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夜行:他們是別人眼中的惡魔,卻是彼此內心深處的信仰

2020-12-22 史飛卿

說到懸疑作家,就不能不提東野圭吾。東野圭吾有多牛?他自2017年起連續三年佔據"外國作家富豪榜"榜首,以高達3000萬元的版稅位居榜單首位,堪稱"作家界的馬雲"。

東野圭吾的書在國內懸疑推理的書架上幾乎是包場,可見其受歡迎程度。

東野圭吾的書中我最推崇的便是《白夜行》,《白夜行》是東野圭吾的代表作,多次被改編成影視作品搬上螢屏。連《北京晚報》都對此書如此讚譽:"《白夜行》將無望卻堅守的悽涼愛情和執著而縝密的冷靜推理完美結合,被眾多"東飯"視作東野圭吾作品中的無冕之王。"無獨有偶,《新聞晚報》也對《白夜行》給出了極高的評價,稱其為2009年的第一書。

一個人沒有走過他人走過的路,經受過他人所受的罪,便沒有資格站在道德至高點上批判別人。這是我對人對事的看法,這讓我在《白夜行》中的西本雪穗與桐原亮司身上不僅僅只是看到惡。

你在別人眼中是好人壞人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你對我是好是壞。雪穗與亮司對別人犯下了滔天的罪惡,可兩人之間卻是互相取暖的。

書中,老警察笹垣對此的看法是,雪穗和亮司是一種"互利共生"的關係,是槍蝦和蝦虎魚。槍蝦有自己的巢穴,它們住在洞中,然而它們身邊常常圍繞著蝦虎魚。這些蝦虎魚也不是白住的,它們保障槍蝦的安全,在洞口巡視,只要有外敵靠近,它就會以自己的方式通知槍蝦趕緊隱藏或者逃走。它們是天生親密無間的生物,互利共生。而雪穗與亮司絕不僅僅只是互相利用與合作,而是深入骨髓的羈絆與依靠。

我看《白夜行》的時候,不自覺地想起來一部瑞典電影《生人勿進》,覺得雪穗與亮司就像電影中的Oskar和Eli。Oskar和Eli也是相識於12歲,只是Eli是吸血鬼,她永遠地停留在了12歲。一個是在十二歲的縱軸上走向消逝,一個是在十二歲的橫軸上走向永無,一個是涉世未深,懦弱膽怯的普通男孩,另一個是歷經人世,陰鬱詭譎的吸血異類,可他們是如此地相輔相成。Eli教會了Oskar還擊欺辱他的男孩,Eli教會了Oskar如何去接受這世間的事實與存在,而Oskar教會了Eli去玩一個她不曾觸及的玩具魔方,Oskar教會了Eli去體驗一個屬於12歲少女的溫暖的愛情......而我們在《白夜行》中,這種相似的感情也同樣地打動了我,哪怕它看起來並不是那麼美好,甚至有些晦暗,可是不是只有明媚的東西才可以打動人心。

《這個殺手不太冷》中小瑪蒂爾達曾問過萊昂:"生活是否總是艱辛,還是只有童年如此?"正如絕望貫穿觀影始終,雪穗與亮司在童年時期就沒有太陽,一生都沒有。

亮司生在一個條件優越卻畸形的家庭,有著一個肆意宣洩戀童癖的變態父親和一個與店員偷情的母親,骯髒不堪的畫面不止一次被亮司撞見,給幼小的心蒙上陰影。

而雪穗的境況更糟,她自幼喪父,家庭貧困,母親靠出賣雪穗的身體給有戀童癖的"惡魔"來維持生計。這個原本幼小的女孩承受了太多來自社會的惡意,大人們的醜陋嘴臉在她的心底埋下了一顆黑暗的種子,從此生根發芽。

大概是源於如此相似的成長背景,才讓兩顆殘缺且幽暗的心漸漸靠近、偎依取暖。他們是青梅竹馬。圖書館是兩人暫棲心靈的避所,雪穗是亮司生命中唯一的光亮,亮司會給雪穗剪他心愛的剪紙。可命運總是那麼殘忍,亮司目睹了父親在廢棄建築對雪穗的施暴,亮司為了保護雪穗親手刺死了自己的禽獸父親,雪穗後來也設計將母親和另一個"惡魔"除掉。

這樣的童年,沒有太陽。他們用對彼此的愛代替了太陽,成為彼此唯一的光亮。這種愛也是他們殘存的最後一絲人性,愛支撐著他們繼續走下去。

雪穗說:"我的天空裡沒有太陽,總是黑夜,但並不暗,因為有東西代替了太陽。"這話絕望又堅強。亮司的確她的太陽,是他將她從罪惡的孌童交易中解救了出來。然而以罪伏惡的代價是巨大的,他們必須要用餘生的十幾年去拼湊這個謊言,從此再也不可能過上正常人的生活。白日如夜,為了能活下去,他們讓更多無辜的人墮入永夜之中。

大家所認為的一般"無情"、"狠毒"、"工於心計"的雪穗,可以一一除掉在她的路上擋路的人的雪穗,可以授意亮司強暴每一個影響她權威的女孩的雪穗、可以狠心打碎對她忠心耿耿的江利子的夢的雪穗、可以步步為營往上爬竊取商業機密嫁給富二代的雪穗,這樣的一個惡魔般的雪穗,卻會給亮做的繡著RK的袋子,給她的店起名叫R&Y......甚至在性上面,雪穗不願意口和手,除了與亮司除外。

亮司說:"我的人生就像在白夜裡走路。"亮司是整部書裡讓我感到心疼的人。為了雪穗,亮司甘願躲在人們看不見的地方守護她,亮司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雪穗,從起初雪穗與他的兩小無猜,到後來相依為命時他對雪穗的巨大付出,一直到最後他為雪穗而死,我不知道他是以怎樣的心情看著雪穗結婚嫁人,又是以什麼樣的心情為了雪穗一次次成為罪惡的實施者,為了雪穗,他可以犧牲掉自己的所有,包括自己的生命,就像蝦虎魚一樣的保護槍蝦的生命,儘管後來他與雪穗都已面目全非,美好的時光也無法後退,可雪穗依然是他的雪穗,那個他一直渴望著可以一起手牽手在陽光下行走的雪穗。

亮司的願望不過是簡單到幼稚的"在白天走路",然而終其一生也無法實現。他在圖書館用靈巧的手剪出的剪紙,是他的願望與夢想,是他與雪穗手牽手在陽光底下行走的模樣。可也是為了雪穗,他卻用自己最心愛的剪刀、用自己靈巧的雙手犯下了一樁樁罪行,最後也用這把剪刀扎進自己的心窩,只為了讓雪穗能夠以完美的身份在社會存活下去。

他們之間的愛,是無法被常人所理解的,正如他們所經歷的一切,都是常人所不能感同身受的。我們同情他們的遭遇,但我們能產生真正的共情麼?不能,但雪穗與亮司之間卻可以,沒有人比他們更懂彼此,更懂那些罪惡下的溫暖、骯髒下的渴望、黑暗中的光亮。

也許很多人會為了亮司抱不平,當雪穗生活得富裕體面的時候,亮司卻還是只能過著三餐吃盒飯的生活。亮司為了雪穗這樣的女人,值得麼?可是愛,就是不問值不值得。雪穗是亮司傾盡一生來守護的人,他為此心甘情願,愛得無怨無悔,也正是這樣的自我犧牲,讓我在讀到故事的尾聲時淚流滿面。

有人說雪穗心狠無情,並不愛亮司,理由是在書的結尾雪穗面對亮司的死訊與警官的盤問時"雪穗像人偶般面無表情。她冰冷地回答:'我不知道。'""只見雪穗正沿扶梯上樓,背影猶如白色的幽靈。"被爭論最厲害的是"她一次都沒有回頭。" 因為雪穗對亮司的死如此冷漠,才讓人覺得一股冰冷的寒意,認為雪穗對亮司只是利用。可我卻覺得,一個正常的女人在接觸命案現場時,都會表現出驚恐、慌亂、腦難以置信等情緒,雪穗不會不懂得這一點。她太冷靜淡漠,反而不正常。我更傾向於認為她在努力地壓抑自己,壓抑自己對亮司的死的絕望。這是一種絕望,而不是一種冷漠,亮司死了,她生命中唯一的光亮也消失了,她徹徹底底成為了幽靈,行走在寒冷的永夜。

雪穗的內心是黑暗的。她從一個受虐者變成了施虐者,她授意亮司去做"用年輕男孩為中年女性提供性服務"的生意,還讓亮司直接強暴了筱冢美佳……雪穗所做的一切,只是在彌補她童年缺失的部分。她把自己的身體用作鋪路石,去奪取她想要的從前未曾擁有的一切,比如金錢,名譽,地位,家庭,別人對她的尊敬,對她的愛慕與嫉妒……她奢望著大人的獸行,亮司的弒父,雪穗的殺母,所有的罪行都只是夢幻,一切只停留在美好的圖書館,像亮司手下的剪紙小人一樣,頭頂上有太陽,他們牽著手,在白天行走。 他們的靈魂裡只餘下對彼此的那點愛,可最後,連這一點愛,連這一點僅有的光亮都失去了。

當一個人破碎的心在毀滅邊際不斷掙扎之時,愛情可能就是唯一的拯救。《白夜行》之中桐原和雪穗之間的愛情就是這樣的,即便兩人的內心見不得光明,同樣可以愛得熾烈而瘋狂,甚至可以不顧一切。為了對方可以無惡不作,付出生命也是情理之中。這種愛情是完全脫離道德的軌道的,背叛了人的同情心和社會常理,但他們互相不可能背叛。這就是為什麼明明犯下了滔天罪行,他們於對方來說都是純淨而透明的。

亮司死了,從此,雪穗的世界真正沒有了光亮。

這是東野圭吾筆下的絕望,可極惡裡也開出了花。

雪穗與亮司,他們是別人眼中的惡魔,卻是彼此內心深處的信仰與彼此走下去的力量。

也許,你傷害了許許多多人,犯下了很多罪惡滔天的事,可一直陪伴在我身邊守護我的人只有你。

你是我生命裡唯一的光亮。

每個人在孤獨的人世間行走,都渴望遇到能與自己並肩作戰的戰友,這不僅是生活在黑暗沼澤裡的人才有的願望,也是我們每個人內心深處的渴望。《白夜行》帶你去看黑暗中的光,只有讀懂過黑暗的人,才懂得光亮有多可貴。

易烊千璽,鄧倫傾情推薦,豆瓣50萬讀者點評9分高分,中文簡體版發行量超過600萬冊,《白夜行》是東野圭吾的巔峰之作,更是我們每個年輕人需要讀幾遍的小說。他可以告訴你更多的關於愛情,關於人性的哲理。無論是看過的朋友還是沒有看過的朋友,都可以點擊下方連結購買這本東野圭吾的巔峰之作,無論是收藏還是閱讀又或者送人,這套精美包裝的《白夜行》都非常值得你購買。

有喜歡的可以點擊下方連結購買哦!創作不易,請多支持~

相關焦點

  • 《白夜行》惡魔不會因為你是孩子就放過你,而且惡魔還不止一個
    東野圭吾的《白夜行》是一本引人深思,看後唏噓不止的書。一個畸形的社會殘害了一對幼小純潔的心靈,由此引發了無數悲劇。我們所處的時代裡,又有多少人是在白夜裡行走?你亦或我是否也憑藉著那微軟的人性之光在黑暗中孤獨前行呢?太陽終究是不能被取代的吧!
  • 《白夜行》,我有話想說
    @Wait靜待flower花開bloom:有人認為《白夜行》是偵探小說,有人認為是愛情小說,有人認為是社會小說,而我卻讀出了家庭教育,父母的言傳身教在孩子內心種下什麼「因」,孩子長大後就會結出什麼「果」!
  • 白夜行,守望還是救贖?男女主人公形成扭曲心靈的解析
    還有人看到的是複雜人性的對決以及對真相的執著;而本書的作者東野圭吾說:《白夜行》的成功給了我信心,我開始相信自己可以寫出新鮮的推理小說,這是讀者的要求,而不是我的自我欣賞。當時的雪穗家庭貧困,於是被她無良的生母當成賺錢的工具,讓雪穗與一些有著特殊嗜好的成年男人進行令人不齒的肉體交易,年幼的她經過這些惡魔的摧殘後,不難想像雪穗的靈魂已是支離破碎了。直到雪穗的生母不久之後因為煤氣中毒而死亡,她才擺脫這種噩夢般的命運。於是在以後的時光裡,雪穗出落成別人眼中「優雅、謙遜、光芒四射猶如天使一般」的女人。
  • 《驅魔人》:信仰、惡魔與工具理性
    卡拉斯神父儘管是一個基督教信徒,信仰著上帝,但他並不相信上帝的存在,也不相信惡魔的存在。《驅魔人前傳》是講述墨林神父與遺蹟中的惡魔做鬥爭的故事,靠著對信仰的堅定,墨林神父戰勝了惡魔,經歷了洗禮後的墨林更加堅定自己的信仰。三位主人公對於信仰有著不同的態度,可上帝究竟在哪?這是影片裡值得探討的問題。
  • 《白夜行》《嫌疑人x的獻身》他們都想守護最愛的人
    《白夜行》亮司《白夜行》雪穗一樁命案將亮司與雪穗緊緊的綁在了一起,童年的經歷讓雪穗拼命的想要扭轉自己的命運,為此雪穗化身為惡毒和冷血的惡魔,亮司就是雪穗的兇器。後來即使雪穗得到了想要的一切,躋身上流社會,但是童年的陰影時刻折磨雪穗,像一個定時炸彈一樣,那些童年折磨過雪穗的男人,雪穗原生家庭的傷害把她拉進地獄,最後她也化身惡魔,把她所受到的傷害報復到了無辜的人身上,她要永遠背負鮮血墮入黑暗深處。
  • 《白夜行》:童年受過傷的孩子就像在白夜中行走
    《白夜行》是東野圭吾的作品。看完這本書,就像在黑夜裡走了長長的一段路,有種喘不過氣來的壓迫感。文章由一起謀殺案開始,死者桐原洋介是一位有著「戀童」癖好的當鋪老闆。桐原亮司與唐澤雪穗是同學,兩人經常一塊兒去圖書館看書,彼此有著深厚的感情。唐澤雪穗為了不讓事情敗露,把知道真相的自己的母親也殺死了。然後,雪穗被親戚唐澤禮子收養。從此,唐澤雪穗不擇手段,不惜以傷害別人來獲取她想要的一切。
  • 《白夜行》:雪穗愛亮司嗎?
    《白夜行》被譽為日本著名推理小說家東野圭吾最成功的一部作品,當時所有人包括東野圭吾的競爭對手都以為這部小說一定會獲得直木獎,它也確實入圍了,偏偏最終與大獎失之交臂。這個結果當時引起了文壇的爭議,很多人開始質疑直木獎的含金量。有人曾評價,東野圭吾再也不可能寫出比《白夜行》更優秀的推理小說了。
  • 《海洋奇緣》每個人內心都曾有一個莫阿娜
    慢慢長大的莫阿娜,意識到自己將來要繼承父親的位置擔任下一任酋長,可是在莫阿娜內心深處有另一個聲音在吶喊,小島並不是她的夢想,她的使命在海洋深處……其實,在我們每一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莫阿娜,在我們很小的時候都有自己的夢想,可是我們的夢想常常被身邊的人否定,甚至嘲笑,或者就像莫阿娜第一次出海時候一樣被一次失敗打倒
  • 直面你內心的惡魔
    Demogorgon是在神話傳說中存在已久的惡魔之一,出現在很多古典詩歌中,早先被基督教學者稱為「不可言說的名字「,但是無法確定《龍與地下城》到底是根據哪一個出處塑造了遊戲中這個惡魔形象。此片之所以沒有淪為一個人類大戰惡魔的爛俗垃圾科幻劇,是因為編劇又一次玩兒轉了人物內心陰影這種劇作老套路,表面上看上去有那麼多時髦新鮮的元素,事實上劇作的內核卻工整得跟教科書一樣,每個人物都嚴絲合縫地按照人物前史和現實困境來塑造。這種套路,好似經典食材,只要作料用得好,烹飪出來永遠美味。也就是說,本片實際上依然講了一個內心恐懼的外在投射的故事。
  • 《人生下一站》:清新版「白夜行」式共生關係,能迎來好結局嗎?
    老警察認為他們兩人是一種「互利共生」的關係,兩人就像槍蝦和蝦虎魚。但他們並不只是互相利用,我的心中這種羈絆是一種深入骨髓的愛。這兩對少年有著相似的邂逅故事,因為傷痛走在一起,尊重和理解是最難能可貴的友誼。即使彼此之間仍舊小心翼翼保持距離,生怕給對方帶來麻煩和困擾。
  • 東野圭吾:我花費了很多心思創作《白夜行》
    東野圭吾自己對《白夜行》的評價:《白夜行》的女主人公是我理想的女性,男主人公則代表了我理想的生存方式。我這麼說好像有點奇怪。亮司從不回頭看,一味地獻身,但他欣然接受這樣的安排。這是他唯一生存的方向。對他來說,沒有什麼可回憶的。亮司和雪穗為什麼活得如此堅強?因為他們已經沒有別的生存道路,不會迷茫。不迷茫,才能那麼堅強。
  • 作為《白夜行》姊妹篇,豆瓣7.5分《幻夜》為何讓讀者大跌眼鏡?
    在《幻夜》的書封上印著東野圭吾的一句話:「我想讓《白夜行》的世界再次甦醒,但沒有像《白夜行》那樣完全不描寫男女主的交集和內心,而是試著寫了兩人間的對手戲。」讀過《白夜行》的朋友也知道,東野在該作品中採用了一種「旁觀者視角」的敘事手法,通過白描多個看似跟男女主沒有共同關聯的故事,小心翼翼地勾勒出他們之間的千絲萬縷。男女主的一切交集都是在臺底下進行,讀者需要發揮充足的想像力才能把這副拼圖湊完整。
  • 《白夜行》回顧 | 生而為人,請你選擇善良
    為了守住這個秘密,他們成為白天裡無法交集的平行線,雪穗帶著面具上演一出出殘忍的戲碼,亮司則一直在人們看不見的地方守護。而他們的靈魂,一個永遠封存在那間塵埃遍布的房間裡,另一個,則永遠迷失在了迷宮般暗無天日的通風管中。而所有的故事也都要有一個結局。
  • 彼此相愛的人,卻無法在一起|《白夜行》音樂劇上海站驚喜官宣
    音樂劇《白夜行》2019劇情宣傳片本輪演出,《白夜行》吸收了全新卡司,不停地復排打磨,讓這個戲在2020年第一次登上舞臺的時候再一次驚豔全場,這是原創的魅力,這是一步步打磨作品的決心,這是一個戲生命裡源源不斷的核心,這就是音樂劇《白夜行》。2020年12月24日-2021年1月3日,中文原創音樂劇《白夜行》即將第三次登陸上汽·上海文化廣場!
  • 《白夜行》一本讓人心碎的小說,生在光明的世界,靈魂卻在黑暗中
    選定《白夜行》為二本閱讀對象,於4月25號完成了東野奎吾第一部作品的閱讀。雪慧是《白夜行》中女主人公,東野圭吾這樣描述她:聰慧的面容,高雅而無可挑剔的舉止……她微笑著,垂下長長的睫毛。她時常露出微笑,笑容一點都不做作,因為她眼中同樣流露出滿是溫柔的光。在作者筆下,這個身材完美,舉止優雅的女人在故事中經歷了無盡的黑暗,那是可以撕裂靈魂的遭遇。
  • 塔羅佔卜 | 在別人眼裡你是惡魔OR天使?
    有的人熱衷於追逐名利,有的人只想要追求純粹的愛情,有些人內心陰暗
  • 日劇《白夜行》對小說敘事順序、視角、結局重構只為實現人性救贖
    電視劇展現是編劇所解讀的劇情,讓我們看到了更具有情感色彩的男女主人公,男女主雖然殺人如麻,但觀眾卻看到了他們的無奈和在生活的種種選擇裡的各種身不由己。那麼日劇版《白夜行》是如何講述雪穗和亮司的故事的呢,下面我將從小說和日劇版進行對比,分析雪穗和桐原生命裡是否完成了救贖。作家要寫靈魂深處最痛的地方。
  • 《驅魔人 第二季》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隻惡魔
    馬科斯信仰上帝(善良),每每與惡魔的交鋒中雖然也會懷疑上帝,但一次又一次總會戰勝自己內心中的惡,他堅信再惡的人心中也會存在善,這是馬庫斯的信仰,堅定不移。(Ben Daniels出演的馬科斯神父真的很棒,眼神就透露中那種堅定)如果說馬科斯神父是黑暗裡的光明,那麼託馬斯神父就是還未墮入黑暗的光明,導演安排的託馬斯神父很討巧,後期沒準會黑化然後再洗白,從託馬斯的眼裡透出的是一種不羈,他天賦異稟,天生敏銳的洞察力使得他能及時發現隱藏的惡魔,在面對自己內心中的惡魔時常會表現出猶豫躊躇,好在他的信仰比惡魔的信仰更強大,每次都能化險為夷。
  • 東野圭吾《白夜行》,道德在生存面前分文不值
    《白夜行》做為東野作品的無冕之王,書中對人性的全方位刻畫十分清晰,也萬分殘忍。故事的女主角叫唐澤雪穗,一個集美麗、善良、高貴與一身的女人。童年的雪穗來自單親家庭,母親是個過氣藝妓,二人生存於二十世紀日本社會的最底層,每日在夾縫中掙扎求存。
  • 白夜行東野圭吾,雪穗亮司,他們也不過是想手牽手走在陽光下罷了
    看完了日本電影版的《白夜行》,只能說給人的震撼是非常之大的。也許有些事,有些錯誤一旦釀成,便永遠也無法挽回,即使最初他們也是受害者。然而冥冥之中自有註定,早有安排。雪穗和亮司見證過彼此最不堪的時候,卻也在最遙遠的地方互相守護著。他們是彼此從前時光的唯一見證。想必雪穗在亮司的心中一定比任何人都重要,所以他願意為了她付出一切,哪怕是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