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春天的故事》

2021-02-08 北語CC電影社

自文藝復興、啟蒙運動以來,歐洲人就不斷地去探尋人的價值,打破黑暗中世紀的思想枷鎖,追求理性、自由和人性,綻放了許多絢麗的思想之花

然而,工業革命後,歐洲社會發生重大變革,階級矛盾逐漸尖銳,大規模戰爭的摧殘,使人們對曾經啟蒙思想家們設想的理性王國感到失望,對人性的探索又陷入了迷茫之中。

法國作為思想大國,曾湧現出了許多啟蒙思想家,對人性的探索進程中遠超其他國家,而不斷地戰爭卻給法國人民帶來了無盡地痛苦。二戰後,世界人民終於迎來了和平,在不懈努力下,法國也從戰火廢墟中走出來,探索新發展模式,人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社會矛盾得到緩解,在總體上得到了祥和與美好

在此歷史背景下的法國,與其他國家有著顯著差異。經歷了二戰亡國以及戰國重建後,法國依舊充滿著濃烈的浪漫氣息、文人氣質

上世紀的八九十年代,正是美國好萊塢電影的上升時期,全世界觀眾們被好萊塢電影帶來的視覺衝擊所震撼。同時,流行文化在歐美肆行,更多的青年人接受了亞文化的薰陶。

而在法國,人們的主流文化依然是典雅浪漫的。

以《春天的故事》為代表,電影對準法國知識分子,探索知識分子的生活與思想,無不充滿著詩意,與其他歐美亞文化形成鮮明對比。在道具布置中,多出可以看到書架、鋼琴,這不僅暗示主人公的身份,增加了電影的文人氣息漫感

鏡頭運用的特點鮮明,多處使用固定的長鏡頭和空鏡頭,為電影製造了安詳的氛圍,奠定了平和的基調。

在聽覺上,總體並未使用背景音樂,將觀眾帶入畫面中,近距離體驗人物,仔細傾聽人物的對話。而有時用舒緩的鋼琴曲作為背景音樂,放慢電影的整體節奏放鬆人物與觀眾的心情。在如此安靜的氛圍下,觀眾方可注重到一些精心設計的細節,才能更準確地看懂這部電影。

這許多藝術手法與美國好萊塢大片截然不同,是當時電影界的一股清流。

《春天的故事》是「法國新浪潮電影」的一個代表,探索了法國社會中一些人在平淡美好中的沉重與孤獨。在經歷過戰火洗禮後,法國人們厭倦了轟鳴的機器,目光轉向了愜意的自然

春天是充滿生機的季節,電影展現了法國郊外許多綠蔭風光春意濃濃,讓人流連沉醉,也許只有在這樣的環境中生活,才能看清楚真情實感

中國導演張藝謀與侯麥導演類似,都追求電影的藝術表現,都是具有本導演鮮明的特色。

不同的是,張藝謀導演側重追求視覺方面的形式美,而侯麥在這部電影中則體現了語言藝術的美感。以人物的對話推動情節的進展,雖平淡而不無乏味,相比於用外部因素表現人物的手法來說,這樣就直接地體現了人的價值,用自己來表現自己,都是對真實人性的探索,對真實自然之美的追求。

用一束新鮮的花,換掉桌子上原已枯萎的花,或許這正是春天

先驗是必然的,內省確實偶然的,就像短暫的春天。

四季輪迴,循環往復,人們的本性和生活的常態始終難以改變。

相關焦點

  • 豆瓣電影top250幕後的故事--top16《放牛班的春天》
    今天來說說一部老師和問題學生的電影《放牛班的春天》。《放牛班的春天》講述的故事很簡單,問題學生集中在一個班,老師用音樂打開了學生的心扉,故事本身沒有任何曲折,概要說出來大家就知道內容會是什麼樣。可就是這樣的故事拍出了大概是電影史上最好的教育片,「大概」這個詞也許可以沒有。
  • 十部電影,十種春天.山東有線新TV「春天的故事」電影專題,點綴這充滿希望的日子
    今天,山東有線新TV為您推薦十部電影,以春天之名,講訴新生,希望它們可以像花兒和愛情一樣,點綴你的春天。山東有線新TV「春天的故事」電影專題《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法國音樂電影,由克裡斯託夫·巴拉蒂執導,傑拉爾·朱諾、讓-巴蒂斯特·莫尼耶、弗朗西斯·貝爾蘭德等人主演。
  • 【影視沙龍4月23日預告】侯麥電影《春天的故事》
    ——衛西諦《春天的故事,先驗的愛情》春天的故事導演: 埃裡克·侯麥編劇: 埃裡克·侯麥主演: Anne Teyssèdre / 休格·奎斯特 / Florence Darel / Eloïse在這個春天裡,友誼和愛情能否同時播下可以成長的種子呢?
  • 《通往春天的列車》:時代題材電影的春天來了?
    1905電影網訊今年備受矚目的小成本時代題材電影《通往春天的列車》,從9月17日上映至今僅收穫了300多萬票房。對於該片的票房表現,無論是業內人士或是影迷觀眾,心裡都以有了答案。《通往春天的列車》由李驥導演,李岷城、任素汐、何巍然等出演,還曾獲得第24屆釜山國際電影節新浪潮獎提名、第十四屆華語青年影像論壇等多個獎項,講述的是時代洪流之中平凡小人物的生活故事。
  • 電影裡的春天
    文|舒行已四月末,想在春天的尾巴上總結一下這個月看的屬於春天的電影。
  • 沒有出門踏青的周日,在這些經典電影中找到春天的故事
    下面的十部電影與春天有關,在這裡,你會體驗到不同的春天的況味……《春天的故事》尺寸很難把握,但侯麥不愧是大師,感覺電影比小說更具視覺美,更有質感。那個春天的花園真是美翻天。好想自己在那裡待著,聊聊天,看看書,喝喝茶,曬太陽,聞花香。音樂裡有暗潮湧動,雖然結尾那枯萎的花象徵了隱秘的感情。短而美。@信電影得永生
  • 電影推薦 | 《春天情書》
    最近看五條人的專訪,阿茂說到自己最近的觀影片單,提到了《春天情書》,我很意外,因為這部電影很小眾,卻是很多人的心頭好,於是翻出去年看完電影時寫的這篇
  • 年度必看電影:《過春天》
    《過春天》是一部青春題材的電影,青春是什麼?作為男性,我認為最貼切的詮釋出現在電影《艋胛》裡:少年騎在圍牆上,牆外的弟兄在呼喚自己,他不安地扭頭回望了一眼,有些猶豫,有些遲疑,但最終還是一躍而下,背影消失在了圍牆之外Cut!就停在這裡,停在這裡就很好了。
  • 電影《火車到春天》:東北夫婦逆風而轉,迎來了春天的希望
    近年來,國內很多電影都聚焦了一條為故事主線,包括講述東北小家庭故事的「鋼琴」代表,豆瓣評分高達8.4,榮獲第十四屆上海電影節媒體獎最佳影片,以及「未知」反映四川小人物的生活,沒有氣勢和國外進口大片圍攻79.5億票房。
  • 巴拉蒂:音樂劇讓電影《放牛班的春天》重生
    他又是如何看待電影《放牛班的春天》和法國電影的?在他心中,音樂劇和電影之間有著怎樣的關係?不如和小李一起來看看下面這篇採訪吧。像一個法國非常著名的演員所說的,為了完成一部好的電影,需要三件東西:一個好的故事,一個好的故事,一個好的故事。
  • 十部電影,十種春天
    春天,萬物復甦,一派生機盎然,但它亦轉瞬即逝,令人感嘆時光易逝。下面的十部電影與春天有關,在這裡,你會體驗到不同的春天的況味……來源:公眾號楚塵文化(id:ccbooks)《春天的故事》尺寸很難把握,但侯麥不愧是大師,感覺電影比小說更具視覺美,更有質感。那個春天的花園真是美翻天。好想自己在那裡待著,聊聊天,看看書,喝喝茶,曬太陽,聞花香。音樂裡有暗潮湧動,雖然結尾那枯萎的花象徵了隱秘的感情。短而美。@信電影得永生
  • 【約會春天】春天的「故事」,喜歡你,沒道理
    作者:寶寶知道 小公舉嘉怡這個春天註定不平凡,這個春天因為有了二寶而結識了寶寶知道,這個春天因為有了寶寶知道我的生活變得更加快樂充實,多姿多彩。這個春天我來到寶寶知道學習了許多的先進高端的科學育兒知識,這個春天育兒路上我不在孤單,來到寶寶知道我結識了很多志同道合和藹可親的寶媽們,我們隔著屏幕在虛擬的網絡世界裡彼此熟悉,互相傾訴,得到安慰,共同進步……這個春天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我的好友「故事」榮升為寶寶知道濟寧同城圈首席圈主了,一時間鑼鼓宣天,鞭炮齊鳴,四海八荒的眾姐妹們都向她發來賀電錶示祝賀,(話說她人緣腫麼辣麼好
  • 才哥推薦一部以舞廳為題材的電影《我在春天等你》春天歌舞廳
    劇中春天歌舞廳,成都也有個春天舞廳(同款)關注喲!
  • 《過春天》——電影學院人的長片處女作
    3月24日,電影《過春天》製片人賀斌,回到北京電影學院專業電影製作人課堂與同學們分享。
  • 為什麼《我和春天有個約會》的故事經久不衰?
    文:宿夜花關於《我和春天有個約會》的故事,或許更多的朋友是在電視上看到的。90年代,亞視推出的《我和春天有個約會》一經播出,便引起了巨大的轟動,主演們鄧萃雯、蔡曉儀、萬綺雯、江華、商天娥等,也受到了觀眾的喜愛;2013年,湖南衛視播出的《愛在春天》,袁姍姍與俞灝明出演的姚小蝶與沈家豪也給很多年輕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
  •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票房奪冠 《過春天》口碑不俗
    3月,多部視角獨到又風格強烈的文藝電影陸續登陸國內影市:以獲得奧斯卡認證的《綠皮書》暖心開局;隨後《過春天》和《陽臺上》這兩部另類青春片登場,此外還有一部根據韓國同名電影改編的催淚愛情片《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也正在熱映;之後,從柏林「擒得(兩)熊」而載譽歸來的《地久天長》,也即將在本周五上映;最後也別忘了,還有奧斯卡新科影帝之作《波西米亞狂想曲》。觀眾們迎來了一個文藝片的春天。
  • 《過春天》豆瓣評分8.0為何輸給4.9分的《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
    同樣都是小成本的電影,但是最後豆瓣評分8.0的《春天裡》在票房上跟豆瓣評分4.9的《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相差了很大一截,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情況呢,相比於《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春天裡》其實滿滿的都是好評,不管是故事本身,還是故事得導向,還是拍攝手法,都是比較拿得出手,並且憑藉這部電影,獎項還拿了不少,但是如果單單對比票房,《過春天》不是一部成功的電影,《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才能稱之為成功
  • 《春天情書》一個春天的故事
    從這個角度講,《春天情書》中的愛情是一個隱喻——舊愛新歡都被撥號網際網路聯結起來了。那些經由玻璃窗去觀看和被看的年輕人當然會有疑惑:這一切是否只是幻影或徒增壓力的無聊想像力?好在這個故事有一個完滿的結局,從網友變成戀人,從線上到達線下,從自我指向他人。「這不是幻影」,1996年的森田芳光如是說。
  • 【電影推薦】放牛班的春天
    馬修很高興,但校長卻認為這是個麻煩。第二天,莫朗奇的媽媽約馬修見面,馬修高興地告訴她,自己向裡昂音樂學院推薦了莫朗奇,那邊願意接受。而莫朗奇媽媽卻告訴馬修,自己遇到了另一個男人,馬修很失落。電影評價一位評論家為該片寫下了這樣一段話:「不同於一般的運用悲情拼命煽情的悲情電影,或極盡誇張搞怪的爆笑喜劇,《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讓人因為喜悅而淚流滿面的電影。
  • 春天的故事 - 中國青年報
    張飆,中國書法家協會顧問編者的話春天來了,風和雨都變得與冬日不一樣,甚至鄰居家那隻令人討厭的孔雀都有些不一樣了。春風正在吹走那些壓力與害怕,冬與春在交替更迭中,正釋放著越來越多的溫暖。在這個萬物生發的季節,我們一起去播種希望,一起去尋找春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