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忙時勤勤懇懇,閒時侍花弄草、散步遊水不也妙哉?
樂知天命,走大多數人走過的路,這好像是一輩子最安穩的活法。而我們大多數人都是活在別人定義好的那種活法裡。
好比如果不結婚,就會老無所依,老無所養,所以我們最後都還是選擇結婚生子,茶米油鹽。
然而,世上最差勁的選擇便是將就。要是對方不能豐富自己的後半生,也不能許自己百般體貼,那麼為什麼還要湊合這滑稽的開始,自欺欺人,佯裝幸福過一生呢?
其實人從出生那一刻,當我們不斷掙扎著從媽媽的肚子出來那時起,已經在很用力地為自己而活了。而往後的日子,我們或為長大成人而活,或為對抗病痛而活,或為設想的未來而活。
畢竟生命中的大多數時候,我們都是一直努力奮鬥且忙忙碌碌,我們有能力學會如何一個人生活,也有能力讓自己一個人活得充實自在,並且將生活打理地井井有序。哪怕沒能迎來意中的那個人,其實也過得也不錯。
這時,自己不為了講究而將就,也不為了安穩而妥協。哪怕免不了孤獨的時刻,但若是足夠熱愛,也可抵漫長歲月。所以一個人,一輩子,也可以活得滾燙,活得絢麗出彩。
01生活,有所熱愛,一個人也可以活得很好
一輩子它那麼長,我會選擇什麼伴我度過漫長人生?我要為這道填空題,鄭重地填下我的答案——吾之所愛。它可以是我愛的人,也可以是我所熱衷的事物。
生活有所愛,事事就有盼頭。
楊麗萍,一個在舞臺上的精靈,至情至性的生命舞者,卻不能像擁有完整的舞臺那樣擁有完整的婚姻,至今六十二歲,卻依然單身。
她職業的需要,她得節食,得保持體型,過於瘦削的她不能為家庭提供一個小孩,正因如此,在與丈夫的分歧下,產生了職業和家庭的選擇。到底,楊麗萍為了職業放棄了家庭。
楊麗萍能為職業放棄家庭,選擇一個人繼續在舞蹈這條路上走下去,是出於她對舞蹈的執著,對舞蹈的心血。
一個人生活,它聽起來這麼孤獨,可一個人懷揣熱愛而勇往直前的生活,它聽起來就是這麼的熱血。
張聞天說道:生命如流水,只有在他的急流與奔向前去的時候,才美麗,才有意義。
一個人生活可以不可以過得好取決於他能不能為自己而活,做自己生活裡的主宰。我們為熱愛傾注的熱血,它就會那麼地充滿吸引力,使得生活熾熱,未來可期。
一輩子,一個人,生活尚來也不差。只要為自己,有所愛,就能活出漂亮,光輝燦爛。
02懂得愛自己,一個人也可以活得很好
有句話說:「一生一世一雙人。」難道我們的一生一世就只為「一雙人」嗎?
我們活在上一輩、這個社會給我們畫好的條條框框裡,充滿束縛卻又充滿自由的伸張。
大家知道《奇葩說》裡面那個辯口利辭的陳銘嗎,他曾在另一檔綜藝節目上談過,為什麼現在的單身率會越來越高。陳銘一語驚人,他的觀點在於「倫理跟不上」。
確實,我們沿用的觀念還是爺爺那一輩留下來的觀念,女人就該勤儉持家,為家庭付出,但是我們現在這個時代,女性接受的教育、知識,提倡的平等,以前都不能和現在同日而語了。
但是倫理上,卻總是會要求女性這樣那樣,倫理和社會現代文明發展程度起的衝突,在沒能尋求出一套合適的理論體系之前,我們會選擇不婚或離婚,也就是,一個人生活。
倫理它會要求我們尋一良人,還讓我們為此付出。但是社會的發展程度,人們接受教育水平的提高,早已讓我們能夠適應上社會的腳步,並且打破昔日的老舊意識框架。
不要為了「一雙人」就勉強接受,就犧牲自己的自由。我們要首先要學會的是愛自己,只有自己愛自己,生活才能按自己的描繪精心雕琢成多彩的畫。
就好像王爾德所說的:「愛自己是終身浪漫的開始」。我們一生都在追求浪漫與自由,我們學會愛自己,才能點燃生活絢爛的煙火。
一個人它只是形式上的單數,它並不孤獨,也不乏味。
周國平說過:我獨處時最輕鬆,因為我不覺得自己乏味,即使乏味,也自己承受,不累及他人,無需感到不安。
一個人的獨處和兩個人的熱鬧,向來沒有什麼可比性。當你一個人,也可以為了生活勇敢追逐,也可以遊山玩水,享受世間美好。
你適合哪一種生活,並願意為哪種生活而活,你早心中已有答案。可比的是為了想要生活踐行能力的強弱。
當我們為自己熱愛的生活付諸的越多,我們就能活得越好。一輩子,一個人,它並不孤獨,我們一樣可以過得很好。
----END----
今日話題:
你覺得一個人能活得很好嗎?
歡迎留言,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