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輝煌的歷史瞬間!三峽工程截流紀念園記

2020-12-27 三峽孬張

2004年9月28日,由長江三峽旅遊發展有限公司投資興建的「三峽工程截流紀念園」,在雄偉的三峽大壩下遊平臺奠基。無論是作為宵衣旰食的建設者一員,還是作為運籌帷幄的工程建設管理者,中國三峽總公司新一任掌門人李永安欣喜地為紀念園掀一鍬土,感覺是填進了一代水電人的驕傲與祈盼。

對一條河流而言,截流築壩意味著其習性的改變和生態環境的置換;對一個特大型水利工程來講,截流象徵著一場戰役的衝鋒,它猶如激揚的號角,降龍的利劍。

相對於河流相對於工程,截流只是歷史的瞬間。偉大水利工程成功的瞬間,凝聚著黨和人民的熱切期盼,凝聚著水電健兒的智慧和汗水。

我們把歷史珍藏,因為截流不可忘卻;

我們為截流喝彩,因為我們處在非凡的時代!

夢想近百年,爭論數十載,命運多舛的三峽工程沐浴改革開放的春風,在萬千圓夢者歷經12個寒暑的艱苦卓絕的創造性勞動中,在長江三峽的西陵峽,聳成新中國的驕傲。

自1981年葛洲壩大江截流,到1997年三峽大江截流和2002年明渠截流,新中國的水電人,在波濤洶湧的長江幹流上,創造了三戰三捷的輝煌業績,成功實現了截流築壩的夙願。

「截斷巫山雲雨,高峽出平湖」。偉人毛澤東描繪的宏偉藍圖詩情畫意般展現在世人面前時,作為炎黃子孫,誰不想從心底唱出盛世豪歌!

三峽工程截流紀念園之興建,旨在典藏歷史,展示人類在改造自然且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性思維,演繹大江大河與人類水乳交融的生存發展觀念。泱泱中華幾千年的文明史,昭示著炎黃子孫伴水治水而繁衍生息的「水文化」精髓。

這座佔地9萬平米的截流紀念園,集參觀遊覽,科技展演,休閒娛樂為一體,即是正面觀摩三峽大壩壯麗景色之絕好看臺,亦是以大壩作背景從事水文明傳播的新興場館。她的建成,必將為三峽旅遊風景線增添新的亮色。

欣然命筆,是為記也。

相關焦點

  • 三峽導流明渠截流專題報導
    ,全長1600多米的三峽工程二期大壩全部達到185米的設計高程,為順利實現2003年首批機組發電奠定了基礎。至此,全長1.6公裡的三峽二期大壩全線封頂,整段大壩都已升高到海拔185米設計壩頂高程。   三峽二期大壩全線封頂為導流明渠按期截流,繼而實現三峽大壩下閘蓄水、船閘通航和首批機組發電三大目標奠定了基礎。
  • 普通百姓對新華社三峽二次截流報導寄予厚望
    新華網宜昌11月4日電 (記者 杜華舉 肖進安)今天下午4時許,專程來宜昌觀看三峽工程二次截流的鹹寧下崗工人肖漢青
  • 中國首次橫斷長江三峽 三峽工程進入最後攻堅
    長江水利委員會三峽工程代表局副局長林文亮日前接受記者採訪時說:「三峽工程導流明渠截流的規模,雖不及5年前的大江截流,但由於其水位落差大、水流流速高,加之施工條件又受到許多限制,明渠截流水流總能量表徵的綜合難度將是世界之最,與大江截流相比,導流明渠截流的風險和難度則更大!」
  • 宜昌——三峽大壩
    三峽大壩旅遊區位於西陵峽中段、湖北省宜昌市境內的三鬥坪,距下遊宜昌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38公裡,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大壩旅遊區於1997年正式對外開放,2007年被國家旅遊局評為首批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 【地評線】三峽工程建設任務全面完成,匯聚更為壯闊的力量
    從1994年正式開工,到1997年實現大江截流、2002年實現導流明渠截流、2006年全線澆築到頂,再到2010年首次實現試驗性蓄水至175米正常蓄水位目標,以及如今全面完成建設任務,三峽工程走了漫長而艱辛、偉大而壯闊的建設歷程。  站在高遠的歷史節點上,更能感受到三峽工程走到這一步的不易。早在一個多世紀之前,孫中山就提出了建設三峽水閘、開發長江水電的設想。
  • 三峽大壩旅遊攻略
    三峽大壩位於宜昌市的三峽大壩,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也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水電站。大壩旅遊區目前對遊客開放有三個景點:罈子嶺、185平臺(觀景點)和截流紀念園;
  • 高峽出平湖 當驚世界殊——寫在三峽水利樞紐工程完成整體竣工驗收...
    三峽工程用可歌可泣的偉大實踐歷程,用造福億萬百姓的巨大綜合效益,充分證明黨中央、國務院興建三峽工程的決策是正確的,建設是成功的,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充分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巨大優越性,更加堅定了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三峽工程不愧為彪炳千秋的偉大工程!
  • 美麗的長江上,矗立在西陵峽谷有一座歷史豐碑,讓我們回憶一下它
    湖北宜昌,矗立在長江西陵峽谷的三峽工程有如一座歷史豐碑,銘刻著中華民族一段百年夢想。興建三峽工程、治理長江水患是中華民族的百年夢想。今天,我帶大家回顧這一段難忘的歷史,三峽建設的歷史!1919年,孫中山先生就提出了開發三峽的宏偉設想。新中國成立後,歷屆黨和國家領導人高度重視和關心三峽工程論證工作。在歷經半個世紀的勘測設計、規劃論證後,1992年4月全國人大通過《關於興建長江三峽工程的決議》。
  • 三峽工程的8個年度漢字
    極不平凡的2020年在昨日畫下句號搜索它的年度「情緒」有悲傷、忐忑、迷茫也有喜悅、感動、振奮疫情突至後的恐懼經濟受挫後的崛起洪水來襲時的堅守被裹挾進歷史洪流中的你我深刻感受到了人類在災難面前的>送往多個受電區域的電量達到歷史同期最高值以「電」的名義為白衣天使的出徵鑄盔鍛甲為千家萬戶的抗疫執燈前行三峽工程2020年度漢字之二防防洪度汛2020年長江流域迎來歷史罕見的多輪次大洪水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一輪又一輪強降雨襲擊長江流域
  • 又傳「三峽大壩變形,潰堤在即?」專家反駁:純屬惡意炒作
    眾所周知,三峽大壩位於中國湖北省宜昌市三鬥坪鎮境內,距下遊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38公裡。三峽大壩全長約3335m,壩頂高程185米,工程總投資為954.6億人民幣,可以看出三峽大壩耗費了多少人的心血、還有國家的資金才建築的。是當今世界最大的水利發電工程——三峽水電站的主體工程、三峽大壩旅遊區的核心景觀、三峽水庫的東端。
  • 三峽工程,又破一項世界記錄
    本文轉自【新華社】;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18日發布消息稱,在充分發揮防洪、航運、水資源利用等綜合效益的情況下,三峽工程2020年發電量已於11月15日8時20分達到1031億千瓦時,打破了此前南美洲伊泰普水電站於
  • 關鍵時刻,中國又一超級工程提上進程,相當於「再造3個三峽」
    據人民網報導,在邁向碳中和這一艱巨目標的關鍵時刻,中國又一超級工程提上開發進程,我國準備開發雅魯藏布江下遊水電站,一旦該工程建成,發電量相當於「再造3個三峽」,造福一方百姓,並且進一步擺脫對火電的依賴。
  • 「國之重器」三峽工程回顧,祖國鐵粉們的...
    前幾天看了人民日報視頻「國之重器,三峽工程」,看到下面評論裡,許多年輕人的點讚和對建設者表達的敬佩,作為一名曾經的三峽建設者,一名普普通通的基層工作人員,感到既自豪又欣慰,想起這三十多年修過的壩,走過的路,流過的汗,淌下的淚,一時點點滴滴,俱上心頭。
  • 壯觀秀美的水路,穿過蜿蜓的三峽,體驗歷史遺蹟與現在工程的交融
    歡迎乘坐旅遊車,這輛旅遊車將帶你去長江,三峽,長江發源於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脈各拉丹東峰西南,長3964英裡,橫穿中國,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方程水道蔚為壯觀,走過蜿蜒曲折的三峽,經歷了歷史遺蹟與當前工程的融合,長江(長江)奔流不息,從重慶奉節的百濟城至湖北宜昌的南津關,形成了宏偉壯麗的大峽谷,海峽兩岸是山崖的插圖,江中彈峽水勢浩大,峽穀神秘古樸,綿延不絕的美景,蘊藏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 三峽工程如何抵禦「洪荒之力」?
    帶我們了解三峽工程和水庫群如何抵禦「洪荒之力」?三峽工程本身有明確的防洪任務,自2003年三峽工程投入運用後,荊江兩岸的防洪形勢發生了根本性變化:2010年、2012年、2016年都出現了比1998年更大的洪峰,但正因為我們有了技術手段——以三峽為骨幹的水庫群聯合調度、攔洪削峰,保證了江漢平原安瀾,大大減輕了中下遊地區防洪壓力。
  • 雨一直下,三峽工程如何防洪?
    歷史上,長江上遊河段及其多條支流頻繁發生洪水,每次特大洪水時,宜昌以下的長江荊州河段(荊江)都要採取分洪措施,淹沒鄉村和農田,以保障武漢的安全。很多人都對1998年的特大洪水記憶深刻。資料顯示,1998年特大洪水的洪水流量為6.3萬立方米每秒,而當年長江荊江段的防洪能力勉強能夠達到5.7萬立方米每秒,洪水流量遠超過荊江的防洪標準。
  • 《新三峽》宣傳片精彩面世!
    由重慶市人民政府、湖北省人民政府、中國長江三峽集團總公司、國家電網公司和中央新影集團聯合攝製,中央新影國際傳媒承擔製作的大型超高清紀錄片及3D紀錄電影《新三峽》是配合國家對三峽工程進行整體竣工驗收,全景式反映三峽工程運行狀態、綜合效益、三峽庫區及長江中下遊地區新成就、新變化、新發展的國家重點影像工程之一。
  • 三峽大壩秭歸換乘中心「重啟」運營
    屈原故裡景區與三峽大壩隔江相望。通訊員 供圖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通訊員 劉珍)8月25日,隔江相望的三峽大壩和屈原故裡景區再次「牽手」,因疫情暫停的三峽大壩旅遊區秭歸換乘中心啟動運營,遊客可以在屈原故裡景區購票,一站式遊覽三峽大壩和屈原故裡兩個5A級景區。當天上午9點,第一趟前往三峽大壩的旅遊專線車從秭歸換乘中心出發。
  • 三峽工程的8個年度漢字,你能想到幾個?
    極不平凡的2020年在昨日畫下句號搜索它的年度「情緒」有悲傷、忐忑、迷茫也有喜悅、感動、振奮疫情突至後的恐懼經濟受挫後的崛起洪水來襲時的堅守被裹挾進歷史洪流中的你我 ▲2020年汛期,在三峽工程的攔洪之下,長江下遊荊江河段安然無恙 攝影:湯偉三峽工程2020年度漢字之三(點擊下方空白處查看)破
  • 一次次創造輝煌!三峽集團上海院技術引領海上風電高質量發展
    上海院成立於1954年,隸屬世界最大的水電開發企業、我國最大的清潔能源集團——三峽集團。這個迎著新中國的曙光誕生的老牌設計院,從規劃設計新中國第一座大型水電站——新安江水電站起步,在行業內創造了多個首個、第一,為中國電力建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