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人之名》開播到現在,一直都在話題榜上遊走,對於劇中出現的很多事件和問題,都相當映射了現在社會家庭的很多問題,當然,這自然戳中了不少人的內心。
包括按照母親的計劃活著的齊明月,對待自己女兒只想著出人頭地的唐燦,似乎讓不少網友覺得,沒有母親的李尖尖成為了大家最羨慕的對象。父親希望她快樂,出道就是知名木雕藝術家,哥哥熱愛,男朋友優秀,簡直就是人生贏家。
劇中可能被罵最多的就是凌霄的母親陳婷,微博熱搜榜上常常會出現這樣的字眼,「被陳婷氣死」。於是,在「被陳婷氣死」的第N天,突然發現似乎這是一種映射。
在最新開播的劇情中,陳婷執意要留在國內,甚至不顧女兒的反對,非要和兒子在一起。說的雖然好聽,不過就是怕自己的兒子被女朋友搶走。
童年的時候說不要兒子就不要兒子,小女兒意外死亡也怪是兒子導致的,再次組建家庭甚至也沒想到自己的兒子,再次生了女兒就想起來自己有個能養老的兒子……
最奇怪的是,國產電視劇從最初的歌頌母親偉大的母愛,到最近幾年開始需要在片子結尾強行為這樣的人設洗白,似乎這個風向發生了轉變。那麼,塑造這樣一個遭人唾棄的「母親」角色,到底是發生了什麼?
小時候看的電視劇,從為兒子深刻謀劃的深宮古代妃嬪,到後來任勞任怨的《醜娘》,母愛向來都是劇中一個淚點的存在。可是這幾年,卻不是這樣的。
小時候看到的電視劇中,母親這樣的角色,他們的存在都是家中任勞任怨,心中眼裡只有丈夫和孩子的角色,他們是傳統禮教下的母親,是男性心目中對母親這個角色最深情的感受。
當然,這也是一種固化人物的存在。
可是近幾年的電視劇中,老母親開始不是這樣的存在。從《歡樂頌》中樊勝美的母親到《安家》中猶如吸血蟲的房似錦母親。
再往前看,《都挺好》中眼中重男輕女的蘇明玉母親,似乎成為了新的模式下的母親形象。
微博上有一句話,說的生動形象,在60.70後眼中的父母都是英雄,80.90後眼中的爹媽可能為禍。也可以這樣說,他們甚至很多人都寧願自己是一個孤兒吧。
於是,這成為了很多人的說辭,自己沒有成功,沒有事業,沒有成績,都是原生家庭不幸帶給自己的災難。
可是很多人忘了一點,就是,凌霄雖然有陳婷這樣的媽媽,但是他仍然是一個優秀的牙科醫生,是一個學霸,是一個全能男友,是優秀少年的代名詞。
蘇明玉雖然有這樣的母親,但是並沒有影響她日後的發展,她成為了公司舉足輕重的高管。
房似錦揣著兜裡僅有的2000塊錢去闖上海的時候,是靠著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走向金牌店長的位置。
這些,好像都沒有受到他們母親的影響,雖然聽起來,他們的母親很糟糕。
當然,也不能說是他們的母親太過於過分,讓他們一絲不敢鬆懈,才造就了今天這樣成功的他們。
可是不能把自己的失敗都歸於自己母親的不夠好。他們的母親也不夠好,但是他們仍然發展得很好。
也就是說,所有你人生中遇到的,都不單單只有一個方面影響存在。
現在電視劇極大程度地放大了原生家庭對自己性格造成的弊端影響,讓更多的人把自己的不作為歸於自己的父母不夠好,當然還有一些不作為的人也把自己太過於優秀的父母作為自己無法超越的藉口。
真的是,父母太優秀和太糟糕,都成為了大家不夠努力的藉口了。這一屆父母,真的太難做!
原生家庭的確是一個人成長過程中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但是不是一個人人生路上最重要的因素。
一個人的成長好壞的最重要因素,永遠都只是你自己。這場原生家庭背了這麼久的鍋,真的是不該繼續背了。
你覺得呢?你的原生家庭對於你來說,影響是好是壞,還是你覺得自己的因素更多一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