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希望自己的經歷和知識面可以更廣,真正的做到一個獨立的人,脫離任何人我也可以一個人活得很好很充實。
▼ 亞洲眼鏡小艾拍攝
「因為早期我覺得兩岸問題還是比較敏感的,所以大部分時候別人問我我都會說自己是福建人,現在我對自己的定義自己算是一個深二代吧。」
起初認識小艾是因為我跟她之間的一位共同好友和小艾是一起長大的閨蜜,剛認識她的時候覺得她身材嬌小,眼睛大大的,一口嗲嗲的臺灣腔很可愛,我們總是三個女生聚在一起嘰嘰喳喳,總有聊不完的美妝新資訊和八卦。後來有一次跟好友提起小艾的往事,我才了解到她的另外一面竟然是一個事業心很強的女孩子。
於是我想要把她的故事拍下來!前幾天晚上我單獨約她出來想聽聽她講完整的故事。那時她剛加完班,面容有些疲憊,摘下口罩笑著對我說,她今天沒有時間化妝叫我不許嫌棄她。那個晚上我們全程都在聊她的工作和經歷還有她對自己的未來規劃,我還從來沒有對哪個跟自己同齡的女孩子有過崇拜的感覺。
「兩岸家庭教育觀念大不同。」
我在英國求學的時候結實了不少臺灣香港的同學,相處過程中就有感到港臺同學似乎在金錢觀念上跟我身邊的大陸朋友大相逕庭。來自香港臺灣的同學們比較會精打細算,懂得規劃自己每個月的支出,對當地各種學生優惠的消息也很靈通。當年我獨自一人出國求學,我的父母們以他們的方式給我安全感就是給我相對足夠的零用錢。但是,每個月我看著自己銀行帳戶裡莫名其妙遞減的餘額,我也不知道自己這些錢都花哪兒去了.我感覺我啥也沒買。
我問小艾:「你覺得來到大陸以後有沒有發現這邊的家長教育觀念跟你們家好像有點不太一樣?」
小艾從小學的時候搬到大陸,一直就讀於國際學校,她說可能是讀國際學校的小孩家長都是比較重視小朋友的教育的,但是相應的,可能物質上也比較溺愛吧:「我發現很奇怪的一點哦,比如在餐桌上有一隻雞,雞腿永遠都會留給小朋友,對不對?但是在臺灣我們從來沒有這種觀念,雞腿永遠都是斬成一塊一塊的,每個人都能吃到雞腿,我們也不會覺得雞腿特別好吃。可能是因為以前大陸有『一胎制』?臺灣比較少見家裡的長輩都在寵單獨的一個小孩子。」
這似乎是一個屬於女性的黃金時代,不論是影視作品,還是社交媒體上大家對熱點的評論,都在高呼「女性獨立」,使之似乎成為了一種絕對的政治正確。但是我不禁想問,那些高舉著女權大旗,充滿戾氣地在網絡上敲著鍵盤使勁詆毀男性的女性網友就真的知道什麼是「獨立女性」或是「平權」嗎?
前段時間我曾經看到過一篇報導,在談到女性認知的時候,作家朱文穎認為要:「跳出女性角色來看世界。」這幾句文字挺令我印象挺深刻。而現實中在聽小艾表達自己的時候,我覺得我遇到了一個這樣的女孩子,小艾就是這樣的一個女孩。
雖然在談到工作的時候她好像忽然從一個小女孩立刻切換成女強人模式,但是在我們的談話過程當中我一點也沒有聽到她提到任何一句關於「我們女孩子就是要.才不會被嫌棄!」而是邏輯清晰地跟我討論她曾經做過什麼,現在在做什麼,未來打算著要成為一個怎麼樣的人。
當我感覺到可以試著問她一些關於現當代很多懶惰的年輕女生總是想著依靠別人來過活的看法時,她反而沒有充滿戾氣地批判那樣的人,而是輕鬆地跟我說「很多男孩子也是這樣的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活法吧。」
「天上就算掉餡餅下來也要張嘴接住吧。我是希望自己的經歷和知識面可以更廣,真正的做到一個獨立的人,脫離任何人我也可以一個人活得很好很充實。」
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