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大文化小客廳」第14期:《走進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

2021-01-11 澎湃新聞
「海大文化小客廳」第14期:《走進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

2021-01-08 19: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海大文化小客廳「院系探寶」系列開篇詞

有著近百年辦學歷史的中國海洋大學,如同一座礦山,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寶藏。而承擔著立德樹人、科學研究等使命的院系,就如同一條條礦脈,記錄著一代又一代海大人的不懈求索和文化傳承,等待著我們去探尋、去挖掘。

為了充分挖掘院系史、學科史,生動展現學院、學科的發展沿革、優良傳統、亮點工作及重要貢獻,「海大文化小客廳」欄目特開設「院系探寶」系列,以期更好地發揮文化育人功能,增強師生的愛校榮校之情,使得以海大精神、校訓、校風為內核的海大文化深入人心,共同推進大學文化繁榮發展,實現良好校園文化生態。

回顧海大建校96年的歷程,上世紀三五十年代學校的兩次人文輝煌,使得海大的歷史更加厚重,文化更加豐富。新世紀以來,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以王蒙先生等人的加盟為契機,紮實做好人才培養、學科建設、文化傳承,湧現出一批科研成果和學術著作,有效推動了學校在人文領域的高質量發展。這些著作成果,記錄著一代代文新人鬥志昂揚的不懈努力、上下求索的嘔心瀝血、苦盡甘來的累累碩果、行穩致遠的蓬勃發展,為學校邁向世界一流大學提供了堅實的人文支撐。

書籍是知識的源泉,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寫書是學習、思考、創造的過程,從這個意義上說,「書」是寶藏,對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來說尤其如此。首期「院系探寶」,我們「走進」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並邀請到學院3位教授——副院長韋春喜教授、王蒙文學研究所所長溫奉橋教授和文化產業系主任馬樹華教授,以這些著作成果——書籍為載體和線索,帶大家深入了解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走進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演職員名單

主持嘉賓:修 斌

訪談嘉賓:韋春喜 溫奉橋 馬樹華

出 品 人:張 靜

總 策 劃:陳 鷟

策 劃:孟 凡 梁純生 王琳舒

制 片 人:孟 凡

製片統籌:王琳舒

總 編 導:趙海磊

責任編輯:李華昌

文 案:趙 真

攝 像:劉玉松 吳 濤 趙海磊

後期製作:趙海磊

美術設計:袁 藝 劉 蒞

道 具:曾 潔

片 尾 曲:《宛如初見》

作 詞:王琳舒

作 曲:劉世傑

編 曲:趙曉凱

演 唱:王琳舒 劉世傑

音樂支持:塔巖唱片

欄目推廣:李華昌 劉 蒞 左 偉 曾 潔

暴曉彤

推薦閱讀

「海大文化小客廳」第1期:《海浪傳說》

「海大文化小客廳」第2期:《守望兒童》

「海大文化小客廳」第3期:《向海而歌》

「海大文化小客廳」第4期:《我的老師》

「海大文化小客廳」第5期:《海大味道》

「海大文化小客廳」第6期:《謀海濟國》

◎ 「海大文化小客廳」第7期:《海大校訓故事》

◎ 「海大文化小客廳」第8期:《八關山文脈》

◎ 「海大文化小客廳」第9期:《回望極地》

◎ 「海大文化小客廳」第10期:《行遠東方紅》

◎ 「海大文化小客廳」第11期:《學在海大》

◎ 「海大文化小客廳」第12期:《學海蘭舟》

◎ 「海大文化小客廳」第13期:《浩海求索向一流》

文末彩蛋

轉發本條推送到朋友圈,並在本條推送下方留言,留言點讚數前10名(截止1月11日08:00)將獲贈「科學·人文·未來」叢書一套(3本)。

活動截止後,工作人員將通知獲獎者具體領獎方式。

原標題:《「海大文化小客廳」第14期:《走進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王曉萍一行到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調研
    王曉萍一行到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調研本網訊(通訊員 瀟宇 陶晶)12月14日上午,黨委副書記、校長王曉萍到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就畢業生就業、「十四五」發展規劃、一流專業建設、疫情防控等工作進行調研,副校長、工會主席賀澤龍
  • 小客廳第36期阿卡貝拉是?伊莎貝拉的妹妹?還是狗的名字?
    活動名稱:走進阿卡貝拉——音樂分享會活動時間:09月27日(周六)下午14:00-16:00(請勿遲到)活動地址:靜居寺二環路口牛沙橫街二號咖啡生活因為電聲設備可以讓阿卡卡貝拉演唱小組的聲音傳播得更遠,還可以很自由地在街頭演唱。於是有人開始利用麥克風改變唱法,發展出口技、B-BOX、Bass、甚至電子音樂的音色,也塑造出爵士、搖滾、流行、Hip-Hop等活力四射且變化萬千的演唱風格。
  • 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新聞傳播教育的南方之強,廣告教育的搖籃
    經過36年來的發展,已形成涵蓋學士、碩士和博士在內的完整的新聞傳播教育培養體系,也是中國最早培養新聞傳播學科研究生的新聞傳播學院之一,成為中國新聞傳播教育的「南方之強」,學院正向建設「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新聞傳播學院的目標邁進。
  • 【院訊】浙江中華文化學院推出「空中大課堂」第十期:地域文化與...
    【院訊】浙江中華文化學院推出「空中大課堂」第十期:地域文化與浙商精神 2020-12-22 17: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停課不停學——貴州民族大學人文科技學院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老師...
    本著「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的思路,貴州民族大學人文科技學院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自2020年2月24日開始網上授課,到目前共開設在線課程92門,開課教師170人,學生上線學習人數16247人,學生上線學習136429人次。
  • 寧大新聞傳播學院師生走進石嘴山
    「現在看處處是田園美景,但以前可不是這樣子的,院子外面有建羊圈、堆柴火的,還有搭小棚子的……」1月5日,寧夏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這裡是西部」項目活動採訪組師生走進大武口區龍泉村,受到該村黨支部書記高亮的熱情接待。
  • 人民網系列專訪 | 中國語言文學學院負責人周晨萌帶你走進UIBE
    一直以來,學院致力於中華優秀文化的傳播與傳承,同時,我們充分發揮商務漢語教學與研究的優勢。學院致力於打造中國語言文化交流的傳播基地以及漢語國際教育教研平臺。目前學院設有中國語言文學碩士學位一級學科點和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點,同時開設了漢語言文學和漢語國際教育兩個本科專業,在2019年我們又成功獲批網絡與新媒體專業。
  • @大接龍 | @山東大學,海大來啦! 我們都是收件人!
    海大版《手牽手》中國海洋大學大學生藝術團心懷熾熱,為愛發聲通過手機記錄下歌聲和影像匯聚真摯祝願,助力抗疫一線海大版《平凡天使》中國海洋大學經濟學院海音合唱團感懷醫務人員的奉獻2018級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 賈曉麗2018級漢語言文學 孫萌夢、王雪、王孟奇、譚鏵數學科學學院 張雨昕2019級文化產業管理 張浩然2019級文化產業管理 孟鈺2019級漢語國際教育 葉茂2018級漢語言文學
  • 圖文報導: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正式成立
    新華網北京5月28日電(記者江濤)我國最早進行新聞教育和新聞學研究的北京大學今天正式成立新聞與傳播學院。這是北京大學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的重要舉措,也將有力地推動我國新聞與傳播學的發展。  北大曾為我國新聞學和新聞教育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是我國新聞學和新聞教育的搖籃。
  • 新聞傳播學院院長@高考學子,我在新傳學院等你!
    傳承「老延大」紅色基因,這裡有西北地區最早的新聞學專業;堅持法治信仰、立德樹人,這裡是全國重要的法治新聞人才培養基地,歡迎同學們報考西北政法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共同用新聞傳播的視野觀看時代,書寫屬於自己的青春之歌。
  • 世界新聞傳播學院
    世界新聞傳播學院 時間:2001-04-09 17:18   來源: 世界新聞傳播學院 世界新聞傳播學院傳播研究所 名稱:世界新聞傳播學院地址:臺北市木柵路一段17巷1號電話:00886-2-22368225
  • 清華取消新聞與傳播學院本科是什麼意思?
    上述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工作人員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學院作出目前的調整大背景是教育部推出的「強基計劃」,教育部對清華大學的教育改革做出過要求。日新書院作為文科與通用基礎組專業的培養單位,包含中國語言文學類(古文字學方向)、歷史學類、哲學類專業。5月12日,清華大學舉行「強基計劃」啟動會暨書院院長聘任儀式,正式任命李豔梅、王中忱、梁曦東、劉錚、李俊峰五位教授分別為致理書院、日新書院、未央書院、探微書院、行健書院首任院長。
  • 知名傳播學者張昆獲聘中央民族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特聘院長
    知名傳播學者張昆獲聘中央民族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特聘院長 澎湃新聞首席記者 嶽懷讓 2020-11-16 19:11 來源
  • 《文學與文化》2020年第3期目錄
    《文學與文化》2020年第3期封面紀念著名學者羅宗強先生 主持人:張毅羅宗強先生學術性格側記 孫學堂>羅宗強先生文學思想史研究的通與變——以《明代文學思想史》為中心 李瑄文學與跨文化交流 主持人:王志耕17世紀至19世紀俄羅斯文學中的西伯利亞形象 張淑明王爾德作品中性別角色問題研究
  • 《金獎文學》第28期 長篇小說《油田往事》連載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文化對於國家的興旺、民族的發展具有重大作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與魂,是最深厚的國家文化軟實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根植的沃土,是我們堅定文化自信的力量源泉。       我們要做的,就是盡我們所能去傳播和發揚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
  • 你要的馬克思主義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研究生調劑信息來啦!
    主要研究方向為文藝與傳媒、文化傳播。擔任中國高校影視學會民族影視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協會教育新聞傳播專業委員會理事、湖北省新聞傳播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湖北省散文協會副會長等職務。主持完成教育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國家民委及省、地等各類項目十餘項,合作編著著作2部,發表論文60餘篇,多篇被《新華文摘》《人大複印資料》轉載、摘登。
  • 《新聞與傳播研究》2017年第10期目錄及摘要
    關鍵詞  議程設置 網絡議程設置 網絡分析 研究方法作者  史安斌,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王沛楠,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博士生  從刻奇到戲謔:「反雞湯」作為一種感覺結構汪凱
  • 報考海大的一萬個理由丨文武雙全,學貫中西,海洋知識型管理型人才...
    報考海大的一萬個理由丨文武雙全,學貫中西,海洋知識型管理型人才:海洋文化與法律學院 2020-07-30 21: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第二屆新聞傳播學跨學科研究高峰論壇之健康傳播論壇在長沙舉辦
    此次論壇由中南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主辦,由中南大學基礎醫學院、湘雅公共衛生學院、湘雅醫院、湘雅護理學院、中非感染性疾病研究中心、中非合作與發展研究中心、融媒體發展研究中心等承辦。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發,該病毒至今仍在全球蔓延,健康已經成為全球議題,需要全人類跨越文化、融合學科一致行動才能加以應對,而傳播是實現這一理念的有效手段。
  • 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2020屆畢業典禮圓滿舉行
    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2020屆畢業典禮開幕六月,鳳凰花開,驕陽似火;六月,碧海藍天,桃李芬芳。2020年6月22日下午,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2020屆畢業典禮在科學藝術中心音樂廳舉行。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學院師生及院友代表歡聚一堂,為即將離校的2020屆畢業生舉行隆重的畢業典禮,為畢業生送祝福、送期盼,共話師生情、同學情。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院長餘清楚、黨委書記鄭樹東、副院長蘇俊斌、陳素白、謝清果及黨委副書記聶鑫、黃輝出席活動,各地院友代表和輔修該院雙學位的同學參會。活動線下線上雙線進行,據統計,線上直播共吸引了74048人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