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跟著「60顆豆咖啡」的創始人木木老師遊遍西雅圖咖啡是不是很過癮呢?五月,我們繼續走起,跟著另一位創始人劉Boss一起去逛日本吧!
說起日本的咖啡文化,應該是從江戶時代開始的,起初咖啡進入日本,其焦苦的味道難以讓人接受,1804年狂歌師戲作者大田蜀山人在《瓊浦又綴》一書中記載:在紅毛船上被請喝叫作「咖啡」的東西,豆炒得黑黑呈粉狀,與白糖攪拌後飲用,味道焦苦無法適應。直至明治中期,日本的咖啡文化才真正開始普及,逐漸產生了一些咖啡沙龍、咖啡屋。今天的日本,咖啡文化已經相當發達,咖啡行業競爭激烈,各類咖啡品牌琳琅滿目,也不乏一些世界級的咖啡師,那麼今天就讓我們跟隨劉Boss的腳步一起來逛逛日本唯一專業的咖啡博物館——UCC咖啡博物館吧!
【啟程】
UCC咖啡博物館坐落在日本神戶市,從大阪出發,乘坐JR(Japan Railways),一邊欣賞沿途風景,一邊期待著馬上就要見到的UCC。一個小時後,我們順利抵達神戶,也順利地找到UCC。日本交通便利到即使你不會說日語、不會說英語也完全能夠順利抵達你想要去的地方,就這麼簡單!O(∩_∩)O
下面就是UCC博物館啦!
【入館參觀】
進入博物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博物館的館內介紹。
整個博物館分為六個展區,分別介紹了咖啡的起源、栽培、鑑定、烘焙、萃取和文化。這個博物館是允許拍照的哦!有些博物館是禁止拍照的,所以咖蜜們不管去哪裡遊玩,都要遵守人家的規章制度,做一個文明的中國人!
【起源】
這個展區以影像資料以及實物資料的形式,簡要介紹了咖啡從衣索比亞被發現直到它如何成為全世界所喜愛的飲品的變化過程。讓我們對咖啡的歷史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
【栽培】
這個展區仍然以影像資料與實物資料的方式向大家介紹了咖啡從樹苗的種植——結咖啡果——處理成生豆的全過程。
下面是一個大大的咖啡果模型,打開來看,裡面清晰的標明咖啡果從表皮、果肉到中間的咖啡生豆的組織結構。
下面是一個咖啡樹最後可以產出多少杯咖啡的對比圖,原來一棵咖啡樹最後只能產出40杯左右的咖啡。所以我們要愛惜每一粒咖啡豆,不能浪費哦,農民伯伯很辛苦的哦,尤其是衣索比亞的農民伯伯!(*^__^*) 嘻嘻……
【鑑定】
這個展區為我們介紹了對咖啡風味進行嚴格鑑定的鑑定中心,以及最後如何將咖啡生豆漂洋過海運送到每個消費國的全過程。
優質咖啡的每顆豆子都是經過篩選而來的。
【烘焙】
這個展區為我們展示了不同時代的咖啡烘焙機,以及不同烘焙程度的咖啡的風味以及各種風味適合做什麼口味的咖啡。整面牆從輕度烘焙到重度烘焙,都有清晰的介紹。不同的烘焙程度確實會影響到咖啡的風味、口感。
這裡除了可以參觀,還可以參加烘焙體驗課,自己動手烘焙咖啡豆哦!
【萃取】
這一展區為我們介紹了各個時期、各種不同的咖啡萃取設備,從最原始的手工萃取到目前先進的咖啡機,非常全面,並且每個咖啡萃取設備都會配有相應的視頻,來演示機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咖啡萃取的全過程,這個展區很好玩哦~就像一個化學實驗室~(*^__^*) ~
【文化】
這個展區圍繞著咖啡文化為我們展示了其周邊的文化產品,包括最早的咖啡郵票、與咖啡有關的音樂、小說等等,當然還有非常重要的就是漂亮的咖啡杯,有了美味的咖啡,怎麼能少了高品質的咖啡杯呢?用這些珠光寶氣的咖啡杯,絕對是給咖啡錦上添花!
逛完各個展區,別著急,還不能走哦,還有其他好玩的哦!每個人憑門票可以領取兩杯單品咖啡,每個月的風味都各不相同呢!
品嘗完不要走哦!我們還可以檢驗一下一天的學習成果,來一次互動答題,成績優異的同學是有咖啡博士認定證書的!哈哈哈~
拿到畢業證,也不要空著手回家嘛~給60顆豆的夥伴們買點小禮物吧!
無論是頭腦還是書包都塞滿的我們,當然不能忘記去品嘗一下真正的UCC咖啡。
在這個重視品質的國度,咖啡的品質自然也是名不虛傳的,希望下次有機會再去探訪日本其他的特色咖啡文化!大家敬請期待我們之後的各種咖啡之旅吧!鼓掌!撒花!
彩蛋來嘍!我們的60顆豆還去了童話世界迪士尼~
(此文出自小雪姐姐大班長,在此特別鳴謝~啊裡蓋導!鞠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