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媽媽發明的這9個遊戲,大人躺著也能讓孩子玩到嗨

2021-02-17 阿拉文化空間

自從二胎放開以來,小編身邊的同事一個個又喜當媽。歡喜之餘,也直喊累累累。

小的嗷嗷待哺,又要陪大的玩耍嬉戲。而且隨著孩子越來越大,玩什麼、去哪玩、怎麼玩……都是讓人頭疼的問題。如果自己已經累成狗,再遇見孩子期盼的眼神,簡直不要太煩躁。

小編看到一個外國媽媽發明的9個遊戲,號稱既陪伴了孩子玩耍,自己也得到了休息,實在是太棒了!推薦給各位媽咪哦~~

我們一起來看看,她是怎麼做到的。

在這個遊戲裡,寶寶是一名嶄露頭角的古生物學家。而你,是一座古老的恐龍骨骼化石,安然矗立在大山深處的洞穴(你家沙發)裡,歲月靜好。

寶寶只能帶著小鏟子和小刷子,一點一點地把你從石頭裡挖掘出來。他的動作一定要輕柔,免得破壞了挖掘現場。

而你,在這個遊戲中的主要任務就是靜靜地躺著,為寶寶提供一個具有古生物意義的挖掘對象。

就像這個樣子↓↓

「哇喔,寶寶你真棒!繼續努力找恐龍骨頭哈!」

噢,不,醫生!這位病人情況非常非常危急!她已經無法動彈,喪失語言能力,甚至沒法描述自己的病痛!

目前也不能確診她到底怎麼了,但好像只要把溫度計放在她嘴裡,然後定時檢查一下她的心跳就可以了。嗯,你只要告訴寶貝這樣做,就可以躺著不動了哈哈。

就像這個樣子↓↓


「我的主要症狀是四肢無力和莫名憤怒……」

讓寶寶花上一個小時或更多的時間來設計一個小表演,可以是一段小戲劇、一段舞蹈甚至樂器展示。

在他的節目開始之前,你對他說:「今天可是有非常重要的來賓在場觀看喔!」表演結束之後,你就可以靜靜地躺在沙發上,用影評人慣用的高冷姿態來點評寶寶精心設計的演出啦。

就像這個樣子↓↓


「噢,感覺這是一個全新的流派。你的表演叩問人性,直擊心靈,給我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在這個遊戲裡,你是已經被繃帶纏住的古埃及國王木乃伊,你的寶寶則是一名建築工人。

當你靜靜地躺在沙發上的時候,他正在用積木或者你們家沙發上的抱枕來搭建陵墓。

寶寶發問了,古埃及媽媽不應該在被埋葬的時候看書呀。這時候,你就可以解釋說,尊貴的國王通常都是要和在「未來世界」用到的物品一起下葬的。

所以,現在帶本書也沒什麼太大的問題呀。然後你就繼續靜靜地翻書好了。

就像這個樣子↓↓


「記得別砌太密,我也是要去上廁所的……」

偵探寶寶收到風,他的父母被指控為疑犯!偵探寶寶可以運用一些傳統的偵查手段,比如藏匿於某處用望遠鏡追蹤這個躺在沙發上的遊手好閒的疑犯。還可以指引這個小偵探作標記喔。

當然了,你的主要任務還是靜靜地躺在沙發上。

就像這個樣子↓↓


「希望不要有人來偵查我,我看不到任何人。有可能我會分享一下關於這個案子最機密的信息喔!」

寶寶是一個畫家,而你是他的模特。現在,他要畫一個人午睡的圖啦!

就像這個樣子↓↓


「哇塞,寶寶,你畫得太棒了!簡直和我一毛一樣!」

寶寶是一位勇敢的登山運動員,而你,是一座山。你靜靜地躺在沙發上,讓寶寶「翻越」你懶惰的的軀體。但問題來了,當寶寶踩到你眼睛的時候,是該繼續靜靜地躺在那兒呢,還是應該像瘋子一樣大叫呢?

就像這個樣子↓↓


「爬得真好!但你這個時候不該去大本營吃些口糧或者別的東西了嘛。」

讓寶寶假扮成一個專業美髮師,對孩子說:「嗨,你好呀。今晚我有一個重要的約會,所以需要一個理髮師花時間給我……輕輕地梳理一下我的頭髮,然後編些個辮子或者馬尾,可以用這些髮夾,雖然看起來有點幼稚好笑。

噢,還有,在髮型做好之前,別和我天南地北地扯淡喔,一個專業的理髮師應該在一個絕對安靜的環境裡工作勒。」然後你又可以趴在沙發上了……

就像這個樣子↓↓


「哇塞,我的髮型真美!」

讓寶寶假裝他自己已經二十多歲了,獨自生活在一個公寓裡。告訴他,可以用洗衣機來洗自己的衣服(多有趣的一件事兒啊!),還可以用吸塵器來清理小地毯!

如果寶寶邀請你加入他的行列,千萬要拒絕哦,並告訴他,這可不是大人做事的方式。如果他堅持要求和你互動,你還是可以靜靜地躺在沙發上,聽他講講遊戲過程中有趣的發現啦。

就像這個樣子↓↓


寶寶:「做大人可真累!」

媽媽:「呃,我什麼都不知道。」

看完這9個遊戲,你就會發現,精髓在於——

排除萬難地躺在沙發上,

當然如果你家寶寶好「糊弄」的話,

能躺在床上就更完美啦,哈哈。

來源:實力媽咪

編輯:張賽霞


相關焦點

  • 8 個躺著就能玩的親子遊戲,最後一個真是絕了
    這套陪娃大法,可以陪一天都不帶重複的,而你需要做的只有一件事——躺著。01假裝自己是個寶寶圖片來源:讓娃扮演一個大人,自己則假裝成一個寶寶,躺在沙發上。記得讓孩子別在自己的手和腦袋上放積木,因為你要躺著耍一會手機來排解空虛。如果孩子問起「墓穴裡為什麼會有手機」,你可以和他說這是你的陪葬品。其他的問題可以酌情拒絕回答,因為「死人」可不會開口說話喲。
  • 下班回家很累,孩子卻纏著你玩,3個親子遊戲,讓你躺著陪孩子玩
    一、角色扮演類遊戲,核心:裝弱勢,讓孩子掌握主導權比如玩假扮醫生的遊戲,讓孩子扮演醫生或護士,我們扮演病人。孩子會模仿自己生病時,家人或醫生照顧他的樣子。讓我們躺著,幫我們蓋被子打針吃藥。玩角色類扮演遊戲的核心,就是要裝弱勢,而且聽從孩子的指揮安排。平時孩子都要聽父母的話,現在角色對換孩子掌握了主動權,孩子對這類遊戲非常有興致,而且玩得很開心,全程我們只需要躺贏。角色扮演類遊戲很多,比如讓孩子當快遞員送件,或者讓孩子當廚師,做飯給我們吃。
  • 宅男最愛:日本發明深度玩家「遊戲床」,躺著也能打遊戲、玩手機
    網路遊戲的深度玩家兼宅男早上(也許是中午)睜開眼之後第一件事是做什麼?也許你會說,當然是玩遊戲啊。但是錯!第一件事情應該是把被子掀開,從舒服的被窩裡鑽出來!
  • 全新升級的兒童樂園,100+種電玩遊戲,大人小孩嗨玩一整天!
    meland兒童樂園&星際傳奇電玩城不管大人還是小孩,都能玩上一整天坐標萬象匯帶上孩子一起向快樂出發!溫馨的嘉年華親子區,爸爸媽媽和孩子們可以在這裡度過一段美好的時光!刺激好玩的兒童電玩遊戲,連爸爸媽媽都沉浸其中。
  • 9.9買的材料能玩100種早教遊戲,材料簡單在家就可以玩的早教遊戲請...
    然而,你知道嗎,就是這連奶茶都買不起的9.9元,卻能買一大堆的材料給孩子玩。在孩子幾個月的時候,我也曾考察過很多的早教機構,帶孩子去體驗過比如觸摸、大運動、音樂、繪畫等各類的早教班,但是我最後選擇了自己在家裡給孩子設計認知啟蒙遊戲。
  • 0-6歲親子遊戲,會玩的孩子更聰明!
    魔咖小櫻:寶寶還小,除了扮鬼臉、舉高高能讓孩子開心一會兒,時間長就不知道該玩兒點什麼,大人孩子大眼瞪小眼,沒一會兒孩子又哭了。育學園小編這些職場媽媽在發愁沒時間陪孩子玩兒,而全職媽媽卻總在發愁「接下來該點啥」:繪本讀完了、過家家過完了、病人醫生扮演完了、唱歌跳舞瘋完了……能想到的遊戲都玩了一個遍,結果一看表,怎麼才過了不到半小時,大人累得半死
  • 孩子常玩遊戲,對大腦開發非常有益,心理學告訴你為什麼
    這位媽媽的微信圈裡面,經常能看到她家兩個孩子互相玩遊戲的情景,有時是哥哥和妹妹一起玩「醫生和病人」的遊戲,有時是妹妹和布娃娃玩「媽媽和寶寶」的遊戲,或者是孩子拿著一堆廚房玩具在地上玩,當作家裡的小主人,各式各樣的場景。這樣的遊戲並不稀奇,可以說是非常常見的,但如果仔細觀察一下,會發現身邊其實已經只有少數孩子會常玩此類遊戲,因為這類遊戲已經被很多人忽視或遺忘掉了。
  • 給4歲+娃的卡牌遊戲,孩子玩很嗨
    前兩天小侄子來工作室,玩具多到讓他眼花繚亂,不過他一眼選中了這副《小雞啾啾》。工作室的玩具編輯麗麗陪他玩。當場玩嗨,回家的時候他還一直嘟囔著「沒玩夠」。到了下一輪我突然意識到,為啥我不留著狐狸,這樣即使我沒抽到能下蛋的牌,我還可以拿別人的啊!!!這點我就不如小侄子玩得6。
  • 常跟孩子玩這幾個小遊戲,訓練反應速度更能提升孩子專注力
    (一)蘿蔔蹲這個遊戲在「爸爸去哪兒?」裡面有玩過,大人和小朋友都玩得不亦樂乎。就是每一個人都假裝自己是個蘿蔔(比如爸爸是綠蘿蔔,媽媽是紅蘿蔔,爺爺是藍蘿蔔,奶奶是紫蘿蔔,寶寶是白蘿蔔……),遊戲可以從任一「蘿蔔」開始,比如爸爸,爸爸一邊往下連續蹲兩次再站起來,同時一邊說「綠蘿蔔蹲,綠蘿蔔蹲,綠蘿蔔蹲完紅蘿蔔蹲(這裡隨意指一個蘿蔔)。」 這個被點名的「紅蘿蔔」聽到自己的名字,馬上開始重複上一個人的動作,然後指定下一個要蹲的人,如此循環。
  • 「媽媽,我可以玩會遊戲嗎?」你的回答,藏著孩子的未來
    一到暑假,家長們最頭疼的事又來了。因為在假期,我們最常聽到這句話:「媽媽/爸爸,我可以玩會遊戲嗎?」面對孩子這樣的請求,不同的家長有不同的態度:放任派的家長。為了讓孩子消停一點,覺得與其不停闖禍,不如讓他安靜地玩遊戲吧,自己也輕鬆一點。
  • 一個娃能玩廢幾個大人?科學告訴你孩子的超長待機原理
    妞妞從嬰兒時期就「精力旺盛」,睡眠時間比我朋友的家的天使每天要少4個小時!一周下來,當媽的要多三個工作日工時。到了五、六歲,妞妞的精力再創新高!無論把我玩得多麼精疲力盡,她在晚上9點前絕不會睡著(妞:睡了算你贏)。一個娃能玩廢兩個大人。前不久我們去海邊遊泳,墨爾本盛夏的海水溫度也就20-21 度,很冰。
  • 5類好玩的室內運動,讓孩子在家也能玩的巨嗨!
    面對史上最長的假期,孩子們都窩在家裡不能出門,每天不是玩手機就是看書、睡覺,真的是太缺乏鍛鍊了。長時間這樣下去,就算娃以前的身體再強壯,現在他的免疫力也都下降了。所以,今天就給大家推薦幾類好玩的室內遊戲,讓孩子在家也能玩的巨嗨。
  • 50個親子遊戲,讓你不出屋也能嗨起來
    是個未知數。生命在於運動,這次的冠狀病毒在沒有特效藥的時候,基本要靠人體自身的免疫力去扛。雙黃連並不能提高我們的免疫力,而運動可以!運動不僅能給精力個個滿格的孩子們放電,更能夠強身健體增強抵抗力!然而,在家怎麼運動能好玩還不擾民,也不是個容易的問題,父母必讀雜誌資深編輯辰辰老師給大家整理了50個適合在家玩兒的親子遊戲,讓你不出屋也能嗨起來!
  • 陪伴,我們在一起 | 第三十二期:8個親子遊戲,在家也能助孩子長高高!
    北京市婦女聯合會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會父母必讀雜誌社聯合推出春天,是孩子長個兒的黃金季節。往年春暖花開的時候,我們已經可以帶娃在戶外踏青,痛快地奔跑蹦跳。今年雖然特殊,但我們整理了一些適合父母在家裡和孩子玩的長個兒遊戲,一起來學吧!
  • 新生兒視力發育快,媽媽用三個小遊戲鍛鍊孩子,促進寶寶大腦發育
    新生寶寶視力發育快,媽媽利用三個小遊戲鍛鍊孩子看的能力,促進寶寶大腦發育新生兒剛出生的時候眼睛看東西朦朦朧朧的,但是到了滿月已經能夠看到30釐米左右的東西,所以他的視力有了一個極大的發育。給孩子進行看能力的鍛鍊,孩子看到的東西會傳入他的大腦中,能夠刺激孩子大腦的發育。
  • 適合孩子玩的switch遊戲,我找來了這幾款,十一快到了,你們趕緊抄作業吧!
    估計看到標題後就會有媽媽說,怎麼能鼓勵孩子玩電子遊戲呢?爸爸就是和媽媽不一樣,這個是給孩子樹立壞榜樣,小孩子對遊戲抵抗力很弱,不能提倡。▲比如這類體感遊戲,玩的同時還能增強宅家的運動量,一舉多得,何樂而不為。當然了,雖然我不反對孩子玩遊戲,但是玩,不等於讓孩子沉迷。
  • 驚喜福利|洛陽這家超好吃的親子餐廳,創意兒童餐、超大旋轉滑梯、豪華觀影室,大人小孩都玩嗨!
    寶寶能吃的好、吃的健康,這應該是大多數媽媽共同的要求了,為了寶寶們周末都能美美的過,探店小分隊經過一番搜羅,還真的發現了這麼個地方。到底怎麼樣,一起來看看再說~文末仍然有邦主為寶媽們薅來的驚喜福利~看到最後的舉小手
  • 「舉高高」導致孩子被送急救!這7種遊戲,別再讓孩子玩了
    這也是我們常見的遊戲,家長抓住孩子兩隻手,用力將孩子提起,或者是爸爸、媽媽在孩子兩側,一人拉著孩子的一隻手,提起孩子的胳膊,悠著玩。相信很多家長都和孩子玩過這個遊戲,乍一聽,大家可能覺得這個遊戲沒什麼特別危險的地方,但其實它可能導致孩子胳膊脫臼。 4歲以下的寶寶橈骨頭上端尚未發育完全,牽拉不當,或者寶寶受到較強外力時,易造成肘關節或肩關節脫臼。
  • 當孩子說「媽媽,我想再玩10分鐘」,家長如何回答很重要!
    作者 | 白芥子來源 | 積木育兒(ID:jingguanyuer)一個4歲左右的小男孩正玩得開心,等在一旁的媽媽接到一個電話後
  • 媽媽,我是小紅帽,你當大灰狼好嗎?孩子常玩角色扮演遊戲好處多
    舉個例子來說,如果孩子要假裝自己是媽媽,那麼他/她必須去想像如果小孩哭鬧或不乖的時候,媽媽會有怎樣的感受。在遊戲過程中,兒童需要同時扮演兩個角色,這就給了他們從不同角度探索世界的機會。角色扮演遊戲也能讓孩子同時用兩種思維方式思考,在其他情境中,這樣思考模式對於孩子來說是很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