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搖滾圈流傳過一句話,以前玩搖滾的都走過大張偉?

2021-01-09 商務社圈

北京搖滾圈流傳過一句話,以前玩搖滾的都走過大張偉?

實際上大張偉上學時,音樂天賦出來了,組樂隊,非常非常多的哥們都想跟著大張偉,最後也就王文博他們算是幸運兒,花兒樂隊也就大張偉,其他人解散了也都沒動靜了。大張偉那時候也是搖滾比較扯的時候,國內都搞死亡金屬,重金屬,必須得狂喊加罵街,韓國是酷龍,HOT,國內搖滾我是聽不懂,花兒樂隊的搖滾就是一股清流。

早年間,北京流行一句話:沒打過大張偉就不是北京人!現在聽起來像個段子,但確確實實曾發生在大張偉身上,只是事實真相沒那麼誇張罷了。1998年2月中國第一支未成年搖滾樂隊——花兒樂隊成立,正式組隊後幾個半大小子就在酒吧演出,後來得到新蜂音樂老闆紅楓的賞識,順利籤約後就逐漸進入主流媒體的視線。

1999年,他們發行首張專輯《幸福的旁邊》,銷量算起來有四五十萬。剛出道就把專輯賣出這個數完全超出大家的預期,再加上組合成員深得搖滾前輩認可,於是越來越多的人稱他們是「中國搖滾未來的希望」。隨著專輯大賣,花兒樂隊漸漸紅了起來,而作為主唱的大張偉名氣尤其突出,而這也恰恰是「所有北京人都打過大張偉」的起因。

在2000年左右的時代,要是在街上隨便拉一個中學生,問他們最喜歡的樂隊是哪個,十個有八個都會說是花兒樂隊。雖然出名很早,但是同時也面臨著很多煩惱。而受欺負,就是其中很大的一個坎。那時候大家就抱著一個心態「我可是一個欺負過明星的人」。而大張偉也是個慫孩子,被打了也不還手,嘻嘻哈哈的還跟人家套近乎。

在學校裡受欺負也就算了,畢業之後開始混地下玩樂隊,更是沒少挨欺負。不受歡迎的原因也很簡單,就是都覺得他的歌寫的都是學校裡的破事,不夠搖滾,更不夠朋克。那時候的大張偉才幾歲啊,哪有什麼重大的人生感悟,剛從學校出來,除了學校裡的事也沒別的東西可以寫啊。就這樣,那時候混地下的搖滾樂隊都瞧不上大張偉,覺得他沒意思。瞧不上歸瞧不上,至於老挨打,是因為他實在是太賤了。

其實他活得挺明白的,活得明白的人呢,往往就「招人煩」了。而有一個定理,當你討厭一個人時,你就會特別討厭他,無論他做什麼,你都討厭,你都看不上。這事套在大張偉身上就特別的合適,就比如抄襲這事你幹了一次,就有人抓著你小辮子說你幹了無數次。

而他從小就被大家揍就完全像是一個梗一樣,當然他也一直是一個樂天的一個人,也不太在乎別人的目光,所以我覺得他活得很明白!

相關焦點

  • 北京玩搖滾的都揍過大張偉?勸你莫欺少年窮!
    「下期預告」的環節中,我竟然看到了大張偉的身影。說實話,如果在國內所有玩搖滾的人中選一個最不適合這個舞臺的人,我覺得不是冷酷的崔健,不是成仙的竇唯,反而是這個笑嘻嘻的大張偉。不是說他音樂造詣不夠高,而是因為,臺上這些玩搖滾的歲數大點的,大張偉和他們都不太對付。01 北京孩子和玩搖滾的都打過大張偉 在北京,有兩句話廣為流傳。
  • 在北京沒輛摩託車,都不算玩兒過搖滾
    不止唐朝的老幾位,北京搖滾老炮兒們飯可以不吃,但是摩託不能不騎。真正的Rock Star是要身體和靈魂都在路上,那上路就得是摩託車。超載樂隊主唱高旗與哈雷的Fat Boy摩託。北京搖滾New Blood羨慕老炮們黃金年代的傳奇經歷,更羨慕那時老炮兒們的摩託車都是京A,喝著啤酒,在一種傾斜搖晃的姿態下去審視這片搖滾的沃土。
  • 「很酷」的大張偉
    說到大張偉,很多人應該熟知他的歌-《洗刷刷》,《倍兒爽》,《我怎麼這麼好看》,《陽光彩虹小白馬》,《窮開心》歌曲的曲風都是琅琅上口的旋律,無縫銜接的歌詞,總之一句話都是搖頭晃腦的神曲大張偉1983出生於北京一小胡同裡,爸爸和媽媽都是普通的工人,三人擠在9.8平的小平房裡。
  • 《樂隊的夏天2》:大張偉和重塑,搖滾的「背叛者」和「堅守者」
    任何圈子都有鄙視鏈,音樂圈兒也不例外。因《奇葩說》意外走紅,「搖滾圈兒最會說話」的臧鴻飛,在《吐槽大會》一語道破業內玄機。「玩古典的,瞧不起玩爵士的;玩爵士的,瞧不起玩搖滾的;玩搖滾的,瞧不起玩流行的,但是,這幫人,所有人都瞧不起玩說唱的。」
  • 《樂隊的夏天2》:大張偉和重塑,搖滾的「背叛者」和「堅守者」
    任何圈子都有鄙視鏈,音樂圈兒也不例外。 因《奇葩說》意外走紅,「搖滾圈兒最會說話」的臧鴻飛,在《吐槽大會》一語道破業內玄機。 「玩古典的,瞧不起玩爵士的;玩爵士的,瞧不起玩搖滾的;玩搖滾的,瞧不起玩流行的,但是,這幫人,所有人都瞧不起玩說唱的。」
  • 曾經的朋克,如今的網紅——大張偉真的開心嗎?
    在北京,有一個流傳多年的段子——哪個北京孩子要是沒打過大張偉,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北京孩子。 文藝氛圍在變,但文化圈子的鄙視鏈不變,玩後搖的看不上玩搖滾的,玩搖滾的嫌民謠狗技術差,民謠愛好者瞧不起寫口水歌的,寫口水歌的唾棄抄襲的——嗯,大張偉就是那個大家都看不起的抄襲的。
  • 大張偉在《樂隊的夏天》扯掉現在中國搖滾圈最後的遮羞布
    超級樂迷大張偉老師居然撤掉了現在中國搖滾圈最後的遮羞布。這期的爭議主要來源於白舉綱的「白日夢症候群」樂隊表演完的爭議。在「白日夢症候群」樂隊表演完之後,大張偉老師有聊到和白舉綱錄綜藝節目時聊音樂的事。在談話中,可以看出大張偉老師對白舉綱認同和其音樂態度的承認,意想不到白舉綱還在組樂隊玩搖滾。
  • 大張偉在《樂隊的夏天》扯掉現在中國搖滾圈最後的遮羞布
    超級樂迷大張偉老師居然撤掉了現在中國搖滾圈最後的遮羞布。這期的爭議這要來源於白舉綱的「白日夢症候群」樂隊表演完的爭議。 在「白日夢症候群」樂隊表演完之後,大張偉老師有聊到和白舉綱錄綜藝節目時聊音樂的事。在談話中,可以看出大張偉老師對白舉綱認同和其音樂態度的承認,意想不到白舉綱還在組樂隊玩搖滾。
  • 那個克制的搖滾中年彭磊
    90年代的北京,朋克音樂很流行,比起金屬樂也更簡單。彭磊的樂隊打算走朋克風格,把美國樂隊雷蒙斯視為理想目標。圖:朋克時期距離工藝美校三個路口外,北京服裝學院的防空洞是他們的排練房。積水沒過腳面,彈琴的時候身上會過電。在這裡,沈黎暉第一次看了樂隊排練,決定為他們錄製一支單曲,《我很好》,第一次賺到了一沓百元鈔票的彭磊膨脹了,「我覺得我們要發財了」。
  • 鄭鈞:搖滾就完事了!
    1986年,搖滾老炮兒崔健的《一無所有》在大街小巷中傳唱,在無數年輕人心中萌芽,在整個中國颳起了一股搖滾風。鄭鈞感受到無限的能量的同時,也似乎讓他找到了宣洩情緒的途徑。組樂隊,玩搖滾,是勢不可擋的趨勢了。《搖滾校園》裡有一句話:就算你是全世界最醜的人,但只要你加入搖滾樂隊,你就很酷。
  • 「搖滾老炮」臧鴻飛,揭露音樂圈鄙視鏈 看不起vava還調侃蘇見信
    他還是國內最資深鍵盤手之一,也是國內唯一橫跨搖滾、電子、流行、爵士等多種風格的音樂家兼製作人,korg大中國地區形象代言人。屹今為止,臧鴻飛已經做了23年搖滾樂手,和諸多「搖滾老炮」有過合作,也曾和譚維維一起登上過春晚舞臺。玩搖滾的大都心直口快、桀驁不馴,臧鴻飛也不例外。他曾批評大張偉的歌俗,也說過《中國好歌曲》裡不少好歌,被劉歡老師精心一編排變得更差了。
  • 大張偉:名兒都是虛的,錢才是真的
    北京南城的磁器口胡同裡,常能看到有小痞子在裡面晃悠,時不時還引發一通「亂戰」。胡同最中間有戶人家,住在大雜院裡,兩口子都在北京內燃機廠做工人,一個開叉車,一個裝配件。1983年,這家生了個大胖小子,老爸張二柱怕孩子不夠聰明,不會寫複雜名字,就簡單起了個「偉」字。名字起得「簡陋」,家裡存款也不多,但老爸老媽對兒子的愛是一點都不少。
  • 花兒樂隊重組,關大張偉什麼事
    花兒樂隊重組,可是關大張偉什麼事?就像他早年寫過的爆款歌曲,也都被人死死捏著,關他什麼事?大張偉聰明、通透,也因為曾被世界傷透。遠在北京大張偉接到來自長沙的這通電話,二話不說,忙完北京的工作,就搭了早班飛機來到了長沙,和汪涵、錢楓等挑起了《天天向上》的大梁。
  • 大張偉×郭麒麟:貧嘴藝術家裡的中青年
    出生於北京南城老胡同,之後在滾圈混跡多年。使得大張偉一早練就了非一般的嘴皮子,以及腦機轉盤的速度。那一期的《今夜有戲》,在大郭二人的攻守之間,包袱頻出。今年37歲的大張偉,青春基本是在叛逆的搖滾浪潮中度過的。14歲的小孩,就已經在滾圈有名的忙蜂酒吧,認識了竇唯、丁武這樣的大咖。
  • 大張偉+新褲子=大褲子,出道了?
    在20年前新褲子和花兒都有過朋克時期,但現在的大張偉和彭磊音樂風格就已經大相逕庭了。彭磊在《奇葩說》上說他們這首歌前前後後改了一個多月,雙方都很不滿意,他倆腦子就不在一個頻道上。這首歌能順利產出雙方應該都做了一定的妥協。
  • 大張偉:如果所有人都理解你,那你得普通成什麼樣兒
    有網友說這個外號聽上去就不怎麼智慧,可就是這樣一個稱號卻成為了大張偉的便籤,跟隨大張偉行走了20年,直到現在,還有許多人拿這個稱號去調侃他。其實很多不熟悉他的人,根本不知道年少成名的大張偉到底有多麼火,火到網絡上開始流傳著一句話:沒打過大張偉,就不是北京孩子。
  • 大張偉:如何讓一個悽慘的音樂天才變成市儈通透的老油條?
    沒過幾年,搖滾在中國徹底玩完。初代搖滾領軍人物要麼不幹了要麼下滑,老炮兒不做這東西了。新兵蛋子大張偉看著偶像們跌下神壇,一邊納悶一邊沮喪:怎麼都是玩搖滾樂的,國外玩搖滾的體面又有錢,咱們國內各個都這麼擰巴地過活?夢想能當飯吃嗎?答案是沒達到之前不能。這會兒是這個夢想一文不值了,別說過日子了連飯都吃不起。
  • 你知道嗎,後來唱跳跳糖的大張偉,曾經做過正經八百的朋克搖滾樂
    大張偉的作品幾乎所有人都在聽,聽完也大多都是呵呵一笑。沒有人會說自己喜歡聽的歌手是大張偉,也沒有人願意去說,那總讓人覺得會丟了面子,會讓人覺得自己的品味僅止步於此,所以冥冥中人們對大張偉就形成了一種貶低。撇開作品不談,大張偉在公眾面前的表現也讓許多「正經人」覺得不太舒服。能說會道的他參加過很多綜藝節目,有他出現的節目從來不會冷場,「段子手大張偉」成了他另一個有名的標籤。
  • 貴圈|大張偉:新褲子這樣的樂隊來綜藝節目,是整個搖滾樂壇的悲哀
    大張偉像是從搖滾圈裡輟學的人,負責搞笑、被損,並以他對搖滾的叛逃姿態,對照其他樂隊對音樂的堅守。 大張偉時不時在節目裡主動說起自己那支誕生於1998年、解散於2009年的樂隊。而那些站在臺上剛剛躁完的搖滾明星,有的是他的前輩,有人是他曾經的同行者。
  • 大張偉:出道20年,從孤獨的天才少年,到人間精品
    聽大張偉他媽說,他2歲時看黑白電視,聽劉歡唱歌,能一個音兒不走把整首歌唱下來。早年北京搞文藝的那撥人,大都無比叛逆,打架鬥毆都是家常便飯。王朔要是沒點叛逆的回憶,就不會有姜文的《陽光燦爛的日子》。高曉松把一幫痞子招到北京四中,引起一通亂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