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大學新聞教育歷史悠久,1922年成立新聞學部,開啟了中國人辦新聞教育的先河。1983年復辦新聞傳播系,在中國大陸率先以「傳播」冠名,創辦廣告學專業、國際新聞學專業,體現了廈大新聞傳播人敢為人先的開拓精神。2007年成立新聞傳播學院。經過36年來的發展,已形成涵蓋學士、碩士和博士在內的完整的新聞傳播教育培養體系,也是中國最早培養新聞傳播學科研究生的新聞傳播學院之一,成為中國新聞傳播教育的「南方之強」,學院正向建設「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新聞傳播學院的目標邁進。
學院設有新聞學系、廣告學系、傳播學系3個系,傳播研究所、海峽媒體研究中心、品牌與廣告研究中心、輿論研究中心、福建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廈門大學中華文化傳播研究中心5個校級研究機構,廈門大學福建媒體發展研究院和廈門大學福建媒體發展與對外傳播協同創新中心2個部校共建科研平臺,新聞傳播學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
學院本科生教育採用「寬口徑、厚基礎、多樣化」的大類人才培養模式,在新聞傳播學大類下開設新聞學、廣播電視學、廣告學、傳播學四個專業。大類培養的具體內容,包括在大一大二注重通識教育和文理綜合知識的學習和大三大四強化專業方向性的訓練,使畢業生具有開闊的學科視野和廣博的知識積累,為今後的學業發展乃至人生旅程提供開放性和多元性的空間;在加強新聞傳播通識教育的基礎上,培養適應全媒體時代的具有家國情懷、國際視野,掌握數位化專業技能的高素質全媒化複合型專家型新聞傳播人才。
學什麼——看看教授怎麼說
「我們可以為你提供一個海邊優美環境下的安靜的書桌」
黃合水 廈門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新聞傳播學院常務副院長,教育學博士,曾承擔CCTV廣告部、CCTV移動傳媒、招商銀行、廈門廣電集團等企事業單位委託的20多項橫向研究課題。
我想到的,希望你選擇廈大新聞傳播學科的理由如下:
第一,當今中國,國泰民安,豐衣足食,人們追求的美好生活與信息和娛樂產業息息相關,新聞傳播學科培養的人才正好契合社會發展需求。
第二,新聞傳播學科有新聞、廣電、傳播、廣告、出版、新媒體等專業,其中廣告專業在國內最早誕生於廈大,廈大因此被稱為中國廣告教育的搖籃。
1988年獲得福建省廣告協會頒發牌匾:廣告人才的搖籃
第三,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科,是廈門大學人文社會學科中歷來本科招生分數線較高的學科,也是校內轉專業比較熱門的學科。
第四,廈大新聞傳播學院的碩士生源是廈大各院中素質較高的,也是研究生考試較多、競爭激烈的學科。
第五,廈門大學是一所離海最近(有助於擴大胸懷)、有無私奉獻嘉庚精神(有助於培養愛心和感恩之心)、校園環境優美(有助於陶冶身心)、勇於創新(如率先設傳播系,率先創辦廣告專業等,有助於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學校。
「在新傳學習,講究一個新,一個傳」
閻立峰 廈門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新聞傳播學院副院長。
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專業最突出的特點是兩個字——「新」與「傳」。用新穎的課程內容,培養啟發同學們思維的創新性;再藉助於優雅的文字、圖像、視頻和音頻,進行傳播、說服和溝通。
新聞傳播學屬於應用型文科。我們的課程設置相應地分為三大塊,一是新聞傳播學的基礎理論課程,如新聞學概論、傳播學概論、廣告學概論、新媒體概論等傳統優質核心課程。二是跨學科的通識課程,主要涵蓋了文學、歷史學、藝術學、社會學、心理學、統計學等。三是新聞學、廣播電視學、廣告學和傳播學這4個專業的必修課,如新聞的採寫編評、廣告的設計與策劃、傳播行為和效果測量,以及影視作品的創作等。同時所有專業的必修課,均開放給另外3個專業作為選修。除了課堂教學外,我們也特別重視通過專業實習、社會實踐和國情教育來培養和塑造一代新人。
新聞傳播學是一門文理生皆適合的學科。我們希望選擇新聞傳播學專業的同學,對於世界和未來充滿好奇心,對國家和社會擁有責任感,人生態度積極進取。我們尤其歡迎那些興趣廣泛且知識面寬廣的同學,歡迎那些願意用自己的思想和創意來影響他人、影響社會的同學。
我們對自己所培養的畢業生的期許是:有著跨學科的深厚基礎、寬廣的人文和科學視野;既會思考,又善於動手;既熱愛真理,也熱愛人生;既能溫情地理解他人,更能深邃地認識自我。
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專業的優勢在於「山」和「海」。身處廈門這個中西文化交流的前沿城市,背靠青山,給予我們深厚的文化積澱;面向海洋,賦予了我們開闊的國際視野。
80年代的實驗室設備
用思想影響世界,用傳播溝通你我。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歡迎每一位有著創新頭腦與開闊心胸的高中學子報考,也祝你們早日圓夢!
新傳的福利——聽聽輔導員怎麼說
在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學習,除了可以在安靜的海邊沉澱心靈,在交流、獎助、實踐方面也會收穫滿滿,聽聽與學生最為親近的新聞傳播學院輔導員怎麼介紹這些「福利」
福利一:交流機會
新聞傳播學院目前與一些境內外高校新聞傳播院系有密切的學術聯繫和合作培養機制,其中包括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傳媒學院、密蘇裡大學新聞學院、臺灣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等等,每年都有不少同學前往境內外交流。此外,我們還有海外實習基地,在雪梨歌劇院旁採集新聞真的不是說說而已。
新聞傳播學院同學赴西雪梨大學交流
福利二:獎助學金
新聞傳播學院可以享受多種獎學金,每學年獎學金的覆蓋面可以到達約60%。其中包括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優秀學生獎學金等國家級校級獎學金,還有人民網獎學金、呂行口語獎學金、環球時報公益獎助學金、天進獎學金、天進勵志獎學金、天藝文創獎學金和國強傳媒學子獎助學金等新傳學子獨享的福利,只要你學習努力,「賺回學費」就是分分鐘的事情。
2018年人民網獎學金頒獎儀式在廈門大學舉行
福利三:大賽活動
新聞傳播學院經常主辦或承辦各種活動,並積極組織學生參加一些國際性、全國性的專業比賽,例如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中國大學生公共關係策劃大賽、北京大學生電影節大學生原創影片大賽、兩岸鳳凰花季影展等等。當然,參加這些大賽都會有學院老師的指導,名教授名師手把手帶你捧回一座又一座金獎盃以及相當豐厚的獎金,甚至還有機會獲得名企offer,從此走向人生更加美好的未來。
新聞傳播學院學生獲得第六屆中國大學生公共關係策劃創業大賽金獎
福利四:社會實踐
新聞傳播是一門應用性實用性的學科,這也體現在了我們的社會實踐上,每一個新傳學子都會參與到各種類型的社會實踐中,向社會傳播我們的正能量與大愛。比較有特色的包括南強鄉村圖書館項目和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理論研修班實踐項目。南強鄉村圖書館項目從2006年就開始了,每年我們都會去建一些鄉村圖書館,還會有志願者去那兒支教,將我們的奉獻傳遞到各個角落。另外我們的「馬新班」實踐項目更是新傳的特色,這一實踐活動會貫穿學生整個大學生活,除了平時常有的讀書會、名師論壇,更是在暑假期間走到革命老區接受紅色教育,再前往北京上海,感受主流媒體的氛圍,最後一起去到海外,體驗國際文化的交流。
馬新班實踐隊探訪寧夏隆德鄉村經濟振興之路
2017年7月27日,第14所南強鄉村圖書館在長汀縣古城丁屋嶺開館
新傳的溫暖——學長姐有話說
這裡有卓越的師資隊伍,大部分教師擁有海外訪學經歷;這裡有多元的課程設置,新聞學、廣播電視學、廣告學、傳播學各具特色;這裡是創意的孵化器,每一個絕妙的點子都有機會在課堂上、學生組織中落地成形;這裡的學生思維活躍,他們追隨著最新的新聞熱點,致力於掌握最新的傳媒技術,時刻保持著追求真理的好奇心和思考力。在廈大新傳的學習生活鍛鍊了我溝通、思考和創新能力,對專業課程的學習推動了個人素養的養成。我從不後悔能在這裡學習,有幸結識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我會永遠感謝大學在這裡收穫的一切。
——新聞傳播學院2015級傳播班 段宇霆
以前是理科生,有一些事我不會去深度思考,來新傳之後,我認為這更多是一個鍛鍊思維的過程,新傳的課不僅僅是一些應用型的技能的傳授,更多的是注重理論的建構,也不乏有一些哲學性的內容,這些課程讓我慢慢地學會深度思考,也學會如何去做傳播。
——新聞傳播學院2015級新聞班 劉迎新
我覺得馬新班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平臺,我們可以通過兩周一次的交流學習會學到很多具有針對性的在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也通過暑期社會實踐接觸到更多新鮮的,具有挑戰性的事物,既能豐富自己的閱歷和經驗,又能增長自己的知識和才幹,總而言之,過程是享受的,結果是美好的。
——新聞傳播學院2016級馬新班成員 拉片
來源:廈大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