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伯庸在很久之前的一次朋友聚會上,有人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倘若讓你穿越成一位中國末代君主,哪一位是最難翻盤的?「
一時眾說紛紜。有人說是商紂隋煬,有人說是崇禎光緒,各自也都說出了理由。馬伯庸卻出人意料地說出了他的觀點——漢獻帝劉協。
他認為,商紂隋煬兩位太阿在握,大政未移,開局其實不錯,若非自己作死,別人也奈何不了;崇禎光緒他們所面臨的局面雖然殘破飄搖,畢竟帝位不虛,倘若重振精神,未嘗不能有旋轉乾坤之機。而漢獻帝,被稱為史上最可惜的末代君主,可謂實至名歸。他登基之時已淪為傀儡,此後不斷在各路虎狼諸侯之間顛沛輾轉,身無立錐之地,旁無可用之臣,除了一個被人挾去號令天下的帝王虛名之外,真可謂一窮二白。所有的末代君主之中,要數他掌握的資源最為匱乏,局勢最為惡劣。
劉協本人資質並不差,也曾試著奮力反抗,重振漢室之光。奈何天不佑漢,非戰之罪。從史書上對他有限的記載中,我們能感受到一位末代帝王的聰慧、倔強、痛苦和不甘心。倘若他生在治世,未嘗不能開創又一個」文景之治「,可惜生不逢時。
所以,如果有穿越者想挑戰最高難度,漢獻帝其實是一個首選。
於是,《三國機密》這部小說應運而生。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曹操迎漢獻帝至許都,此後,「奉天子以令不臣」,逐漸集軍權、政權於一身,開始了自己政治生涯的新篇章。
以伏皇后、楊彪、唐姬為首的一批效忠漢室的志士謹遵獻帝臨終前囑託,從溫縣司馬防家秘密迎立獻帝的同胞弟弟劉平入宮。從此,展開了與滿寵、郭嘉、荀彧為首的曹營一輪輪驚險緊張的搏殺。
劉平終究能不能力挽狂瀾?官渡之戰,勝家真的是曹操嗎?究竟誰在幕後操縱三國的歷史走向?
看到這裡,大家應該明白了,馬伯庸的腦洞不是一般大,仿佛開過光。他藉助了劉協的雙胞胎弟弟劉平,來給這位令人惋惜的末代君主重新煥發光彩。原來是這樣的穿越!並沒有和其他穿越小說一樣,主角大殺四方,逆轉翻盤。最後的結局差不多還是那些事情,但人未必是那一群人。
我第一次讀的時候,不以為然:瞎寫的什麼玩意兒!但是又忍不住往下看,心想:我看你怎麼圓回來。看完之後,我佩服得五體投地。在事實的框架內進行合理杜撰,這就是馬伯庸的功力,雖然明知他在杜撰,他在瞎編,但讀者讀過去,都會認為很合理,甚至會認為——也許真實的歷史就該這樣吧,誰知道呢?也許馬伯庸寫的才更加接近真實的歷史。《三國演義》不也是羅貫中杜撰的嘛,演義而已,小說而已。陳壽的《三國志》,確實是事實,但也僅此而已,每一件事基本都是寥寥數語。而在他寥寥數語、惜字如金的史實下,不知道隱藏了多少不為人知的過程,多少令人意想不到的曲折……只要符合最後的歷史發展,中間的過程任你馳騁,任你發揮。
所以說,這不是一部還原真實的歷史小說,它應該算是一個傳奇、一個猜想,或者說,是一部」可能發生過「的歷史小說。
歷史小說,認真你就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