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帝制的衰落與警察的升起
——清朝立憲運動中的警察
(三)警察制度的英國基因
入夜了,一個明顯散發著酒氣的男人,提著昏暗的馬燈,在石板街道上巡邏。這就是英國老式「警察」的形象。與其說是警察,不如說是更夫。那個巡邏的醉漢,不過是當時英國治安制度的一個縮影。中世紀以來,英格蘭的治安基礎由兩種執法和偵緝系統組成。一種是將人們劃分成小單位,名叫「十戶區」,要求他們聯保小集體的安全;另一種是每一個戶主輪流擔任教區治安官,其職責主要是逮捕所有暴亂分子和騷擾國王之安寧的人,緝拿所有重罪犯。如果他們逃跑,就用高呼捉拿、民眾一起參與的方式追捕,同時,緝拿所有的流氓、浪人、夜遊神和其他嫌疑人,等等。
顯然這種社會秩序管理方式,已經遠不能滿足英國的政治與社會需要。居民自治聯保方式,管管偷雞摸狗的小治安還行,大ー點的治安問題,就捉襟見肘了。進入19世紀,英國的工業化和城市化疊加快速進行,大量農民離開家鄉湧人城市成為產業工人或者城市無業人員,工人運動持續高漲。在這種情況下,英國當局必須建立新警察了。
於是,1829年4月15日,英國內務大臣羅伯特・皮爾爵士提出了建立警察的最終議案。皮爾在給議會的陳述中說,1811年到1818年和1821年到1828年的兩個七年間,倫敦人口增長了29%,犯罪增長了55%。議案順利通過,6月19日國王喬治四世籤署「改進大倫敦及附近警察法案」( Act for Improving the Police In and Near the Metropolis)。史稱的「新警察」制度,就這樣誕生了。
當時的大倫敦人口已達200萬。新的警務方案以查靈十字街為中心,半徑7英裡,化為5個大區,後來擴大為17個,每個大區設8個警區,每個警區分為8個巡區。每個大區設警監1名,督察4名,警長16名,警員14名。巡邏的警察配備木製警棍。警察廳成立伊始,羅伯特・皮爾就頒布《警察訓令》,第1條規定,警察存在的基本任務是預防犯罪和維護秩序。第9條也是最後一條規定,警察績效的評估依據是犯罪率的降低和社會秩序混亂情況的減少,而不是警察採取了多少可見的行動來對付犯罪。即使在當今,英國當初的建警原則仍然具有現實意義。
新警察的建立,確實取得了令人吃驚的成就。1834年下議院特別調查委員會在一份報告中指出,因搶劫和盜竊而造成的財產損失,從每年90萬英鎊下降到2萬英鎊。警察在街頭的出現,以及犯罪情報的收集和交換,肯定是成功的原因。倫教的公共秩序已牢牢地掌握在大倫敦警察廳的手中了。此後,議會又頒布了相應的法律如1835年的《市鎮自治機關法》、1839年的《郡縣警察法》和1856年的《郡市警察法》,新警察制度逐漸推廣到全國各地區。
馬克思對英國建立新警察,曾說過「英格蘭和愛爾蘭的每個警察便是皮爾活的紀念碑」。當然,馬克思對此並不是讚賞,恰恰相反,是批判。馬克思批判英國資產階級只不過是以打擊犯罪為名用警察的手段,鎮壓工人階級運動而已。至今,英國倫敦警察總部大樓都叫皮爾大樓。英國的議會廣場,乃至大英國協中許多國家,都有皮爾的紀念雕像或者以皮爾命名的街道。很長時間甚至到今天,倫敦的警察依然被稱為Peelers(老用法)或者 Bobbies(皮爾的名)。當然,皮爾對於英國乃至世界的貢獻,絕不僅僅是建立警察這一件事。皮爾在1834年和1941年兩度任職首相。正是在這一時代,英國成為超級帝國,這當中,應當有皮爾爵士的貢獻。
英國建立警察制度後,美國和其他資本主義國家競相仿效,逐漸形成了各自的現代警察制度。1844年美國建立紐約警察局,1867年德國的帝國首相局建立和領導警察,日本學習德國,於1874年成立東京警視廳。中國警察主要學習日本,同時又模仿各國租界裡的巡捕警務制度。但是其源頭,還在英國那裡。其實在英國之前,世界各國都有自己的治安制度,只不過都不是現代意義上的警察制度。把英國作為新警察制度的起源,主要原因在於,這種警察是按照法定程序組建的,有完善的建警原則,是專職的、有統一制服的屬於政府部門而不屬於某個地方或某種勢力。
英國不只是警察制度的起源地,也是法治的起源地。或者說警察制度本來就是法治的一個部分。我們理論和思想的祖宗馬克思是德國人,但是,馬克思主義卻誕生在英國。這主要是因為,英國就是一個學習和研究甚至批判的現實樣板。當然,法治的寬鬆傳統,言論思想的自由空間以及大英博物館等都是某種條件。英國也曾發生革命,但是它的革命是最為溫和的、破壞性最小的,不像後來的法國大革命和俄國革命。英國成為世界最先完成工業化、現代化、城市化的國家,學者們所說的「現代性」發育得最為充分,其原因固然很多,法治卻是其中毋庸置疑的條件。政治、經濟、宗教、社會等各大系統要實現最佳搭配並運行,從英國的實踐來看,法治起到了不可代替的連接和潤滑作用。如果沒有足夠的法治,國家當然還有,人民也還有;但是許多國家的教訓表明,結局只能是失敗的國家和更加失敗的人民。
如果在中國某個警察局門口也樹立一座皮爾爵士的雕像,那一定非常滑稽可笑,尤其是他那象徵身份的假髮。但是中國警察制度中,的確包含了英國基因。也許,對於優秀法治傳統的繼承,還有更大的空間和更多的時日。
————END————
每日最新警務資訊
歡迎關注「現場觀察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