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咳嗽咯血病怏怏,御醫妙用中藥解難題

2021-02-07 悅讀中醫

 提示:點擊上方"悅讀中醫"↑免費訂閱


林黛玉雖是天生聰慧、麗質動人,卻又是年幼喪母,因賈母疼惜她,將她接入賈府,看似風光的生活,卻也是寄人籬下,因而時常鬱鬱寡歡,致使肝火上犯,加上長期誤服補藥,終使她咳嗽咯血,幸好御醫王大夫想了個妙招,讓這位可伶的林妹妹少了幾分病痛的折磨。御醫的妙招到底是什麼呢?下面的文章將給予揭曉!


《紅樓夢》中的御醫王大夫,與賈家是世交,經常出入於寧榮二府,給賈母、寶玉、黛玉、晴雯、襲人等人都看過病,醫術精湛,用藥精當,深得賈府眾人的信賴。然而有一回,賈璉卻質疑他治療黛玉吐血證的一張處方。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在小說後半段,黛玉的癆病越發嚴重。第八十三回中,黛玉噩夢驚醒、神魂俱亂、痰血上湧,吐了滿滿一盒子,面無血色,連說話的氣力兒都微了。王大夫為她把了脈,稱這是由於黛玉素體積鬱而化火,導致肝火上犯於肺,迫使血液不循血道而外溢,隨肺氣一起上湧而咳吐痰血。王大夫擬的治法是先用黑逍遙散疏解黛玉的肝鬱治其本,再用歸肺固金湯治療咳血。黑逍遙散是一張疏肝理氣的古方,方中以柴胡為主藥,配以當歸、白芍、白朮、茯苓、生薑、甘草、薄荷等,用以治療肝脾鬱結所致的抑鬱不樂、頭暈目眩等症,照理說治療黛玉的病證是恰到好處的。方中的柴胡有升發之氣,善於條達肝氣、疏解肝鬱,是治療情緒抑鬱、肝氣不舒的專藥。然而賈璉認為黛玉此時血氣上衝,已經吐血,怎麼還可以再用升提之性的柴胡,這不是火上澆油嗎?王太醫深以為然,但又深知黛玉的病根在於肝鬱不疏,非柴胡不能解。必用之而又忌用之!有什麼方法可以解決這一難題呢?王大夫不愧為御醫,想到了用鱉血去拌炒柴胡可以解此難題。

這裡牽涉到對中藥材在應用前的加工處理問題,在中藥裡俗稱炮製。由於中藥大都是一些原藥材,必須經過一定的加工處理,才能投入使用。有的則是根據病情的需要,為了治療目的,也可以應用一定的方法對藥材進行有目的的加工。正如此處的王大夫選擇用鱉血拌炒柴胡就是屬於此列。柴胡是一味十分重要而常用的中藥,主要有三個用途:

1. 退熱。用於治療多種外感發熱,如感冒發熱。目前就有柴胡退熱注射液、柴胡退熱顆粒。

2. 疏肝。用於肝氣鬱滯的病證,如抑鬱症,或肝膽疾病引起的消化不良,月經不調等,像著名的小柴胡湯、逍遙散等。

3. 升提。用於治療一些中氣下陷的病症,如胃下垂、脫肛、子宮下垂、腎下垂等,常用的補中益氣湯(丸)中就有柴胡。

柴胡的這三個功用都體現出柴胡向上、向外的特性。因此,儘管柴胡作用顯著,但在具體應用時對一些本身表現出向上向外的病證就不宜使用。《紅樓夢》中的林黛玉生性多慮,因自幼喪母,寄人籬下而鬱鬱寡歡,久鬱傷肝,加之長期誤服溫補中藥,致使肝火上犯,灼傷肺絡而至咳嗽咯血。欲解其鬱火必須疏肝,自然需用柴胡;而欲止其血又當清降,即清火降氣,又不可用柴胡,恐其耗陰傷血、加重吐衄,對於久病入絡、氣陰兩傷的黛玉來說,陰血耗傷難免有雪上加霜之嫌。於是王大夫想到了用鱉血來拌炒柴胡以解難題。鱉血為何物?鱉血就是團魚(俗稱甲魚)的血,性味鹹寒,主要作用於肝和腎,具有滋陰潤燥、補血止血的作用,對於一些陰虛內熱、血虛出血的病證用之有效。取新鮮的鱉血拌炒柴胡,使之吸入柴胡之中,用鱉血之陰挫緩柴胡的劫奪、升發之性,還能滋補黛玉的陰血不足,並有一定的止血作用,實在是一舉三得。難怪被王太醫稱作是「假周勃以安劉」(漢高祖時借周勃的力量以安定劉氏天下)的法子,不禁讓人拍案叫絕。

其實鱉血柴胡原本就是一種帶有地區特色的中藥炮製手段。清朝乾隆、嘉慶年間陳修園所著《長沙方歌訣》就有「至於柴胡……每用必以鱉血拌蒸(炒)最多不過二錢」的記載,大多出現在江蘇、浙江、福建一帶。賈府位於金陵城中,自然對鱉血柴胡不會陌生。中藥裡這樣借用一種藥性使另一種藥性發生變化的炮製例子還有很多,如生地的功能為清熱涼血、經過酒炙之後可滋陰補血;生首烏解毒通便,經黑豆汁拌蒸成制首烏後,可滋補肝腎、補益精血;天南星經牛膽汁炮製後稱膽南星,藥性由溫燥變為涼潤,由治療燥痰、風痰變為治療熱痰。這些炮製方法千奇萬象,但目的無一不是為了根據辯證用藥的需要擴大藥物的作用範圍、增強藥物的作用功能、使之在臨床應用中發揮更好的療效。

小貼士:炮製

是藥物在應用前或製成各種劑型以前的必要加工過程,包括對原藥材進行一般修治整理和部分藥材的特殊處理。


本文選自《藥緣文化——中藥與文化的交融》(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楊柏燦主編)一書,最終解釋權歸原作者所有。由悅讀中醫(微信號ydzhongyi)推薦發表。圖片來源於網絡,轉載請註明出處。


新媒體編輯:王丹


相關焦點

  • 中藥穴位貼敷 讓感冒咳嗽遠離打針掛水
    尤其是感冒後的咳嗽,每次斷斷續續要20多天,這次就三天時間,什麼症狀都沒了!關鍵是不但沒有掛抗生素,連口服藥都沒有用!康復得還這麼快!真的是太感謝你們了!」 王大叔平時呼吸系統易感,每年的小感冒不下於10次,而最讓王大叔痛苦的是,每次感冒「後遺症」咳嗽、咳痰,遷延不愈,嚴重影響生活質量及睡眠。
  • 【中醫說】林黛玉與人參養榮湯
    後人有人考證,林黛玉得的乃是肺結核。依據是「咳嗽、咯血、發熱」,我只說一點,林黛玉得的肺結核的話,依據這些症狀,應該是開放性肺結核可能性大吧,這種傳染病在古代那種環境不隔離的情況下,只怕能倖免的人不多吧,周圍的人還能整天活蹦亂跳?      還有人考證,林黛玉得的是先心病。
  • 林黛玉的真正死因是?
    林黛玉生活環境中沒有結核病患者,在大觀園這種人口密度極大的公眾場合,也沒有新發的結核病人,其臨床經過與結核病特點不符。肺結核主要臨床表現為咳嗽、咳血、午後盜汗、消瘦。林黛玉雖有慢性咳嗽症狀,但明顯呈季節相關性,且晚期才出現咯血及痰中帶血。「人參養榮丸」並不具備化療作用,沒有經過規範治療的結核病患者,往往死於惡病質,這些特點與其臨床症狀也不符。2.
  • 林黛玉真的死於肺結核嗎?
    林黛玉生活環境中沒有結核病患者,在大觀園這種人口密度極大的公眾場合,也沒有新發的結核病人,其臨床經過與結核病特點不符。肺結核主要臨床表現為咳嗽、咳血、午後盜汗、消瘦。林黛玉雖有慢性咳嗽症狀,但明顯呈季節相關性,且晚期才出現咯血及痰中帶血。「人參養榮丸」並不具備化療作用,沒有經過規範治療的結核病患者,往往死於惡病質,這些特點與其臨床症狀也不符。2.
  • 66歲慢阻肺患者,咳嗽、憋喘上不來氣,中藥調理7天,症狀消失
    直到2019年2月的一次發燒,導致王女士身體特別不舒服,一開始是普通的咳嗽、發燒,後來嚴重到胸悶,走幾步路就喘得上不來氣,上廁所都成問題,需要有人攙扶著。胸悶、憋氣,不能躺下,需要後背靠著被子才能勉強休息會兒,自己都能聽見氣管裡的聲音,晚上根本就睡不著,只能幹坐著,但是也覺得憋得難受。前面是咳嗽、發燒,後面就是憋氣,覺得氣管裡就跟音樂盒一樣,什麼聲音都有。
  • 漫畫| 林黛玉究竟得了什麼病 ?
    林黛玉生活環境中沒有結核病患者,在大觀園這種人口密度極大的公眾場合,也沒有新發的結核病人,其臨床經過與結核病特點不符。肺結核主要臨床表現為咳嗽、咳血、午後盜汗、消瘦。林黛玉雖有慢性咳嗽症狀,但明顯呈季節相關性,且晚期才出現咯血及痰中帶血。「人參養榮丸」並不具備化療作用,沒有經過規範治療的結核病患者,往往死於惡病質,這些特點與其臨床症狀也不符。2.
  • 橘子身上有5味中藥,不同的部位,有不同的功效,快來看看
    但是儘管這種水果非常的日常,但是卻很少有人知道,它是一味中藥,並且它全身每一個「部位」,都有藥理作用。一、1個橘子=5種中藥,不同的部位,有不同的療效關於橘子的妙用,很多人都只知道橘皮曬乾了可以用來煲湯,也知道陳皮是用橘皮製作而成,卻不知道原來橘絡、橘核也有藥用價值。
  • 氣逆所致噁心嘔逆、咳嗽氣喘,醫聖張仲景:這兩味中藥不妨一用
    旋覆代赭湯是醫聖張仲景創立的經方之一,而方中有旋覆花、代赭石、生薑、人參、半夏、甘草和大棗等中藥,而在方中起著重要作用的兩味中藥便是旋覆花和代赭石,它們一花一石,卻是一個十分經典的搭配。旋覆花和代赭石兩味中藥,一花一石,二者看似毫不相連,但功效卻有相同之處,臨床配伍更是常常相須為用。
  • 中國最後的御醫,將宮廷藥方無償上交國家,如今104歲仍在行醫
    因為「御醫」是專門為王公貴族服務,其自身際遇經常與皇室興亡息息相關。就像有「中國最後一位帝王」、「中國最後一位王妃」、「中國最後一位太監」一樣,中國還有最後一位御醫,而這位御醫現在依然健在。 公元1916年,愛新覺羅·鸚烈·鵬出生於遼寧撫順。按照族譜算下來,他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六個兒子塔拜的後人,其家族是清朝世代承襲的御醫家族。
  • 它被譽為「扶正祛邪第一方」,不僅用於感冒、咳嗽,還有更多妙用
    那麼,人參敗毒散究竟是由哪些中藥組成的呢?據記載,全方由「柴胡(去苗)、甘草、桔梗、人參(去蘆)、川芎、茯苓(去皮)、枳殼(去瓤,麩炒)、前胡(去苗,洗)、羌活(去苗)、獨活(去苗)各三十兩」組成的。具體用法是,將以上中藥按炮製方法炮製後,打成粗末,每次服用的時候,取藥末二錢,用水一盞煎煮,煎煮的時候加入生薑、薄荷各少許,一起煎煮至七分時,去掉藥渣,隨時可服,不過服用時有個特點,那就是「寒多則熱服,熱多則溫服」。人參敗毒散究竟有什麼作用呢?又適合哪些病症呢?
  • 《延禧攻略》裡的中藥梗就是胡說八道!
    中醫認為,咳嗽有寒熱之分。枇杷葉為主製作成的枇杷膏性味偏涼,對咽喉腫痛、痰黃黏稠,有痰咳不出來的風熱咳嗽、燥熱咳嗽等有效,而風寒咳嗽等證型的患者,吃多了反而可能使症狀加重。中藥的鑑別也成了《延禧攻略》中「宮鬥」的元素。劇中有人把皇后娘娘送給貴人的珍珠粉換成貝殼粉,女主角指出珍珠粉顏色是純正的白色,貝殼粉顏色泛黃。劇中有人還說:「貝殼粉以次充好,還能害了娘娘。」事實果真如此嗎?
  • 走訪包聯企業 解難題促發展
    走訪包聯企業 解難題促發展 2020-12-22 17: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研究清嘉慶御醫汪必昌初期成果發布會」舉行
    在本次成果發布會的重要成果之一——《清嘉慶御醫汪必昌考略》一文中,介紹了汪必昌從布衣儒生到宮廷御醫的經歷,並從「生平考」、「醫術考」和「近聞錄」三方面對清代御醫汪必昌進行了考證。這是一篇刊發於《中華中醫藥雜誌》第33卷第4期(2018年4月)的論文,因《中華中醫藥雜誌》被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等資料庫收錄,該論文的發表也受到了海內外中醫學界的關注。
  • 怏怏不悅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成語知識
    怏怏不悅,悅:愉悅,快樂。因不滿意而很不快樂。出自:宋 司馬光《應詔論體要》:「其當職之人,已怏怏不悅,不肯同心以助其謀,協力以成事。」 怏怏不悅的詳細解釋: 成語名稱:怏怏不悅(yàng yàng bù yuè) 成語釋義:悅:愉悅,快樂。因不滿意而很不快樂。 成語出處:宋 司馬光《應詔論體要》:「其當職之人,已怏怏不悅,不肯同心以助其謀,協力以成事。」
  • 林黛玉服用人參,為何沒能治療她的病?【紅樓夢中藥故事】
    除了林黛玉,賈母也有服用「人參養榮丸」,補養氣血,籍以延年益壽。還有人臨終前,以人參代茶飲,以求生津醒神、回陽救逆。王熙鳳毒設的相思局,使賈瑞病重,各處請醫療治,卻皆不見效,後來服用的是出自明代醫家張景嶽的「獨參湯」,以固脫補氣,使脈不絕。寶玉被油燈燙傷了臉,也用宋代《小兒藥證直訣》中的「人參敗毒散」外敷,等等。
  • 白醋泡橘子皮的妙用,解決了常見大問題,家家戶戶離不開
    它對人類的肺炎,氣管炎以及咳嗽氣喘,還有痰多等症都有明顯預防和緩解作用,把它與其他能滋陰潤肺的中藥材搭配在一起煎湯喝能讓氣管炎的病情很快減輕。用它煮出的桔皮水還能緩解人類因感冒導致的發燒和咳嗽以及氣喘等症,能讓感冒症狀明顯減輕3、促進消化幹桔子皮還是一種能促進消化的保健食材,它不但能促進消化液分泌,還能提高人類腸胃消化功能,並能修復受損的胃腸黏膜,對維持人類腸胃消化功能穩定有很大好處,另外它還有何謂止痛的重要作用,女性在懷孕期間出現噁心嘔吐時
  • 《紅樓夢》中把秦可卿的病說成是懷孕的醫生是江湖郎中還是御醫?
    這些人學識淵博,對古代醫學著作都有研究,而且有家傳的秘方,這些太醫御醫在朝廷都是有編制的官員。古代沒有西藥,大多以傳統的中藥為主,所以太醫院最吃香的就是藥方子,御醫和太醫就是靠著藥方子救死扶傷。也就是在漢代,太醫就是一種官位的稱呼,是管理其它醫生的,俸祿也不少,可從這句話來看只有一人,少之又少,可見醫生在古代是稀少的職業,到了清代,有記載的御醫也不超過13人。封建社會的皇帝的皇帝都比較重視壽命,他們把自己的病情惡化歸結於御醫,很多的御醫也是死於非命,正因為這種專權的個人集權想法,皇帝濫殺無辜讓御醫越來越少。
  • 有些中藥含維生素
    有些中藥含維生素健康中國health.china.com.cn 時間: 2014-04-01  來源: 中國經濟網   說起補充維生素,很多人會自然地想起水果、蔬菜和複合維生素片。其實,許多中藥也富含維生素。早在公元6世紀,我國唐代醫學家孫思邈就用富含維生素B1的中藥來治療腳氣病。很多由於維生素缺乏所引起的疾病,也可以用相應的中藥治療。
  • 他是清朝最後的「御醫」,104歲仍不退休,曾主動上交秘方給國家
    我們知道,在宮廷之中,也有醫生這一身份存在,因為他們與皇帝搭邊,所以具有一個聽起來十分高尚的專用名——「御醫」。 在許多人的眼中,「御醫」只是出現在影視劇和書本之中,他們醫術高明,甚至能夠使得病人起死回生,但這終歸太過浮誇了。真實的「御醫」究竟是什麼樣的呢? 關於這個問題,愛新覺羅·鸚烈鵬或許可以為我們解答——鸚烈鵬正是「清朝的最後一位御醫」,他現今仍然健在。
  • 他是清朝最後的御醫,104歲仍不退休,曾主動上交秘方給國家
    我們知道,在宮廷之中,也有醫生這一身份存在,因為他們與皇帝搭邊,所以具有一個聽起來十分高尚的專用名——「御醫」。    在許多人的眼中,「御醫」只是出現在影視劇和書本之中,他們醫術高明,甚至能夠使得病人起死回生,但這終歸太過浮誇了。真實的「御醫」究竟是什麼樣的呢?  關於這個問題,愛新覺羅·鸚烈鵬或許可以為我們解答——鸚烈鵬正是「清朝的最後一位御醫」,他現今仍然健在。  清朝最後一位御醫,自然和清朝末年的宮廷脫不了干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