
這座佔地9萬平米的截流紀念園,集參觀遊覽,科技展演,休閒娛樂為一體,即是正面觀摩三峽大壩壯麗景色之絕好看臺,亦是以大壩作背景從事水文明傳播的新興場館。她的建成,必將為三峽旅遊風景線增添新的亮色。
欣然命筆,是為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