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子裡開過吃吃看餃麵店 乾隆皇帝曾到此打卡?

2020-12-23 揚州網

餃面

吃吃看巷

核心提示

作為世界美食之都,揚州美食吸引著八方遊客前來品嘗。在自我推介時,店家會很自信地說上一句:「好不好吃,吃吃看!」在揚州眾多橫豎曲折的巷子中,也有這麼一條小巷,以「吃吃看」命名——吃吃看巷,原本古老靜謐的小巷也增添了一份「民以食為天」的味道。

好不好吃你吃吃看

巷因一家「餃麵店」得名

昨日上午,天空下起傾盆大雨,記者從安樂街坊小區穿過,走進吃吃看巷,巷道長200餘米、寬3米多,呈現「L」字形南北走向。漫步巷內,亂石小路、小瓦蓋頂、風火牆、磨磚門樓,在雨天的映襯下,一股揚州市井氣息油然而生。

社區工作人員說,巷子雖小,人來車往,甚是熱鬧,曾經就有「前安樂(巷)、後瓊花(巷)、紫氣東來(巷)、吃吃看(巷)」的說法,把吃吃看巷在周邊幾條小巷中的地理位置描繪得清清楚楚。

吃吃看巷名從何來?記者先後敲開多戶居民家門,多數人並不了解。家住吃吃看巷16號的70歲老人王大喜,祖上三代居住於此,他曾聽聞上輩提及巷名的由來。王老說,很早以前,巷口有一家飯店,老闆為招攬生意,見人就說:「好不好吃,你吃吃看」,久而久之,飯店生意火了,巷子也因此得名。

王老所說是否有依據?劉孝若編著的《揚州街巷實錄》中記載:光緒年間,外地逃荒來揚的陳姓夫婦,舉目無親,生活無著落,便在巷口租了兩間房屋,開了一家餃麵店,起初由於店面小,很少有人光顧。店主就在門前豎起一塊牌子,上面寫上「吃吃看,吃得不好把鍋摜」,好奇的路人就進門「吃吃看」,豈料,由於店主用料考究,味道確實好,生意逐漸興隆。後來,這家餃麵店便被人稱為「吃吃看餃麵店」,巷子便稱為吃吃看巷。

傳說乾隆下江南 也曾來巷子裡吃過餃面?

吃吃看巷看似普通小巷,卻還有一段與「乾隆下江南」相關的傳說故事。

在王金祥編著的《揚州老城》中記載:當年乾隆皇帝下江南,來到揚州,一行四人從東關城門進城,一路走來,口乾舌燥,甚是疲憊,遠遠看見一個小麵店,就直奔而來,只見小店雖說粗桌笨杌,倒是清清爽爽。店家見來了客人,趕忙迎上前去,四人坐定,四杯大麥茶沁人心脾。「客官請用什麼?」「您有什麼?」「單面、餛飩、餃面、饅頭、包子。」「什麼最好吃?」「小店的餃面很是不錯,客官,不妨嘗一嘗。」三人一齊朝乾隆皇帝看去,「吃吃看!」乾隆皇帝應道。

不一會,四碗餃面端來,一股麻油香味撲鼻而來,四人食慾大振,吃得滿頭大汗。乾隆皇帝放下面碗,說了一聲:「好!賞!」店家一聽納悶了,吃麵付錢,天經地義,怎麼說一個「賞」字?正在納悶,一顆銀錠飛到店家手中,沉甸甸的,足足夠買40碗餃面價錢。「哎!找錢!」店家喊道。可是抬頭一看,四人已閃出門外。

過了幾日,店家才聽說來吃麵的原來是乾隆皇帝,店家忙請人寫字制匾,店名就叫「吃吃看餃麵店」。一時間,小店名聲大震,生意興隆。因餃麵店設在巷頭,故巷子就叫吃吃看巷。

史公後人曾居此巷

參與保護平山堂古蹟行動

記者探訪過程中,很多居民只知隔壁的安樂巷有朱自清故居,卻不知吃吃看巷也曾居住過一位「名人」。「史公後人,史鑑就曾住在吃吃看巷。」對揚州老巷頗有研究的市民張先生說,史鑑是民族英雄史可法十一世孫,是晚清揚州畫壇「揚州十小」之一史小硯的曾孫。

除了畫家,史鑑還有一個身份就是中共地下工作者,對保護平山堂古蹟文物作出過貢獻。從1948年春2月起,國民黨開始在平山堂駐軍。隨著國民黨軍隊在蘇中節節敗退,調防駐守平山堂的國民黨部隊的軍紀惡劣,常隨便打罵僧人,肆意毀壞寺內物件。揚州地下組織奉命保護平山堂的古蹟文物,經研究決定由史鑑設法開展工作。史鑑當時公開身份是私立揚中教師,他幾次偕同本校教師陸勤、陳瑞亭來平山堂,表面是遊玩,實際是關注有關情況。結識平山堂僧人流平,發現他雖削髮為僧,卻關心國家大事,敢作敢為。經地下組織決定,史鑑加強與流平聯繫,並共同研究保護的具體措施。最後,流平與其他僧人一起保護了《平山堂圖志》木刻板、保存了廳堂楹聯、秘藏紀念石碑等。

1950年9月6日,揚州市公安局原局長胡漢離開揚州時,史鑑與其他21名地下工作者在瘦西湖攝影留念,這也是我市首次發現的地下工作者合影。

通訊員 姚曄 徐穎 記者 陳晨 文/圖

相關焦點

  • 吃吃看巷!因一家「餃麵店」得名
    走進吃吃看巷,巷道長200餘米、寬3米多,呈現「L」字型南北走向。漫步巷內,亂石小路、小瓦蓋頂、風火牆、磨磚門樓,在雨天的映襯下,一股揚州市井氣息油然而生。社區一工作人員說,巷子雖小,卻人來車往,甚是熱鬧,曾經就有「前安樂(巷)、後瓊花(巷)、紫氣東來(巷)、吃吃看(巷)」的說法,把吃吃看巷在周邊幾條小巷中的地理位置描繪得清清楚楚。 吃吃看巷,名從何來?敲開多戶居民家門,均未收穫準確答案,只有一戶居民講述了一個傳說。
  • 根華餃麵店——隱藏的大師級蒼蠅館子
    揚州人對於麵條的熱愛體現在每天打卡,站著也能吃下一碗幹拌……在江都路366號根華餃麵店,一個不足40平方米的小店裡,每天凌晨5點開始營業,忙的時候有很多人站在門口就能吃下一碗麵,那場景絲毫不遜色於前些年重慶小面紅火時,被拍進紀錄片的情形。
  • 人均80下揚州,「地頭舌」帶你吃遍乾隆出遊必打卡地
    如果列10個只為吃都必須去一次的城市,揚州必定是其中之一。揚州,中國四大菜系之一淮揚菜的發源地,自古就是一座美食之城。清乾隆皇帝六下江南,五次都去了揚州,在揚州留下了無數美食傳說。此為小編最為推薦的出行方式。3、此外上海到揚州有客運大巴:南匯、中山、客車總站都有發車,票價90-100元,全程5-6小時。
  • 外地遊客想吃的揚州蝦餃面,本地人叫「蝦籽餃面」,蔣家橋店好吃
    小夥伴們是否還能記著電視劇中的揚州蝦餃面,而揚州大多數店鋪裡的面,也都喊著揚州蝦餃面,可本地人說:那不是揚州蝦餃面,是揚州蝦籽餃面。揚州蝦籽餃面風採小夥伴們一定是很疑惑,為什麼同樣是一種面,有人喊揚州蝦餃面,有人喊揚州蝦籽餃面呢,小i覺得這或許就是區域問題,在現在小i生活的城市裡,有一種面
  • 合肥最銷魂的餃子餛飩店,吃過就愛上!
    從餃皮到餃餡都是手工製作的,有豬肉、牛羊肉、素餡三類!吃起來特別勁道~酸湯裡有十幾種作料,簡直酸到家了!味道鮮美還放了蝦米~在合肥開了很多年,裝潢很別致的餃子店~服務態度一般,不過餃子的口味非常多,最愛番茄牛肉味的,吃起來不容易膩,個頭是還算實在,正常2兩就夠了!
  • 成都面—酒香不怕巷子深,吃不厭的面
    暖暖的,辣辣的,入胃更能暖到心的東西,在成都的話,必不可少的,就是成都麵食吶!成都大大小小的巷子都開著這樣的麵館,名字很有地方特色,一般以老成都某某名字而命名。開在成都雙流優品道的這家老成都炸醬麵罐罐米線恰好就是這樣類型的一家店。麵條用砂鍋烹飪很容易越吃越糊,所以一般砂鍋都是煮米線。大坨大坨的牛肉,撒上碧綠的蔥花和香菜,一看就很有食慾,吃著更能滿足你的味蕾。
  • 早起吃麵,一個人的狂歡
    像許多長江沿線的城市一樣,揚州人也愛吃麵,那是最簡單最快速的早餐,三兩分鐘煮一把面,撈出鍋,淋上澆頭,迎著熱氣,把頭埋在碗裡,找尋澆頭與面融合的味道與嚼勁,不看手機也不聊天,迅速吃完離席,開啟一天的工作。這種狀態,是離我們更近的。聽說我們想在清晨找到揚州最好吃的面,獅子樓的大廚張燦松便開始搜索他腦中的揚州美食地圖。
  • 乾隆不僅吃過鍋蓋面,還吃過餚肉和蟹黃湯包,直誇呱呱叫
    李翰祥一看,不能浪費這麼好的主題資源,隨即執導了多部「乾隆」系列的電影,都由劉永扮演。  在《乾隆下江南》裡,乾隆為體察民情,撇開侍衛,假扮成商人,一個人微服出訪。他來到揚州,在一座叫「一樂園」的茶園子品嘗民間食物,哪知道過去茶園的茶葉都是自己帶的,在多嘴店小二的指點下,乾隆只得去街對麵茶莊買茶葉。
  • 皇帝過大年 也得吃餃子!
    相信假期裡大家都會吃餃子,其實在故宮,皇帝新年也要吃餃子,而且是新年的第一餐就要吃!清代皇帝新年不僅要吃餃子,還極其講究餃子的餡和吃餃子時的儀式,視其為不忘祖宗、不忘發祥之地的表現。相傳,清太祖努爾哈赤率十三副遺甲起兵時,連年浴血奮戰,死者無數。
  • 在潮汕,4天吃了23家店
    吃完魚生來吃魚餃原本打算點魚面 但不巧沒有了 就點了煮魚餃和炸魚餃魚肉鮮嫩 嚼勁足 但相對來說我更喜歡炸魚餃不油膩 餃皮酥脆非常香 值得一試!這家很有名 對於喜歡吃粽子的人是必須打卡的!兩種粽子各點了一份但事實上不知是不是給我們了兩隻一摸一樣的 沒嘗出區別粽子裡料太豐富了!
  • [高胖妹面莊]上過重慶必吃榜的門店在魔都也開業啦!吃麵吃到淚流滿面!
    高胖妹面莊 來自重慶的必吃榜麵館在當地圈粉無數
  • 坐在船裡吃壽司?!這家人氣火爆的日料店,1元就能開吃!
    (澄海店)從踏進門的那一刻就想好好看看這裡,每一處細節都不想放過。別的不說,就衝這一艘船形卡座,愛拍照的寶寶們一定要來打卡!2016年開在澄海的首店,憑實力躋身大眾點評澄海區美食熱門榜前10名,還獲得網絡人氣獎及陽光形象獎!每到餐點都是爆滿狀態~
  • 酥脆香甜的車輪餅與乾隆皇帝有淵源
    據說乾隆皇帝下江南曾五次途徑宿遷,而且每餐都有車輪餅,甚至他還題詩誇其曰:洋河有餅若車輪,香脆酥甜妙化神。莫道京華糕點好,品來不及此奇珍。經乾隆皇帝的御筆品題,自那時起車輪餅便聲名遠揚。從此,「好看好吃又好聽」的車輪餅,被代代相傳,更是成了宿遷的著名美食。
  • 吃的就是這個味!這幾家牛肉麵,意味深長...
    牛肉麵臊子則是選用市場上新鮮的牛肉,切塊後,用香料、老薑、醬油等燒制一定時間,經過精心製作,保證牛肉臊子軟爛入味。「生意很好,現在這個時候都特別忙。」羅大姐說,內江老巷子牛肉麵已經經營了8年,店裡生意一直不錯。「這牛肉麵的味道很好,吃了不會覺得膩。」正在吃牛肉麵的陳先生因為工作耽誤了吃午飯,就來到「老地方」內江老巷子牛肉麵店,點了一碗喜歡的牛肉麵。
  • 無數吃貨偷藏的美食店,現在終於被爆出來了!都沒吃過就走寶啦!
    趕緊來看看哪些是你念叨很久想吃卻一直找不到的店呢?部分店面可能有調整,以實際情況為準。聚福豬肚現在粿汁店堅持用傳統的粿角來做粿汁的不是很多,大都是用粿條來代替了,而他們家卻依舊沿用米漿烙成的粿角,一碗粿汁下粿角、滷肉、滷豬大腸、滷蛋,加蔥珠拉,份量適中地址:廣場市政府旁邊小巷裡西市場砂鍋粥小店
  • 重慶這些藏在小巷子裡的美食 讓你一次吃到撐!
    重慶這些藏在小巷子裡的人氣美食,你都吃過了沒?八一好吃街口福砂鍋米線這家店在解放碑開了十幾年了,確切的說連一個正式的門面都沒有,就是搭的一個簡易棚棚,但他家的砂鍋米線超級好吃,生意非常火爆,特別是中午要排很久的隊才能吃上
  • 20+涼麵店合輯!長沙37℃高溫就吃它!吃它!
    羅哥羅嫂開這家店開了30多年噠,如果有售罄王排行榜,榜一肯定是羅哥無誤了。這家店短老師和張德帥來了兩次才吃上,第二次有幸吃到最後一碗涼麵,當時也就下午四點多,不趕早真吃不到,一點都不誇張。短老師和張德帥為了找這家店,真的運動步數都快登榜首了。書院路靠西邊的湘安駕校旁的巷子往裡走100米,再左轉100米就可以看到這家招牌很小的涼麵店啦。
  • 200年前,乾隆吃的這些,你吃過嗎?
    乾隆喝了之後,覺得這茶葉不錯,就拿了幾顆放在口袋裡。後來他又到了一家小飯店,讓店小二把這點龍井茶泡了,店小二發現,乾隆裡面的衣服是黃色的,懷疑這是當時的皇帝。和掌柜的一說,嚇得不小心,把龍井和蔥花蝦仁一起炒了。結果這道菜,乾隆吃了之後大叫好吃,所以這道菜,因為乾隆火了起來。紅嘴綠鸚哥
  • 城區200多家餃麵店已恢復堂食,記者現場探訪!
    坐在店裡吃上一碗熱騰騰剛出鍋的陽春麵,是很多郵城市民疫情期間最期待的事情。目前,城區200多家餃麵店已恢復堂食,市民的用餐環境如何,防護措施是否到位。上午8點多,在蝶園南路一家麵店外,不少顧客正在排隊等候,他們通過手機掃描出行二維碼後進店就餐,熱騰騰的陽春麵開啟了郵城市民嶄新的一天。記者注意到,店內環境乾淨整潔,每個餐桌上還加設半米多高的有機玻璃隔板,既可以阻擋飛沫,也不會妨礙顧客的視線。市民:有了這麼一個防護板,我們感覺到更放心了。
  • 到京城巷子裡地攤烤肉品牌店,讓舌頭享受極致的體驗
    京城巷子裡地攤烤肉能夠脫穎而出,積累一批數量可觀且忠誠度高的食客,主要原因還是它優秀到不被其他人忽視的差異化。   吃過烤肉的人知道,無論韓式日式或其它類型,要想吃飽吃好,沒個大幾百塊錢是下不了桌的,價格貴得可怕。   但京城巷子裡地攤烤肉則不同,誠如其名,用親民大眾的價格與食客一同樂享美味煙火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