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考生更好地了解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人民網教育頻道邀請到了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十餘位本科學院的院長進行主題訪談,通過對學院辦學理念、專業特色的詳細解讀,讓考生和家長更加的全面了解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更有針對性地選擇適合自己的學院和專業。
本期邀請到的是中國語言文學學院負責人周晨萌。周晨萌,碩士生導師,中國社會語言學學會、世界漢語教育史學會會員,主持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專項北京市社科基金、北京高等學校英才計劃等十餘項科研課題,參與《漢語方言地圖集》《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等多項重大課題,出版數十部科研專著和精品教材。
01
發展歷史和現狀
主持人:您好,周院長,歡迎您的到來!
周晨萌:主持人好!各位考生和家長朋友們,大家好!
主持人:歡迎周院長的到來。我們都知道,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擁有經、管、法、文、理、工六大學科門類,那麼其中在文學類裡的中國語言文學學院極具特色。接下來的時間有請周院長帶我們一同走入中國語言文學學院辦學歷史情況。
周晨萌:好的,謝謝主持人。正如主持人所說,中國語言文學專業是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的特色專業,學院辦學歷史可以追蹤溯源到1951年成立的國文組。一直以來,學院致力於中華優秀文化的傳播與傳承,同時,我們充分發揮商務漢語教學與研究的優勢。學院致力於打造
中國語言文化交流的傳播基地以及漢語國際教育教研平臺。目前學院設有中國語言文學碩士學位一級學科點和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點,同時開設了漢語言文學和漢語國際教育兩個本科專業,在2019年我們又成功獲批網絡與新媒體專業。那目前呢,學院還同時開設針對留學生的本科專業,包括漢語言文學本科專業下邊的國際商務漢語、中韓商務同聲傳譯以及網絡與新媒體等方向。
主持人:謝謝周院長。可以說中文學院的發展離不開幾代師生的辛勤耕耘。那麼想請您簡單介紹一下我們中文學院目前的師資情況是怎麼樣的?
周晨萌:中文學院目前擁有一支高水平、負責任的國際化師資隊伍。老師們不僅有深厚的學術底蘊、成果卓碩,而且都潛心教學、熱愛學生。目前學院共有專職教師35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的27人,佔到了77%,具有博士學位的31人,佔89%。可以說,中文學院的師資隊伍是一支具有年輕化、國際化、博士率高的一支隊伍。同時,根據學院的國際化培養特色
學院聘請了3名外籍教師,他們在學院擔任專業課教學任務的同時,還負責學生的國際交流活動,所以是為學院國際化特色培養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在學院科研方面,老師們也做出了非常重大的貢獻。目前,學院教師共獲得了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0項、教育部以及北京市社科15項、國家語委專項2項和教育部產學研協同育人項目1項。在SSCI 、CSSCI核心期刊上共發表論文110餘篇,出版了30多部有學術影響力的科研專著和20餘部精品教材,所以這是這五年來學院科研成果還是蠻多的。目前學院同時下設三個科研中心,一個是中國文學國際傳播研究中心,一個是北京語言與文化研究中心,還有一個是國際商務漢語研究中心,這三個研究中心的開設可以說是在學界也是具有較強的學術影響力的。
02
專業設置
主持人:謝謝周院長的介紹。我們中文學院不僅是師資雄厚,而且我們的科研產出和社會服務也都是十分的亮眼。那麼說到這裡呢,肯定考生朋友們就比較關心了,我們中文學院在我們的本科招生階段或者我們的本科培養階段具體有哪些專業呢?
周晨萌:好的,本科生培養歷來都是中文學院人才培養的一個中心工作。學院在2018年開始根據學校的規定開始實行大類培養,我們開始以中國語言文學大類進行招生。那麼學生在進入學校之後,前三個學期是統一培養的統一課程,在第三個學期之後,學生本著自我申報的原則,按照成績來進行專業分流。分流的專業有這樣兩個,一個是漢語言文學專業,一個是漢語國際教育專業。
主持人:好的,謝謝周院長。那麼提醒各位考生一下,我們在招生的時侯,中國語言文學學院就是我們所說的中文學院,招生的專業是中國語言文學大類,大家看到的招生專業就是中國語言文學類。在大二上學期根據相應的志願和分數情況分流到不同的專業,有漢語言文學還有漢語國際教育兩個專業了。那麼接下來的時間我們和周院長一同來走進我們的第一個專業漢語言文學專業。
周晨萌:好的,那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核心點就是中文和傳媒跨學科的融通培養。如果我們簡單說一下這個專業的能力標準的話,我覺得可以用三大基礎、五大能力來進行概括。
那麼三大基礎呢,就是希望學生在四年的學習之後可以掌握漢語言文學基礎,然後是經貿商務專業知識以及新聞傳播專業基礎。同時五大能力我們主要是指的多語言表達能力、多類型的寫作能力、跨文化交際能力、創意策劃能力以及大數據分析能力。由於我們這樣的一個培養設定,在畢業之後我們的畢業生大多從事的是文化創意、公關策劃、新聞傳播這樣的一些工作。
在培養過程中本專業人才主要體現了四個特點和優勢:第一個特點就是文化傳承。文化傳承主要是指這個專業的學生應該首先達成對於中國語言文化的深入認知與傳播。我們可以說,這是專業教育之本,同樣也是中國民族文化傳承的關鍵。所以本專業的學生呢最重要的就是這樣一個文化傳承的特色。那麼這一特點成為學生在未來就業領域當中能夠長遠發展的一個基礎;那麼第二個特點,我們可以用國際視野來進行概括。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不僅要傳承中國文化,同樣也需要國際化的視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尤其是全球化的今天。學生在四年學習當中他會接觸到很多的國外的文學文化,接受跨文化交流以及傳播的教育,從而形成他們的全球視野,這是第二個特點;第三個特點,我們可以用創新創意來進行概括。我們知道,文化創意產業的興起以及網際網路+模式與新媒體媒介的引入都要求未來從業者要具備創新精神和創意能力。可以說這一點是擁有AI所無法取代的這種"內容"產出能力的複合型人才。所以,在我們的培養當中也是非常注意把握這一點的。那麼非常強調學生對於文化創意產業以及社會發展領域當中的這樣的一種創新精神和創意能力的觀察和提煉,這些都使得學生在進入到工作領域之後能夠創作出屬於新時代的一些高質量文化內容;第四點,我們可以用開放多元來進行概括和說明。這裡的開放多元不僅僅體現在我們學生的國際視野,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也體現在我們這個專業的整個的培養流程當中。因為本專業學生他不僅僅會局限在一門或者是一個專業領域的研修,而是在充實人文素養的同時可以接觸和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一些其他的專業方向來進行拓展,比如金融、經濟、會計等等。同時我們也依託學校的多元平臺來進行雙學位和輔修,這樣的話,使得我們的學生在深造和就業的時候能夠非常順利地進入到相關領域,並且很快的打開工作局面。
主持人:感謝周院長為我們詳細介紹了漢語言文學專業的一個整體情況。我聽到了幾個數字,像三大基礎、五大能力、四個特色,其實整個的這樣一些特徵描繪出來我們中文學院的漢語言文學專業的一個特色了。那麼也依託剛才我們周院長講到的,其實在今天大數據人工智慧的衝擊之下,我們的漢語言文學專業的人才也能夠去跳出來成為我們獨有自己特色的人才。所以,這也是我們中文學院在培養我們漢語言文學專業時候的一大亮點。好的,感謝周院長。那麼我們另外一個專業方向呢就是漢語國際教育專業了。這個專業其實也是幫助我們中華文化傳播,在孔子學院進行相應志願者服務的工作的專業。那麼接下來的時間我們和周院長一同走進我們的漢語國際教育。
周晨萌:正如主持人所說,我們的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的開設雖然最初是源於服務國家戰略服務於孔子學院的建設,但是貿大的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卻是大有不同的。我們依然還是可以沿用前面的那三組數字來進行說明。這一專業的培養原則,依然是跨界、跨學科,那麼它的融通的教育主要體現為語言加教育、語言加服務貿易這樣的一個融合。如果我們來進行一下能力標準的細分的話,我們的「三大基礎」可以說包括語言學基礎、文學文化素養以及國際服務貿易的基礎知識,而我們的「五大能力」主要包括的是我們的外語交際能力、語言教學能力、中華文化傳播能力、數據分析能力以及產品研發和運營能力。所以,在這三大基礎和五大能力的基礎之上,學生是完全可以勝任以下諸多領域的一些工作的。比如說,語言教育、文化策劃、教學技術、教育服務貿易等等這些領域。
那麼我們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的培養特色可以用兩化來進行體現,一個是國際化,這個國際化首先體現為對語言能力的強調。在熟練掌握了漢語表達和寫作基礎之上,我們要求學生必須精通掌握英語,而且還要求他們學習和掌握第二門外語。其次體現為對海外交流和職業實踐,在學生學習期間,學院非常鼓勵學生來參加這些國際交流活動以及職業培訓。第二點我們可以用複合化來進行說明,那麼在傳統的語言教育能力的培養之外,我們充分發揮了學校在經濟貿易學科這樣的一些優勢,以通修、輔修這樣的方式多渠道的去培養學生在文化項目管理和策劃、國際教育服務貿易等等這些方面的一些能力。
主持人:好的,謝謝周院長。剛才周院長對我們的漢語國際教育的專業進行了整體解讀,我們能夠感受到漢語國際教育,它雖然起源於孔子學院的中華文化的推廣,但是未來也會朝更多的像教育技術的研發與應用、國際服務貿易以及國際文化策展人的方向去發展,可以說大有作為的。
03
人才培養特色
主持人:好,那麼相信經過周院長對於我們中國語言文學類下的漢語言文學和漢語國際教育兩個專業的詳細解讀,考生和家長朋友們能夠從中獲得你自己的選擇方向了。那麼接下來我們想請周院長為我們去簡單聊一聊我們學院整體的人才培養有什麼亮點呢?
周晨萌:好的,中文學院的人才培養主要採用了課堂教學、科學研究和職業教育這樣三位一體的教學模式,在這樣的培養框架之下,我們堅持大類培養和專業培養的這樣的一種融通,通識教育和個性化培養的融通,寬口徑專業教育和多元化分類教育的融通,同時也兼顧了理論學習與職業實踐的融通。所以在這樣的四個融通之下,我們切實做到了因材施教,以學生為中心。我們能夠細分到學生的這樣的一些學習需求,從而進行一種個性化的培養,這是我們的這種多元的人才培養體系。
為了實現這樣一種培養體系,我們在課程體系方面以及二三課堂的教學服務方面等等,都做了一系列的規定。比如說,在課程體系方面,學院主要是採用了三階段的這樣的一種培養模式。第一個階段是我們的基礎培養階段,第二個是我們的專業培養階段,而第三個就叫做多元培養階段。其中,基礎培養階段指的是學生按照學科大類來統一培養。在這個階段,學生要實現的是三大基礎知識的學習,而在完成了基礎知識的學習之後,學生將會進入到專業培養階段,在這個階段學生需要學習和掌握的是他的五大基礎能力,在專業培養完成之後,我們就進入到了多元培養的階段在這個階段主要是由學生來自主確定他的發展方向,選擇個性化課程模塊。比如有的學生可能想要去進行深造,就選擇一些學術性的課程,有些學生想要直接就業,那麼就選擇一些就業型的、通用型的這樣的一些課程,這是課程體系方面。
在這些體系之外,我們在教學服務方面也是不斷創新,形成了讀書會、寫作營、前沿講座、科研活動以及文化實踐這種五位一體的書院制的培養模式。其中,我們的惠忠庵讀書夜、水雲間、惠文書院以及多類型寫作中心可以說已經形成了一種品牌效應,也是多次被各大媒體進行報導的。此外,我們學院實行一些優秀人才的重點選拔和培養,主要進行本碩融通的培養。對於這些優秀的學生,我們一般都會進行推薦保研,然後實行一體化的培養,重點培養涉外語言文化傳播人才。
主持人:謝謝周院長。我們能感受到,我們學院對於人才培養上面確實是用心良苦但是收穫頗豐。好的,剛才您談到我們在進行人才培養的時候由基礎到專業再到多元。那麼,想跟您再簡單的聊一聊如果學生在課堂內有這樣的學習,那麼在課堂外有沒有相應的實習實踐的項目,還有如果學生他們有國際化交流的意願的話,他們是怎樣去實現的呢?
周晨萌:是的,我們學院也是在不斷拓展校際合作、校企合作,在加強各種形式的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所以可以說是為學生的教學實踐以及職業實踐創造了一定條件。目前我們學院有校內實訓中心4個,比如"惠園之聲"廣播站、校新聞記者團等,這些實踐中心都可以供學生來進行播音主持、新聞寫作、行政管理等等方面的全方位的實訓。同時,我們在校外和海外還建立了比如《中國日報社》這樣的實習基地,目前學院一共有18個這樣的校外和海外的實訓基地。在國際化方面,學院主要通過"請進來、送出去"相結合的方法,形成了暑期學校項目交流、學分互換、職業體驗這些多種多樣的國際化人才培養模式,為學生開闊國際視野提高國際競爭力創造了機會。
主持人:感謝周院長的解讀。剛才聽到您說我們的實習基地有一個中國日報社。因為大家都知道我們外經濟貿易大學在北京只有一個校區,學校西門對面就是中國日報社,這樣實習就業就十分方便。
周晨萌:沒錯,這是一個非常有利的地緣優勢,讓我們跟中國日報社的聯繫也是非常密切。我們除了有實訓基地以外,平時還會經常請他們的專家來進行講座,聘請他們做我們的校外實踐導師。而且很有意思的是,我們的畢業生也到那裡進行就職。
04
就業情況
主持人:謝謝周院長。看來確實是因為我們的地緣優勢,但是能夠感受到因為我們學生培養出來的是這種棟梁之材,才能夠成功進入到各大這樣的單位去進行就職。那麼相信經過我們學院深厚的專業的培養,以及我們理論+實踐這樣的模式,畢業生一定會成為我們的棟梁之材,肯定會大放異彩的。那麼接下來的時間我們和周院長一同聊聊中文學院畢業生的情況。
周晨萌:好的,那麼中文學院畢業生在這幾年的就業當中體現出來就業層次高、選擇多元、去向廣泛、前景廣闊這樣的幾個特點。那麼目前的就業去向主要集中在國內外的一流大學繼續攻讀研究生來進行深造,而就業的學生主要在出版傳媒領域、經貿金融領域、政府事業單位以及其他的國有重點企業、外資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等等。那麼在繼續深造方面,我們目前國內外研究生攻讀率都在45%以上,在境外就讀院校有帝國理工學院、倫敦大學學院、賓夕法尼亞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等等。國內就讀院校有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這樣的一流院校。在就業創業方面,我們的優秀本科畢業生憑藉過硬的素質和過人的能力,在人民日報社、中國日報社這些中央媒體以及谷歌、百度這樣的國際化企業都擁有非常廣闊的發展前景。我們做了一個統計,就是在就業去向上,近五年以來我們學院畢業生進入金融和貿易類企業的人數比較多,其次是文化產業公司、新媒體行業以及教育行業。另外,每年都有一定數量的學生進入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工作。
經過多年的人才輸送,我們的社會用人單位對學院畢業生也是非常認可的,尤其是學生的敬業精神和社會責任感這兩方面,用人單位都表示非常滿意。他們的反饋告訴我們說,我們學院這兩個專業的畢業生最突出的優點就是踏實認真、學習能力強而且主動性非常高,能夠積極的去承擔責任,同時樂於分享,能夠與其他人建立非常融洽的關係。而且他們尤其提到了一點,就是學生的文字功底非常紮實。
主持人:好的,謝謝周院長。其實剛才聽您的介紹當中,我發現一個亮點。如果說我們的畢業生進入相應的文化或者傳媒行業或者教育行業,我們其實是不意外的。但是我聽到了您介紹我們的畢業生當中有很多學生是進入到了金融、貿易的領域,想問問您這樣的成果是得益於我們的複合型人才培養模式嗎?
周晨萌:是的,就像我剛才提到的,學院的培養體系是融通靈活的。我們在專業學習之外還鼓勵學有餘力的話要去選擇金融、經濟、會計這樣的專業來進行輔修和雙學位修讀。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的話,我想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的中國語言文學學科是非常有特色的它的人才培養應該是體現為下面的五個方面:漢語為基、技能為本、文化為魂、外語為帆、經貿為翼。所以,如果說外語經貿是學生飛翔的翅膀,那麼中文則是紮根大地,可以讓學生獲得長足發展的基石。
主持人:聽了周院長的介紹,我們深刻感受到文化的魅力,而且也希望能夠吸引更多的考生來報考我們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學院。那麼在節目的最後,我們也請周院長為今年高考的考生送上一份祝福吧。
周晨萌:好的。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開放的貿大,多元的中文,中國語言文化的傳播使者在這裡起航。同學們,歡迎大家報考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學院!
主持人:再次感謝周院長的到來,為我們一同解讀中國語言文學學院。相信經過今天的了解,大家一定能夠去熟悉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熟悉中國語言文學學院,歡迎大家報考我們!今天的節目就到這裡了,我們下期再見。
原標題:《人民網系列專訪 | 中國語言文學學院負責人周晨萌帶你走進UIBE》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