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城區年內將建成百個公共停車場
新增3家立體車庫,一家已試運營 新建停車場多在老舊社區及醫院附近
2月23日,位於長沙市芙蓉路八一橋附近的芙蓉城立體停車樓開始進行試運行調試。該立體停車樓採用技術穩定可靠的垂直升降方式,屬國內目前較先進的智能立體停車設備。記者 徐行 攝
下月中旬開始,開車前往長沙市芙蓉中路八一橋附近辦事的市民朋友們,可以將車停放在芙蓉城立體車庫了。在此處立體車庫投入使用的同時,長沙市芙蓉區都正街和九如巷正在建設的兩處大型地下立體停車場今年也將投入使用。長沙市今年將建成100個公共停車場、2.2萬個泊位,長沙市停車場管理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表示,立體停車庫佔地少,而且節能、環保、防盜,有望在全市推廣。■記者 葉子君 實習生 唐夢遠
可供104臺車停放
芙蓉城立體車庫位於長沙市芙蓉中路八一橋北側,2月28日上午10點,車庫正在進行例行檢修。
車庫前方的人行過道裡,已經橫停了五輛車,稍遠一點的芙蓉中路輔道上,緊密停成一列的十餘輛機動車使路面顯得有些擁堵。
車庫高約29層,設有兩個入口,分別在芙蓉中路以及建湘路上。在芙蓉中路入口上方,一條大紅色橫幅標示著:試運營期間,歡迎免費停車。
從去年啟動建設至今,立體車庫已經陸續完成前期調試工作,車庫採用垂直升降方式,「是目前國內最先進的智能立體停車設備。」
立體車庫的平均存取車等候時間90秒,提升速度為60~120米/分鐘,車輛停進去後,升降設備將自動將其升至上方空餘平臺,在取車時,平臺還會自動旋轉使車頭朝外,讓車主開行出來更方便。
這座長沙市最高的立體車庫,將用104平方米的佔地面積,容納104臺車輛的停放。
收費標準看齊周邊停車場
「104平方米停放104臺車是什麼概念?如果轉化為平面停車場,至少需要超過4000平方米才能容下這麼多的車。」在立體車庫現場,來自長沙交通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的一位負責人介紹,「按平面來算的話,104平方米也最多只能停6臺車,這也是長沙市用地最節約的一處車庫。」
這位負責人補充說,立體車庫佔地少、空間利用率高、智能化程度高,「對核心城區以及寸土寸金的大型商圈來說,立體車庫可以對停車做相當大的貢獻。」
短暫的試運營過後,車庫將在下月中旬開始投入使用, 擔心市民在前期可能有些不接受,這位負責人介紹說, 「立體停車庫有很多種形式,在國內來說都是新事物,其實市民可以把它理解成一部電梯,不過是載車不載人的而已。」在收費運營的前期階段,他們將安排專人值守,等到後期時再轉為由車主自助操作。
目前,立體車庫的收費標準仍在等待長沙市發改委及市物價局審核批准,根據介紹,收費將根據市場行情定價,「基本與周邊停車場差不多。」
記者比較了下緊挨著的金帆大廈地下停車場,這裡的停車場停車15分鐘內免費,超過15分鐘在四小時內收費10元,每天單次最高收取為40元。
年內共建100個公共停車場
芙蓉城立體車庫只是長沙城區將建的眾多公共停車場其中的一個,在2017年初的長沙市政府工作報告中,長沙市政府提出「新增城區100個公共停車場、2.2萬個公共停車位」的民生大禮包。
目前,這個大禮包正在由各方共同努力推動中,業主各方包括長沙交通集團、長沙城投集團以及其他資本方等。
「早期我們已經對全市147塊停車場規劃用地進行了摸底調研,梳理出58宗條件比較成熟的地塊。」長沙交通集團一位負責人介紹,目前58宗地塊已全部在長沙市城鄉規劃局完成立項審批,他們也成立了專業的停車場建設管理公司和智能停車信息平臺公司,以逐步落實58宗土地的開發建設和全市停車信息的統一管理。
用地集中在老舊社區提質改造、單位自有用地利用、學校以及其他公共綠地等範圍內,目前,包括湘雅路社會公共停車場、長沙市財政局宿舍前坪、長沙市公安局大門外前坪、長沙市第十五中學操場地下停車場等項目正在前期準備中,其中,在芙蓉區都正街和九如巷兩個區域,目前正在建設大型地下立體停車場。這兩個地下立體停車場佔地面積很小,可有40米深。跟立體停車樓不同的是,地下停車場是通過機械設備將車降到地下40米深的車位上。這兩個地下停車場預計今年可投入使用,屆時又將新增427個公共車位;湘雅路社會公共停車場位於湘雅路與芙蓉路口西北角,在棚改徵拆完成後,未來這裡將有一處總佔地面積約1.3萬平方米、可新增停車泊位1800-2000個的公共停車場出現。
曾出臺專項規劃緩解停車難
一面是新增的公共停車場數量,一面是上漲更快的機動車保有量,為了化解停車設施的供需矛盾,早在2014年時,長沙市曾就此研究,出臺過一部專項規劃及一份實施方案。
按照不同區域採取不同停車供給策略,《規劃》還將中心城區劃分為A、B、C三個分區,其中三一大道及嶽麓大道以南主城為A區核心控制區,停車供應率為0.7,西二環、北二環、南三環與京港澳高速圍合區為協調發展區,停車供應率取1.0;外圍其他地區為C區適度滿足區,停車供應率取1.3。
在同年發布的《長沙市城區停車設施建設管理實施方案》中,文件提出,2020年前,芙蓉區、天心區、嶽麓區、開福區、雨花區內五區共新建650個公共停車場,新增15萬個公共停車泊位,其中核心區域(瀏陽河-東南二環-湘江路圍合區域)新建190個公共停車場,新增3.5萬個公共停車泊位。
聲音
停車場建設盼政策支持
「希望政府出臺相關政策,在公共停車場的土地供應和規劃上提供更多支持。」長沙交通集團一位負責人介紹,在去年時,他們曾形成過一份匯報文件,請求市政府儘快出臺關於加強公共停車設施建設的實施意見,一方面希望市政府在他們報建報備的過程中提供更有利於社會公共停車場發展的政策,另一方面希望可以相應地增加或提高對於社會公共停車場建設的補助,同時鼓勵更多的民營資本參與到社會公共停車場建設當中來,「鼓勵他們利用自有土地改建、擴建或新建公共停車場。」
「社會公共停車場是社會公益項目,如果沒有相應的補助或者政策支持的話,很難維持運行。」這位負責人介紹,就芙蓉城立體車庫而言,他們已在爭取能夠利用車庫頂部LED屏來獲取收入貼補運營。
最新
智慧停車APP已推出
打開APP,一看就知道附近有哪些停車場、還有多少個空餘停車位、需要時點擊導航過去……近日,由長沙交通集團開發的城市級智慧停車管理運營平臺——「湘行天下」應用在安卓市場和蘋果市場上線,記者下載後進行了體驗。點擊「車位導航」後,APP提示最近的停車場位於復地崑玉國際,100個車位中還有82個停車位空餘,「詳情」內有具體位置,以及收費標準:1-12小時5元、12-24小時10元,如果導航需要再另外安裝百度地圖。
「APP目前只錄入了長沙城區部分公共停車場信息數據,未來還將繼續完善。」長沙交通集團一位負責人介紹,這款APP不僅可提供智能停車、導航尋車位、路邊停車,還將實現自助繳費與線上支付等功能。
他山之石
看看別國破解「停車難」
德國:馬路中間設停車帶
對於沒有條件建立停車場的地方,德國柏林利用在交通主幹道兩側建停車帶的方式予以解決,並在馬路中間設置一條長長的晝夜免費停車帶,用停車帶作為雙向車道隔離帶,為觀光遊客創造了就近停車的便利條件。
新加坡:白天晚上各停各的
新加坡人給許多公共車位畫上不同顏色,白色車位可以臨時停車(當然也是收費的),紅色車位要購買長期季票才能停。還有一種紅白相間的車位。白天固定車位車主開車出去,車位就成了臨時車位。晚上車主回來,車位又變回他自己的固定車位。
澳大利亞:計程車位賺零花錢
在雪梨和墨爾本,車主常常把自己的車位白天出租,基本是上午9點至下午5點這段時間。白天車主上班,車位閒置,來附近辦事或者上班的人正好可以用上。計程車位每周還能賺點零花錢,大概50到90澳元不等(1澳元約合5.1元人民幣)。一般也有專門的中介來登記經營這些車位。
英國:徵收擁堵費
為了控制倫敦市區的汽車數量,倫敦一直在向車主收取擁堵費,只要進城添堵就得收費。擁堵費涵蓋區域僅包括倫敦最中心地帶,面積大約20平方公裡。這一地區的路口架設了200多部實時監控攝像頭,任何進入車輛都會被拍下車牌號碼,然後傳輸給交通局的中央計算機資料庫,所以不存在「逃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