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新聞傳播教育的南方之強,廣告教育的搖籃

2021-01-10 中國校園在線

廈門大學新聞教育歷史悠久,1922年成立新聞學部,開啟了中國人辦新聞教育的先河。1983年復辦新聞傳播系,在中國大陸率先以「傳播」冠名,創辦廣告學專業、國際新聞學專業,體現了廈大新聞傳播人敢為人先的開拓精神。2007年成立新聞傳播學院。經過36年來的發展,已形成涵蓋學士、碩士和博士在內的完整的新聞傳播教育培養體系,也是中國最早培養新聞傳播學科研究生的新聞傳播學院之一,成為中國新聞傳播教育的「南方之強」,學院正向建設「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新聞傳播學院的目標邁進。

學院設有新聞學系、廣告學系、傳播學系3個系,傳播研究所、海峽媒體研究中心、品牌與廣告研究中心、輿論研究中心、福建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廈門大學中華文化傳播研究中心5個校級研究機構,廈門大學福建媒體發展研究院和廈門大學福建媒體發展與對外傳播協同創新中心2個部校共建科研平臺,新聞傳播學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

學院本科生教育採用「寬口徑、厚基礎、多樣化」的大類人才培養模式,在新聞傳播學大類下開設新聞學、廣播電視學、廣告學、傳播學四個專業。大類培養的具體內容,包括在大一大二注重通識教育和文理綜合知識的學習和大三大四強化專業方向性的訓練,使畢業生具有開闊的學科視野和廣博的知識積累,為今後的學業發展乃至人生旅程提供開放性和多元性的空間;在加強新聞傳播通識教育的基礎上,培養適應全媒體時代的具有家國情懷、國際視野,掌握數位化專業技能的高素質全媒化複合型專家型新聞傳播人才。

學什麼——看看教授怎麼說

「我們可以為你提供一個海邊優美環境下的安靜的書桌」

黃合水 廈門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新聞傳播學院常務副院長,教育學博士,曾承擔CCTV廣告部、CCTV移動傳媒、招商銀行、廈門廣電集團等企事業單位委託的20多項橫向研究課題。

我想到的,希望你選擇廈大新聞傳播學科的理由如下:

第一,當今中國,國泰民安,豐衣足食,人們追求的美好生活與信息和娛樂產業息息相關,新聞傳播學科培養的人才正好契合社會發展需求。

第二,新聞傳播學科有新聞、廣電、傳播、廣告、出版、新媒體等專業,其中廣告專業在國內最早誕生於廈大,廈大因此被稱為中國廣告教育的搖籃。

1988年獲得福建省廣告協會頒發牌匾:廣告人才的搖籃

第三,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科,是廈門大學人文社會學科中歷來本科招生分數線較高的學科,也是校內轉專業比較熱門的學科。

第四,廈大新聞傳播學院的碩士生源是廈大各院中素質較高的,也是研究生考試較多、競爭激烈的學科。

第五,廈門大學是一所離海最近(有助於擴大胸懷)、有無私奉獻嘉庚精神(有助於培養愛心和感恩之心)、校園環境優美(有助於陶冶身心)、勇於創新(如率先設傳播系,率先創辦廣告專業等,有助於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學校。

「在新傳學習,講究一個新,一個傳」

閻立峰 廈門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新聞傳播學院副院長。

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專業最突出的特點是兩個字——「新」與「傳」。用新穎的課程內容,培養啟發同學們思維的創新性;再藉助於優雅的文字、圖像、視頻和音頻,進行傳播、說服和溝通。

新聞傳播學屬於應用型文科。我們的課程設置相應地分為三大塊,一是新聞傳播學的基礎理論課程,如新聞學概論、傳播學概論、廣告學概論、新媒體概論等傳統優質核心課程。二是跨學科的通識課程,主要涵蓋了文學、歷史學、藝術學、社會學、心理學、統計學等。三是新聞學、廣播電視學、廣告學和傳播學這4個專業的必修課,如新聞的採寫編評、廣告的設計與策劃、傳播行為和效果測量,以及影視作品的創作等。同時所有專業的必修課,均開放給另外3個專業作為選修。除了課堂教學外,我們也特別重視通過專業實習、社會實踐和國情教育來培養和塑造一代新人。

新聞傳播學是一門文理生皆適合的學科。我們希望選擇新聞傳播學專業的同學,對於世界和未來充滿好奇心,對國家和社會擁有責任感,人生態度積極進取。我們尤其歡迎那些興趣廣泛且知識面寬廣的同學,歡迎那些願意用自己的思想和創意來影響他人、影響社會的同學。

我們對自己所培養的畢業生的期許是:有著跨學科的深厚基礎、寬廣的人文和科學視野;既會思考,又善於動手;既熱愛真理,也熱愛人生;既能溫情地理解他人,更能深邃地認識自我。

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專業的優勢在於「山」和「海」。身處廈門這個中西文化交流的前沿城市,背靠青山,給予我們深厚的文化積澱;面向海洋,賦予了我們開闊的國際視野。

80年代的實驗室設備

用思想影響世界,用傳播溝通你我。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歡迎每一位有著創新頭腦與開闊心胸的高中學子報考,也祝你們早日圓夢!

新傳的福利——聽聽輔導員怎麼說

在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學習,除了可以在安靜的海邊沉澱心靈,在交流、獎助、實踐方面也會收穫滿滿,聽聽與學生最為親近的新聞傳播學院輔導員怎麼介紹這些「福利」

福利一:交流機會

新聞傳播學院目前與一些境內外高校新聞傳播院系有密切的學術聯繫和合作培養機制,其中包括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傳媒學院、密蘇裡大學新聞學院、臺灣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等等,每年都有不少同學前往境內外交流。此外,我們還有海外實習基地,在雪梨歌劇院旁採集新聞真的不是說說而已。

新聞傳播學院同學赴西雪梨大學交流

福利二:獎助學金

新聞傳播學院可以享受多種獎學金,每學年獎學金的覆蓋面可以到達約60%。其中包括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優秀學生獎學金等國家級校級獎學金,還有人民網獎學金、呂行口語獎學金、環球時報公益獎助學金、天進獎學金、天進勵志獎學金、天藝文創獎學金和國強傳媒學子獎助學金等新傳學子獨享的福利,只要你學習努力,「賺回學費」就是分分鐘的事情。

2018年人民網獎學金頒獎儀式在廈門大學舉行

福利三:大賽活動

新聞傳播學院經常主辦或承辦各種活動,並積極組織學生參加一些國際性、全國性的專業比賽,例如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中國大學生公共關係策劃大賽、北京大學生電影節大學生原創影片大賽、兩岸鳳凰花季影展等等。當然,參加這些大賽都會有學院老師的指導,名教授名師手把手帶你捧回一座又一座金獎盃以及相當豐厚的獎金,甚至還有機會獲得名企offer,從此走向人生更加美好的未來。

新聞傳播學院學生獲得第六屆中國大學生公共關係策劃創業大賽金獎

福利四:社會實踐

新聞傳播是一門應用性實用性的學科,這也體現在了我們的社會實踐上,每一個新傳學子都會參與到各種類型的社會實踐中,向社會傳播我們的正能量與大愛。比較有特色的包括南強鄉村圖書館項目和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理論研修班實踐項目。南強鄉村圖書館項目從2006年就開始了,每年我們都會去建一些鄉村圖書館,還會有志願者去那兒支教,將我們的奉獻傳遞到各個角落。另外我們的「馬新班」實踐項目更是新傳的特色,這一實踐活動會貫穿學生整個大學生活,除了平時常有的讀書會、名師論壇,更是在暑假期間走到革命老區接受紅色教育,再前往北京上海,感受主流媒體的氛圍,最後一起去到海外,體驗國際文化的交流。

馬新班實踐隊探訪寧夏隆德鄉村經濟振興之路

2017年7月27日,第14所南強鄉村圖書館在長汀縣古城丁屋嶺開館

新傳的溫暖——學長姐有話說

這裡有卓越的師資隊伍,大部分教師擁有海外訪學經歷;這裡有多元的課程設置,新聞學、廣播電視學、廣告學、傳播學各具特色;這裡是創意的孵化器,每一個絕妙的點子都有機會在課堂上、學生組織中落地成形;這裡的學生思維活躍,他們追隨著最新的新聞熱點,致力於掌握最新的傳媒技術,時刻保持著追求真理的好奇心和思考力。在廈大新傳的學習生活鍛鍊了我溝通、思考和創新能力,對專業課程的學習推動了個人素養的養成。我從不後悔能在這裡學習,有幸結識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我會永遠感謝大學在這裡收穫的一切。

——新聞傳播學院2015級傳播班 段宇霆

以前是理科生,有一些事我不會去深度思考,來新傳之後,我認為這更多是一個鍛鍊思維的過程,新傳的課不僅僅是一些應用型的技能的傳授,更多的是注重理論的建構,也不乏有一些哲學性的內容,這些課程讓我慢慢地學會深度思考,也學會如何去做傳播。

——新聞傳播學院2015級新聞班 劉迎新

我覺得馬新班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平臺,我們可以通過兩周一次的交流學習會學到很多具有針對性的在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也通過暑期社會實踐接觸到更多新鮮的,具有挑戰性的事物,既能豐富自己的閱歷和經驗,又能增長自己的知識和才幹,總而言之,過程是享受的,結果是美好的。

——新聞傳播學院2016級馬新班成員 拉片

來源:廈大招生

相關焦點

  • 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2020屆畢業典禮圓滿舉行
    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2020屆畢業典禮開幕六月,鳳凰花開,驕陽似火;六月,碧海藍天,桃李芬芳。2020年6月22日下午,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2020屆畢業典禮在科學藝術中心音樂廳舉行。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學院師生及院友代表歡聚一堂,為即將離校的2020屆畢業生舉行隆重的畢業典禮,為畢業生送祝福、送期盼,共話師生情、同學情。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院長餘清楚、黨委書記鄭樹東、副院長蘇俊斌、陳素白、謝清果及黨委副書記聶鑫、黃輝出席活動,各地院友代表和輔修該院雙學位的同學參會。活動線下線上雙線進行,據統計,線上直播共吸引了74048人觀看。
  • 圖文報導: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正式成立
    新華網北京5月28日電(記者江濤)我國最早進行新聞教育和新聞學研究的北京大學今天正式成立新聞與傳播學院。這是北京大學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的重要舉措,也將有力地推動我國新聞與傳播學的發展。  北大曾為我國新聞學和新聞教育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是我國新聞學和新聞教育的搖籃。
  • 知名傳播學者張昆獲聘中央民族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特聘院長
    :澎湃新聞 澎湃新聞記者從中央民族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方面獲悉,知名傳播學者、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教授張昆11月16日受聘為中央民族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特聘院長。
  • 清華取消新聞與傳播學院本科是什麼意思?
    上述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工作人員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學院作出目前的調整大背景是教育部推出的「強基計劃」,教育部對清華大學的教育改革做出過要求。5月12日,清華大學舉行「強基計劃」啟動會暨書院院長聘任儀式,正式任命李豔梅、王中忱、梁曦東、劉錚、李俊峰五位教授分別為致理書院、日新書院、未央書院、探微書院、行健書院首任院長。上述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工作人員向紅星新聞記者表示,未來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的課程會融合入日新書院的本科教學中。日新書院可以直接招收高中畢業生。
  •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在職研究生(上海班)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始建於1955年,是中國共產黨創辦的新中國第一所高等新聞教育機構。1958年,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傳播學科匯聚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燕京大學三校學科資源,經過六十多年發展,成為新中國記者搖籃、馬克思主義新聞學研究重鎮、新聞傳播教育工作母機、新聞傳播教育改革創新引領者、全球新聞教育交流合作重要平臺。
  • 新聞傳播學院院長@高考學子,我在新傳學院等你!
    傳承「老延大」紅色基因,這裡有西北地區最早的新聞學專業;堅持法治信仰、立德樹人,這裡是全國重要的法治新聞人才培養基地,歡迎同學們報考西北政法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共同用新聞傳播的視野觀看時代,書寫屬於自己的青春之歌。
  • 專家學者雲端共話新時代新聞傳播人才培養
    中國教育新聞網訊 「新聞傳播史論作為新聞教育的理論基石,是學科建設的根本性要素,也需要在新的時代背景下重新得以思考、凝練與構建。」7月4日,華中科技大學黨委副書記馬建輝教授的致辭拉開「首屆新聞傳播史論課程群教學改革研討會」的序幕。
  • 成都大學新聞與傳播2021年真題全解析
    效果廣告是指引起了消費者購買慾望並促使了這種欲望轉化成購買行為,通常被稱為「欲望經濟」;其側重點在於藉助廣告迅速產生實際的銷售增加和利潤增長的效果,或者引發消費者的其他實際行為。由於這種對短期效果的追求,效果廣告希望能夠以最低的成本和最精準的程度觸達目標消費者,這就要求廣告主或傳播媒介能夠精準地找到目標消費者。
  • 【學術資訊】《新聞與傳播研究》《現代傳播》精華薈萃(2)
    現代傳播 (中國傳媒大學學報), 2014, 11: 015.[5]劉昶, 陳文沁. 歐洲新聞傳播心理學批評: 學術淵源與研究路徑[J]. 現代傳播: 中國傳媒大學學報, 2014 (11): 40-44.[6]高海波, 吳廷俊. 杜威在華講演中的傳播問題[J]. 現代傳播 (中國傳媒大學學報), 2014, 11: 017.
  • 保研大數據|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
    院校簡介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始建於1955年,是中國共產黨創辦的新中國第一所高等新聞教育機構。1958年,北京大學新聞專業整體併入人大新聞系(此前,創辦於1924年的燕京大學新聞系整體併入北大新聞專業)。由此,人大新聞系匯聚三方力量於一體,開啟了新中國新聞教育的新徵程。
  • 在臺灣讀新聞傳播是一種怎樣的體驗?-虎嗅網
    世新在1956年由成舍我先生一手創辦,最早名為 「世界新聞職業學校」,目的是培養「德智兼修,手腦並用」的新聞傳播人才,學校幾經易名,1960年後改為「世界新聞專科學校」、「世界新聞傳播學院」,1997年,改為今天的「世新大學」。現在,世新是島內最為傳媒業認可的新聞傳播人才培養基地。
  • 世界新聞傳播學院
    世界新聞傳播學院 時間:2001-04-09 17:18   來源: 世界新聞傳播學院 世界新聞傳播學院傳播研究所 名稱:世界新聞傳播學院地址:臺北市木柵路一段17巷1號電話:00886-2-22368225
  • 千人學術盛會,共話新聞傳播未來
    該學會現有18個二級分會,分別關注新聞傳播教育史、外國新聞傳播史、網絡傳播史、少數民族新聞傳播史、臺灣與東南亞華文新聞傳播史、廣告與傳媒發展史、公共關係史、輿論學、傳媒經濟與管理、視聽傳播、新聞傳播思想史、傳播學、編輯出版史
  • DAY28 usp廣告創意的內容+社會主義新聞自由+裴斯塔洛奇的教育思想|20新聞傳播必會簡答打卡
    【參考答案】簡述usp廣告創意的內容20世紀40年代,羅瑟·瑞夫斯在繼承霍普金斯科學的廣告理論的基礎上,根據達彼思公司的廣告實踐,對廣告運作規律進行了科學的總結,首次提出USP(unique selling proposition)理論:獨特的銷售主張,並在《廣告的現實》一書中進行了系統的闡述。
  • 北京市僑聯與北師大新聞傳播學院召開共建啟動會
    中國僑網12月8日電 據北京市僑聯網站消息,近日,北京市僑聯與北京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在京師大廈共同召開共建啟動會。會上,圍繞設立學生志願服務崗、聯合進行僑心向黨宣傳活動、開展僑之夢大講堂進高校、開展華文媒體研究、開展新媒體業務培訓等方面達成了初步合作意向。
  • 2018中國應用新聞傳播十大創新案例出爐
    2018應用新聞傳播十大創新案例頒獎中國新聞史學會會長、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常務副院長陳昌鳳教授,上海體育學院副院長毛麗娟教授在開幕式上致辭。復旦大學傳播與國家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李良榮教授做了題為《網際網路新聞的堅守與創新》的主題演講,他說,網際網路新聞同樣是新聞,必須符合新聞基本要求,其特徵包括新聞生產從單元走向多元、供給對象的分眾化和個性化定製、產品呈現從固態走向液態、發布時空的零時差零距離等。「網際網路新聞製作需要建立規範,比如網際網路消息應該包括標題、正文、來源、背景和網民評論」。
  • 深度解析新聞與傳播專碩(MJC)!為什麼那麼多考研黨跨考新傳?
    提到新聞與傳播,你腦海裡最先想到什麼?是央視、人民日報這類耳熟能詳的新聞媒體,還是記者、主持人這樣專業性強的職業?但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迅猛發展,新聞與傳播的界限並不局限於此。是培養具有厚基礎、寬口徑、高素質、強能力特徵的新聞傳播專門人才的專業。隨著我國新聞傳播事業的迅猛發展,業界對有一定理論水平且有較強實務能力的人才需求越來越大。
  • 第三屆上海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大鐘獎學金」頒獎典禮舉行
    12月31日下午,2020年度上海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大鐘獎學金」頒獎典禮在延長校區舉行。上海盟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阿里體育董事、上海大學校董張大鐘,上海大學對外聯絡處副處長楊靜,新聞傳播學院黨委書記鄧江,新聞傳播學院院長嚴三九,學院黨委副書記韋淑珍,學院廣告學系書記萬俊,評審專家代表、學院廣告學系教師鄔盛根等嘉賓和學院師生代表參加活動。頒獎典禮由新聞傳播學院國際學生輔導員薛堯雲主持。新聞傳播學院黨委書記鄧江致歡迎辭。
  • 杏壇誨人 德厚流光——追記新聞教育家、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原...
    新聞教育家、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原院長何梓華因病逝世的消息,讓新聞界、教育界為之悲慟。   何梓華,1931年出生,祖籍廣東南海,享年87歲。   1949年9月,何梓華進入燕京大學外語系學習,第二年轉入新聞系;1952年院系調整,師生按建制併入北京大學中文系編輯專業。   他曾先後在北京大學新聞專業和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擔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
  • 銘傳大學傳播學院承辦「2016兩岸新聞報導獎暨華人金媒獎」
    行政院陸委會主辦19年的「兩岸新聞報導獎」、「兩岸華人金媒獎」,本校傳播學院承辦17屆頒獎典禮。2016年由本校、臺灣新傳媒文化發展協會及中華數位媒體教育培訓協會共同主辦,愛爾麗國際醫療集團獨家贊助600萬元高額獎金,該項獎金捐贈儀式已於11月25日在愛爾麗頂級VIP會館舉辦。這項傳播圈年度盛會,將於12月6日,臺北誠品松菸文創園區B2表演廳舉行頒獎典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