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身上的狂氣讓他個性十足,杜甫這首詩寫得很傳神,句句經典

2020-12-20 塵世曉書僮

李白和杜甫的友誼也是唐朝詩壇的一段佳話,兩個人惺惺相惜,儘管早期李白有些瞧不上杜甫,第一次杜甫前去拜訪李白,可是吃了閉門羹,李白沒有接見杜甫,但是後來他讀過了杜甫的詩,一時之間驚為天人,還與他一起出去遊玩了半玩,最終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李白是一個狂人,個性十足,有一些人他是不瞧在眼裡,這也使得他為人很張狂,不過有才華的人大多都是如此,後來杜甫寫過很多詩給李白,其中這首《贈李白》最經典,寫得也是生動有趣,短短的幾句,便是把李白身上獨特的個性,還有他身上的張狂描寫得活靈活現。

秋來相顧尚飄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

杜甫這首詩寫於公元745年(天寶四年),當時他在前一年與李白出門遊玩,後來在秋天分手,次年他寫下了這首詩。杜甫對於李白的個性是很了解,在這首詩中,他寫得很傳神,同時也是勸慰李白不要太張狂了,這樣吃虧的還是自己,不過對於李白來說,他就是那樣的個性,天生就是一個狂人。

後來李白回過幾首詩給杜甫,但是杜甫一直很崇拜李白,寫過很多的詩讚美李白,可見在杜甫的心目中李白不僅有才華,同時他高尚的品格,也是他最欣賞的地方。從這首詩中我們可以看到,當時的杜甫其實是勸慰李白,要他不要太狂了,這樣遲早是會害了自己。

李白身上的張狂也的確是讓他吃了不少的虧,當年他初到長安時,唐玄宗很欣賞他的才華,但是沒有重用他,只是讓他寫詩讚美楊貴妃,寫過了幾首詩之後,李白在作品裡諷刺了楊貴妃,最終被人抓住了把柄,不得不離開長安,這就是李白,一位個性張揚,同時也很張狂的詩人,這也正是李白最為獨特的一個地方。

杜甫永遠是老好人的形象,看到李白身上的張狂,他更多的是勸慰對方,認為不要太狂了,這樣遲早是會吃大虧,所以在這首詩中,他寫了兩人分手後的情形,同時也告訴了朋友,一定要低調做,開篇的兩句寫了兩人之間深厚的友誼,「秋來相顧尚飄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秋天我們分別的時候彼此都依依不捨,我們都像是飛蓬一樣到處漂泊,一起尋找好久的丹砂,但是沒有起到任何的作用,這有一點愧對於葛洪。

最後兩句也是重點突出了李白的個性,同時也是在勸慰朋友,「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你每天都過得猶如神仙一樣,整日裡飲酒,過著極為灑脫的生活,像你這樣意氣風發的人,到底是為誰逞強呢?杜甫正是告訴朋友,現實生活中不要太過於張揚了,這樣反而是會害了自己,一定是會吃大虧,所以在這兩句中,他寫得很有真誠,也把李白身上獨特的個性展現得淋漓盡致。

杜甫的詩用詞極為講究,每一句都很有趣,把李白的個性描寫得很傳神,雖然通篇只有那麼寥寥數語,但是讀來朗朗上口,也把自己對於李白的崇拜,還有勸慰之情全部融入進了作品中,也就使得這首詩顯得別具一格,處處充滿了詩意,也有著一種獨特的韻味,這樣的作品自然是值得我們一讀,無論過去讀過了多少遍,那也是值得再去細細品讀。一位是個性走足,一位是情感細膩,兩個人的友誼也是很令人感動,彼此之間惺惺相惜。

相關焦點

  • 杜甫對李白好到什麼程度?看看這詩,其中10字非一般朋友寫得出來
    杜甫更是曾在詩中寫道兩人「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可以說關係十分親厚。那麼杜甫對李白好到什麼程度? 在此期間杜甫雖然再沒和李白見過面,但也能時常聽聞李白的消息。不過最近卻好久未曾聽到李白的消息,這也不由引起了他對於李白的懷念,於是他便提筆寫下了下面這首詩來懷念李白,句句大白話卻也令人動容。 《不見》 不見李生久,佯狂真可哀。 世人皆欲殺,吾意獨憐才。
  • 杜甫給李白寫了12首詩,李白為何只回了兩首?專家的解釋讓人笑哭
    天寶三載,公元744年,43歲的李白遇上了32歲的杜甫,「詩仙」和「詩聖」相遇了。聞一多先生稱李杜的相遇,是太陽和月亮相遇。「四千年的歷史裡,除了孔子見老子,沒有比這兩人的會面,更重大,更神聖,更可紀念的。」(聞一多《唐詩雜論》)兩個偉大的詩人有了交集,按照咱詩詞圈的慣例,得互相贈詩。
  • 李白有多狂?杜甫在這首詩中寫絕了,還讓一個成語火了千年
    李白在當時就是全民偶像,唐玄宗親自宣召他入京,賀知章稱他為「謫仙人」,汪倫對他敬仰萬分,從皇帝到平民,各個階層都膜拜他的身影,傳頌著他的作品。杜甫則不同,他的詩歌流傳並不廣泛,也不是眾星捧月的偶像,他沒有「鬥酒詩百篇」的天賦,只能以勤能補拙,終成大器。杜甫的地位,那還是在他去世幾十年後,被元稹、白居易不斷推崇之下才樹立起來的。
  • 李白寫了首「譏諷」杜甫的搞笑詩,初讀令人捧腹,再讀讓人落淚!
    李白寫了一首滑稽的詩《嘲諷》杜甫。第一次閱讀讓人發笑,第二次閱讀讓人哭泣。在唐代詩壇,有兩座巍峨的山峰,即被稱為「詩仙」的李白和被稱為「詩聖」的杜甫。李白是浪漫主義詩人,杜甫是現實主義詩人。他們評論文學理論和詩歌,玩得很開心,還留下了一首好詩。那年的秋冬,杜麗又分手了。李白去了周琦(現在的濟南)的姬子宮,請道士高像你一樣教道教。從此,他正式舉行了道教儀式,自稱青蓮居士,並開始了遊道求仙的生活方式。天寶四年(745年)秋天,李白和杜甫在東麓第三次相遇。
  • 杜甫給他寫了20多首詩,比李白還多,原來鄭虔才是杜甫的好基友
    在浩如煙雲的中國歷史名人當中,李白和杜甫也屬於佼佼者,是耳熟能詳的大詩人,這兩個人一個詩仙,一個詩聖成為燦爛文明皇冠上的明珠。這兩個人差不多生活同時期的人,而且交往密切,並稱李杜,不管在文學史還是日常認知當中都是被拉到一起,而且杜甫還給李白寫了十多首詩,按照現在流行的說法是他們兩個組了CP,但是我們讀杜甫詩的話,也許李白和杜甫並不是cp,因為我們發現還有另外一個人,杜甫竟然給他寫二十多首,這個人到底是誰?
  • 《慶餘年》為什麼選杜甫這首詩?
    *《慶餘年》劇照一直想聊杜甫的《登高》,怕太深奧,沒敢動筆。這兩天看《慶餘年》,男主範閒用它一戰成名,改變了我對穿越劇的偏見。是時候聊聊這首神作了。01按美感來說,詩分兩種,一種是不需要解釋的,讀一遍,詩意撲面而來,李白、王維,尤其白居易,都屬於這種。
  • 杜甫在這首詩中居然這樣批評李白
    李白和杜甫是非常好的朋友,兩人互相欽慕。李白比杜甫大11歲,杜甫可以說是李白的小迷弟了,因為杜甫有15首都是寫給李白的,其中專門寄贈和思念李白的就有10首。這些都是杜甫為李白而寫的。宿心親、共被、攜手等詞表明了他們的親密關係,真可以說是「好基友」。杜甫寫給李白的詩基本都是表達欽慕、思念之情,然而有一首卻是「罵」李白的。
  • 杜甫給李白寫了很多詩,為什麼李白不回復?專家的解釋讓人啼笑皆非
    最近看到一個有趣的帖子,有網友提出這樣一個問題:杜甫多很多首贈李白的詩,但李白卻沒有一首贈杜甫的詩,這是為何?
  • 杜甫的這首詩,寫絕了李白的輕狂,還讓一個成語從此變得熱門
    李白和杜甫,又是唐朝詩人的雙子星,他們的存在,是中華民族永遠的驕傲。更讓人感懷的是,這兩位頂尖詩人,生前還是好友。李白成名很早,名滿天下,走到哪裡都是萬眾矚目的焦點。杜甫一生不得志,在當時只是名氣不大的普通詩人,元稹、白居易發現了他的價值,才使得他能與李白並駕齊驅。但是,這並未影響二人的友誼,他們相知相識,還共遊齊梁,留下過許多佳話。
  • 李白喝醉了酒後寫下一首詩,通篇句句是經典,讀來令人拍案叫絕
    相信對於絕大部分的人來說,那都是不會陌生;另外他的作品也是寫得很有韻味,尤其是對於酒的描寫,那更是描繪得活靈活現,寫得極為真誠。古人對於酒也是有著一種獨特的情感,李白關於酒的詩句也是比比皆是;「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這些經典的詩句那也是膾炙人口。
  • 杜甫給李白寫了一首詩,表面看似「高端黑」,暗裡狂吹「彩虹屁」
    在唐朝,李白最火的那些年,杜甫「毫無名氣」,只能跟在詩仙屁股後面做一個小迷弟,所以近來網友開玩笑說,杜甫為李白寫了一輩子詩,卻沒有得到過回應,哎,要我說這都是瞎操心,能和偶像一起交上朋友一起睡,寫不寫詩哪有那麼重要!杜甫為什麼如此愛李白呢?
  • 10首關於雪的詩,句句都是經典!
    悅讀經典,給自己一方安靜的天地。大家好,我是安久。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下關於雪的詩句,每一句都是經典,一起來看一下吧。這是一首膾炙人口的小詩,柳宗元將客觀世界寫得非常幽靜,詩人的世界更顯寂寥。整首詩不帶任何的煙火氣息,讀過就很難忘,仿佛置身於白雪世界。
  • 李白和杜甫不是兩個人——忽然想說說李白和杜甫
    春歌叢臺上,冬獵青邱旁」(《壯遊》),這是杜甫的青年時期。這都是詩人自己的說明,不是後人的推測之詞。李白好酒,所謂「李白鬥酒詩百篇」,古往今來的詩人好酒者極多,但達到李白這樣對酒認識深刻和喜好程度的並不多,不僅「但得醉中趣,勿為醒者傳」(《對月獨酌》之二),甚至達到了「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傾三百杯。遙看漢水鴨頭綠,恰似葡萄初醱醅。
  • 詩仙李白寫了一首懟人詩,詩聖杜甫也寫了一首,兩首讓人無言以對
    只不過李邕可能沒想到,這一首懟他的詩詞還能夠流芳百世,被後人視為懟人以及憤慨的標榜之作。懟人懟的都有這麼大氣磅礴,而且又豪氣沖天,能做到這樣的自古以來也只有他李白了。 當然詩仙李白懟人之後,接下來詩聖杜甫也不甘示弱,也寫了一首懟人的詩歌,不過比較李白的豪邁懟人,杜甫可能就有一點含蓄了
  • 蒙曼:杜甫《春日憶李白》
    起首就是一個判斷句,直抒胸臆,而且把李白最重要的優點說出來了,李白為什麼詩無敵呀?恰恰就是因為他「飄然思不群」啊,他超凡脫俗他卓爾不群,他仿佛在空中飛,在雲中飄,這不正是我們熱愛李白的地方嗎?所以說,「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一句話,李白的定位也有了,李白的特點也有了,寫的真是爽利呀,像誰寫的呀?像李白自己寫的。
  • 杜甫寫了一首詩,帶紅唐朝八個「飲中仙」,李白為何排倒數第三?
    杜甫在天寶五年(公元742年)前後,到長安找工作,但是他想盡辦法都沒找著。有一次他跑去圍觀李白和別人飲酒,然後結合自己的遭遇,產生了許多亂七八糟的想法。於是,他當場就發了八段「彈幕」。把當時長安的八個「酒仙」,逐個點評了一番,這就是著名的《飲中八仙歌》。《飲中八仙歌》這首詩本身章法奇特,運筆幽默、傳神,因此有人稱其為八仙之外的第九仙——詩仙。
  • 一首詩寫活了八個人,C位的李白更是讓人大呼「傳神」,除了杜甫還真沒人敢這麼幹!
    而描寫人物的詩,大多都是單篇單人的,比如杜甫本人的《詠懷古蹟》系列,就用五首詩寫了五個人的故事。王建的《宮詞》倒也可以說是「群像作品」,但他用了100首的篇幅,才成功構建出了一幅後宮生活的群像。而《飲中八仙歌》,一首詩,寫了八個人,承轉自如,毫無違和感。第二,它字數一致,但句數參差;句句押韻,又一韻到底。看起來嚴肅中透著活潑,散漫中又有著紀律。
  • 王開東:杜甫深愛李白,但李白……
    離別後,杜甫一口氣寫了十幾首思念李白的詩,首首都是披肝裂膽,字字見血。李白則冷淡得多,僅有的兩首詩,也是應景潦草。甚至讓後人懷疑為偽作。陳叔渠在《唐代兩大詩人的風義感及其他》中也論及李杜之交誼。認為,"杜甫對於李白,一片憐才之忱,在他的詩中,時時可見";"最奇怪的是,李白對於杜甫,卻是很為冷淡。"
  • 杜甫晚年寫的這首罵人詩,被誤認為是讚美詩,其中兩句千古流傳
    在開元盛世期間,也先後出現了我國詩歌史上兩顆璀璨的明星,那便是詩仙李白與詩聖杜甫。其實,很多人估計不知道,杜甫在世的時候,名聲並不顯赫,反而是李白的一個小迷弟,這些都不能妨礙他成為一個胸懷天下的,有著遠大抱負的人。
  • 李白很霸氣的一首詩,儘管只有短短的28個字,讀來令人熱血沸騰
    李白,字太白,唐朝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他一生寫過了無數的詩作,而且他的很多詩作,那都是寫得非常的唯美,無論是描寫愛情,還是友情,以及是詠物,那都是寫得非常棒,這也正是李白,能夠成為「詩仙」的原因。相信大部分的中國人對於李白的詩,那都是不會陌生,例如他的《靜夜思》、《俠客行》、《將進酒》、《贈汪倫》等等,那都是一流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