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內觀察 柯文哲如何讓年輕人投他一票

2021-02-10 政知見

撰文 |蔡博藝

☆作者介紹 | 蔡博藝:1993年出生,甘肅蘭州人,臺灣島內小有名氣的「明星陸生」,因參加淡江大學2014年的學生會長選舉引發熱議。2012年出版《我在臺灣,我正青春》,獲選《亞洲周刊》2012年度十大好書。現在臺灣讀書並做自由撰稿人。

上周六結束的臺灣「九合一」選舉結果可謂是讓眾人跌破眼鏡,無黨籍候選人柯文哲在臺北市獲得巨大勝利,贏得85萬票。在新北市和桃園市,原本預計現任國民黨籍新北市長朱立倫將大贏對手民進黨籍候選人遊錫堃20萬票以上,最終卻只小贏2萬票。

而今年剛剛升格成直轄市的桃園選情則更加讓人出乎意料,選前民調顯示現任國民黨籍縣長吳志揚領先對手民進黨籍候選人鄭文燦25%以上,是藍營穩贏的區域,但最終開票結果卻是鄭文燦翻盤贏得選舉。這一結果對於鄭文燦團隊來說也是相當出乎意料,以至於網友調侃「鄭文燦為何勝選之後很久都沒有發表當選感言?因為他根本沒有準備。」

本次選舉結果和臺灣社會大環境有很大關係,從2012年開始持續發生一連串的社會事件,例如反國光石化、反媒體壟斷、苗慄大埔事件、洪仲丘案、太陽花學運、食安風暴等等,馬政府在面對這些危機時並沒有很好處理,致使民怨累積越來越多,最終轉化成選民用選票教訓執政黨。顯示出社會大眾對於國民黨執政的普遍失望與不信任,而對於民進黨來說在很大程度上也是靠反馬政府的「堵爛票」贏得選舉,並不是靠自身實力。選後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發表感言:「我要提醒全黨上下,應該要用「誠惶誠恐,如履薄冰」的心情來看待人民的託付。」可以顯示這一結果讓民進黨也出乎意料。

在這場選舉當中,年輕世代的活躍表現無疑是決定選舉結果的關鍵。串聯年輕人的關鍵就在於網絡,特別是社交媒體Facebook和臺灣最大的論壇PTT成為網絡戰中最重要的兩個戰場。

柯文哲團隊無疑是在此次選舉網路戰中打了漂亮的一仗。柯陣營大膽啟用年輕人,通過海選的方式聚集了一大批二、三十歲,具有創新思維,嫻熟運用網絡的新世代,並且授予他們最大的空間發揮,用適合網絡的方式和選民溝通。

選舉期間,柯陣營不掛廣告看板,不花錢買業配新聞,將主要精力放在網絡宣傳上,對於網絡平臺上的資訊設計把握精準。對比連柯雙方的Facebook粉絲專頁,連勝文團隊的內容設計多是長文加上圖片,有些圖片上還有小字。這樣的設計適合平面媒體,但是並不適合網絡。柯文哲團隊的內容設計則多是影片,或者圖片加上大號字體,用簡短的文字進行說明,方便手機用戶瀏覽。

柯陣營除建立一個正式對外的「柯文哲」粉絲專頁外,還在Facebook上建立了一個名為「KP’s Lab 青年實驗室」的粉絲專頁,小編稱呼柯文哲為「腦板」,採取圖片搭配短文的方式,用可愛的原創漫畫和搞笑視頻拉近與粉絲的距離,甚至放上柯文哲和競選總幹事姚立明的BL惡搞漫畫,引發話題。柯陣營在這個平臺上發布各種活動資訊,招募選舉工作志工及監票員,網友的自動轉發成為他們最有力的宣傳武器。

PTT則是網友們討論選戰的最佳平臺。由於PTT的討論「風向」一直對連勝文不利,各種反諷文章層出不窮,以至於連勝文的競選總幹事蔡正元大罵柯文哲培養PTT網軍。但是最後卻證實PTT的站長在連勝文團隊工作。雖然雙方的互相指責一直在繼續,但是PTT主要的風向還是支持柯文哲,這對於網友來說是重要的參考指標。

在選舉前夕柯文哲推出催票廣告,主打「這一票聽你孩子的」,而連勝文陣營的反制廣告內容則是「這一票聽你父母的」,顯示出兩陣營支持者的族群差異,柯文哲的一系列網絡運作成功打動新世代,連勝文雖然年輕,但是年輕人卻不大支持連勝文。

至於新北市和桃園市民調失真的一個很重要原因,就是忽視了網絡和手機使用者以及年輕世代。現有民調多是固定電話民調,因為不同縣市的開頭兩位數字不同,可以方便分區統計,但是手機則不能區分地區,網絡則更加難以統一收集民調數字。由於年輕選民多在外地讀書工作,不可能接到民調電話,因此民調忽視了影響此次選戰最重要的一群人。11月10日至15日「十八歲公民推動聯盟」發起全國青少年投票日的活動,讓全臺16——20歲還沒有實際投票權的青少年模擬投票,選出自己心目中的六都市長。這個由萬餘名青少年參與的模擬投票活動所產生的六都市長名單和11月29日舉行的「九合一」選舉結果完全一致。

在以往的選舉當中,年輕人的投票率普遍偏低,但是今年由於社會氛圍不同,年輕人更加重視手中的一票。很多學校自發發起投票倒數日提醒活動,讓更多的學生意識到月底要選舉;臺大、政大、師範大學等高校與國光客運合作推出「民主列車」活動,為返鄉投票學生提供優惠車票;桃園的中原大學有一名學生自掏腰包買了上百張短程火車票,免費發放給需要的同學,號召大家返鄉投票;公民團體「沃草」發起「簡單民主節」活動,在全臺咖啡店免費發放投票紋身貼紙,希望民眾在投票日時用「身體力行」的方式讓更多人注意到投票。這些小故事經過網絡傳播達到數百倍於活動本身的宣傳效益,使回家投票變成一件很「潮」的事情,在11月28日周五晚放學時間,各大院校門口均出現返鄉排隊潮。

對於這次大選來說,有太多和以往不同的地方,新媒體,新科技在選戰當中威力倍增,網絡戰打得好的候選人不但贏得選票,而且省下大筆廣告費用。年輕世代的投票選擇受網絡影響巨大,特別是Facebook、PTT的廣泛使用,使得年輕人可以獲得更多資訊,來決定要支持哪些候選人。在臺灣未來的選舉當中,網絡勢必成為更加突出和重要的選戰平臺,而此次異軍突起的年輕世代也將繼續扮演選舉中的關鍵角色。

☆公告|除了bqzhengzhiju,我們開設的另一個政知局(微信號:upolitics)已上線。兩邊大多數時候會做時間或內容不一樣的推送,此外別無分號。

↓↓如果喜歡,請留步給文章點讚哦

相關焦點

  • 柯文哲:「意外」被選中的政治手術刀
    圖片來自網絡看天下微信號:vistaweek「改變成真,向偉大的市民致敬!」11在這篇名為《反省、認錯、道歉,談趙建銘案》的文章中,柯文哲針對陳水扁的女婿、臺大醫師趙建銘捲入關說的醜聞,不僅直指其過,也間接批評了陳水扁。自此之後,因勇於對各種事務提出貼近民意的意見,再加上幽默的表達魅力,柯文哲備受媒體青睞。「(我)說話很白目,不會看人臉色,在醫院就是有名的『大炮』,因為這個,記者很喜歡採訪我」。
  • 政治個體戶柯文哲,何去何從?
    ,但他卻是目前臺灣政壇上最會對年輕人演講的政治人物之一。他演講的內容包括很多哲學問題。有很多是他從醫生涯中觀察生死得出的結論。相對而言,他是那種能把問題相對能看得透的人物。外界的印象,是柯文哲善變,而實際上,柯從來就不是那種願意固守現狀的人。他曾經是臺灣頂尖的葉克膜專家,他主要負責病人最後的急救工作,對他而言,沒有什麼比將問題解決掉更重要的事情。至於如何解決,就是反應要快。
  • 柯文哲展現野望,主打「潑糞式選戰」,民進黨準備如何「接屎」?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也毫不諱言地展現自己的野望,近日成為首個表態要參選2024的政治大咖。7月9日,柯文哲談起角逐2024大位的態度時表示,「還是照這樣準備,準備選2024,就這樣去選。時間到,行就行,不行就算了,何必那麼在意。」別看柯文哲說得這麼雲淡風輕,其實他的野望早就在他改變戰鬥模式時就顯露無疑。以往對負面選戰不屑一顧的柯文哲在這次高雄市長補選中,開始大打「潑糞式選戰」。
  • 柯文哲和他的民眾黨:初試啼聲告捷 再戰心雄志壯
    大選過後,新冠肺炎疫情爆發,臺灣上下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如何防疫保護自身,誰都沒有心情過問臺灣「民主崩壞」的嚴重後果。在這樣的局勢下,臺灣民眾黨以「國家治理」為名,成立黨校,當然因為柯P已經看到:「天下之大,非一人所能獨治。」他想培訓出一批幹部,帶領臺灣走出「中西文明的夾縫」。至於他能不能做到這一點,大家都在等著看。
  • 柯文哲為求連任竟向「獨派」輸誠 島內一片罵聲:政客作風、民進黨傀儡!
    (中國臺灣網資料圖 扶海濤 攝)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北市長柯文哲在8日晚接受島內深綠媒體專訪時就此前的「兩岸一家親」言論道歉,稱是自己「講太快」。 該電視節目在9日晚播出,柯文哲在節目中稱,「有時候說話快了一點,大家聽了不爽,這也只能跟大家講說抱歉。」
  • 【慢點·觀察】郭臺銘被 「挖角」? 2020陷混戰
    媒體鏡頭前,她溫言軟語,講述韓國瑜如何親自延請,表達「求才若渴」,希望借重她的新聞專長和清新的特質,搶攻年輕族群的選票。可以預料,由她來為韓國瑜的發聲,將會格外「吸睛」。 何庭歡的職業履歷也頗有看點:她曾擔任島內多家媒體的財經和政治記者。2014年採訪臺北市長柯文哲時,因為怕擋到鏡頭,她拿著麥克風跪在柯文哲面前採訪,在島內一舉成名,被封為「下跪主播」。
  • 為什麼臺灣年輕人都投蔡瑛文?!
    這兩款社交加上搜尋引擎以及即時通訊軟體LINE的普及,幾乎就壟斷了全臺灣所有年輕人的眼球,任你有天大的本事,也難逃這張信息法網。這張網讓你看到什麼你就只能看到什麼。這張網可以完全控制島內青年的眼球、情緒、思想以及意識形態,而且這種控制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 柯文哲屢被「請辭」,所為何來?
    日前,島內親綠媒體報導,身兼臺灣民眾黨主席的臺北市長柯文哲近期向其核心幕僚透露,將在明年1月的黨代表大會上請辭黨主席一職。柯文哲也因此頻頻被島內媒體堵訪。柯文哲11月中上旬曾找少數核心幕僚,告知他將辭黨主席的消息,他要把握最後兩年臺北市長任期回防市政,不讓8年努力因被攻擊無心市政而落空,等12月黨代表選舉完成,預計明年1月黨代表大會正式宣布請辭,以免到外縣市走動被曲解為選舉布局。
  • 「慢點·觀察」郭臺銘被 「挖角」?2020陷混戰
    何庭歡的職業履歷也頗有看點:她曾擔任島內多家媒體的財經和政治記者。2014年採訪臺北市長柯文哲時,因為怕擋到鏡頭,她拿著麥克風跪在柯文哲面前採訪,在島內一舉成名,被封為「下跪主播」。同一天, 同樣外形靚麗的三立新聞臺的前記者兼主播白喬茵,也接任高雄市府新聞處機要秘書。她將致力於推廣高雄營銷觀光業,成為韓國瑜拼市政的「左膀右臂」。
  • 媒體觀察:當柯粉成為年輕人的時代潮流
    9月1日,社群媒體Instagram在臺北北門廣場舉辦一場線下活動,邀請柯文哲擔任特別來賓,吸引三、四百名年輕人報名參加。柯文哲抵達時,就像明星般受到歡呼,即使活動現場下起大雨,也沒有人想提早離開,大家寧願撐傘、冒著被雨淋溼的不舒服,也要跟柯合拍一張照片。
  • 柯文哲:我想知道蔡英文的"臺灣價值"是什麼
    1月26日,在視察柯文哲公宅政績時,她又試圖利用所謂「臺灣價值」拉攏年輕選民的心。 蔡英文表示:「我要借這個場合特別指出,『臺灣價值』除了臺灣主體意識之外,照顧年輕人的居住權益和環境也是『臺灣價值』。」
  • 蔡英文執政兩年眾叛親離 島內年輕人滿意度僅剩18.6%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5月29日報導,林濁水點出,在幾個特別傾向認同柯文哲的族群上,蔡英文、賴清德、民進黨的正面評價,都出現劇烈崩跌。例如對蔡英文的信任度,在20~29歲這個族群,從40.6%崩潰到剩18.6%;在大學以上學歷則從35.9%掉到25.7%;中立民眾也從28.3%跌到18.4%,跌幅都非常可怕。其中年輕人的對蔡英文的極度疏離,更是怵目驚心。
  • 「臺北『難看』,不如大陸一線城市」,柯文哲又扎心了
    在1999年的「9·21」臺灣大地震之前,島內的房子都沒有防震係數的概念與要求。他說,很多人抱怨,臺北市「長得很難看」,甚至跟大陸一線城市無法相比,尤其是市容的更新速度實在太慢。柯文哲表示,也因為這樣,市政府正在研究如何讓臺北市的建設更快,更用力推動公共區域的建設,當天的典禮就是案例。柯文哲這番話也讓島內網友「炸鍋」。
  • 柯文哲:臺北「難看」,不如大陸一線城市
    臺北市長柯文哲21日出席一項建築工程典禮時稱,臺北的市容已經比不上大陸一線城市,「很多人抱怨臺北市『長得很難看』」。柯文哲(資料圖)據臺灣「今日新聞網」21日報導,柯文哲在致詞時表示,今年是臺北設市100周年,臺北有歷史有文化,但40年以上的老房子也高達30萬戶,沒有變動。在1999年的「9·21」臺灣大地震之前,島內的房子都沒有防震係數的概念與要求。
  • 柯文哲穿上皮鞋了
    連他老婆陳佩琪都說,柯文哲很不在意人際關係,很多時候惹人生氣也不知道。但由於柯文哲有言在先,說他有亞斯伯格症,你要去和病人計較嗎?所以他搞了很多事情,基本也沒啥後果。在其他政客拼命借債討好選民時候,他還了500多億債,而且明知道會損失老人選票還堅定砍了重陽敬老金(在過去,重陽節時候臺北市會給所有老人發現金,不分貧富。柯文哲覺得沒道理,就不發了,所以現在老人都很討厭他)。在選舉時候,其他人都是拼命和財團靠攏,拿錢辦事,也就柯文哲抵押了自己的房子選舉。他幹的第二件事,是質押自己的房子,貸款2000萬。
  • 丁守中和柯文哲展開「最後對決」
    丁守中的委託律師葉慶元則較為樂觀地表示,只要一個投開票所有三張選票回來,結果就會翻轉。相比丁守中一大早親自跑到臺北市選舉委員會關心驗票情況,柯文哲則顯得老神在在。對於啟動驗票程序後是否會擔心翻盤,柯文哲今早受訪時表示,這次選舉我們是沒有派監票人員,只有對手有派,所以放心好了。
  • 大陸贊助臺北大運會 柯文哲:管他臺幣美金,是錢就好
    對此,柯文哲今天下午強調,世大運總經費有10%需由臺北市政府自籌,來源包括門票收入與廠商贊助等;至於贊助的部分,他曾下達指令,由臺灣廠商優先,並以物資捐獻為主,讓臺灣產品可以被國際看見,增加能見度;不過,若臺廠贊助後還有剩下的名額,也會開放讓陸資捐款。
  • 2020臺灣島內「總統」大選韓國瑜勝算幾何?
    最有意思的是半路裡殺出個郭臺銘,夢見媽祖讓他參選,跑回島內要選「總統」,仿佛臺灣「川普」出現,以高人氣直逼韓國瑜,結果初選還是輸給了韓國瑜,但輸了又不認帳,也鬧出走。初選過後的國民黨,黨內整合就一直不成功,郭臺銘退黨,王金平要參選到底,黨主席吳敦義自己有一番謀劃,實力最強的朱立倫幾番缺席韓國瑜造勢場合。
  • 臺灣民眾黨的聲量過於仰賴柯文哲一人,恐走上親民黨老路
    但就在這個檔口,黨主席柯文哲與首席大掌柜蔡壁如不和的新聞又甚囂塵上。柯文哲遇到記者又典型性地嘆氣,而蔡壁如狡猾地回答記者說自己和柯文哲不能談感情,不然讓外界誤解,他們彼此仍然信任的。蔡壁如島內輿論觀察到,民眾黨的聲量過於仰賴在柯文哲一人身上,排擠效應不僅不利於新人晉升,也很容易受到柯文哲負面聲量所拖累。
  • 臺灣人為什麼更喜歡柯文哲,不喜歡連勝文? 港臺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