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色字體「騰飛說史」,可以關注本公眾號
電視劇《漢武大帝》誤導了多少觀眾!今天有多少人無知的認為:漢人稱為漢人,是因為漢武帝攻打匈奴,打出了漢帝國的威名,所以漢人才稱為漢人。這種歷史知識的常識性錯誤竟然成為某些人掛在嘴邊的口號,比如有人說:「漢武帝被歷代都公認為雄才大略,他讓全世界知道華夏民族叫漢族,用漢字有漢文明。」
漢朝人在當時被西域外族稱為「秦人」而不是「漢人」。
「漢人」在西漢和東漢僅僅是指漢朝之人,而不是指華夏族。兩漢時期,華夏族被周邊外族稱為「秦人」,如《史記·大宛列傳》:「聞宛城中新得秦人知穿井,而其內食尚多」,這裡的秦人是指漢朝的人,因為張騫出使西域的時候,秦朝已經滅亡差不多60多年了,此處的「秦人」不可能指秦朝的人。
《漢書·匈奴傳上》:「穿井築城,治樓以藏谷,與秦人守之。」秦人在當時就是指中國人,中原之地的人人,馬永卿引《西域傳》言:「秦人,我匄若馬。」註:「謂中國人為秦人。」
古代的印度、希臘與羅馬等國稱中國為「Cina,Thin,Sinae」,後在佛教經籍和史書中譯作支那,至那或脂那,這些都是「秦」字的對音。
同時,古代希臘人和羅馬人還稱中國為賽裡斯國,賽裡斯就是 Serice,詞根是 silk,意為絲國,中國人則被稱為塞裡斯人。
魏晉南北朝以後,「華夏人」才開始出現「漢人」的自稱謂。
漢人是與胡人相對應的,是五胡亂華之際,周邊少數民族稱內地之人為漢人,他並不對應中國人,少數民族入主中原以後也稱自己是華夏族或是炎帝的後代,自稱自己是華夏族。那個時候,漢人是指內地人或是漢朝的人,並沒有中國人之含義。如《南史·杜驥傳》:「嘗侍宋文帝,言及史籍,上曰:『金日磾忠孝純結,漢人莫及』」,再如《世說新語·語言篇》:「高望道人,不作漢語,或問此意,簡文曰:以簡應對之煩。」
北魏孝文帝
南北朝之際,鮮卑人將其治下的漢族稱之為漢兒,金朝女真族統治者將所徵服遼朝境內的漢族稱之為漢人,元朝蒙古統治者按民族和被徵服先後,將國內各族人分為蒙古、色目、漢人、南人四等,第三等漢人其實也並不僅僅指漢族,而是指原金朝治下的漢族及女真、契丹、渤海等族。
所以漢人僅僅是相對於周邊少數民族而言,稱之為漢人,並且是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五胡亂華」的時代背景下形成的。漢人的「漢」確實來源於漢朝,但絕不是因為漢武帝打匈奴,打得漢朝聲名遠播,所以少數民族才稱中國人為漢人,其實漢武帝時期,包括匈奴在內的少數民族都稱中國人為「秦人」。
其實這裡面有一個時差的問題,秦國早已二世而亡,西域之人在西漢之時仍稱中國人為秦人,那麼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東漢也早已滅亡,少數民族卻稱內地之人為漢人。
那麼到了明清時期,國外各國也稱中國為唐人,《明史·外國列傳》「真臘國」條:「唐人者,諸番呼華人之稱也,凡國外諸國盡然」。後來華僑也喜歡稱自己為唐人,這就是國外唐人街的由來。
唐朝時期,突厥人不稱內地人為「唐人」,而是稱「桃花石」
「桃花石」一詞就是突厥語的Tabgatch,音譯就是桃花石,桃花石是拓跋氏的突厥語音譯,是對中國北魏的稱呼,北魏就是鮮卑拓跋氏建立的,所以一直到元代,丘處機到西域旅行之時,還發現那裡的突厥人部落依然稱中國為桃花石。
拜佔庭帝國的歷史學家也稱中國為「Taugas」,中亞伊斯蘭教徒稱中國為 Tamghaj 、Tomghaj、Toughaji,都是來源於拓跋氏的音譯。
俄羅人稱中國人為契丹人
俄羅斯人至今稱中國人為契丹人,中國為契丹,俄語中的中國就是:Китай。發音是:Kitai,其實就是契丹的音譯。因為俄羅斯人剛剛和中國交流的時候,正好是和北方的契丹人接觸,於是就將中國這塊地方稱之為契丹國,中國人稱之為契丹人。
到了近現代,漢族為什麼稱之為漢族?原因很簡單,在秦人、漢人、唐人、拓跋氏人、契丹人這些稱謂中,讓今天的你選擇一個,你選哪個?毫不猶豫的排除拓跋氏人和契丹人,那麼只剩下三個了,秦人、漢人、唐人,你選哪一個,肯定是比較喜歡漢人和唐人這兩個稱謂,但由於外國人稱唐人比較多,少數民族稱漢人比較多,所以華人在國外選擇了唐人的稱謂,而在國內的我們則選擇了漢人。
民族稱謂本來就是一個我者、他者的問題,首先是別人怎麼稱呼你,然後我自己也接受了這個稱謂,於是就用了他者對我的稱謂,但前提是我必須喜歡這個稱謂,如果不喜歡,那麼他者對我者的稱謂也普及不了。比如近代中國,也有很多外國人稱中國為支那,來源於印度佛經裡對「Cina,Thin,Sinae」的音譯,但中國人就是不喜歡支那這個詞,所以某些國家就沒再用了。
再如,日本原來叫倭國,西漢到魏晉南北朝時,由於日本人不懂漢文,不知道倭就是矮子的意思,欣然的接受倭國的稱呼。到了唐代,日本人懂漢文的多了,開始厭惡這個詞,於是就自己創了個日本的國名,意思是日出的地方。但在中國明朝和朝鮮李朝時期,非正式的稱呼依然是倭國。
漢光武帝預賜「漢委奴國王金印」。
綜上所述,漢人的稱謂和漢朝有關係,但絕對和漢武帝打匈奴沒關係。魏晉南北朝之際,漢朝已經滅亡了,那鮮卑人為什麼稱內地的中國人為漢人呢,因為有時間差的問題,鮮卑最早和內地人接觸,那時候中國還是漢朝,所以稱中國人為漢人,如同到了明代,為什麼還有外國人稱中國人為唐人,到了現代,俄羅斯人還稱中國人為契丹人的道理是一樣的。
因為漢朝和唐朝都比較強大,是歷史上的大一統時代,所以中國人願意接受這個稱謂,漸漸的漢人和唐人的稱謂就普及起來了。如果當時我們選擇了唐人,那麼現在的漢族也可以稱為唐族、唐民族。
原創不易,如若喜歡,可以讚賞,如果不同意飛哥的觀點,你也學到了不少歷史知識。
原創文章,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