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陳婷氣死」的第N天,原生家庭為什麼不能是你差的說辭?

2020-09-06 娛樂小馬駒

《以家人之名》開播到現在,一直都在話題榜上遊走,對於劇中出現的很多事件和問題,都相當映射了現在社會家庭的很多問題,當然,這自然戳中了不少人的內心。

包括按照母親的計劃活著的齊明月,對待自己女兒只想著出人頭地的唐燦,似乎讓不少網友覺得,沒有母親的李尖尖成為了大家最羨慕的對象。父親希望她快樂,出道就是知名木雕藝術家,哥哥熱愛,男朋友優秀,簡直就是人生贏家。



劇中可能被罵最多的就是凌霄的母親陳婷,微博熱搜榜上常常會出現這樣的字眼,「被陳婷氣死」。於是,在「被陳婷氣死」的第N天,突然發現似乎這是一種映射。

在最新開播的劇情中,陳婷執意要留在國內,甚至不顧女兒的反對,非要和兒子在一起。說的雖然好聽,不過就是怕自己的兒子被女朋友搶走。



童年的時候說不要兒子就不要兒子,小女兒意外死亡也怪是兒子導致的,再次組建家庭甚至也沒想到自己的兒子,再次生了女兒就想起來自己有個能養老的兒子……

最奇怪的是,國產電視劇從最初的歌頌母親偉大的母愛,到最近幾年開始需要在片子結尾強行為這樣的人設洗白,似乎這個風向發生了轉變。那麼,塑造這樣一個遭人唾棄的「母親」角色,到底是發生了什麼?



小時候看的電視劇,從為兒子深刻謀劃的深宮古代妃嬪,到後來任勞任怨的《醜娘》,母愛向來都是劇中一個淚點的存在。可是這幾年,卻不是這樣的。

小時候看到的電視劇中,母親這樣的角色,他們的存在都是家中任勞任怨,心中眼裡只有丈夫和孩子的角色,他們是傳統禮教下的母親,是男性心目中對母親這個角色最深情的感受。

當然,這也是一種固化人物的存在。



可是近幾年的電視劇中,老母親開始不是這樣的存在。從《歡樂頌》中樊勝美的母親到《安家》中猶如吸血蟲的房似錦母親。

再往前看,《都挺好》中眼中重男輕女的蘇明玉母親,似乎成為了新的模式下的母親形象。

微博上有一句話,說的生動形象,在60.70後眼中的父母都是英雄,80.90後眼中的爹媽可能為禍。也可以這樣說,他們甚至很多人都寧願自己是一個孤兒吧。



於是,這成為了很多人的說辭,自己沒有成功,沒有事業,沒有成績,都是原生家庭不幸帶給自己的災難。

可是很多人忘了一點,就是,凌霄雖然有陳婷這樣的媽媽,但是他仍然是一個優秀的牙科醫生,是一個學霸,是一個全能男友,是優秀少年的代名詞。

蘇明玉雖然有這樣的母親,但是並沒有影響她日後的發展,她成為了公司舉足輕重的高管。



房似錦揣著兜裡僅有的2000塊錢去闖上海的時候,是靠著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走向金牌店長的位置。

這些,好像都沒有受到他們母親的影響,雖然聽起來,他們的母親很糟糕。

當然,也不能說是他們的母親太過於過分,讓他們一絲不敢鬆懈,才造就了今天這樣成功的他們。



可是不能把自己的失敗都歸於自己母親的不夠好。他們的母親也不夠好,但是他們仍然發展得很好。

也就是說,所有你人生中遇到的,都不單單只有一個方面影響存在。



現在電視劇極大程度地放大了原生家庭對自己性格造成的弊端影響,讓更多的人把自己的不作為歸於自己的父母不夠好,當然還有一些不作為的人也把自己太過於優秀的父母作為自己無法超越的藉口。

真的是,父母太優秀和太糟糕,都成為了大家不夠努力的藉口了。這一屆父母,真的太難做!



原生家庭的確是一個人成長過程中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但是不是一個人人生路上最重要的因素。

一個人的成長好壞的最重要因素,永遠都只是你自己。這場原生家庭背了這麼久的鍋,真的是不該繼續背了。

你覺得呢?你的原生家庭對於你來說,影響是好是壞,還是你覺得自己的因素更多一些呢?

相關焦點

  • 「被陳婷氣死」的第N天,能別再拿原生家庭說事了嗎?
    在《以家人之名》開播至今,每一天都是被母親氣死的第一炮。陳婷的控制欲和焦慮,雖然給凌霄帶來了極大的心靈陰影,可在觀眾眼中,他是一個學霸,是一個成功的牙科醫生,是一個24孝好男友。,失敗都讓原生家庭背了鍋,卻忘了,結果都是方方面面的選擇造成的。
  • 《以家人之名》陳婷洗白,什麼都是原生家庭的鍋?
    原本以講述家庭親情故事為主的《以家人之名》被闡述為一段並不完整的狗血愛情劇。子秋的媽媽賀梅憑藉一段監獄生活成功洗白最後還和李海潮結婚獲得了幸福; 月亮的媽媽因為自己的強勢讓丈夫和女兒都奮起反抗,所幸最後還有女兒陪著她; 最令人窒息的是凌霄的媽媽陳婷了吧
  • 《以家人之名》:陳婷也是原生家庭的受害者,她哥哥就是個混帳
    但大家有沒有想過陳婷其實也是一個原生家庭的受害者呢?尤其是最近幾集,特別明顯。小橙子不慎摔倒後,陳婷和母親一起在病床前看護,後者就開始不停的數落陳婷,而一向強勢的陳婷卻是百口莫辯,明明她就是按照母親的意思辦的,最後她委屈地說了句,「反正我做什麼,你都覺得不對。」可見,母親霸道的教育,讓陳婷一直沒有自信,並扼斷了她成長的空間,造成其在心理層面始終是個巨嬰。
  • 楊童舒發文談陳婷人設,肯定原生家庭重要性,曾因角色遭語言暴力
    9月6日,由譚松韻主演的熱播劇《以家人之名》迎來了大結局,劇中的演員們也都各自發文告別這一個角色,這部以孩子的成長作為主線的家庭劇,憑藉其溫馨治癒的基調,開播以來廣受好評。雖然因為此後主角的感情線引起許多觀眾的不滿,導致評分下跌,但整體而言,《以家人為名》的題材、話題以及品質都是相當不錯的,同時還具有一定的教育意義。
  • 《以家人之名》被陳婷和趙華光氣死,譚松韻一句話成本劇最大bug
    凌霄的媽媽陳婷因為要打麻將,導致小女兒意外去世,結果卻指著小孩子凌霄說:都是你的錯,為什麼要給妹妹吃核桃?是他害死的,是他害死的!!!作為母親不照顧自己的孩子,而是去打麻將,這個全都是媽媽自己的責任啊。竟然把責任推卸到僅僅十歲的凌霄身上,十歲的凌霄眼睜睜看著妹妹在自己眼前去世,受到多大的打擊啊。
  • 《以家人之名》凌霄賀子秋:原生家庭不幸的人,更需要自我治癒
    導讀:很多人對於自己的原生家庭無限不滿,認為自己沒有投好胎,然而我們終究不能選擇自己的父母。學會自救和釋懷,或許能夠有一條更好的出路。從原生家庭的狀況來看,或許賀子秋的經歷更慘一點,按照常理來說,他的性格或許會更加孤僻一些,然而並沒有。他的確比凌霄更加陽光,即便沒有被李尖尖喜歡也沒有崩潰,反倒是接受之後,第二天繼續為李尖尖做早飯。有一個疑問也應運而生,為什麼賀子秋的性格比凌霄要溫暖呢,為什麼他不像凌霄那樣有嚴重的心理負擔呢?
  • 《以家人之名》中,凌霄的原生家庭之痛怎麼破?
    尤其是有關陳婷,有關凌霄的原生家庭之痛,更是人們熱議的重點。那麼,這原生家庭之痛,該怎麼破呢?近日,在湖南衛視的綜藝節目《叮咚上線!老師好》中,復旦大學社會學教授沈奕菲就很認真地跟大家探討了這個話題。沈奕菲教授指出:沒有一個原生家庭是完美的。與其抱怨,不如積極改變,努力跳出原生家庭的制約才是正解。
  • 熱搜第一,《以家人之名》大結局,楊童舒回應陳婷人設問題
    就在昨晚,9月6日晚,《以家人之名》大結局到來了,劇中的演員紛紛發文告別所演的角色,這部讓人感到溫暖,還略帶治癒系的家庭劇,自從開播以來,就得到了不錯的口碑,等來到兄妹三人成熟後的感情變化,劇評才開始下降,但從整體來看,這部電視劇還是很有品質的,原生家庭的話題讓不少觀眾的到治癒,現實意義重大。
  • 《以家人之名》: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不忍直視
    該劇講述了3個原生家庭有缺失的孩子組成了一個非血緣關係的家庭,兄妹三人在成長中彼此扶持,逐漸治癒了內心的傷,與過去的自己和解,成為了更好的人。母親陳婷因為要照顧兒子和女兒,辭職在家。後因為三歲大女兒吃核桃被卡住,意外身亡,陳婷因為不能接受這樣的結果,變得整日抑鬱寡歡。
  • 為什麼說張芝芝的「綠茶婆婆」比陳婷更可怕?
    前有陳婷,最近《親愛的自己》又殺來了個陳婷2.0——張芝芝的極品婆婆 要知道,《以家人之名》大結局時,結尾陳婷倉促的自殺式洗白,也沒換來觀眾們的同情。
  • 知名教授為原生家庭洗白,原來凌霄、房似錦、蘇明玉犯了同樣的錯
    隨著近幾年影視劇的發展,相信很多人對於「原生家庭」這個詞已經並不陌生了,很多家庭劇都會涉及到原生家庭的問題,比如剛剛大結局的《以家人之名》,凌霄的原生家庭就讓人非常同情。然而,陳婷真的不該被原諒嗎?凌霄受的所有傷害真的應該全部由原生家庭背鍋嗎?近日,在綜藝節目《叮咚上線!老師好》中,一位知名教授用社會學分析了原生家庭的影響,說白了就是為原生家庭洗白。
  • 《以家人之名》凌霄媽媽自曝: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傷害有多痛?
    陳婷人設的偏執、狂躁和癲狂,都是她原生家庭早就埋下的地雷。楊舒童在發文中寫道: 悲劇的起源是失去小女兒嗎? 其實並不是,核心是她的原生家庭刻在骨子裡的不安。 在此之後,我們慢慢見識了陳婷原生家庭的樣貌。 陳婷的母親,也就是凌霄的外婆,是個厲害角色。
  • 《以家人之名》小橙子長大了,翻版「陳婷」要出現?
    為了解脫自己,陳婷與丈夫離婚,拋棄了凌霄。之後陳婷從國外回來,想認回兒子凌霄,還因此上了微博熱搜,對她的所做所為,網友們直呼「氣死了氣死了氣死了」。小橙子也開始對壓抑的家庭氛圍與陳婷對她的控制欲表達不滿。對於凌霄而言,最幸運的,大概是陳婷離開後的那幾年。
  • 《以家人之名》氣死我了:幹啥啥不行,道德綁架第一名
    但是看了其他角色的騷操作,有不少網友已經開始吐槽,「氣死我了」!高段位綠茶林有有的噁心勁還沒過呢,陳婷就已經帶著她家人向我們走了過來。不愧是您~來,我們繼續說陳婷。不光她奇葩,她一家人都不太正常。最讓人生氣的點就是,很多網友都表示在劇裡看到了自己身邊人的影子。總算真正理解了為什麼說,藝術源於生活,高於生活。
  • 為什麼你的愛情,總在重演原生家庭的錯誤?
    這周我們繼續探討原生家庭的問題。首先要說的就是:我們幾乎都不可避免的在親密關係當中,重複和父母之間的相處模式。而我們看看阿瀚和媽媽的關係,就知道為什麼他會選擇在親密關係裡做弱者了。阿瀚的媽媽是個非常願意付出的職業婦女,但是要求也特別高。阿瀚在媽媽面前是被閹割的男人,不敢直言自己的想法。面對母親的強勢,阿瀚只能討好、收斂,心中「強大母親的形象」,就是他擇偶的標準。所以,即使找了條件那麼差的女友,他也會把她捧得高高的,符合他心目中母親的形象。
  • 原生家庭無罪說
    人們討論原生家庭對於性格的影響,對於為人處事的塑造。而其中大部分討論集中在斥責原生家庭帶來的負面影響。那我們現在回過頭來看,那些理直氣壯歸因於原生家庭的問題的本質到底是什麼,原生家庭又到底起了什麼作用呢?某人說自己性格自卑原因是原生家庭從未給予過信任和肯定,而是處處懷疑;另一人說自己處處諂媚是因為缺失原生家庭的照料,而總是無條件迎合他人;再者闡述所謂暴力傾向是原生家庭潛移默化告訴孩子「動手」才能解決問題。
  • 《以家人之名》中,對不起陳婷的人也不少
    她想要做什麼,就不會顧忌孩子的態度和想法;孩子稍有反對,或者不按照她的心意做,就會被指責沒教養;凡事出了問題,絕不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在這樣的原生家庭中長大,陳婷學會的,除了自私自利的行事風格之外,還能有什麼? 說實話,其實在和母親的相處中,我們可以看到陳婷也是有幾分無奈的。
  • 《以家人之名》:將原生家庭的痛,熬成了糖
    《歡樂頌》中的樊勝美、《都挺好》中的蘇明玉、《安家》中的房似錦、《不完美的她》中林緒之,都或多或少在成年的生活裡帶著原生家庭之痛。《以家人之名》卻反其道行之,「跳出」血緣連結的原生家庭來觀察家庭對人成長的重要性。劇中,因為家庭變故,三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小孩成為了彼此新的家人。
  • 《以家人之名》結局,楊童舒回應陳婷人設爭議,單親家庭需要關愛
    導語近日,電視劇《以家人之名》完美收官,陳婷的飾演者楊童舒回應劇中角色爭議,言語中透露了家庭對於每個人的重要性,尤其是對於孩子的意義更大。這也讓陳婷情緒逐漸失控,面對一個對自己只有恨意沒有其他情感的兒子,身心俱疲,悲劇並不是從陳婷失去小女兒開始的,而是陳婷原生家庭裡的悲劇,那種骨子裡就有的不安感,傳遞給了兒女。
  • 《以家人之名》凌霄心病靠尖尖治癒,陳婷屢遭嫌棄,這劇情有點爽
    這部劇的劇情現在是越走越精彩了,小編記得前一段時間的時候這部劇其實還是挺遭受質疑的,不光是評分下降,就連網友對這部劇的評價也是持續在往差了的方向走。但是正因為這樣的哥哥,親情最後發展了愛情,如果你也想要寵妹狂魔的哥哥,你能接受最後發展愛情路線的哥哥嗎?不管怎麼說,這兩人不管走什麼路線都是磕到觀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