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越南說他們與中國人一樣,也是炎帝後代?說:皇帝都出自漢人

2021-01-18 慕楓歌歌

公元1479年,越南後黎朝洪德十年,黎聖宗黎思誠自感也要學習中國,給前朝的越南陳朝、胡朝編纂史書。於是,他下令讓後黎朝歷史學家吳士連編修《大越史記全書》。

於是,吳士連學著司馬遷,待《大越史記全書》編修完成後,寫了一個《大越史記外紀全書序》。在這本書中,爆料出一個驚天大秘密,就是此時的越南人自認他們也是炎帝神農氏的後裔了。與北方的北朝中國一樣,越南在天下的南邊統治一方國土。

吳士連在《大越史記外紀全書序》中寫道:「大越居五嶺之南,乃天限南北也。其始祖出於神農氏之後,乃天啟真主也,所以能與北朝各帝一方焉。」

對於這種自認也是炎帝的子孫,在越南胡朝也曾出現過。話說,公元1400年,靠著與越南南部的佔城國打仗,而讓軍事大權在握的胡季犛,藉機篡奪了越南陳朝政權。胡季犛想稱帝用到的辦法,與400年前趙匡胤所用的方法基本一致。胡季犛在群臣的聯名建議下,推辭一番後,廢除了越南陳朝陳少帝,自立為王,建立胡朝。

此時,大明王朝派大臣李錡出使越南。目的就是要質問胡朝為何篡位了陳朝的政權。對此,作為皇帝同時又是漢詩愛好者的胡季犛寫下詩文,名曰《答北人問安南風俗》。在詩文中,胡季犛寫道:「欲問安南事,安南風俗淳。衣冠唐制度,禮樂漢君臣。玉甕開新酒,金刀斫細鱗。年年二三月,桃李一般春。」

意思是說,我們越南並不比中國差,我們也是衣冠唐制、禮樂漢家的文明之邦。為何這麼說?原來,這個胡季犛的祖先也來自中國。據考證胡季犛的祖先名叫胡興逸,是中國的浙江人。因此,胡季犛自立皇帝位後,就改掉此前越南前黎朝給他們胡家賜予的國姓「黎」,而恢復祖先的胡姓。還自稱是虞舜、陳胡公後裔,所以一改以往越南自立為「大越」的國號,將國號改為大虞。而這個陳胡公正是周朝諸侯國陳國的第一任君主。

如此來看,越南跟中國關係親密。其實,越南北部一直是中國直接管轄的領土,曾在這邊設置交趾郡、九真郡、日南郡等地加以管轄。而駐守的將領都是從中國將領。

然而,這一切隨著938年的一場戰爭,讓越南看到脫離中國統治的機會。這場戰爭就是白藤江之戰。交戰的雙方則是南漢政權下屬的南漢靜海節度使楊廷藝的女婿吳權,與南漢國王劉的兒子劉洪操。

結果在這場戰役中,吳權將劉洪操殺死。吳權在交趾等地完全掌握控制權,成為五代十國時期安南地區軍事獨裁者。此後,越南靠此逐漸脫離中國的統治。而殊不知,越南只是從中國割據出去的政權,很多國王都是來自漢人。

比如,吳朝的建立者吳權,是河北人,丁朝的建立者丁部領則是廣東人,前黎朝的建立者黎桓是四川人,李朝的建立者李公蘊是福建人,陳朝的建立者陳日煚是福建人,胡朝的建立者胡季犛是浙江人,莫朝的建立者莫登庸是廣東人,鄭朝的建立者鄭檢是福建人,阮朝的建立者阮福映是福建人。

如此來看,中原移民逐漸成為越南統治階級中的一部分,他們所代表的是當地的利益。越南的王朝,除後黎朝之外,也多為華裔所創建。越南人說他們是炎帝的後代,也無可非議了吧。當然,這裡的越南人,僅僅指的是越南中北部。而南部的佔婆等地,跟中國關係估計還不是那麼大?

參考文獻:

1. 黎崱,《安南志略五代時僭竊》,北京中華書局點校本

2. 黎嵩,《越鑑通考總論》(《大越史記全書》卷首),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校合本

3. 吳士連等,《大越史記全書外紀全書南北分爭紀》,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校合本

相關焦點

  • 越南的文化與服飾等都與漢人相近,那麼越南人是不是漢人的後代呢?
    去過越南的都知道,越南人除了長相和我們相近,服飾上也和我們有著異曲同工之處。比如女人們都愛穿的傳統國服奧黛,和中國古代的漢服十分相近。而在傳統文化上,越南也處處彰顯著中華文化的元素。比如在全球範圍內,春節是我國和越南共同的最大節日;在文字上,越南也保留了很多繁體漢字。
  • 越南的國王為什麼老是自封中國皇帝,因為他覺得自己是漢人!
    越南的國王為什麼老是自封中國皇帝,因為他覺得自己是漢人這個世界上,總有許多人腦子裡有奇特的想法。不過呢,儘管他們有奇特的想法,可是大部分人都沒有去做奇特的事情。世界到今天依然是美好的,這個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可儘管世界很美好,卻依然有人要做奇怪的事情。
  • 炎黃子孫後代,千年過去仍有三個體徵,若沒有祖先可能並非漢人?
    炎帝和黃帝同為中華大地始祖,相傳,他們兩人最初在一個部落,後來分成兩個部落後,展開了阪泉之戰,炎帝戰敗,這才融合到一起,成為了華夏一族。從漢朝之後,華夏族的人民也就叫做漢人。清末年間,中國民族主義崛起,很多能人志士紛紛打著「炎黃子孫」的旗號號召人民團結,從而有效地對抗侵略者,保護自己的國家。中國一直都有祖先崇拜的文化,這一概念在當時成為了民族凝聚力的標誌。
  • 清軍入關後,要求漢人剃髮易服,為何不要求漢人說滿語
    就算清朝入主中原,只要清朝皇帝仁德,能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也就沒什麼人願意去「反清復明」了。不過這些都是後話,清朝剛剛入關,為了彰顯自己的地位,快速完成統一,他們一定會採取強硬手段。在他們提出剃髮的口號後,老百姓為了保住性命,便只能剃髮,要不然就出家當和尚,去道觀做道士。而除了剃髮易服之外,清朝還要求漢人學會使用滿文,甚至在科舉考試時,都要用滿文作答。
  • 越南人本質上算是漢人嗎?
    寬泛點說,越南人指的是越南國家上所有人的泛指。從狹義上講,越南人是越南最大的民族。他們也被稱為「越南人」或「京人」,屬於蒙古族。說到與漢族或中國的關係,應該指的是「京人」。今天我們一起談談越南人是否是漢人這個問題。
  • 國外有個民族,說是中國人的後代,講陝西話,認白彥虎為本族之父
    譬如國外就有個民族,說是中國人的後代,講陝西話,認白彥虎為本族之父。那是怎麼回事呢?這個民族就是東幹族,主要分布在中亞地區,另外俄羅斯也有少量分布。其實呢,東幹族就是中國回族人的後代。陝甘回變時,左宗棠西徵平叛,第一批叛回在白彥虎的帶領下逃到俄屬中亞。後來,2支回民敗軍及家屬又分別從新疆南疆逃至俄國。俄軍從伊犁撤退時,又擄來成千上萬的回民回去。
  • 為什麼都說張姓是玉皇大帝的後代?張姓的來頭之大,你可能想不到
    為什麼都說張姓是玉皇大帝的後代?張姓的來頭之大,你可能想不到。今天小編就帶著大家來看看張姓的歷史淵源,順帶也說一下玉皇大帝的故事。所以後來大家都以為玉皇大帝的名字就是張友人,因此凡間的皇帝張氏做不得。其實這個神話故事誕生的年代已經比較晚了,是一種類似於《封神演義》一般的杜撰。而且它裡面的很多概念也是有問題的,就比如「玉皇大帝」。
  • 漢朝之前,漢人不叫「漢人」,有一個更厲害的稱呼,延續兩千年
    要說到漢族的起源,若光從字面意思上理解,漢族這個稱謂是如何來的,那就要說到漢朝的建立,漢朝是中國古代歷史上一個偉大的朝代,漢朝奠定了漢人的名字。漢朝開國皇帝劉邦本人極富傳奇性,接下來的漢文帝和漢景帝推行休養生息的國策,開創「文景之治」,漢武帝在此基礎上成就「漢武盛世」,單說這幾位皇帝的功績就足夠讓漢朝在眾多朝代中脫穎而出,尤其是漢武大帝,他在對外軍事上的功績可以稱得上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面對外患匈奴的侵犯,漢武帝絲毫不慫,直接派出多位大將北伐匈奴,直到擊潰匈奴,收復多個地區,促成了「漠南無王庭」的局面,接下來又吞併降服了數個國家
  • 祖先留在中國人身上的三大印記,每個炎黃子孫都有
    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咱們的祖先已經在這片土地上生活了數千年,咱們都以華夏兒女和炎黃子孫而驕傲自豪。隨著時代的發展,中國人的生活方式早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中國人的足跡也早已遍布世界各地。但是炎黃子孫身上有祖先給我們留下的印記,這些印記是無論何時何地都不會改變的。
  • 越南人和泰國人從哪裡來?在基因和文化上,誰更接近中國人?
    由於泰國人比中國更早地認可(acknowledged)佛教,而且他們的文化是在佛教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所以泰國人在文化上更接近古印度。對中國來說,泰國一直是一個獨立國家,而越南被中國統治了一千年。就像日本的第一個皇帝(譯註:莫非這裡指的徐福?),越南的第一個皇帝(原文如此)甚至也是中國人。因此,作為中國的附屬國,越南文化在古代與中國文化幾乎是一脈相承的。
  • 越南人是漢族嗎?
    在明清兩朝的時候,中原王朝再一次對越南進行了管轄,但越南都是以附屬國的形式存在。從長相上來看越南人和中國的漢人長得非常的相似,而且其越南傳統文化和中國文化也非也很相近。那麼越南人是漢族嗎?真正的答案為越南人並不是漢族。
  • 越南的開國皇帝是個中國人,他帶去一樣東西,成就了現在的越南
    兩千多年前的古人沒有我們現在的人活得那麼長,但39歲也不算老,正值壯年,也是最具雄心壯志的時候。於是,公元前219年,他派主將屠雎,副將趙佗,帶領五十萬子弟兵,一路向南,開疆拓土。要說這路,可不好走。當時的南方,那是尚未開發的荒蠻之地,煙瘴瀰漫、毒物橫行,稍不留神,就可能死無葬身之地。而且當地人不懂禮儀,無人教化,所以民風彪悍。
  • 朱元璋明明是漢人,為何總有人說他是回族人
    說朱元璋是回族人的說法十分離譜,而且沒有可信度。第一,畫像我看一個人居然用一張朱元璋戴白帽子的畫像來舉例子,這十分可笑:朱元璋的畫像包括正像和異像,這些畫像分別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和中國臺北故宮博物館,總共十二件,裡面沒有一件畫像中朱元璋戴白帽子,因為很多畫像都是黑白畫像,根本沒有顏色。而且這些畫像都是異像,也就是民間流傳的朱元璋畫像。
  • 越南人祖先是炎帝,為什麼很多民族都尊炎黃和蚩尤為祖先?
    我國有五十六個民族,每個民族都有不同的神話傳說。 但是,黃帝、炎帝和蚩尤,卻不僅僅是漢族人的祖先,在很多民族的神話中,都有與之相關的傳說,就連越南,都尊奉炎帝為祖先;而蚩尤則是很多少數民族的祖先,這是為什麼呢?
  • 越南歷代建國皇帝多少中國人後裔 第一大城市還是華人建立
    特別是在東漢馬援平定徵氏姐妹的叛亂期間,三萬餘的漢族駐軍都定居在交趾,其中有大部分軍人的與越族女人通婚,這些早期華人久而久之就完全成為越南土著。李太祖這些華人後裔也是推動越南自立的重要人物,越南的大多數王朝是華人建立的,如從宋朝脫疆後第一個自立政權首領吳權就是河北冀人的後裔,越南第一個王朝丁朝丁先皇丁部領為粵人後裔;前黎朝太祖黎桓為蜀人後裔;李朝太祖李公蘊、陳朝太祖陳日煚是福建人的後裔、後黎朝是廣東人後裔甚至還有傳聞說他是南宋的遺民、莫朝是廣東東莞人建立,黎中興朝鄭世祖鄭檢、阮朝的太祖阮淦也是閩人後裔;胡朝國祖胡季犛則是浙人後裔
  • 越南是東南亞唯一的漢字文化圈國家,越南人與漢人有血緣關係嗎?
    越南在地裡是屬於東南亞國家,但是在文化上,越南一般都被劃入東亞國家,因為與其他東南亞國家不同,越南在文化上屬於漢字文化圈(近代建國的新加坡除外),受中國影響巨大,而其他的東南亞國家則是流行印度和阿拉伯文化。不過越南和中國的聯繫主要停留在文化上,越南人和漢人在血緣上的差距還是非常明顯的,這個從外貌上就可以看出。
  • 梁山阮氏三兄弟後人逃到越南,現在越南姓阮的是他們的後代?
    首先我們都知道阮氏三兄弟的阮小二,阮小五和阮小七,都是古代名著《水滸傳》中的人物,而《水滸傳》只是一部小說而已,其中的人物根本無從考證,那麼問題就來了,現在越南有很多姓阮的,而這些姓阮的會不會就是阮氏三兄弟的後代呢。
  • 漢人稱為漢人不是因為漢武帝,別再被電視劇《漢武大帝》誤導了!
    今天有多少人無知的認為:漢人稱為漢人,是因為漢武帝攻打匈奴,打出了漢帝國的威名,所以漢人才稱為漢人。這種歷史知識的常識性錯誤竟然成為某些人掛在嘴邊的口號,比如有人說:「漢武帝被歷代都公認為雄才大略,他讓全世界知道華夏民族叫漢族,用漢字有漢文明。」漢朝人在當時被西域外族稱為「秦人」而不是「漢人」。
  • 你們打死都想不到越南的名字竟然是清朝的一位皇帝取的
    位於東南亞的中南半島東端,北部與我國廣西交界,西以寮國,柬埔寨交界,東面和南面臨我國南海,越南國土狹長,面積約33萬平方公裡,擁有超過9600萬人口,位居世界15首都是內河市,最大的城市是胡志明市。越南在歷史上的稱呼幾經變更,最早被稱為「交趾」,據說遠古越南人的兩個腳趾相交,因此被中國人稱為「交趾」。
  • 憑什麼說客家人不可能是純種漢人?到底純種漢人在哪?
    客家人常常認為「除了客家人以外的漢人,都不是純種的漢人。客家人是漢人中的貴族。」  而解讀君卻認為客家人同樣融入了少數民族的血液,他們並不是純種的漢人。所以土著也嚴令禁止子孫後代同漢人通婚。  不過解讀君的解釋則是,客家人從北方來的時候,就已經帶著北方少數民族的血統了。  我們想要判斷哪個觀點是正確的,就必須要明確客家人遷徙的時間和路線。只有追隨祖先遷徙的足跡,才能發現他們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