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多地路邊停滿車,周邊立體車庫空蕩蕩成雞肋,車主為何顧慮多

2021-01-14 北晚新視覺網

「眼巴巴看著這些鐵傢伙佔這麼大一片地方,可就是不能停車,你說氣不氣人!」自從7月份北京主要城區全面實施路側停車電子收費以來,社區內部停車資源充分開發利用的需求陡然上升。近日,本報陸續接到一些讀者對社區裡機械立體停車設施閒置的投訴。於是記者調查了西城區安德馨居和昌平區天通苑西三區等社區的立體停車設施,探究它們究竟為何閒置?

案例1

樓間擠進袖珍車庫

閒置多日「藏汙納垢」

從南門一進入安德馨居東區,記者便感受到小區車位之緊,小區道路兩側的地面停車場車停得滿滿當當,連禁止停車的消防通道都被一輛私家車佔去大半。在東區南部的126號樓附近,記者找到了居民投訴的那個立體停車庫。

這是一個寬約8米、長約5米的橫移式立體停車庫,是記者採訪中發現最袖珍的立體停車設施。雖然所能容納的車位只有8個,但它佔地面積小,剛好能夠「塞進」社區居民樓之間。該停車庫有3層,地面上的2層除去一個交換車位,分別有3個可停車位,地下一層有2個停車位,這樣最多可同時供8輛車停放。停車場的橫梁上貼著停車注意事項和廠家「解決停車難」的廣告詞。立柱上的操作說明顯示,車主只需刷卡便可啟動停車設備,如遇緊急情況可按下緊急按鈕並通知管理員。

位於安德馨居東區南部的「袖珍」立體停車場

可惜的是,這個車庫中一車未停。記者現場看到,入口處用黃色的鐵網擋住,內部也早已成了垃圾的藏身之地。車庫地面積了厚厚的一層灰,角落裡落葉和塑膠袋纏繞在一起,看起來閒置已有些時日。

正在「車叢中」晨練的一位老人告訴記者,小區車位根本不夠,兩年前聽說要建立體停車庫,大家都覺得是好事,「哪知道建好以後它會成擺設,不僅沒停上車,還佔了一大塊地,鍛鍊都沒地兒了」。說起此事,老人頗為不悅。據了解,閒置的立體停車庫佔去四個車位,讓原本就不富裕的小區車位更顯緊張。住在旁邊的居民對於車庫影響採光和景觀等問題也頗為不滿。

居民樓間「塞進」這麼大個鐵傢伙,擠得老人沒地鍛鍊

案例2

500車位僅停一輛

「立體停車」成雞肋

無獨有偶,天通苑西三區立體停車庫也出現了閒置的情況,但相比僅有8個車位的安德馨居立體停車庫,這個立體車庫的體量大得多。

記者在現場看到,天通苑西三區立體停車庫位於天通苑西三區東北角,與小區僅一街之隔,而且這條街溝通了太平莊北街和天通苑地區的交通幹線立湯路。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卻沒有帶來預想的經營效果。

天通苑西三區立體停車庫

7月19日記者走進天通苑西三區立體停車庫,一位保安正在掃地,後面掛著一條車位預訂出租的橫幅,偌大的停車場十分冷清。其管理與維修服務招標公告顯示,停車庫佔地3795平方米,招標人為北京市昌平區城市管理委員會;而一款停車軟體顯示,該立體停車庫有車位1500個。該車庫目前由北京順天通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經營管理。

該立體停車庫有兩個樓層,每一樓層有兩個停車層,停在二樓的車輛需要靠直升電梯運送。只有地面一樓有車輛停放,二樓整個樓層超過500個車位中,竟然僅停了一輛車。而記者現場注意到,與安德馨居東區相似,其立體停車庫附近的地面停車場上,空餘車位已經所剩無幾,而小區內,幾乎每一棟樓樓下都停滿了車,已經很難找到地面停車位。

7月19日下午,天通苑西三區偌大的立體停車庫二樓只停了一輛車

探因

立體車位定價左右為難

安德馨居和天通苑西三區這兩處立體停車設施都處於停車需求大,車位緊張的社區,為何閒置?

天通苑西三區立體停車庫對面的地面停車場,車停得滿滿當當

帶著疑惑,記者撥通了安德馨居物業的電話,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該立體停車庫是2017年建成的。由西城區房屋土地經營管理中心投資建設,建成後歸小區物業管理維護,但目前「不具備停車條件」。據說原先預計建設一個300個車位的大型立體停車庫,但最後只建了一個這麼小的。「可能它是個試點,根據使用情況還將在其他社區推廣。」

該工作人員坦言,小區車位緊張,物業也想啟用該停車場,可這類電動立體停車庫需要專人操作,而車位租金和僱人的費用難以平衡,所以遲遲未用。他給記者算了一筆帳:小區目前的停車費為每月300元,8個車位每月收取租金2400元,「可現在這個錢根本僱不到人」。且為保障停車場24小時開放,就需要3位停車管理員。這樣一來,物業每月還需要倒貼資金維持立體停車庫的運作,得不償失。

如果說小型立體車庫管理運營成本高缺少規模效應,但天通苑西三區的大型立體停車庫為何閒置呢?記者在天通苑社區網上發現了一些線索。早在今年4月份,便有居民反映該立體停車庫建成後閒置5年,是因為收費不合理:一樓的地面停車場每年收費1800元,二樓收費為3000元。但對此昌平區城管委給予否認:2019年之前由於設施未正式移交,車庫只啟用了一層,其餘未使用。2019年1月份立體停車庫正式移交後,立體車庫所有停車位投入使用。根據立體停車庫經營成本核算,立體停車庫車位統一定價為250元/月。為了給予小區業主優惠,業主辦理立體停車庫車位後,也享受小區內免費通行的相關政策。

而且,近兩個月天通苑西三區立體停車庫的停車費有所下降。日前,記者撥打了該車庫的車位預訂電話,工作人員表示,該立體停車庫一個車位租金為一年2400元,保證有車位;而小區內的路邊停車位一年租金為1600元,儘管沒有固定車位,但車主還是傾向於小區路邊停。

天通苑西三區立體停車庫一樓掛著招租的橫幅

除了租金高,停車不便也讓天通苑西三區立體停車庫失去吸引力。一位住在天通苑西三區23號樓的業主表示,23號樓位於小區較中心的位置,車停在小區裡面很方便,需要用車的時候直接下樓就能開走,若停在立體停車庫,還要走到小區外,再等待管理員為其取車,多花了很多時間。

記者手記

運營模式待創新

記者研究了幾個社區的案例發現,由於立體停車設施前期投資大,如果找不到適合的車位定價和良好的運營模式,則難以為繼。而且機械立體車庫屬於特種設備,維保成本較高。一旦閒置,設施露天放置很快就會造成損壞,隨之技術過時,設施淘汰,再次維修啟用的價值也不大了。最終它就成了小區裡一堆破鐵架子,不了了之。

為此,記者輾轉聯繫到一位大型專業停車管理服務公司的負責人,了解內部情況。

「建一個三層樓、100個車位的立體停車庫50萬起步,而路側的停車場基本不需要成本。」這位負責人表示。從立體車庫的運營者角度分析,他們面臨著收支難平衡問題,除了運營成本,還有巨額的前期投入。立體停車庫造價高昂,特別是一些採用新技術的,一個車位整體造價在1萬元到2萬元之間。

該負責人向記者透露,目前停車行業人員流失特別快,「送快遞月賺8000元不是夢,但停車管理員的月均工資只有3000至5000元,人力市場就是這樣的行情。」許多管理員工作不久便轉投其他行業,尋求更高的薪資空間。

管理員的流失也意味著立體停車庫服務效率和質量的降低。停車場需要按照車流量分配管理員的人數,一個雙層的停車場在正常情況下需要四個管理員,兩人負責操作升降機,兩人在入口和出口處負責登記和收費,高峰期則需要增派人手。如果人手少了,前來取車的車主就需要排隊,這會浪費車主更多的時間,進一步降低車主使用立體車位的意願。

車被「懸在半空中」咋辦,這是車主們的一大擔憂

車主們不願意把車停在立體停車庫,除了怕麻煩,還怕出事,萬一自己「被懸在半空中」咋辦?立體停車庫事故的新聞不時出現在報端,也讓一些車主心存疑慮。但他認為不必多慮,據2010年頒布的《機械式停車設備通用安全要求》,機械式停車設備的經常性檢查不應少於每月一次,定期檢查不應少於一年一次。不少大型停車管理公司實行分片負責制,「誰的停車場出了事故,分區從上到下連帶賠償,這樣在每個環節增強責任心,減少事故隱患。」

來源:黨報幫您辦

編輯:tf008

相關焦點

  • 長沙城區新增3家立體車庫 年內將建成百個公共停車場
    ■記者 葉子君 實習生 唐夢遠 可供104臺車停放 芙蓉城立體車庫位於長沙市芙蓉中路八一橋北側,2月28日上午10點,車庫正在進行例行檢修。 車庫前方的人行過道裡,已經橫停了五輛車,稍遠一點的芙蓉中路輔道上,緊密停成一列的十餘輛機動車使路面顯得有些擁堵。
  • 噪音擾民、廠家倒閉……北京多處立體停車庫「癱瘓」,專家怎麼說?
    只見小車左轉右拐,最終停在一個帶有頂棚的車庫中。仔細看去,汽車停進車庫要頗費一番周折,因為車位有兩條凹下去的軌道,對應著轎車的車輪。車主停車時必須把車輪對準軌道才能停車。為何停車這麼麻煩?原來,這些帶有藍色頂棚的車庫並不是簡單的「雨棚」,而是一個可以上下移動的雙層立體車庫。但奇怪的是,立體車庫的二層卻不見了。
  • 北京:亦莊這個小區地庫禁停新能源車,原因竟然是這個
    #車位#位於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的一品·亦莊小區有兩個地下車庫,共有約600個車位。近日,小區居民曹女士撥打交通新聞熱線反映,去年11月中旬,地下車庫管理方發出通知,將不再允許新能源車停放到地庫,給出的理由讓居民難以接受。因為擔心車輛自燃就不讓新能源車停到車庫,這樣的擔憂和處理方式合理嗎?小區新能源車主的停車難題又該如何解決?亦莊一小區地庫禁停新能源車.
  • 為什麼很多人買了車不開,停在車庫裡吃灰?
    每天去小區地下車庫,總能看到相當一部分車,總是停在那裡一動不動,車上灰塵都已經厚厚的一層。而且,其中不乏奔馳、寶馬之類的豪車。相信很多人都見到過類似的情況。甚至,有些車就長期停在路邊,沒動過。那麼,為什麼總有那麼多人,買了車卻不開,一直停在車庫,甚至路邊吃灰呢?第一,交通擁堵。現在路上的汽車太多太多了。
  • 寶馬男車庫亂停堵3車,女車主指責被推倒,男子:有本事你撞出來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城市的不斷擴建,為了出行更加的方便,車幾乎成了人們的必備出行工具,私家車也是日益增多,但是隨著車輛額增多,停車問題也就成了所有有車一族的頭疼問題,而住宅小區的停車問題也是多了起來。近日,據媒體報導顯示,一輛寶馬車亂停亂放,一下將三輛車堵在了裡面出不來,被堵車主指責該寶馬車主怎麼不放聯繫方式的時候竟被其推倒。
  • 報廢車輛停路邊,欠停車費732筆5萬多,工作員:佔車位就要收費
    近日,陝西西安,一輛破舊麵包車停在藥王洞路邊2個多月,被貼了不少催繳單,共計欠費732筆,欠費金額總額55033元,車主說這是一輛報廢車,本打算當廢鐵賣掉,但一直未得空。就算現在把車賣了,也不抵不上欠款。對此,機動車停放處工作人員則認為,不管麵包車是否已報廢,只要佔用了停車位,就要正常收費。
  • 北京車主曬出私人車庫,明星有錢都買不到的車,網友:這才叫大佬!
    更加有錢的北京人還會展開自己的情懷收藏,而最近就有一名北京車主曬出了自己的車庫,讓我們見識到了真正的土豪。 由於個人非常熱愛豪車,於是便在長大以後直接買下了一個車庫,作為自己的私人汽車「博物館」。這天他在向大家介紹的時候,我們甚至從他身上看到了于謙的風範,他在介紹自己的豪車,就像于謙風輕雲淡地說出自己在北京有一片屬於自己的動物園。
  • 青州大益華府小區業主將車停在立體機械車庫 車輛竟從四層車位掉下來
    自家車從四層停車位上掉下來青州市民王女士對記者說:「10月1日的晚上八點,我對象停好車以後,就吃飯去了,然後有一個多小時的時間,就聽到下面哐當一聲,然後下邊業主就給我打電話,說是我的車已經從車位掉下來了。」停得好端端的車怎麼會突然掉下來?
  • 西安一殭屍車停路邊2年欠5萬多停車費,工作人員:佔車位就要收費
    被置換下來的汽車就會被扔在路邊,變成了「殭屍車」。但是殭屍車可不能亂停,如果隨意停在路邊佔用了停車位,也會產生停車費,時間越久費用越多。1月4日,陝西西安一位網友爆料稱,自己家一輛報廢的車停在路邊,結果產生了5萬多的停車費。這段視頻在網絡上迅速引發了很多網友圍觀,也引起了很多網友的熱議。
  • 停在路邊半年多的別克車,竟成廢品收購處的「一塊鐵餅」,偷車賊還...
    車子因到期未年審,停在路邊半年多,不想被有心人士惦記偷走了。而最後找到車子時,車子已經成了廢品收購處的一塊鐵餅。近日,浙江省金華市浦江警方破獲這樣一宗奇葩盜竊案。至於晚上,他找到了一個絕佳的「免費旅館」:路邊停放著的一輛別克轎車。這輛車比較舊,輪胎也沒氣,宣某認為這應該是沒人要的「殭屍車」,恰好這車車門未鎖,他便每天晚上鑽進車內睡覺。後來,因手頭的錢所剩無幾,宣某又萌生出了一個想法:將這輛別克車賣掉換錢。
  • 馬鞍山地下停車立體車庫回收廠家報價
    同時相關安全的管理措施,都在阻攔著立體停車位的大規模採用,至少現在來看,利用率改善要比採用率更值得關注。一體化智能停車位一體化停車方案顯然要比立體停車位更科幻,目前國內一些高端社區以及酒店也開始引入智能一體化停車位,車主通過刷卡的方式將車放在車位入庫位置,然後離開車輛後,系統將會移動車輛到派送的指定位置。相對於機械式立體停車場,這樣的一體化方式更考驗我們對於技術的信賴以及效率的認可。
  • 攻克「立體停車場」的方案難題,易停科技已為20多家立體停車庫廠家...
    )近日採訪的易停科技也是一家立體停車場的SaaS及整體方案服務商。主要面對B端,提供的服務包括車庫無卡化遠程操控,B端在線監控管理以及廠家遠程系統維保。「在高密度人群場所,越來越多的車找不到停車位。要真正的解決這個問題,需要有前期合理規劃地增設停車位,這是我們想要做易停項目的初衷。」易停科技合伙人鄧秋慧說道。過去五年,中國新增立體車位285萬個,總產值達到1710億元。儘管很多的地下室停車場已經失去了被改造的可能性。但據預計,未來四年的新增車位可超500萬個。
  • 「神車位」與車同寬,比車還短 600多萬建的機械車庫成擺設
    這樣的車位尺寸,讓很多身型稍大的車無法停放,車技差些的業主也望而卻步。」花重金建造的機械式車位為何被「瘦身」,以致成為擺設?  小區業主反映:  地下車庫「有位難停」  家住該小區8幢10樓的鄭先生說,他最近剛搬到小區,前幾天請了朋友來家裡做客,「我想小區車庫那麼大,停起車來應該會更方便,於是就指引朋友開車進入地下車庫,沒想到朋友的車在倒車入庫時,因為車位太小,車尾被蹭花了。」
  • 轎車墜入立體車庫致死最新進展 車庫廠家回應系「人為因素」_南京...
    7月9日15時40分許,湖州某購物中心的立體停車庫發生了一起墜車事故。
  • 私家車越來越多 小區車位車庫買還是租?
    如今城市裡的私家車越來越多,可停車位卻越來越難尋覓,許多居民小區裡的車庫、車位往往是一位難求,甚至在一些單位的家屬院附近還出現車輛把周圍道路停滿的狀態。針對這一現狀,購房時是否應該連同小區車位、車庫一併買下?
  • 今年深圳新建成立體車庫4個共331個泊位數
    從國外經驗看,立體車庫的運用已十分普遍和成熟。在日本,立體停車庫泊位以每年10萬個左右的速度增加,僅東京一地的立體車庫泊位就超過125萬個,極大緩解了城市停車壓力、停車用地緊張的矛盾。而記者從深圳市交通運輸局獲悉,目前全市共有立體機械式停車場(庫)166個,停車泊位總數約2.45萬個,在全市所有車位中佔比僅約1%。
  • 深圳貨車街邊賣油,被查後車主寧願棄車,私油為何備受車主追捧?
    深圳路邊一輛貨車在晚上九點四十分左右被查,貨車的駕駛室內空無一人,交警根據車上留的電話號碼給車主打電話,可是車主寧願棄車都不願承認這輛車是自己的,因為電話來得突然,車主撒的謊毫無邏輯,直到貨車被拖走,車主還是沒有出現。
  • 有人造「摩天車庫」,有人巧用「邊角料」,智慧停車正當時
    對於停車難這個世界性難題,德國人也一直不斷地探索著。遍地開花的立體停車庫就是其中一個方向。儘管城市街道兩旁都被開闢為停車空間,但對於每百人汽車擁有量達到58.9輛的德國人來說,這還遠遠不夠。在政府的鼓勵下,德國各種民間力量致力於充分利用城市空間,開發出各種各樣的立體停車庫,既為了緩解「停車難」,又能讓司機更好地享受停車的樂趣。
  • 還在為車庫而發愁?為愛車買一件「移動車庫」,風吹日曬都不怕!
    現在城鎮裡,每家每戶有一輛車都已經不算是稀奇的事情了,然而車子越來越多,道路卻越來越窄,車子已經越來越難以「存活」了。所以很多開發商在開發小區的時候,在開飯店開酒店的時候,都不得不利用地下資源來開發地下停車場來緩解車子停放的問題。以前車子不多的時候,車庫、停車位的佔地面積還算寬裕,想要停進一輛車子綽綽有餘。
  • 哈爾濱:把車違停在路中間,車主淡定在玩手機:我臨時停一下
    眾所周知,在國慶期間路上的車流量是比較大的,特別是在一些人流量大的地方,照理來說車主也都知道此類情況,但是有些車主是不放在心上,依然和往常一樣,自己想怎麼停車就怎麼停,甚至有人會直接停到馬路中間,也不管周邊是否會堵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