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蔡博藝
☆作者介紹 | 蔡博藝:1993年出生,甘肅蘭州人,臺灣島內小有名氣的「明星陸生」,因參加淡江大學2014年的學生會長選舉引發熱議。2012年出版《我在臺灣,我正青春》,獲選《亞洲周刊》2012年度十大好書。現在臺灣讀書並做自由撰稿人。
上周六結束的臺灣「九合一」選舉結果可謂是讓眾人跌破眼鏡,無黨籍候選人柯文哲在臺北市獲得巨大勝利,贏得85萬票。在新北市和桃園市,原本預計現任國民黨籍新北市長朱立倫將大贏對手民進黨籍候選人遊錫堃20萬票以上,最終卻只小贏2萬票。
而今年剛剛升格成直轄市的桃園選情則更加讓人出乎意料,選前民調顯示現任國民黨籍縣長吳志揚領先對手民進黨籍候選人鄭文燦25%以上,是藍營穩贏的區域,但最終開票結果卻是鄭文燦翻盤贏得選舉。這一結果對於鄭文燦團隊來說也是相當出乎意料,以至於網友調侃「鄭文燦為何勝選之後很久都沒有發表當選感言?因為他根本沒有準備。」
本次選舉結果和臺灣社會大環境有很大關係,從2012年開始持續發生一連串的社會事件,例如反國光石化、反媒體壟斷、苗慄大埔事件、洪仲丘案、太陽花學運、食安風暴等等,馬政府在面對這些危機時並沒有很好處理,致使民怨累積越來越多,最終轉化成選民用選票教訓執政黨。顯示出社會大眾對於國民黨執政的普遍失望與不信任,而對於民進黨來說在很大程度上也是靠反馬政府的「堵爛票」贏得選舉,並不是靠自身實力。選後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發表感言:「我要提醒全黨上下,應該要用「誠惶誠恐,如履薄冰」的心情來看待人民的託付。」可以顯示這一結果讓民進黨也出乎意料。
在這場選舉當中,年輕世代的活躍表現無疑是決定選舉結果的關鍵。串聯年輕人的關鍵就在於網絡,特別是社交媒體Facebook和臺灣最大的論壇PTT成為網絡戰中最重要的兩個戰場。
柯文哲團隊無疑是在此次選舉網路戰中打了漂亮的一仗。柯陣營大膽啟用年輕人,通過海選的方式聚集了一大批二、三十歲,具有創新思維,嫻熟運用網絡的新世代,並且授予他們最大的空間發揮,用適合網絡的方式和選民溝通。
選舉期間,柯陣營不掛廣告看板,不花錢買業配新聞,將主要精力放在網絡宣傳上,對於網絡平臺上的資訊設計把握精準。對比連柯雙方的Facebook粉絲專頁,連勝文團隊的內容設計多是長文加上圖片,有些圖片上還有小字。這樣的設計適合平面媒體,但是並不適合網絡。柯文哲團隊的內容設計則多是影片,或者圖片加上大號字體,用簡短的文字進行說明,方便手機用戶瀏覽。
柯陣營除建立一個正式對外的「柯文哲」粉絲專頁外,還在Facebook上建立了一個名為「KP’s Lab 青年實驗室」的粉絲專頁,小編稱呼柯文哲為「腦板」,採取圖片搭配短文的方式,用可愛的原創漫畫和搞笑視頻拉近與粉絲的距離,甚至放上柯文哲和競選總幹事姚立明的BL惡搞漫畫,引發話題。柯陣營在這個平臺上發布各種活動資訊,招募選舉工作志工及監票員,網友的自動轉發成為他們最有力的宣傳武器。
PTT則是網友們討論選戰的最佳平臺。由於PTT的討論「風向」一直對連勝文不利,各種反諷文章層出不窮,以至於連勝文的競選總幹事蔡正元大罵柯文哲培養PTT網軍。但是最後卻證實PTT的站長在連勝文團隊工作。雖然雙方的互相指責一直在繼續,但是PTT主要的風向還是支持柯文哲,這對於網友來說是重要的參考指標。
在選舉前夕柯文哲推出催票廣告,主打「這一票聽你孩子的」,而連勝文陣營的反制廣告內容則是「這一票聽你父母的」,顯示出兩陣營支持者的族群差異,柯文哲的一系列網絡運作成功打動新世代,連勝文雖然年輕,但是年輕人卻不大支持連勝文。
至於新北市和桃園市民調失真的一個很重要原因,就是忽視了網絡和手機使用者以及年輕世代。現有民調多是固定電話民調,因為不同縣市的開頭兩位數字不同,可以方便分區統計,但是手機則不能區分地區,網絡則更加難以統一收集民調數字。由於年輕選民多在外地讀書工作,不可能接到民調電話,因此民調忽視了影響此次選戰最重要的一群人。11月10日至15日「十八歲公民推動聯盟」發起全國青少年投票日的活動,讓全臺16——20歲還沒有實際投票權的青少年模擬投票,選出自己心目中的六都市長。這個由萬餘名青少年參與的模擬投票活動所產生的六都市長名單和11月29日舉行的「九合一」選舉結果完全一致。
在以往的選舉當中,年輕人的投票率普遍偏低,但是今年由於社會氛圍不同,年輕人更加重視手中的一票。很多學校自發發起投票倒數日提醒活動,讓更多的學生意識到月底要選舉;臺大、政大、師範大學等高校與國光客運合作推出「民主列車」活動,為返鄉投票學生提供優惠車票;桃園的中原大學有一名學生自掏腰包買了上百張短程火車票,免費發放給需要的同學,號召大家返鄉投票;公民團體「沃草」發起「簡單民主節」活動,在全臺咖啡店免費發放投票紋身貼紙,希望民眾在投票日時用「身體力行」的方式讓更多人注意到投票。這些小故事經過網絡傳播達到數百倍於活動本身的宣傳效益,使回家投票變成一件很「潮」的事情,在11月28日周五晚放學時間,各大院校門口均出現返鄉排隊潮。
對於這次大選來說,有太多和以往不同的地方,新媒體,新科技在選戰當中威力倍增,網絡戰打得好的候選人不但贏得選票,而且省下大筆廣告費用。年輕世代的投票選擇受網絡影響巨大,特別是Facebook、PTT的廣泛使用,使得年輕人可以獲得更多資訊,來決定要支持哪些候選人。在臺灣未來的選舉當中,網絡勢必成為更加突出和重要的選戰平臺,而此次異軍突起的年輕世代也將繼續扮演選舉中的關鍵角色。
☆公告|除了bqzhengzhiju,我們開設的另一個政知局(微信號:upolitics)已上線。兩邊大多數時候會做時間或內容不一樣的推送,此外別無分號。
↓↓↓如果喜歡,請留步給文章點讚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