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飛正傳》:經常換女友的渣男,究竟在想些什麼?

2020-12-23 來一口蒜蓉辣醬

有沒有那麼一刻,你想撬開渣男的腦袋,看看他究竟在想些什麼?

我認識一個男孩兒,183的個子,長相帥氣、待人寬和。但他有一個壞毛病,那就是經常更換女朋友,和女孩兒處不了多久就會分手。他說他不想結婚,但戀人卻從未斷過,女孩兒也總是前僕後繼地飛向他的懷抱,猶如熱衷於獻祭撲火的飛蛾。然而,不娶何撩?很多時候我都想撬開他的腦袋,看看他究竟在想些什麼。

不久前看了《阿飛正傳》,張國榮出現沒多久我便想起了他。彈幕的走向非常有趣,一開始都在誇阿旭會撩是個高手。看久了大家便得出了一個結論——這是個渣男。

阿飛嘛,指的是青年流氓,所以《阿飛正傳》講的是一個流氓的故事?可是影評裡罵阿旭的並不多,幾乎都在討論這部電影傳達的哲學命題,分析情節的巧思和張國榮的演技。有人說,這個角色如果不是張國榮演肯定會被罵慘,這部片子的藝術效果可能也沒有這麼好。這一點我深以為然。

並不是每一個男人,都能當頻繁更換女友的渣男。他們往往有著超高的話術、不錯的顏值、進攻的意識以及令人著迷的氣質。他們就像一本藏了很多故事的書,而好奇是人的本能,母性存在於每個女人的體內。所以,她們會被吸引,會忍不住想要了解他、愛他、擁有他。與此同時會好奇,他的腦子裡究竟在想些什麼。

電影一開始講述了阿旭和蘇麗珍的邂逅。第一眼看見阿旭,那股危險和迷人的野性便漫出了屏幕。他每天都會出現在蘇麗珍打工的地方,聲稱想和她做朋友,並用一句超級浪漫的話,俘獲了女孩兒的心。那段對話是這樣的——

張國榮:看著我的手錶。張曼玉:幹嘛要看著你的手錶?張國榮:就一分鐘。張曼玉:時間到了,說吧。張國榮:今天幾號了?張曼玉:十六號。張國榮:十六號,四月十六號。一九六零年四月十六號下午三點之前的一分鐘你和我在一起,因為你我會記住這一分鐘。從現在開始我們就是一分鐘的朋友,這是事實,你改變不了,因為已經過去了。我明天會再來。張曼玉(獨白):我不知道他有沒有因為我而記住那一分鐘,但我一直都記住這個人。之後他真的每天都來,我們就從一分鐘的朋友變成兩分鐘的朋友,沒多久,我們每天至少見一個小時。

人類不僅是視覺動物也是聽覺動物,更何況眼前的男人又英俊又浪漫?於是,他們順理成章地在一起了。然而,鏡頭一轉,又出現了另一段對話——

張曼玉:我們認識多久了?張國榮:很久了,不記得了。張曼玉:我表姐快要結婚了。張國榮:是嗎?替我去恭喜她。張曼玉:她說結婚以後會搬到家公家婆那邊住。張國榮:那就是說?張曼玉:那就是說我得找地方搬了。張曼玉:我想搬到這裡和你一起住。張國榮:好。張曼玉:那我怎樣跟我爸說呀?張國榮:說什麼?張曼玉:我們的事呀。張國榮:我們的什麼事?張曼玉:你會不會和我結婚?張國榮:不會。張曼玉:我以後不會再回來了。

追求女孩兒的時候,每日蹲點守候,用盡了甜言蜜語。在一起了卻連認識多久都不記得,甚至連彼此的戀人關係都不想承認,似乎只是玩玩而已。那句不會跟你結婚在溫存過後脫口而出,顯得冷漠又無情。

10分鐘,一個渣男的形象便根深蒂固地印在了我的腦海,我相信了他的存在並深深感到氣憤。我習慣了賦予每件事情意義,所以我想了解他如此行徑的原因,這也是我繼續看下去的動力。畢竟,不了解一個人就張口開罵,會顯得有點兒無理取鬧。

電影裡有一句經典的臺詞:「聽人家說這世界上有一種鳥是沒有腳的,它只可以一直這麼飛啊飛,飛累了就在風裡睡覺……這種鳥一世只可以落地一次,那次就是它死的時候。」這隻鳥究竟是什麼?它代表著阿旭?每一個在塵世掙扎的人?還是在當時即將回歸的香港群體?沒人能給出確切的答案,因為每個人的思考都是獨一無二的。

1、 長久的厭惡

阿旭的養母是一個交際花,不難想像小時候的阿旭過著怎樣的生活。

他眼中的母親,必定周旋在各種男人之間,用廉價的愛情交換著金錢,擁有一顆怎麼也填不滿的心。他對這種行為深深地厭惡著,所以母子關係並不好。但他無力掙脫,被名為親情的東西緊緊束縛。

內心深處他愛著這個令他不恥的養母,看見她喝得酩酊大醉時,會伸手抹去她嘴角的嘔吐物,出面暴揍那個騙她錢的小白臉。這種親情和是非道德摻雜在一起的感覺,最讓人無力了。

張國榮的父親是個風流的男人,經常在外面拈花惹草,對妻子格外冷漠。所以張國榮的母親沒有熱情照顧孩子,轉而對孩子們異常冷漠。但是,張父依舊肩負著一個做父親的責任,供養著一家老小,見到張國榮時也會熱情地招呼他給他零花錢,甚至還送他出國留學。

從道德是非上來看,小時候的張國榮應該是厭惡這種風流習性的,但他掙脫不了,既需要父親的養育,又感激著對方的恩情。做孩子的是不好責備父母的。而對於母親,張國榮的感情也同樣複雜,他一邊同情著母親,一邊又深深怨恨著她,怨恨她的冷漠和無情。

做數學判斷題的時候,我們能夠很輕易地寫下對錯,可現實卻錯綜複雜。所以,長久生活在糜爛、壓抑的家庭,阿旭的內心一定十分糾結。他不願多想,想多了便會多愁。也無法訴說,因為那種情緒,是說不清楚的。以至於他總是沉默,擁有著一雙與所有人疏離的眼睛和一副透著憂鬱的面孔。

2、 宣洩的藉口

有一天養母告訴阿旭,他是她收養的。

這個時候,阿旭看到了希望。他身上終於沒有那層「血緣關係」的枷鎖了,他也終於有機會擺脫現在的生活了。能藉由「不是親生的」這件事,來宣洩對於養母的恨意。有正當地立場,指責這個不是自己生母的女人,在他成長過程中犯下的錯。他對於生母也有著怨恨。怨恨她將自己拋棄,丟給這麼一個不堪的女人。

他要把自己從這兩個女人身上受到的苦,加諸在其他女人身上。所以,阿旭的渣,在他知道自己有一個親生母親之後,終於爆發了。不得不說他繼承了交際花養母的「優良傳統」。對於撩妹,可謂信手拈來。

如果你不認可長輩的人品,你是沒法將他的話聽進心裡的。面對他的時候,總會忍不住挑剔、批判和懷疑。所以,阿旭不會向養母撒嬌。他從很小的時候就學會了強硬和冷漠。在面對女朋友時,也總是扮演著掌控者。都說男人在面對心愛的女人時,會活得像個小孩,可這一套顯然不適用於阿旭的身上。他已經為女人傷透了心,在戀愛中便只想索要快感,享受被愛,絕不給人拿捏自己的機會。

他光明正大地和養母作對,一直嚷嚷著要去尋找自己的生母。其實對於一個素未謀面的人,他不見得有多深的感情。生母在他的心中更像是一個符號,一個縹緲的意象。他不滿於現在的生活,對未來抱有小小的幻想,希望生母是和養母截然不同的存在,能將他從現實的泥沼中拉出去。

他不想過現在的生活了。

3、矛盾與掙扎

然而,現實是殘酷的。阿旭的夢在找到生母之後碎了。他清楚地知道自己是不被承認的,母親拋棄了他,甚至連見他一面都不肯。

他,沒有希望了。

阿旭這個人是很矛盾的。

他討厭小白臉,但卻擁有著小白臉的所有特性,帥氣、會撩、讓女人心甘情願為自己花錢。所以他深深地厭惡著自己。當咪咪提出「我養你啊」這句話時,阿旭內心的震動勢必不小,原來他可能變成自己憎惡那一類人,所以狼狽地將咪咪關到了門外。

他是個渣男,但卻沒有泯滅良心。當知道女人有愛上自己的傾向後,便會順手將對方推開。當蘇麗珍找他複合的時候,他明白地告訴對方和他在一起是不會幸福的,他說他不可能結婚。他早就不對婚姻抱有期待了,因為他生長在一個畸形的家庭裡,所謂的天倫之樂究竟應該是什麼樣子,他一概不知。他也不相信自己有足夠的愛陪伴一個女人度過餘生,因為他連愛自己都已經力不能支了。他不是沒有心,只是沒有能力和勇氣。

他想認真活著,可從小接受的教育,養成了他遊手好閒的習慣,他並不知道應該怎麼去認真。要知道,成長在一個人身上打下的烙印並不是那麼好去除的,慣性是一個很可怕的東西,他能腐壞人的靈魂。

觀眾在看完《阿飛正傳》之後,會因為渣男阿旭而感到氣憤,責備他的冷漠、自私和無情。可是,他的世界本就是扭曲的,正常的事情他沒見過,又怎麼可能做得出來?他的所有行為,都在很久以前打下了烙印,那些東西根深蒂固地影響著他,他便自然而然成了我們看到的樣子。

上心理諮詢課的時候,老師給我們講了這樣一句話:「當你了解了一個人的歷史之後,你便能理解他為什麼會變成現在的模樣。」沒有對錯,只有因果。

不學無識、無情無義。如果可以,他也不想這樣,他的內心矛盾而糾結,一邊厭惡自己,一邊渴望改變和拯救。在尋找生母而不被接受後,他知道沒人能拯救自己了。

為什麼不自救呢,非要找個希望和寄託?人有自救的可能,但並不是所有人都有自救的能力。做任何事都需要能量,如果愛是原動力,那麼阿旭的原動力幾乎是枯竭的。

他不能接受養母的愛,因為他的道德判斷讓他深深厭惡著這個女人,糾結和掙扎消耗了彼此之間存在的溫情;他得不到生母的愛,因為他從小就被拋棄,一個寧願給錢也要拋棄他的女人,就是鐵了心不想要他;他拒絕女友的愛,哪怕能享受片刻的溫存,也會因為無力為繼,而選擇逃離。他找不到認真生活的理由。

心理學上解釋,經常更換女朋友的男人,有著很強的依賴心理。因為沒有感受過正常的親子羈絆,所以渴望在別的女人身上尋找安全。然而,他還不夠獨立、不夠完整、不夠強大,在面對進一步發展的時候往往會生出退意,會將事情想得非常糟糕,害怕踩入一個拔不出的陷阱,害怕給對方更深的傷害……

如果可以,阿旭不想當一個渣男。

如果可以,願你是只有腳的飛鳥,可以停留,可以幸福。

相關焦點

  • 華仔演繹渣男教程,劉錦玲成被始亂終棄,劇情神似《阿飛正傳》
    華仔演繹渣男教程,劉錦玲成被始亂終棄,劇情神似《阿飛正傳》如果提到劉鎮偉導演,估計大家想到的是他豐碩的影視作品和影視作品質量不咋地。《天長地久》男主華仔出演,人設嘛就是標題說的渣男。這次的這個設定可以說是最符合華仔顏值的了,再加上93年時華仔只有30歲,這樣的一個年紀正是華仔顏值巔峰時期。所以,如果你進入了影片,你會看到一個氣質溫潤,長相英俊,會心疼人但最終把自己女友始亂終棄的男主。不管華仔對渣男的詮釋是否到位,反正顏值和耍帥是到位了。
  • 從《胭脂扣》到《阿飛正傳》《東成西就》,張國榮演過多少渣男?
    《阿飛正傳》張國榮在香港娛樂圈是出名的好人,對朋友特別是後輩新人關照的事例數不勝數,而且其本身氣質高貴,相貌俊美,可以說是香港影壇最好的第一暖男。然而,他卻能把阿飛那樣的渣男演繹得入木三分,這可能就是很多小鮮肉最欠缺的演技和專業精神。憑藉,《胭脂扣》、《阿飛正傳》、《東成西就》、《錦繡前程》、《戀戰衝繩》等多部經典影片,張國榮塑造了多個同不風格的渣男形象。
  • 《阿飛正傳》張國榮的阿飛為什麼這麼渣?梁朝偉的3分鐘什麼意思
    《阿飛正傳》裡的張國榮是這樣回答的: 我聽別人說這世界上有一種鳥是沒有腳的,它只能夠一直的飛呀飛呀,飛累了就在風裡面睡覺,這種鳥一輩子只能下地一次,那一次就是它死的時候。28年前的這部經典之作,沒想到重映了。當年戲裡的人早已物是人非。
  • 【張看電影】《阿飛正傳》:永遠的阿飛,最初的王家衛
    張愛玲寄給王家衛的信譚家明是香港新浪潮電影的主要導演之一,錄影帶是他拜託王家衛郵寄的(他想導演《半生緣》)。《阿飛正傳》的剪接也是他。剪接做得好,幾乎奠定了王家衛以後的風格。可我仍然遺憾並不是王家衛想要導演《半生緣》。張愛玲如果看了《阿飛正傳》,多半她會喜歡。也遺憾她沒有看。
  • 《阿飛正傳》我們是走散了還是從來沒見過
    我還清楚的記得,當時我是受到《阿Q正傳》這部漫畫的影響,抱著好奇的心態點進去看了,結果,電影裡的阿飛和那個漫畫裡的阿Q完完全全兩個人。《阿飛正傳》裡也完全沒有《阿Q正傳》的搞笑,溫暖。張國榮都去世這麼久,還有人懷念他是有道理的。一條大褲衩,一件白背心,就在鏡子前跳舞。你看著他,你便覺得他代表了一個時代,代表了一種風格。
  • 張國榮坦言,《阿飛正傳》是他拍得最好的一部電影
    他當時在幫王家衛做《阿飛正傳》的策劃。兩人吃飯時,張國榮表示他想退出歌壇了。但是,還會拍電影。特別提出說,如果是王家衛導演的戲,就算再辛苦也願意拍。本來只是隨便說說的,沒想到陳善之上心了。就在當天,他約了王家衛。
  • 《阿飛正傳》——最好的年華
    好像提起張國榮,大陸的影迷首先會想起《霸王別姬》,而香港的影迷則會想到《阿飛正傳》。2018年6月25日,由王家衛執導,張國榮、張曼玉、劉嘉玲、張學友、劉德華、梁朝偉主演的《阿飛正傳》在內地重映,當時也是在榮迷中引起了激烈討論,大家紛紛表示「無論你是誰,只要你看了阿飛,我們就是朋友了。」
  • 王家衛的《阿飛正傳》,讓張國榮首獲影帝,誰成就了誰的傳奇?
    就在這時,王家衛找到他,邀請他出演他的新電影《阿飛正傳》並承諾影片會在他「金盆洗手」之前完拍。1990年3月20日,《阿飛正傳》開拍,這時距離王家衛之前承諾的開拍日期已經過去整整6個月了。陰差陽錯地,已經退出娛樂圈隱居加拿大的張國榮恰在此時回到香港。出演《阿飛正傳》似乎是張國榮的宿命,而2003年4月1日張國榮在香港東方文華酒店那一躍,冥冥之中,有阿飛帶給他的命運烙印。
  • 28年後再看《阿飛正傳》的人到底在看什麼?
    《阿飛正傳》拍攝於1990年,片子在香港上映時票房表現並不理想,但它卻讓哥哥張國榮斬獲了人生中唯一的一次金像獎。2005年,金像獎選出「100部最具代表性的電影」,《阿飛正傳》名列第三位。而我鍾意《阿飛正傳》,是因為當初在看到旭仔(張國榮 飾)一個人對著鏡子扭來扭去跳舞時,像是誰給了我胸口一記悶拳,說不上來什麼具體原因,但就是會萬分難過。
  • 《阿飛正傳》——讓張國榮NG了47次的床戲到底如何
    我自生為無根鳥01 張國榮去試鏡了《阿飛正傳02 《阿飛正傳》本來是一個系列電影的上部所以當王家衛談起《阿飛正傳》的創作時,鄧光榮拿出四千萬港元,要求王家衛拍出上下兩集。鬼才導演王家衛05 《阿飛正傳》票房雖差
  • 【每天一部好電影】阿飛正傳
    它完全不講究傳統電影的敘事方式,對事件的前因後果、人物的來龍去脈幾乎全無交代,誰知道這男人是做什麼的,什麼出身,多大年紀,為什麼毫無商量餘地地就跟如膠似漆的女友分手?這位昔日的大導演兜兜轉轉變成了王家衛的剪接師,《阿飛正傳》全片幾乎都是由譚家明從六十萬英尺的膠片堆中一手剪成,王家衛並未參與什麼意見,從這個角度來說,譚先生起碼也應該算是《阿飛正傳》的半個導演,欣賞這部電影時絕不應該忽略。
  • 阿飛正傳:蘇麗珍倔強又卑微的愛
    《阿飛正傳》很早有聽說,一直被這個名字迷惑,像是一個小人物悲慘曲折的故事,或者香港武打電影?引起興趣是不知從哪裡刷到了哥哥扭動身姿跳舞那段,導演赫然出現王家衛的名字時,決定要看看。雖然我對這位名導的了解僅限於看了東邪西毒後的一頭霧水。
  • 一窺電影《阿飛正傳》裡的愛情
    電影《阿飛正傳》海報《阿飛正傳》展示了不同的男男女女之間的個性和他們對愛情的態度電影《阿飛正傳》開頭電影《阿飛正傳》是王家衛第二部作品,電影沒有特意的形式,開頭旭仔(張國榮 飾《東邪西毒》用一壇酒測試你是否還記得我,《重慶森林》用一張潮溼的登機證說明我未曾遺忘你,而在《阿飛正傳》裡,旭仔用「一分鐘的朋友」讓身邊每一個女人都把他牢牢記在心裡;那或許是種補償心態,當年被生母拋棄,致使遭受遺棄的焦慮深深的流淌在旭仔的血液中;《阿飛正傳》裡出現大量的時鐘畫面,滴答滴答的聲響,提醒著生命正在一點一滴地消逝,訴說著愛情的短暫與難以長久
  • 一窺電影《阿飛正傳》裡的愛情
    電影《阿飛正傳》海報《阿飛正傳》展示了不同的男男女女之間的個性和他們對愛情的態度,及各有自我認知與執著的一面;電影裡對旭仔這個角色的琢磨更是淋漓盡致,他極度自我中心、固執,讓他對一切顯得俐落且敢愛敢恨,但是強烈的個性,卻也讓他永遠不願正視生命掙扎過程裡脆弱與無依的一面;旭仔從來不認真看待每一段感情、對任何事情都滿不在乎,要成就這樣一個轟轟烈烈的個性,其實是需要犧牲生命裡很多其他的部分
  • 阿飛正傳:那段風花雪月
    今天我想安利的是王家衛導演的《阿飛正傳》,這部稱得上是王家衛的成名作,實際上奠定了他電影的基調與美學風格,這也是「蘇麗珍」故事的開始。雖然很多人都說《阿飛正傳》是講述香港那一代青年的迷惘與自知,但我認為《阿飛正傳》就是一個因孤獨而放縱,因孤獨而流浪的悲情故事。故事始於旭仔與售票員蘇麗珍的愛情,影片一開始就展現了旭仔情場高手的一面。
  • 張國榮的《阿飛正傳》
    影片《阿飛正傳》的開場在這樣逼仄的環境中展開,伴隨著人物的對白和環境聲的重點刻畫,使我們深入故事其中,為此正中導演下懷。這是王家衛電影裡慣用的手法,幾近平鋪直敘,但也初具特色。杜可風的攝影風格,多室內景、夜景、用冷、暗的照明,永遠沒有固定方位的拍攝;此外,他對時間的強調以及許多經典的臺詞和內心獨白,也都是由這裡開始。電影以人物而不以劇情為中心,打破敘事與類型傳統。
  • 《阿飛正傳》:一個不懂愛的渣男,周旋於無數個女人之間的故事
    他先是讓蘇麗珍這種內斂、羞澀想要一段穩定婚姻的女人,為了他放棄自己要結婚的念頭,只想待在他的身邊。後又讓咪咪這種在風月場所待的女人,心甘情願呆在他身邊,說出:」沒錢,我養你啊!「這樣的有些傻裡傻氣的話。旭仔這樣的男人,女人遇上了,一輩子都不會忘記。但是,他又誰都不屬於。就像蘇麗珍問的:」你到底有沒有愛過我「。
  • 阿飛正傳,劉嘉玲張國榮,一世情仇!
    在我第一次聽說《阿飛正傳》這部片子是在劉嘉玲的一個訪談節目中,那一次我聽到她描述這個片子非常的著迷,臉上都是笑容。《阿飛正傳》是由知名導演王家衛導演,以1960年代初期的香港為背景,講述了一位孤傲、叛逆青年的內心世界和情感糾葛,真實再現了香港普通青年的生活環境和社會狀況。這部片子一上映就獲得了很多好評,也獲得了當時很多有名的獎項,比如1991年,該影片在第1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上獲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五項獎項,而張國榮也憑藉《阿飛正傳》獲得第1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
  • 阿飛正傳:為劉德華打造的劇本,換張國榮主演,投資公司原地破產
    死亡,愛情,歸宿,救贖,這些關鍵詞成為無數電影的主旋律,王家衛的電影可能是這些題材中的佼佼者,每個人看完他的電影可能都覺得自己看懂了,又好像沒有看懂,而《阿飛正傳》正是開創王家衛似懂非懂電影風格的作品,時至今日,30年已過。
  • 【阿飛正傳】梁朝偉生日快樂!那3分鐘無臺詞片段是什麼含義?
    《阿飛正傳梁朝偉在《阿飛正傳》中,也貢獻了三分鐘無臺詞的最經典片段,展現了實力演技!在這三分半鐘裡,他沒有一句臺詞,磨光了指甲,穿上了西裝,整理了些瑣碎之物,點了疊鈔票,梳頭,看表,關燈,丟煙。他放進口袋裡的正是阿飛給咪咪的那一對耳環。而那一疊錢,正是咪咪來菲律賓之前一直愛慕她的阿飛的好友(張學友飾)為她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