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打通鎮生活了十多年,最讓我想念的還是打通的豆花飯。在打通鎮,豆花飯是極其普通的美食,很多街邊食店包括一些上檔次的酒樓也會賣豆花。
春節期間,我到打通鎮探友,一到場鎮上,妻子就提議先去農貿市場那邊的豆花館吃碗豆花。
記憶中,農貿市場旁有好多家豆花館。十六年前,我和妻子都在打通工作,我們常去吃豆花,特別是早餐,我們和大多數的打通人一樣,都喜歡吃豆花飯,而且百吃不厭。有朋友來訪,我向朋友推薦並讓他品嘗的也是豆花飯。打通豆花飯成了打通美食的代言,可以說是家喻戶曉,聲名遠播,食店裡每天都是食客滿坐。
如今的打通農貿市場已經舊貌換新顏了,憑著記憶我們找到了幾家豆花飯館,一種親切感撲面而來,豆花的味道鑽進了鼻孔,讓味覺發生了反應。
豆花館裡還是食客滿坐,雖然店主的面孔變了,但豆花的味道沒有變。在店主的盛情招呼下,我們坐在了其中一張桌的空位上。妻子說:「我先去打佐料,打通豆花飯佐料最巴適了」。店門的一角擺了兩排不同的佐料,蔥、姜、蒜是必不可少的,油辣子海椒、炒黃豆、花生粉、味精等,近十種佐料任食客挑選。裝佐料的是專用的碗,多數食客都會盛上滿滿的一碗佐料。
打好了佐料,坐到桌前,店主端上來一碗透著清香的豆花。豆花窖水是淡黃色的,吃豆花前先喝一口潤喉,在滿口的清香中,再夾一砣綿實鮮嫩的豆花,蘸上濃香的麻辣佐料,往嘴裡一放,麻辣清香讓味覺瞬間激動起來。「好辣好辣!」妻子一邊說著好辣,一邊喝一口窖水,又將一砣蘸滿麻辣佐料的豆花放進了嘴裡。辣,辣,確實辣,但吃豆花飯,要的就是這個味兒。
打通的豆花飯有三個特點:一是鮮嫩綿實、窖水回甜;二是佐料齊全任食客選;三是米飯鬆散清香。
先說豆花鮮嫩綿實。打通是高海拔地區,做豆花的黃豆都是本地生產的,這種黃豆天然生長,無汙染,品質好。推豆花的水是從幾百米的礦井裡抽出來的「礦泉水」,點豆花的膽水是純粹的原生態,這樣優質的食材,肯定能生產出鮮嫩綿實的豆花和清香回甜的窖水。
再說蘸豆花的佐料。打通是松藻煤電公司總部的所在地,八九十年代,松藻煤電公司生產紅火,有七八萬來自五湖四海,帶著不同口音的職工家屬,他們匯聚在打通鎮,為發展祖國的煤炭事業奉獻熱情。可以說,打通是一個移民鎮,全國各地的人有不同的飲食習慣,他們都會將自己的口味融入到打通,南方人口味重,北方人食清淡。
因此,為了全方位滿足食客們的需求,豆花館的店主就會在豆花館裡擺上十多種佐料,什麼口味的佐料都有。關鍵的是店主大方,佐料由食客自己打,打多打少,吃多少打多少,店主從來就不幹涉。如果店主小氣,佐料給的少,這家豆花館肯定開不了多久就會關門。
三是米飯鬆散清香。吃豆花飯米飯有講究,一是要用木甑子蒸的瀝米飯,米的成熟度要恰到好處,米粒才會鬆散清香,這種用木甑子蒸出來的米飯本身就帶著清香。再加上清香回甜綿實的豆花,麻辣濃香的佐料,一般的食客都要吃上兩大碗飯才罷休。
有的食客還喜歡吃豆花時喝燒酒,一碗豆花,喝二兩酒,這種滋味兒,這種美食在打通就是神仙過的日子,那怕是離開打通N多年了,只要聽到「打通豆花飯」,你的味覺就會激動不已。這樣的體驗只有在打通鎮生活過的人才會有。
圖文|雪燃 編輯|丁香花
》》》打通記憶
-松藻礦務局自辦報
重慶能源新聞競賽獎牌
-松藻煤電公司職教中心
-打通風光
-礦區青年有了讀書俱樂部
-礦區休閒廣場
-打通風光
-礦區自備鐵路使用的蒸汽機車
打通記憶圖片均是松藻煤電公司攝影愛好者作品,
如有侵權,立即刪除
讓人文精神
成為這座城市最美的
風景
掃描二維碼
雪燃在這裡等你
版權歸作者所有|盜版光榮|轉載請署作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