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喜歡「窩在家」還是「出去瘋」?差別大有不同,父母要知曉

2021-02-08 拇指育兒課堂

孩子都是與眾不同的,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閃光點,父母要善於發現,讓孩子變得更出色。人的性格,有內向和外向,有人認為內向的孩子,看著文靜,更聽話,有人認為外向的孩子,看著活潑,更聰明,到底哪種性格比較好呢?

王琳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在別人看來特別幸福,因為王琳一次生了兩個孩子,而且是龍鳳胎,兒子女兒都有了,實在讓人羨慕。

兒子先出生是老大,女兒後出生是老二,從出生時間來說,是同一天出生,但兩個孩子性格很不一樣。

哥哥平常很安靜,即使是想喝奶的時候,也不會大聲哭鬧,妹妹平常很吵鬧,特別喜歡哭。

等孩子長大後,哥哥還是那麼安靜,喜歡窩在家裡,待在家裡看動畫片或者畫畫。

妹妹也還是那麼不老實,喜歡出去瘋,經常和鄰居小朋友在外面玩兒,如果不喊回來吃飯,妹妹不會主動回家,總是玩不夠。

兩個孩子明明在一個家庭長大,出生也在同一天,為什麼性格卻大不一樣呢,這讓王琳很鬱悶。

孩子性格不同,有的喜歡窩在家,有的喜歡出去瘋,那麼你家孩子喜歡「窩在家」還是「出去瘋」?差別大有不同,父母要知曉!

不管什麼性格的孩子,父母都應該慢慢地引導孩子,讓他變得更好,不要去責怪孩子。

快看看窩在家和出去瘋的孩子間有什麼不同?

喜歡窩在家的孩子

窩在家的孩子,他的性格比較內向,但父母們要注意了,內向不代表缺陷,這只是一種性格而已,若你家孩子總是喜歡窩在家裡,實在不喜歡出去的話,父母應該不要強迫孩子,否則只會適得其反,會讓孩子更不喜歡外面的世界。

內向的孩子,比較喜歡做一些安靜的事,比如畫畫,雖然畫畫也很好,可以培養孩子的興趣,但是想要改變孩子的性格,多項發展的話,應該引導孩子多參與一些多人的活動,因為畫畫類的事情,只有一個人就可以完成,一旦孩子越來越喜歡畫畫,那麼就會更難適應外面的世界。

內向的孩子,遇到挫折不會輕易妥協,能堅持做好,只是太專注了,讓旁人覺得不好親近。

還有喜歡窩在家的孩子,很少出門運動,缺少體育鍛鍊,免疫力低下,特別容易生病,那麼父母要引導孩子多去外面活動,增強體質。

喜歡出去瘋的孩子

愛玩兒的孩子,他性格外向,喜歡交朋友,知道怎麼和不同的人打交道,容易被人喜歡,這樣的孩子不管在什麼年齡,都有好人緣,表現的機會更多。不過一直在外面瘋玩兒也不是好事,家長應該正確引導。

愛玩兒的孩子,見識更廣一些,知道很多書本上沒有的知識,也能接觸到更多的人和事,讓孩子的眼界更廣。

愛玩兒的孩子,喜歡在外面跑跳,什麼天氣都對他沒有影響,那麼孩子的免疫力也會更高一些,生病的機率小。

綜上所述,不管哪種性格的孩子,都是有優點和缺點的,父母們不要只看到孩子的缺點,想要孩子更好,應該多多正確引導。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文字圖片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喜歡「出去浪」和喜歡「宅在家」的孩子有區別嗎?差距會逐漸拉開
    每個孩子都是與眾不同的存在,他們不論是性格還是氣質都有自己的特點,所以在教育方式上也是各有不同,我們不能一概而論。作為家長要善於挖掘孩子的不同之處,懂得改變常規思維,因為很多時候在孩子身上,我們認為「對的」不一定對,我們認為「好的」也不一定好……喜歡「出去浪」和喜歡「宅在家」的孩子有區別嗎?
  • 孩子在家光腳好處多?這種地面會影響「足弓」發育,父母要知曉
    導讀對於孩子,父母總會有擔心的問題,上一秒怕吃不飽,下一秒怕穿不暖,在家裡玩,害怕孩子有危險。前段時間,閨蜜問我在家到底應不應該給孩子穿襪子,都說不穿襪子對孩子的發育有好處,但是不穿襪子地上那麼涼,萬一孩子生病該怎麼辦?光腳對孩子到底有沒有好處?
  • 孩子在家「窩裡橫」,家長學會這3招,讓他在外也吃得開
    昨天一個寶媽跟我吐槽她家孩子,說孩子在家裡像個「山大王」,上躥下跳、牛氣沖天,但是一出去碰到其他鄰居、小孩就立馬變成了「窩裡猴」,反而像個安安靜靜的小姑娘,不知道主動打招呼,也不知道說話。其實,這種情況並不少見,根據「環境性格學」來說,處於什麼樣的環境,人們就會有不一樣的性格表現,那麼,要想降低孩子對外在環境的內心抵制,寶媽們要怎麼做呢?教你這3招,孩子長大後比其他人更優秀。拒絕貼「窩裡橫」標籤「窩裡橫」,簡簡單單三個字,對孩子來說,卻是殺傷力十足。
  • 孩子放學回家後,是先玩還是先寫作業?順序不同的差別家長要了解
    當你的孩子放學回家的時候,你是先讓他寫作業,還是讓他先玩會?不同的父母有不同的做法,但是這其中的差別可能不是每個人都清楚。李女士的孩子每天放學後都會先玩一會,然後再寫作業,她想著孩子在學校累了一天,先玩一會休息一下。但是,孩子玩完之後就會慢慢吞吞地寫作業,一直要寫到深夜,這可害苦了李女士。
  • 「出去浪」和「宅在家」的孩子,長大後有這些方面的差距,很明顯
    後來老大如他所願整天待在家裡玩玩具、玩手機,感覺老大變得聽話了。但有了女兒之後,鄰居才發現不對。鄰居家的女兒經常出去浪,也很愛說話,不管是小區裡的孩子還是大人都能說上幾句話,大家都誇她性格好、情商高。反倒是老大看到陌生人一句話不說,還總往家長後面躲,平時放學也都是一個人,幾乎看不到他和朋友交流。
  • 「出去浪」和「宅在家」的孩子,長大後差距顯而易見,不只是性格
    「出去浪」和「宅在家」看似只是兩種不同的性格,但在社會競爭中存在很大的差異,而眾多成長案例顯示:「出去浪」的孩子在未來的社會立足方面更具有競爭優勢。「出去浪」的孩子和「宅在家」的孩子,除了性格之外,還有哪些差距?1)學習能力的差異「出去浪」的孩子和「宅在家」的孩子因為成長環境的不同,因此,會形成不同的思維方式。
  • 孩子「窩裡橫,外面慫」怎麼辦?根本原因在父母,現在改還來得及
    為什麼孩子會有這樣的表現呢?明明在家裡表現得非常活躍,怎麼到了外面一下子安靜下來了?難道孩子有雙重性格麼?其實不是這樣的,兒童心理學表示,孩子的這種體現在人際交往上的表現,是一種很常見的心理現象,稱為兒童的「窩裡橫」,這與孩子的家庭教育有很大關係。
  • 要不要帶娃出去跨年?儀式感很重要,父母給孩子有意義的生活體驗
    中午的時候跟辦公室的同事聊起這個話題,她家孩子也是差不多大小,但性格上跟我們孩子截然不同。同事跟我抱怨這個孩子太古怪,從來不跟同齡的孩子一樣愛出去玩什麼的,平常周六日說帶她去個超市都不願意動,寧可自己在家,更別說是出去玩了,總是吵吵沒意思。
  • 經常宅在家裡,和經常出去玩的孩子,將來長大會有很大區別
    大多數家長現在都會更喜歡讓自己的孩子平常的時候呆在家裡面,因為外面社會上有非常多不好的現象出現,他們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外面受到任何傷害,但是如果經常讓孩子一直宅在家裡面的話,對孩子的健康發育好像也有著非常多的壞處。
  • 窩裡橫、外面慫?到底是誰把孩子「逼」成了兩面派?
    要是家裡乖,外面大方得體該有多好。這樣的場景覺得似曾相識不?自家的娃是不是也在家厲害得不行,出門卻變得膽小?為什麼有些孩子會變成窩裡橫、外邊慫的性格呢?其實,大部分的性格形成都是有跡可循的。造成孩子「窩裡橫、外面慫」的原因1、「窩裡橫」大多源自家人沒有原則的愛孩子想要個新玩具,但家裡有類似的,媽媽不同意,結果孩子嗓子一嚎,地上一躺,媽媽就繳械投降了。孩子想吃垃圾零食,父母不準,孩子嗓子一嚎,姥姥立馬現身:「不就是想吃好吃的,姥姥給拿。」
  • 長期「出去玩」和「老在家」的孩子,長大後有哪些區別?不能小看
    在我國傳統育兒中,從來都是採取「放養式」帶娃,即使是女孩也會經常出去玩, 有太多女性都是從假小子時代過來的。現如今,喜歡出去玩的孩子也比比皆是,往往不讓父母省心。相反,他們更喜歡每天宅在家裡,天生就是一個小學霸的孩子,可一直在家的孩子就能聽話懂事了嗎?
  • 6個月大孩子去划水,是父母瘋了還是孩子太不一般了?
    願你做一個聰明的孩子,願你做一個時間的主人!有這麼一對對孩子寄予厚望的父母,把6個月孩子強推到了既聰明又與眾不同的位置上,並把孩子的視頻放到ins上,視頻瘋傳,下邊的兩種完全對立的評論亮眼了。事情是這樣的,美國一個6個月大的孩子,在鮑威爾湖中自在的划水視頻在網上病毒式傳播開來,他的父母說,他可能是有史以來最年輕的滑水運動員,讓這個聖喬治寶寶成為了社交媒體上最新的關注對象。
  • 孩子窩裡橫、出門慫?多半與家長的這3個行為有關!
    窩裡橫的孩子,父母也需要反思晨媽常常說:「家長是孩子的鏡子,孩子是家長的影子。」窩裡橫的孩子,父母也需要反思,看看自身有沒有一些「壞毛病」。其中有一集是方圓失業了,在外受了很大的委屈。不管受了多麼大的委屈和不公,他都沒有回到家給孩子撒氣。在這種健康的家庭家庭環境下長大的方一凡,樂觀、積極、社交能力強,性格上似乎沒有什麼大的缺點。
  • 龍生九子各不同,是遺傳原因還是教育問題,孩子差別為何這麼大?
    我身邊就有這樣的例子,龍鳳胎,姐姐現在在某航空公司當空姐,弟弟終日在家,玩著手機遊戲,喝著「肥宅快樂水」。按理說,兄妹所處的環境一樣,接受的教育理念一樣,甚至連父親對其的影響都一樣,可為什麼會有如此大差距?是家庭教育的問題,還是跟遺傳有關係?
  • 孩子「窩裡橫」,真相卻讓人心疼…… | 精選
    好友說,孩子在家和在外面,簡直就是兩個人,這樣的表現,真是讓人擔憂。 在二胎關係紀實節目《我們長大了》裡,3歲的妹妹暖寶,就對7歲的哥哥嗒嗒上演了一場「窩裡橫」:哥哥想出去玩,暖寶卻想在大白天睡覺,為了讓哥哥陪,她撒嬌賣萌,強迫哥哥一起睡。無論什麼事,都要哥哥代勞。哥哥做什麼,她都很「蠻橫」地粘上去。
  • 6歲前男女大腦發育不同,父母「差別教育」才能精準培養好孩子
    自從國家開放二胎政策以來,家裡有一男一女兩個小孩的家庭就變得越來越常見了,家裡有兩個孩子的父母能夠很明顯地看出兩個孩子喜歡的東西和性格都是不同的,女孩更喜歡公主和粉色,男孩更喜歡英雄以及深色。女孩更喜歡塗塗畫畫,男孩更喜歡玩具遙控車。
  • 「不用出去掙錢,在家帶孩子能有多累?」逼瘋一個全職媽媽太簡單了!
    更多的蓬頭垢面為家庭犧牲,丟失自我,不被理解的全職媽媽,甚至有的還被貼上「依附男人的媽蟲」「就照顧孩子都做不好」「矯情,不夠上進」等標籤……如果現在讓我選擇出去掙錢還是在家帶孩子,我一定會毫不猶豫的選擇出去掙錢。兩年前,因為兒子早產,休完產假後我就毫不猶豫的辭掉原本做地產銷售的工作在家專心帶孩子。
  • 在家像貓在外像耗子,典型的窩裡橫性格,什麼家庭最容易養出來?
    附近的鄰居都知道她家有個四歲的小男孩,孩子看上去挺好的呀。鄰居們印象中這個孩子一直很乖,可聽媽媽這樣說,一點也想像不出這孩子在家會這麼橫,把他媽愁成這樣。看來,萬事不能看其表面。這孩子就是人們常說的「窩裡橫、外面慫。」小華媽媽的發愁是一定道理的,只在家裡和父母厲害算什麼本事,在外面幹不過別人,只會受氣。當大人的哪個心裡會舒服?
  • 當孩子「別人有我也要有」時,父母不同的應對方法,影響孩子一生
    而女孩要錢的目的有很多,她要買衣服、請同學吃飯、報報補習班,她還要求父親買蘋果手機,並毫不遮掩地說:"同學有的,我也要有",買手機的理由還是怕同學笑話用不好的手機。她還振振有詞地說:"我要讓同學知道,就算我爸爸是一名普通的保安,他也同樣可以供我上很好的大學,給我用很好的東西"。
  • 孩子在白天出生和晚上出生有啥差別?可能很少人知道,儘量別忽視
    以前父母在跟別人聊到關於孩子這個話題的時候,都會問孩子是幾月份出生的,白天還是在晚上,如果是晚上出生,可能就說這個時間比較好,孩子比較乖巧,而且也會心疼爸爸媽媽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