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下不清平:慶曆增幣的背後,大宋被逼無奈,大遼趁火打劫

2020-12-25 江東汪郎

《清平樂》不同以往的漢唐帝王戲,她少了金戈鐵馬的磅礴氣勢,其主題更多的是想表達大宋的婉約,試圖通過大宋宮廷之中的輕歌曼舞,以及皇帝的寬仁和文官的治世,向受眾展現出一個海河晏清的大宋太平氣象。

儘管如此,我們依然能從劇中人物的對白裡找到大宋面臨的危機感和緊迫感。

如,第三集的早朝,程琳在垂拱殿上向趙禎匯報遼國使節對宋朝安排的乾元節觀禮的位次不滿意,提出更換位次的要求時,朝堂之上引發了一場關乎禮儀的大討論。

站在趙禎的角度,大宋是堂堂的禮儀之邦,也是大遼的兄弟之國,不能因為位次這種小事影響了兩國之間的友誼和邦交,沒必要和大遼使節錙銖必較。

《清平樂》中的宋仁宗趙禎形象

但程琳的想法很簡單,他認為禮儀上的事不是小事,關乎著宋遼之間既定的契約,既然在真宗朝就定下了遼使在大宋的觀禮位次,就絕無更改的道理。

何況大遼是虎狼之國,一旦今日大宋做出了讓步,提高了遼國使節的觀禮位次,那麼他日大遼必將提出更過分的要求,或財帛歲幣,或割土分疆。

君臣二人險些在大殿之上發起了衝突。

當然,遼國使節提出更換觀禮位次的要求,並不是編劇虛構的橋段,而是歷史上發生的一段真實的事件。

天聖五年(公元1027年),(程琳)館伴契丹賀乾元節使。使者言中國使至契丹,坐殿上,位次高;而契丹使來坐次下,當升。語甚切不已,而上與大臣皆以為小故不足爭,將許之。公以謂許其小必啟其大,力爭以為不可,遂止。---《鎮安軍節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贈中書令諡文簡程公墓志銘》

天聖五年,遼使的無理要求在程琳的力爭之下沒有得逞,趙宋皇室的臉面得到了有力的維護。

程琳在垂拱殿上據理力爭

但我們需要知道,程琳的擔心並不是無的放矢,相反,他是相當有遠見的。

因為十五年後,即慶曆二年(公元1042年),遼興宗耶律宗真單方面撕毀澶淵之盟,增兵南下,向宋朝提出了割讓「晉陽及瓦橋以南十縣地」的政治主張。

遼國的這一要求,相比天聖五年的乾元節禮儀之爭,更加毫無道理,也霸道至極。

我們知道,宋朝一直念念不忘想要奪回的是遼國統治下的幽雲十六州,這也成為宋朝歷代皇帝的第一政治、軍事目標。

但因為宋太宗趙光義的數次親徵北伐都慘遭失敗,宋朝失去了對遼國攻勢的主動性,改為被動性的軍事防禦守勢,對幽雲十六州也只能是望洋興嘆了。

所以對於宋朝君臣而言,大宋沒有找你遼國要回幽雲十六州也就算了,你遼國怎麼有臉來要晉陽及瓦橋以南十縣地呢?

晉陽是北漢的國都,而瓦橋以南十縣地是前朝世宗(後周世宗)從遼國手中奪取回來的,這些原本就是漢地,如今已是宋土,哪裡還有再送出去的道理。

話要說清楚,事情也要解決。

宋遼雙方經過多次談判之後,宋朝以增加歲幣的方式,打消了遼國出兵索取土地的述求,在澶淵之盟約定的歲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的基礎上,增至歲銀二十萬兩,絹三十萬匹,換取了北疆的再次和平。

這次增幣事件,史稱「慶曆增幣」。

當然,因為此次挑釁是由遼國先發起的,所以又稱「重熙增幣」。

(重熙十一年)八月丙申,宋復遣富弼、張茂實奉書來聘,乞增歲幣銀絹,以書答之。九月壬寅,遣北院樞密副使耶律仁先、漢人行宮副部署劉六符使宋約和……閏月癸未,耶律仁先遣大報,宋歲增銀、絹十萬兩、匹,文書稱「貢」,送至白溝。---《遼史.本紀十九》

不管如何稱呼此事件,宋朝的退讓是既定的事實。

那麼,宋朝為何不敢和遼國一戰?是兵力不足?還是過分的對澶淵之盟寄予厚望,以致於失去了對遼國的警惕之心?

汪郎告訴你,都不是!

事實上,宋朝君臣並沒有因為澶淵之盟帶來的北疆和平,就降低了對遼國的警惕。

對於遼國,宋朝君臣的警惕之心保持著高度一致。他們始終認為,遼國是大宋最大的勁敵,「國家御戎之計在北為大」①。

正因為如此,宋朝不僅在河北地區(宋朝的河北東路、河北西路,不等同於今天的河北省)常年部署著一支人數在十萬至三十萬間不等的軍事力量,還非常注重對遼國情報的收集,目的就是把遼國當做假想敵,提前做好軍事防禦準備。

天聖時,河北地區的宋軍人數維持在十萬左右。

河北之地,雖有十之七,而得租賦之實者,四分而已。以四分之力,給十萬防秋之師,生民不得不困也。---《續資治通鑑長編 》

但到了慶曆年間,河北地區的兵力竟然擴充到了三十萬,而且都是敢戰、能戰的大宋兒郎,和宋真宗時期駐防河北地區的兵備相比,強大到令大宋君臣無比的驕傲。

定、瀛、滄各置一帥,北京置一大帥,餘十五城分屬定、瀛、滄三路,擇善將守之,十九城都用兵三十萬,定五萬。瀛、滄各三萬,鎮二萬;雄、霸、冀、保、廣信、安肅各一萬,祁、莫、順安、信安、保寧、永寧、北平各五千,北京五萬,為諸路救援。餘二萬分頓諸道,巡檢遊擊兵。今無事時,河朔已有駐泊、屯駐、就糧兵十八萬,本城五萬。至用兵時,約增十萬人,則戰兵足矣。此三十萬兵,非如景德年中閉門自守,皆使出而接戰者也。---《河北守御十二策》

在河北地區駐防了如此強大的兵備力量,可見宋朝對遼國防範有多強。

既然有這麼強大的軍備,那為何宋朝還要如此憋屈呢?關鍵就在於,這次遼國興兵南下,索取財帛土地,完全是趁火打劫。

宋寶元元年(公元1038年),宋朝定難軍節度使、西平王李元昊,自立為帝,建國號夏,並於次年派遣使節向大宋遞交了一道國書,提出夏國和大宋之間是國與國的平等關係,而不是藩屬國對宗主國臣服的宗藩關係,他希望宋朝君臣能夠認清這個事實!

李元昊此舉,在大宋揭起了軒然大波。

在宋朝君臣看來,李元昊的稱帝是徹頭徹尾的謀反、叛亂,他本人就是一個無君無父的跳梁小丑。故而,大宋拒絕承認西夏獨立,稱李元昊為「西賊」。

李元昊的稱帝,打破了宋朝君臣長久以來自我迷醉的內外鹹服、海河晏清的睡夢,也刺激到了他們那隱藏在血液深處的武勇之氣。

既然你李元昊公然謀反,不服王化,那大宋勢必要調兵平叛。

但可惜的是,宋軍的平叛之路並不順利。

李元昊畢竟是西北戈壁灘上長大的人,他的軍隊也是在西北荒野間和吐蕃、回鶻等族的無數戰鬥中,歷經數年打造出來的一支鐵血之師。

面對宋軍的來勢兇猛,李元昊在地形、人心都佔據優勢的情況下,利用西北荒野宜於機動作戰的條件,集中絕對優勢兵力打局部殲滅戰的戰術,相繼取得了三川口、好水川、定川寨等戰役的勝利。

他雖然沒有實現直搗關中的軍事戰略,但成功地讓大宋君臣認清了形勢,接受了他稱帝的事實。

正是在宋朝和西夏處於交織的軍事狀態下,早就對大宋的富足垂涎已久的遼興宗耶律宗真,才會藉此揮軍南下,用武力威逼宋廷以謀取好處。

客觀的說,耶律宗真對時機的把握非常準,他賭對了宋朝沒有在兩線同時作戰的勇氣和能力,從而在宋朝的身上搜刮到了自己想要的財富。

壁畫中的西夏精銳鐵鷂子

汪郎說:

事情到此看似告一段落了,但造成的後遺症卻是很嚴重的。

遼興宗耶律宗真憑藉著宋夏之爭,在政治、經濟上取得了巨大的利益,但此舉引起了李元昊的強烈不滿。

慶曆四年(公元1044年,遼重熙十三年),李元昊不僅收納了叛遼的党項五部,還擊殺了遼國的招討使,從而爆發了遼夏之戰。

然而,茫茫戈壁之上,河曲一戰,這位驕傲的大遼皇帝卻折戟沉沙,只帶數十騎逃出生天,大遼國勢開始江河日下。

對於宋朝來說,這次增幣的屈辱也是難以忘懷的,不僅進一步加強了河北地區的軍事部署,還加深了對遼國的不滿。

這種不滿,在七十八年後的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得到了質變,宋朝和金國達成了協議,雙方約定共同攻遼,瓜分遼土,史稱「海上之盟」。

當然,宋金聯合攻遼,也遭到了宋朝有識之士的反對。

但仇恨往往會淹沒理智,蒙蔽雙眼,宋朝統治者聽不進勸阻,最終還是向遼國派出了大軍。

遼撕毀了澶淵之盟一次,宋也撕毀了澶淵之盟一次,雙方都扯平了。

但宋朝這次單方面撕毀和約,卻沒有遼國那樣的好運氣,最終便宜了金國。

天道,就是如此!

註:

①《歷代名臣奏議.卷三百二十四》

【我是江東汪郎,帶給你不一樣的歷史視覺!堅持原創,喜歡我就請關注我吧!】

相關焦點

  • 大宋和大遼建交始末
    到了大宋,北方是亞洲第一大國大遼。由於後晉皇帝石敬瑭把幽雲十六州割讓給了大遼,繼承中原國祚的大宋和大遼就有了領土糾紛。而且,中原小國北漢做了大遼的附屬國,大宋的一統天下又勢在必行。所以,和大遼的軍事衝突似乎已經不可避免。
  • 《清平樂》~~帶我們夢回大宋
    這部長長的、雋永而溫馨的電視劇展現了我們不那麼熟悉卻實則燦爛多彩的大宋歷史長卷。當時真是感慨萬千,有一種不吐不快之感。先說說宋仁宗和他的 「與士大夫共治天下 」。在某一天播放的電視劇《清平樂》中,那個美麗且任性、淺薄、愚蠢的張妣晗終於走了,讓無數不知道她下一步要做何等蠢事的人終於鬆了一口氣。託爾斯泰說過「人不是因為美麗才可愛,而是因為可愛而美麗」,張妣晗卻是美麗而不可愛。官家可能為了她的美麗和對皇后的不滿意而對其多方寬容,她經常逾制也不肯多說,要是在明清時期早就死n多次啦!
  • 《燕雲臺》:歷史上更真實的蕭綽,數次擊敗大宋,帶大遼走向巔峰
    可以說,蕭燕燕的手段比起歷史上著名的三大女強呂雉、武則天以及慈禧都是不遑多讓,甚至隱隱有超出一頭。因為在蕭燕燕主持下的遼國是大遼最巔峰時期,這個時候大遼的版圖擴張到了巔峰,而對外戰爭也是數次擊敗宋朝,逼得宋朝籤下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條約。
  • 《清平樂》經歷換主角改劇名,你仍能看到美妙的大宋風貌
    這部劇不火,也難啊。王凱和江疏影,皇帝和皇后而我最先關注到這部劇,源於宋,源於我在千百年後的宋。追著熱播劇《清平樂》,劇裡是豐富充盈的大宋風貌。生活中,怎麼也得去看看還原大宋風俗民情的清園呀。於是趁著天氣不冷不熱剛剛好,帶著家人去清明上河園轉了轉。結果,閨女迷上了假山那邊超大滑滑梯,一星期我們就去了三回。
  • 對於大遼,我們是不了解,還是不想了解?
    客觀上,它使得宋遼之間在此後的120年間和平共處,宋的經濟文化的發展達到了此前未有的高峰,大遼也進入了其輝煌時代。在這一盟約背後,有一位中國歷史上傑出女性在起作用,她就是大遼太后蕭燕燕。最近播出並引起熱議的《燕雲臺》便是以蕭燕燕的故事為藍本而創作的電視劇。
  • 北宋靠盟約就能夠與大遼維持百年和平,大遼之後為什麼不可以了
    北宋和大遼之間的和平時間,持續百年之久。而且,百年之間,宋遼僅有外交衝突而無戰爭衝突。遼興宗時期,乘宋夏戰爭之危,契丹把歲幣增加了銀十萬、絹十萬。但契丹也不白拿錢,宋朝打不過西夏,遼朝拿到歲幣後就幫著打,遼興宗兩徵西夏。可以說,中原和草原能夠保持百年和平的,也就宋遼期間。
  • 《清平樂》清平樂 · 看盡大宋風華
    》清平樂 · 看盡大宋風華從《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到《清平樂》,滿屏大宋風華,周末即將到來,恰是重溫宋詞時。我猜電視劇以《清平樂》為名是應了晏殊的詞。晏殊被稱為「北宋倚聲家之初祖」,開創了北宋婉約詞風,詞清麗婉轉,貴而不俗,無處不散發著豁達的人生態度。
  • 深度解析《清平樂》:收起愛恨嗔痴,囿於四方孤城,換得盛世清平
    後來金榜題名,成為天子近臣,依然不改質樸。下朝之後,和友人一起走遍酒肆茶鋪,關注大宋民生。歷史上真實的韓琦不僅長得帥,人聰明,(琦風骨秀異,弱冠舉進士,名在第二。《宋史》)而且還是一位三朝宰相、名列孔廟的大賢臣。
  • 藏在《清平樂》裡的大宋芳華
    藏在《清平樂》裡的大宋芳華 2020-06-21 11: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清平樂》是何含義?「樂」讀lè還是yuè,王凱江疏影的微博亮了
    備受萬眾期待,由王凱、江疏影主演,正午陽光的又一古裝大劇《清平樂》終於和觀眾們見面了。許多不明真相的觀眾在看到片名後,有讀清平yuè的,有讀清平lè的。那麼,問題來了:問題一:到底是讀清平yuè還是清平lè ?
  • 《清平樂》應該怎麼讀?《中國詩詞大會》皖籍學術總負責人幫解讀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日前,熱播電視劇《清平樂》中樂的讀音問題引起了學界的熱烈討論,主張讀lè和yuè的學者都擺出了有力的證據。「我們討論唐宋時期的《清平樂》自當用『詞調』這一名稱,以凸顯其樂曲名的性質。」在他看來,《清平樂》中「清平」二字,無論意思是「清平盛世」還是「清調、平調」,皆不影響「樂」字讀 yuè 。關於「清平」二字的解釋,是兩派觀點的主要依據,一派認為應解釋為「清平盛世」,清平盛世自然快樂,所以應讀 lè ,另一派認為應解釋為「清調、平調」,所以應讀 yuè 。
  • 熱播劇《孤城閉》改名《清平樂》,社會寓意不言而喻
    文/ 最近熱播的電視劇《清平樂》講的是宋仁宗年間的故事,皇帝趙禎在位期間眾多文壇大家、功臣名相一一登場,不禁令觀眾感嘆起那段歷史歲月。 該劇由之前的《孤城閉》改名字為《清平樂》,可謂既貼合現實又藏有大格局。改名的背後又隱藏著多重隱喻。
  • 《清平樂》圓滿收官 展大宋盛世之風品傳統文化之美
    ,也展現了在暗流湧動的朝堂紛爭背後宋仁宗的情感抉擇。美學風格掀大宋熱小到一桌一椅,大至宮廷瓦肆,劇中場景布局皆以傳統美學為梁進行陳設鋪排,使大宋的清雅風流溢於氣韻之內、纖毫之間,在這如畫如詩的場景裡,文人墨客紛沓登場。極致考究的氛圍塑造除了將北宋仁宗一朝「以天下為己任」的士大夫形象豐滿呈現外,更是在悄然之間透出儒臣的一腔風骨與品性,掀起了觀眾對北宋名臣高士的探索熱潮。
  • 《清平樂》4月6日登陸湖南衛視,王凱江疏影展現大宋「仁宗盛治」
    頌仁心盛治,啟大宋風華,以仁宗盛治為主要時代背景的電視劇《清平樂》正式定檔4月6日登陸湖南衛視金鷹獨播劇場。當趙禎選擇承受這份來自自我身份的克制與權衡後,卻發現已無法再兌現自己曾對女兒許下的諾言——要讓她成為大宋最快樂的姑娘。他必須恪守自己的職責,而公主必須承擔起自我的責任。在這高牆之下,他們學著用理智與責任去平衡私心與情感,用使命與抱負為百姓在霧靄中點燃一捧微芒的火,成為黑夜裡最矚目的光。
  • 電視劇《清平樂》中,大宋皇帝趙禎與大明風華的朱瞻基誰更渣?
    ——電視劇《清平樂》中的大宋皇帝趙禎與《大明風華》中的大明皇帝朱瞻基誰更渣的問題產生了深刻的研究與分析,當然此次討論,對還未播完的電視劇《清平樂》的大宋皇帝趙禎略顯不公平,因為看不到後期他還有那些更渣的光榮作為而嘆息啦。
  • 「看劇賞漢服」《清平樂》帶你夢回大宋
    喜歡追劇的同袍們最近一定被安利過一部劇——《清平樂》,這部由正午陽光出品,張開宙執導,王凱、江疏影主演的電視劇改編自米蘭lady的小說《孤城閉》,電視劇以宋仁宗的一生為線索,既講述了北宋皇帝趙禎從少年登基逐漸把控朝政到殫精竭慮愛民治國的故事,也表現了在風起雲湧的朝堂背後,仁宗的情感抉擇和喜怒哀樂。
  • 《清平樂》不是愛情劇,而是大宋眾生相
    由王凱 江疏影主演的《清平樂》,正是追劇好時候~一向正午陽光的劇都是品質劇的保障,但是張開宙導演的戲卻走兩極分化,喜歡的人非常喜歡,覺得製作精良,故事娓娓道來;而不喜歡的覺得節奏太慢,看起來沒意思。而小編屬於前者。
  • 《清平樂》之後,又一部大宋歷史正劇來襲,劉濤、周渝民主演
    今年的4月份,由江疏影、王凱主演的《清平樂》熱播,該劇的故事劇情依舊是宮鬥、權謀,但是各種「大宋文化」卻刷新了不少網友的認知,也讓它成為了諸多好劇之一。不過,隨著《清平樂》的結束,另一部關於大宋的「歷史正劇」也快要上線了,它就是《大宋宮詞》。
  • 從電視劇《清平樂》劇名說起
    從電視劇《清平樂》劇名說起清平,太平世界,百姓安康,漢 班固 《兩都賦》序:「臣竊見海內清平,朝廷無事。」郭沫若 也說過,「世事臨到清平的時候,他們或許還可以謳歌一下太平「。而以「清平」字眼的《清平樂》是個詞牌名,是宋朝常用的詞牌名。最近,由正午陽光出品,張開宙執導,朱朱編劇,侯鴻亮任製片人,王凱、江疏影等主演的古裝大劇正用此詞牌名作為劇名,北宋為背景,在風起雲湧的朝堂之事與剪不斷理還亂的兒女情長之間,還原了一個複雜而真實的宋仁宗。
  • 張愛玲成宋家私產?宋以朗:我是被逼無奈
    她說,宋以朗是個很溫和的人,說話有點慢,說到興奮時會笑得咯咯聲,他可能看透很多事物,對很多事情不在乎,統計學的思維讓他學會不加評價,鋪排所有材料出來,讓大家去思考去整理。他的家與從前比,現代化的東西可能就是一臺按摩椅和一部健身用的電動單車,還有書和碟,以及幾臺大電腦。我問他,「你覺得你最開心是哪個階段?是20—30歲,還是30—40歲,還是40—50歲?」「都是那麼開心。」他一刻也沒有猶豫,「從來沒人逼我做不想做的事,不想做就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