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最酷的咖啡博物館,有趣又好玩,進來不知道是先喝咖啡還是先拍照

2021-02-17 岙廬

|旅行|城市|生活|美學 |

|探店|選物|設計|好味 |

說起日本神戶,最容易被提及兩樣東西就是:神戶牛和咖啡。神戶是日本最早開放對外通商的五個港口之一,很早就成為外國人聚居地,咖啡文化也早早被引入當地生活中。據說,神戶是日本咖啡館密度最高的都市。這裡擁有日本最大的、最專業的咖啡博物館——UCC咖啡博物館。


文圖|岙廬

UCC咖啡博物館位於神戶市中央區的船塢,外型搶眼,很容易找到它(正對面就是UCC的辦公大樓)。據說博物館的設計靈感源自清真寺(咖啡文化在伊斯蘭世界影響深遠,最終發展到全世界)。

▲ 博物館入口

博物館內裡的展館分三層,成螺旋型上升。工作人員提示先乘手扶電梯到最頂層,再沿螺旋型步道向下走,按序列主題觀看效果最佳。

▲非常有趣的觀展動線

展覽共分六大板塊,包括咖啡的起源、種植、鑑定、烘焙、萃取、文化。設計者希望透過「看」,「聽」,「聞」,「觸摸」,「品嘗」等五感,帶你了解咖啡的不同面貌。

博物館內容主要以日語解說。不過,不用擔心,館方貼心的準備了多國語音嚮導服務,打開手機就可以直接用了,包括中文喲。



第一展廳從咖啡的「起源」開始,講述一棵小小的咖啡苗如何在衣索比亞被發現,從阿拉伯半島傳到歐洲,最終走向全世界的故事。

▲咖啡樹苗

▲非洲古老的咖啡儀式

世界上約有70個咖啡生產國,分布在位於赤道附近的「咖啡帶」地區。咖啡帶指分布於南北緯25度之間,種植咖啡豆的地區。因為剛好形成一道帶狀通稱為「咖啡帶」(Coffee Belt)。

▲咖啡帶(Coffee Belt)

每一粒咖啡種子,經歷幾度春秋地生長,再經過採收、篩選、處理、運輸,直至被製成一杯香氣四溢的咖啡,咖啡豆走過了從「種子到杯子」的必經之路。

▲從種子到杯子的過程

在介紹咖啡「種植」的展區以插圖和模型,帶領我們一步步解析一杯咖啡誕生背後的秘密。

一棵咖啡樹全年大約可以收穫3kg的咖啡漿果,除去果肉曬乾後,只剩下約500g的生豆。再經過烘焙工藝後,只剩下400g的熟豆,只能用來製作約40杯咖啡。看到這樣的數字,是不是愈發珍惜我們杯中之物啦。

▲象徵咖啡種子的模型

大廳中央有一個巨大的紅色咖啡漿果(coffee cherry)模型,從果皮(外果皮)、果肉(中果皮)、果膠及帶殼豆一層一層剖析咖啡漿果的原始樣貌呢!

時至今日,麻袋依然是咖啡生豆的主要包裝形式。在咖啡「鑑定」展區可以看到許多國家咖啡麻袋,圍攏成一條長廊,十分壯觀。

▲每個麻袋上都有相關產區與生豆的信息

展廳的一角陳列著早年運輸咖啡麻袋的工具,現場也可以試拉體驗搬運一包咖啡豆,究竟有多~重~喔!

咖啡鑑定 X 杯測師

一杯完美的咖啡,最重要的是香氣、稠度與風味。然而,一杯好的咖啡呈現,如果沒有優質咖啡豆為基礎,那麼即使有再好的衝煮設備,煮咖啡技巧,也很難為客戶呈現一杯完美的咖啡。

▲咖啡杯測勺

咖啡鑑定區圍繞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產國巴西為背景,介紹咖啡品鑑環節的重要性。

杯測師就像品選紅酒一樣,以客觀且總體性地判斷咖啡的甜味及酸味、苦味、後續餘韻和香氣、以及品質的優劣。毫不誇張的說,杯測師把關咖啡豆品質、定義咖啡風味與價格,是咖啡品質的守門人。

▲早期,巴西咖啡鑑定師

咖啡烘焙

咖啡「烘焙」展廳的牆上有句話很形象的展示了烘焙環節的魅力——」與火的相遇,大大地改變了咖啡的命運。「

咖啡烘焙是決定咖啡味道的重要工序,能創造出咖啡特有的顏色、口味、香氣。如果採用不同的烘焙程度,咖啡的味道也會產生奇妙的變化。

在展廳裡可以看到很多復古的烘焙機,

大開眼界,非常過癮。

咖啡萃取

經過了種植、運輸、烘焙環節的咖啡豆,最後還得經歷研磨與萃取才能成為杯中美味。

從古至今,人類都在想方設法解決同一個問題:如何製作最美味的咖啡。不同年代、不同地區的咖啡器具都有著深刻的地域文化烙印。伴隨著咖啡萃取原理的演進,咖啡器具也經歷了很大的變化,並朝著多元化、個性化方向發展。

在「萃取」展廳裡可以看到各個時代的咖啡萃取器具,以及從家庭美味咖啡的衝泡方法到咖啡館的別致咖啡等各種美味咖啡的信息。

咖啡文化

最後一個「文化」展廳介紹了咖啡文化在各個時期對人類生活的影響。這裡可以找到以咖啡為主題的郵票、唱片、小說等,還有不少精美的咖啡器具。

UCC歷史特展

既然是UCC的咖啡主題館,這裡自然也少不了對自家品牌歷史的回顧。1910年,大規模生產速溶咖啡的技術走向市場。日本是全世界罐裝咖啡的最大消費國之一。UCC(上島咖啡) 在1933年由上島忠雄先生創辦,總部一直都在神戶。

現在我們看到的博物館是80年代為神戶世博建造的,經過幾次改裝,直到2013年,才成為現在我們看到的咖啡博物館。

早年,咖啡大多被視為是提神的飲料,人們對咖啡本身的品質要求並不高。各種包裝形式的速溶咖啡充斥著我們的生活。UCC咖啡特展中用實物為參觀者展示各個時期的速溶咖啡。有些包裝在商超裡依然看得到,但不少包裝已經絕版了。

咖啡主題互動區

這間博物館裡除了主題展覽外,還有不少互動的活動,比如:有問答遊戲,答對的話可以收到一張咖啡博士證明;品鑑專區,定時會有免費咖啡給參觀者品嘗。如果你時間來得及還有咖啡烘焙班。活動比較豐富,交互性很強。


離開前,還可以去咖啡紀念品商店買點特色文創產品,都是神戶限量版。

如果你也喜歡咖啡文化的話,下次有機會來神戶,可以到這間重量級的咖啡博物館轉轉。

TIPS:UCC咖啡博物館並不在神戶市中心,而是在一個曾經用作神戶世博的人工島上。在三宮駅轉乘新交通港灣人工島線,至南公園駅下車,穿過天橋就能很快找到博物館了。

UCC Coffee Museum

地址: 日本〒650-0046兵庫縣神戶市中央區中央町6室6-2

 —end—

如果你喜歡這篇內容,歡迎轉發朋友圈

轉載請到後臺回復【轉載】,請按要求操作

幫我們分享,就是最大的讚賞

一杯咖啡時光

在「岙廬」和世界相遇

相關焦點

  • 說走就走 玩轉日本UCC咖啡博物館
    說起日本的咖啡文化,應該是從江戶時代開始的,起初咖啡進入日本,其焦苦的味道難以讓人接受,1804年狂歌師戲作者大田蜀山人在《瓊浦又綴》一書中記載:在紅毛船上被請喝叫作「咖啡」的東西,豆炒得黑黑呈粉狀,與白糖攪拌後飲用,味道焦苦無法適應
  • 聽說過「網際網路咖啡」嗎?超級酷!(小編請你喝咖啡)
    聽說過「網際網路咖啡」嗎?超級酷!(小編請你喝咖啡) 2020-09-03 1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各地網紅咖啡都來了,你可能還不知道
    這一杯生氣的咖啡,一半的人很喜歡一半的人很討厭。選用衣索比亞、印尼、巴西和瓜地馬拉的拼配豆來做濃縮,下面放入雪碧,兩者之間反應後會產生氣泡,喝的時候先喝上面。dirty是這家點擊率最高的招牌,有人說是冰火兩重天。必須要大口喝才能感受到冰奶和水洗西達摩的完美結合,否則會有點苦。
  • 東京咖啡「爆喝」指南
    逛逛「Zakka」(雜貨店),吃吃我們之前聊過的日本版大眾點評Tabelog的推薦日料,或者,去江之島吹吹海風 ( 此處亂入,但是,我真的去了!),駐足街頭、默默欣賞路人五花八門的時髦裝扮…都是在東京殺時間的美好點滴。對我來說,最最不能錯過的,還是去東京街頭星羅棋布的吃茶店、咖啡館點一杯( 通常不只一杯)咖啡。
  • 阮家咖啡 • 歲月——在花神喝咖啡
    蒙馬特、蒙帕納斯這些充滿魔力的字眼,念著念著,就相信自己在那兒也會有非凡的際遇。 一切都跟我在1987年舉行的《人與土地》攝影展有關。這是我繼《北埔》、《八尺門》後的第三個展覽,為了展出效果,我費盡心思,還找了經常跟我出去拍照的小老弟劉嵩幫忙做了展場模型。
  • 為什么喝咖啡的吸管中間是凹進去的?喝咖啡配黃糖還是白糖?
    圖片來源於網絡喜歡喝咖啡的人難免會有這樣的疑惑,為什么喝咖啡的吸管幹癟癟的,並且中間凹陷?喝咖啡搭配不同的糖有什麼講究嗎?圖片來源於網絡喝奶茶放白糖這個答案一般人都有共識,但是喝咖啡放白糖還是黃糖,或是方糖,甚至是冰糖,爭論就比較多了。
  • 意式濃縮咖啡怎么喝?在線等,挺急的?
    點單的時候,咖啡師都會問你是要single還是double,單杯量確實很少,如果想要更濃烈的刺激,不妨點double試試唄~2、意式濃縮出品會配什麼?經典的配置,會隨咖啡一起上一把小勺子、糖包和一杯冰水。為什麼要配冰水?冰水是給客人清洗口腔所用,讓你的味覺清零,更能品嘗出咖啡的味道來。3、如何喝?
  • 帶你環球喝咖啡,不出沈丘就能!
    點擊藍字關注,全沈丘最有趣的
  • 傅月庵:編輯道,在喝咖啡,在「賤」一點
    值不值得出版?  或因這一問。日後他當大老闆,常掛在嘴邊的另一句話是:「與人喝咖啡,是編輯的天職。」並且說到做到,我在遠流任職日子裡,上班時間跑出去「喝咖啡」,那是天經地義的「工作」,誰也不能說什麼。怕的是你無對象可喝咖啡而已。  「喝咖啡」是「聊天」的另一種說法。書是聊出來,而不是等出來或花錢搶過來的。
  • 韓國一杯咖啡錢飛濟州島,別急著出發,先雲遊濟州島美好角落吧
    據當地電視臺報導,從首爾金浦機場到濟州的單程機票如今只需5500韓元(約合32元人民幣),日本航線則標價15000韓元(約合87元人民幣),這也就意味著,買一杯咖啡錢就可以去濟州島,點幾隻炸雞的花銷便能去趟日本或東南亞。
  • 日本「咖啡膠囊」問世後,手磨咖啡隨時可喝
    日本「咖啡膠囊」問世後,手磨咖啡隨時喝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也非常的快,我們經常會看到上班族每人手裡都有一杯咖啡,而咖啡這個飲品是以前並不太受到認可,是最近幾年才開始流行起來的飲品。而咖啡也分很多種,比如說店裡買的手磨咖啡或者自己在家泡的速溶咖啡等。咖啡為什麼會突然火起來?
  • 我的咖啡簡史┃喝的是咖啡也是生活態度
    雖然法國人喜歡喝咖啡,但是這個藍色星球上最會喝咖啡的是義大利人,義大利人對咖啡的瘋狂嗜好全球聞名,這也是星巴克沒法進入義大利的原因。喝咖啡應該有十五年以上,基本上每天早上如果不喝一杯咖啡,仿佛這一天就沒有正式的開始!
  • 咖啡節來了美少年,陪你喝一杯最有情調的咖啡!
    「這一家的咖啡很不錯。」修侃喝了一口 Verve 的手衝咖啡後,眼睛像是在放光。喝慣了精品咖啡的他,也能夠有這麼高的評價,看來的確很符合他的口味!有趣的場景吸引了修侃,等待著品嘗。咖啡師說,虹吸壺製作的咖啡比手衝的更加粗獷一些。修侃品嘗後表示,的確,耶加雪啡通過虹吸萃取得更加徹底,味道也略偏苦。
  • 健身的你,咖啡喝還是不喝?告訴你真實的黑咖啡
    前兩天,在喝咖啡的時候,突然想起是不是應該出一篇文章來說說黑咖啡與健身關係。喝黑咖啡能增強肌肉嗎?雖然通過喝咖啡來增加肌肉聽起來是一個很奇怪的概念,但事實上已經有一些科學研究證明了它的可能性!我們都知道,當訓練以增加肌肉質量為目標時,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就是漸進超負荷。漸進式超負荷是指隨著時間的推移,你的肌肉承受的負荷或壓力不斷增加,迫使它們適應(也就是變大和變強)以應對負荷的增加。因此,當我們看到在抗阻訓練之前攝入咖啡因的好處,以及它在增加整體肌肉負荷方面的效果時,咖啡因或咖啡的使用變得非常有吸引力!
  • 清邁最「網紅」樹屋咖啡,被中國遊客帶火,遊客:不為咖啡為拍照
    NO39咖啡並不是建在雨林樹屋裡的咖啡,雨林樹屋是咖啡館的一個噱頭,專門用來給遊客拍照的,漂亮的小哥哥小姐姐坐在雨林樹屋中喝咖啡,綠水青山藍天下,別有一番意境,一時間風靡網絡。據說這家咖啡館純粹是被中國遊客帶火的,說到這我有些懷疑咖啡館的老闆會不會是中國人,特別懂得抓住中國遊客的心裡,不為咖啡為拍照,咖啡味道不重要,拍照才最重要。
  • 是精品還是速溶?3秒喝上自磨咖啡!鷹集小罐咖啡體驗
    也許你會說速溶咖啡沒靈魂,不如自磨的好。這個道理我是知道的,但是時間有限,哪有什麼空閒時間來磨豆子煮咖啡呢。直到後來我接觸到了一款鷹集小罐咖啡,只需要一個杯子,一杯熱水,即可享受速溶10倍的上等咖啡。今天有機會就來跟大家說說這款S.Engine鷹集咖啡吧,究竟有哪些特色之處呢?下面的內容將為大家揭曉。
  • 喝了10年咖啡,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別急著羨慕,先來用一杯咖啡的時間,感受一下星巴克的魅力吧~熟悉星巴克的有星人,對「棕色圍裙」的咖啡公使,應該不陌生。咖啡公使還從聞香、初嘗、回味、酸度、醇厚度各個方面教你感知咖啡的區別,整個過程妙趣橫生,也讓小資更加著迷於咖啡的魅力~小資仿佛親歷了一次咖啡的生命歷程,以一顆悠然之心感受咖啡美學~
  • 非人哉:來喝咖啡,卻先入貓口,再進狗穴,地湧實慘,哪吒要笑了
    不討喜的地湧作為人氣偶像哪吒的妹妹,地湧的人氣其實並不高,因為她這個角色實在不太討喜,每次出場都對我們的藕霸動手動腳,更是多番欺負小哪吒,簡直不能太壞了。她這一次的上場,也是聞名而來,突然想喝咖啡的她,闖入了三眼哥的咖啡店,滿懷期待地想喝上一杯美味的咖啡,可惜實力翻車,咖啡沒喝上,人還搭進去了,剛一進門就被盯上了!
  • 天巡推薦 | 曼谷本地人都推薦的Cafe,不愛喝咖啡可以去拍照啊!
    這家咖啡館隱藏在Ekkamai車站附近的小巷盡頭,距離BTS步行十分鐘左右,因為周圍建築多且雜,不仔細找很容易會錯過。 除此之外,店家還販賣自己拼配的由泰北清萊和非洲或巴西的混合咖啡豆,來到這裡,可以先在店裡喝一杯咖啡小憩,然後再帶上一包心儀的咖啡豆回家。
  • 咖啡和茶改頭換面更好玩也更好喝了
    從早幾年的膠囊、掛耳,到如今的凍幹、濃縮液,茶和咖啡改頭換面,用另一種形式出現在我們的面前,更方便、更快捷、更年輕、更好玩,當然,也更好喝了。  意無涯  左手是熱氣騰騰的鮮肉饅頭,右手是一杯恰到好處的咖啡,據說這是上海白領最常吃的早餐。等到下午,一朵貢菊開在透明的玻璃壺裡,抑或是泡一杯薄荷綠茶,給打工者的午後提提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