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給李白寫了12首詩,李白為何只回了兩首?專家的解釋讓人笑哭

2021-01-07 育兒點金術

時光多荏苒。歲月總是在不知不覺間一閃而過,留下的不過是一臉的滄桑和無盡的回憶。

世事有多無常就有多多少喜憂參半,誰也逃不過那未知的安排。

天寶三載,公元744年,43歲的李白遇上了32歲的杜甫,「詩仙」和「詩聖」相遇了。

聞一多先生稱李杜的相遇,是太陽和月亮相遇。「四千年的歷史裡,除了孔子見老子,沒有比這兩人的會面,更重大,更神聖,更可紀念的。」(聞一多《唐詩雜論》)

兩個偉大的詩人有了交集,按照咱詩詞圈的慣例,得互相贈詩。

於是,人們發現,杜甫給李白寫了十幾首詩,而李白寫給杜甫的,可確定只有兩首,這個,就有點尷尬了。

江山總結了杜甫寫給李白的12首詩:《贈李白》、《贈李白》、《與李十二白同尋範十隱居》、《八仙歌》、《冬日有懷李白》、《春日憶李白》、《送孔巢父謝病歸遊江東,兼呈李白》、《夢李白》二首、《天末懷李白》、《寄李十二白二十韻》、《不見》。

而李白寫給杜甫的,找來找去只有兩首,《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 《沙丘城下寄杜甫》,還有一首《戲贈杜甫》,但這首詩有爭議,恐是偽作,江山就沒算在裡面了。

難道李白與杜甫真的是「塑料友情」嗎?

在江山看來,其實不是。

李白和杜甫相見三次,卻懷念了一輩子。

有些人,你只認識了幾天,卻好像認識了一輩子。而有些人,認識了一輩子,卻好像只認識了幾天 ,而李白和杜甫是前者。

且塑料友情來形容李杜的感情,實在淺薄。

為什麼李白寫給杜甫的詩這麼少,有人說,在唐代,多是少者給長者寫詩,杜甫小李白11歲,所以,杜甫寫的多一些。

江山卻喜歡另一個網友的回答:

有人找李白:太白,聽說杜甫給你寫詩了,給我們看看,李白大手一揮:拿去。

有人找杜甫:子美,聽說李白給你寫詩了,給我看看,杜甫忙收起來:不給。

除此之外,我們不知道的是,古代通信非常落後。尤其邊遠地區到京都的通信,更是如此,如果不是有人願意幫你帶信,一旦兩人分離可能很難再次相會。同時,唐朝沒有完善的民間信件郵寄系統,而李白又遠在西南,這裡交通更為不便。

所以,有專家就表示:我們看不到李白給杜甫回詩,可能就是因為通信不便的緣故,使得李白寫給杜甫的詩未能傳播開來。

這些幽默的回答,其實也是一種很好的回覆,畢竟我們不是李白和杜甫本人,他們之間的惺惺相惜更是我們外人不了解的,與其八卦他們的關係好壞,還不如多看看他們的詩,畢竟一個是「詩聖」。一個是「詩仙」。

一個是現實主義詩人,一個則是浪漫主義詩人。這兩個不同風格的詩人,都在各自的風格之上達到了別人難以企及的程度。

杜甫之所以被稱為是現實主義詩人,是因為他的詩作中,往往揭露的是深刻的現實社會環境之下的人民現狀,憂國憂民的情懷盡數顯現。

他的"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老翁逾牆走",乃至"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無不體現著他的胸懷天下。

我們都知道杜甫的人生實苦,卻不曾想他也曾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在一個寬裕的家庭之中長大。他的祖輩們都是一生為為官,所以杜甫家世顯赫。杜甫的爺爺杜審言是"近體詩"的奠基人之一,所以這也成為了讓杜甫感到非常自豪的地方。

不得不說家庭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真的很大。杜甫的父親,也有一個很不錯的官職。按照正常的想法來想,杜甫自然也不會差到哪裡去,肯定也是走入官場,一生順意。

然而,事實總是那麼無情,杜甫在二十出頭參加的科舉考試中意外落榜。但杜甫面對這種強烈的挫敗感,調整心態,決定將自己寄身於祖國的大好河山之中,先去經歷一下世界的繁華與美好。他之所以能有這種想法和行為,其實還是因為家裡不差錢。

正在杜甫體驗著這快意人生之際,父親突然去世,沒有了父親的庇佑,杜甫開始了他的被迫成長之路。

特別是安史之亂之後,社會動蕩,杜甫開始了居無定所的生活。在他漂泊的日子裡,見過了太多太多的生離死別,他不禁感嘆世態的炎涼,寫下了一首首不朽史詩。漂泊的人又能過的有多好呢?

他不僅寄人籬下,還生活困苦,還記得《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裡那句"布衾多年冷似鐵"嗎?在這種艱苦環境之下,他仍然心繫天下寒士,寧願自己被凍死,確實是位為民著想的「詩聖」。

杜甫的一生中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居無定所,走過了也看過了大半個中國,在世態炎涼中,用筆寫下這滿是現實的詩篇。

你還想了解更多杜甫和李白的故事嗎?那麼,江山給你推薦《李白詩集》和《杜甫、白居易詩集》系列。

這套書包含《李白詩集》、《杜甫詩集》、《白居易詩集》。

書裡不僅收藏了杜甫的詩,還有很多古詩背後的故事,絕對讓你驚豔與喜歡。

其中杜甫描寫親情的詩歌幾乎佔了十分之一,有對手足的深情,有對兒女的慈祥,可對妻子之柔情卻為後人所稱道,梁啓超先生稱杜甫為「情聖」。

前人表達對妻子之愛,為妻子寫的詩也不在少數,但多為像潘安的《悼亡詩三首》這樣生者祭奠、悼念死者的題材。

杜甫為妻子寫的詩可謂是詩壇的一股清風,打破生者紀念逝者的局面,一生雖「艱難苦恨繁霜鬢」,可對於妻子之愛沒有一絲絲的掩藏。

這樣深情的杜甫你愛了嗎?

一套書2冊才58.8元,不過一包煙錢,卻可以讓你和「詩聖」杜甫與「詩仙」李白對話,何樂而不為呢?

大家點擊商品卡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杜甫給李白寫了很多詩,為什麼李白不回復?專家的解釋讓人啼笑皆非
    最近看到一個有趣的帖子,有網友提出這樣一個問題:杜甫多很多首贈李白的詩,但李白卻沒有一首贈杜甫的詩,這是為何?
  • 李白寫了首「譏諷」杜甫的搞笑詩,初讀令人捧腹,再讀讓人落淚!
    李白寫了一首滑稽的詩《嘲諷》杜甫。第一次閱讀讓人發笑,第二次閱讀讓人哭泣。在唐代詩壇,有兩座巍峨的山峰,即被稱為「詩仙」的李白和被稱為「詩聖」的杜甫。李白是浪漫主義詩人,杜甫是現實主義詩人。李白去了周琦(現在的濟南)的姬子宮,請道士高像你一樣教道教。從此,他正式舉行了道教儀式,自稱青蓮居士,並開始了遊道求仙的生活方式。天寶四年(745年)秋天,李白和杜甫在東麓第三次相遇。僅僅在一年多的時間裡,他們見過兩次,見過三次,加深了他們的友誼。他們一起去拜訪隱士和專家,還一起去濟州拜訪當時著名的文學家和書法家李庸。
  • 王開東:杜甫深愛李白,但李白……
    我們再逼緊我們的想像,譬如說,青天裡太陽和月亮碰了頭,那麼,塵世上不知要焚起多少香案,不知有多少人要望天遙拜。」但這火星撞地球的會面,只是我們的一廂情願。李杜冰火兩重天,剃頭挑子一頭熱,杜甫對李白極其崇拜,喜歡得不要不要的。離別後,杜甫一口氣寫了十幾首思念李白的詩,首首都是披肝裂膽,字字見血。
  • 詩仙李白寫了一首懟人詩,詩聖杜甫也寫了一首,兩首讓人無言以對
    當然詩仙之名也是名副其實,千古絕句朗朗上口,只不過詩仙也有情緒,有情緒就會喝酒,喝酒之後詩意就會大發,比如那一首「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的《將進酒》氣勢磅礴,不過也有時候,也會因為一些心煩之事,遇到一些看不慣的人,醉意上了梢頭,一時不爽,寫了一手懟人的詩,以此表達自己的憤懣之情。
  • 李白為什麼不回杜甫的詩?
    網友齊呼:李白,你的良心不會痛嗎?那李白為什麼不回杜甫的詩?這就要從李白的生平講起了。李白,生於公元701年,據說生時李白的媽媽夢到金星(又稱「太白」)入懷,遂取名李白。「五歲觀六甲,十歲觀百家。」童年至少年時的李白過著求學、博覽的生活,對於各種知識充滿了興趣。
  • 李白身上的狂氣讓他個性十足,杜甫這首詩寫得很傳神,句句經典
    李白是一個狂人,個性十足,有一些人他是不瞧在眼裡,這也使得他為人很張狂,不過有才華的人大多都是如此,後來杜甫寫過很多詩給李白,其中這首《贈李白》最經典,寫得也是生動有趣,短短的幾句,便是把李白身上獨特的個性,還有他身上的張狂描寫得活靈活現。秋來相顧尚飄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 杜甫給他寫了20多首詩,比李白還多,原來鄭虔才是杜甫的好基友
    在浩如煙雲的中國歷史名人當中,李白和杜甫也屬於佼佼者,是耳熟能詳的大詩人,這兩個人一個詩仙,一個詩聖成為燦爛文明皇冠上的明珠。這兩個人差不多生活同時期的人,而且交往密切,並稱李杜,不管在文學史還是日常認知當中都是被拉到一起,而且杜甫還給李白寫了十多首詩,按照現在流行的說法是他們兩個組了CP,但是我們讀杜甫詩的話,也許李白和杜甫並不是cp,因為我們發現還有另外一個人,杜甫竟然給他寫二十多首,這個人到底是誰?
  • 杜甫的這首詩,寫絕了李白的輕狂,還讓一個成語從此變得熱門
    唐朝之所以讓人懷念,不光是因為國泰民安的太平盛世,四方來朝的高光時刻,更因為那一首首動人的唐詩,永遠在後人的內心中蕩起漣漪。李白和杜甫,又是唐朝詩人的雙子星,他們的存在,是中華民族永遠的驕傲。更讓人感懷的是,這兩位頂尖詩人,生前還是好友。
  • 杜甫在這首詩中居然這樣批評李白
    李白和杜甫是非常好的朋友,兩人互相欽慕。李白比杜甫大11歲,杜甫可以說是李白的小迷弟了,因為杜甫有15首都是寫給李白的,其中專門寄贈和思念李白的就有10首。這些都是杜甫為李白而寫的。宿心親、共被、攜手等詞表明了他們的親密關係,真可以說是「好基友」。杜甫寫給李白的詩基本都是表達欽慕、思念之情,然而有一首卻是「罵」李白的。
  • 李白杜甫基情極簡史
    史小姐我可是撕了一路的「過來人」然而最後才發現這倆貨原來是天生一對的好基友啊!(史小姐:白瞎了我好多隻友誼的小船。)從初次見面,「一見鍾情」到手拉手,同床共被再到飛鴿傳書,陰陽兩隔一對天才好基友是怎麼走過來的尼?一起去看看吧!
  • 杜甫-夢李白
    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創作背景   這兩首詩是乾元二年(759年)秋杜甫流寓秦州時所作。
  • 杜甫:李白什麼的最鬧心了
    史小姐我可是撕了一路的「過來人」然而最後才發現這倆貨原來是天生一對的好基友啊!(史小姐:白瞎了我好多隻友誼的小船。)從初次見面,「一見鍾情」到手拉手,同床共被再到飛鴿傳書,陰陽兩隔一對天才好基友是怎麼走過來的尼?一起去看看吧!
  • 蒙曼:杜甫《春日憶李白》
    按照道理咱們應該講入選《唐詩三百首》的《天末懷李白》或者是《夢李白》二首,但是《天末懷李白》是秋天的作品,而兩首《夢李白》雖然應該是在春天寫的,但是季節感並不明顯,所以我還是想按照自己之前的計劃講一首真正屬於春天的詩,哪一首呢?杜甫有一首,《春日憶李白》,評價也非常高,絕對不低於《唐詩三百首》的入選標準。所以今天咱們就破個例,講《春日憶李白》。
  • 杜甫給李白寫了一首詩,表面看似「高端黑」,暗裡狂吹「彩虹屁」
    在唐朝,李白最火的那些年,杜甫「毫無名氣」,只能跟在詩仙屁股後面做一個小迷弟,所以近來網友開玩笑說,杜甫為李白寫了一輩子詩,卻沒有得到過回應,哎,要我說這都是瞎操心,能和偶像一起交上朋友一起睡,寫不寫詩哪有那麼重要!杜甫為什麼如此愛李白呢?
  • 杜甫兩首詩寫雪,為何風格截然不同
    杜甫的草堂就建在浣花溪畔,杜甫詩裡有時也稱為錦江,如「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有時又稱為清江,如「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這裡的江水沿著岷江經三峽可以直通到東吳。我們讀他的詩《絕句》就知道草堂環境的概況,杜甫是把門前這條江水引以為豪的。
  • 李白和杜甫不是兩個人——忽然想說說李白和杜甫
    在李白和杜甫的許多作品中都能看到從立意到形式上的相似之處。杜甫有一聯寫長江的很有名的「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寫景之中又有著關於人生、關於宇宙的無限哲學思考,李白則有描寫黃河的「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又有描寫長江的「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與杜詩有異曲同工之妙。杜甫寫「昔聞洞庭水,今上嶽陽樓。
  • 杜甫對李白好到什麼程度?看看這詩,其中10字非一般朋友寫得出來
    杜甫更是曾在詩中寫道兩人「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可以說關係十分親厚。那麼杜甫對李白好到什麼程度? 在此期間杜甫雖然再沒和李白見過面,但也能時常聽聞李白的消息。不過最近卻好久未曾聽到李白的消息,這也不由引起了他對於李白的懷念,於是他便提筆寫下了下面這首詩來懷念李白,句句大白話卻也令人動容。 《不見》 不見李生久,佯狂真可哀。 世人皆欲殺,吾意獨憐才。
  • 李白最搞笑的一首詩,竟然是跟杜甫開玩笑!
    唐代大詩人李白詩風瀟灑飄逸,生性豁達,李白和蘇軾的豁達又有所不同,蘇軾喜歡開別人玩笑,不管是認識的和不認識的人,蘇軾都喜歡說上幾句,蘇軾曾對好友張先說「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面對素未謀面的農婦,蘇軾可以調侃道:「蓬髮星星兩乳烏,朝朝送飯去尋夫。」
  • 李白有多狂?杜甫在這首詩中寫絕了,還讓一個成語火了千年
    李白在當時就是全民偶像,唐玄宗親自宣召他入京,賀知章稱他為「謫仙人」,汪倫對他敬仰萬分,從皇帝到平民,各個階層都膜拜他的身影,傳頌著他的作品。杜甫則不同,他的詩歌流傳並不廣泛,也不是眾星捧月的偶像,他沒有「鬥酒詩百篇」的天賦,只能以勤能補拙,終成大器。杜甫的地位,那還是在他去世幾十年後,被元稹、白居易不斷推崇之下才樹立起來的。
  • 明瓷畫:李白說杜甫「別來太瘦生」
    李白的這首《戲贈杜甫》,大約作於天寶五年秋天,那是李杜在兗州的最後一次相遇。二人自唐玄宗天寶三年在洛陽相識,並結下深厚友誼,直至李白去世,彼此都一直交往密切,了解和尊重使他們曾同遊齊魯,此後雖難相見,但仍相互關心、思念。  李白,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 杜甫與李白齊名,被世人尊為「詩聖」,其詩被稱為「詩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