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娃能玩廢幾個大人?科學告訴你孩子的超長待機原理

2021-03-03 夏天的陳小舒

妞妞從嬰兒時期就「精力旺盛」,睡眠時間比我朋友的家的天使每天要少4個小時!一周下來,當媽的要多三個工作日工時。

到了五、六歲,妞妞的精力再創新高!無論把我玩得多麼精疲力盡,她在晚上9點前絕不會睡著(妞:睡了算你贏)。

一個娃能玩廢兩個大人。

前不久我們去海邊遊泳,墨爾本盛夏的海水溫度也就20-21 度,很冰。大人下海都哆嗦著「emm refreshing ~」,妞妞下海,上岸,下海,上岸,下海,上岸,下海,上岸 …… 在海邊玩3個多小時,她在水裡得有 2 小時,來回遊(並且沒用任何浮力裝備,就狗刨式)。

最後嘴唇都紫了(能不紫嗎?),還想玩。我就沒見過這麼能玩的 …… 早上七點醒,晚上十點半睡,從來不睡午覺,怎麼就這麼能玩!

隊友帶著娃遊泳半天,晚上 12 點睡,直接睡到第二天中午11點,腰酸背痛地醒來。可妞妞,照樣十點半睡,不到八點起 …… 最後一天晚返程,有4小時車程,到家都晚上10點,妞妞一直聽故事聽到回家,還洗了個澡,才倒頭睡去。

是誰說聽故事、坐車可以哄睡來著?

我實在忍不住要問,小孩子的精力到底有多好?為什麼待機時間那麼長?到底要多大的運動量才能放倒他們?!

有研究曾經對比過孩子和成人的耐力,然後發現:


8-12 歲男孩的抗疲勞能力與訓練有素的專業運動員相當並且在運動後,他們的身體恢復速度還會比專業運動員更快(普通成人組已被淘汰出局😂)。


而 6 歲的孩子一天的平均運動量則是大人的兩倍,6 歲之後,他們的運動量會一年年的下降,平均每年下降約 4%,直到他們成年。


所以,帶娃累真的不怪我們體力不行,而是娃的體力實在是太好了!

@娜姐在前進:白天想安靜地看會兒手機是不可能的,他會搶走手機、在你身上翻山越嶺,一會兒揪頭髮、一會兒掐鼻子、時不時要我們變個魔術給塊糖吃…… 


@一隻快樂的水缸:今天大概也就喊了 500 句「媽媽」吧,一直跟著我走,從一樓跟到二樓,客廳跟到陽臺,上廁所還總是喊「媽媽」。

@五無伍-555:我常常覺得:他們是太陽能充電的吧邊玩邊充電,永遠不會累。

@妞妞果2018:有次和她爸爸走了 3 萬步,還意猶未盡 。。。

@薛江浩: 上次爬華山,有個 4 歲的小孩爬完全程,就連百尺峽也是自己拉著上,父親護著,我驚呆了。

找到這個問題的原因之前,首先我們要了解孩子們的發電原理。

人體「發電」的能量,來源於很多地方主要包括


1. 少食多餐

2. 多喝水

3. 睡眠充足

4. 規律運動

5. 攝入咖啡因,比如茶和咖啡(此條小孩不適用!)

▲來源:Havard Health Publishing

獲取能量後,我們的身體會通過一種叫ATP(三磷酸腺苷) 的有機物質將得到的能量,轉化為人體可以利用的「電量」 ,即讓糖類、脂肪等有機物中的化學能轉化人可以利用的能量,供肌肉收縮之需。

打個比方,如果人體是個卡車,ATP 就像一個發動機,它將你從各種地方獲得的能量變成了汽油,讓汽車可以開起來~~

這樣的發電模式,為小孩子長時間待機提供了能量基礎,因為他們睡得比大人多,還少食多餐~

不用多說,睡覺是休息最好的方式。在人處於非快速眼動期睡眠時,大腦裡的 ATP 水平會增加,這意味著睡覺就是在給身體「充電」。

哪怕睡得少的小朋友,他們的實際睡眠也是比成人多的:


新生兒(0-3 月齡):14-17 小時/天

嬰兒(4-11 月齡):12-15 小時/天

幼兒(1-2 歲):11-14 小時/天

學齡前兒童(3-5 歲):10-13 小時/天

兒童(6-13 歲):9-11 小時/天

青少年(14-17 歲):8-10 小時/天

青年(18-25 歲):7-9 小時/天

成年人(26-64 歲):7-9 小時/天

老年人(65 歲以上):7-8 小時/天

▲美國睡眠基金會推薦睡眠時長 ,

注意,在推薦區間外多睡或少睡兩小時也可能是正常的。

也確有調查表明,小朋友們每天的實際睡眠時間要比大人多 至少2 小時,充電時間長,他們自然就會儲備更多的「電量」。

我們的大腦自身的能量儲備是很少的,所以它更需要穩定的營養供應。

世界衛生組織推薦一歲以上的幼兒,每天3-4次正餐,如果需要的話,再給1-2次營養加餐。想想看,算上零食時間,你家孩子一天吃幾次?每個幾個小時就有一頓小餐點「加油」,對於他們的快速成長的大腦和身體來說非常有必要,同時也讓孩子們活力滿分!

大人正常情況下,一日三餐,每一頓的大餐都會導致胰島素水平飆升(這會使身體的血糖先迅速下降,再升高),所以餐後容易讓身體感到疲勞和睏倦(尤其是吃白米飯這種升糖指數很高的食物)。於是飯後的大人,靜靜地癱在沙發上,反而比飯前更困了 ………

當然,如果大人能夠合理安排飲食,比如吃升糖指數低的全穀物,富含纖維素的果蔬,優質蛋白質等,讓血糖持續保持穩定,也能保證我們身體有穩定的電量,為精力加分。

小朋友精力旺盛的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呼吸。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孩子的呼吸,可以發現他呼吸時整個身體都在跟著運動(睡覺時觀察尤其明顯,看他們的小肚子輕微起伏)。 

這是因為他們的肺還在發育中,所以在呼吸時會使用更多的肺活量,甚至全部的肺活量來呼吸,而大部分的成年人則不會這樣。

這種呼吸方式會讓孩子血液內的氧氣更加的飽滿,所以他們會更加有能量,再加上他們的個子小,肌肉離心臟泵出的富含氧氣血液較近,就能更有效利用氧氣。

另外,在進行高強度的運動時,孩子們由於擁有更多的慢肌纖維(和長跑運動員很像~),所以能更多地進行有氧代謝,而成年人則會相對於兒童更多地進行無氧代謝。無氧代謝會產生更多的乳酸,而當肌肉中的乳酸水平高時,則會引起疲勞。孩子的乳酸水平不高,自然也沒有成年人這麼累。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孩子在高強度運動後不怎麼累,不等於他的體質堪比運動員,這只能說明他的身體裡還沒有發展好無氧代謝的能力。等他慢慢長大,如果平時運動也不充分,那也會變得容易累。

你別看小朋友們一天都在動,其實大部分時候都在重複相同的動作。比如,做一條小尾巴跟大人在後面碎碎念、在家裡蹦床、在客廳兜圈……

太沉的東西,人家搬不動;技巧性強的東西,人家做不來…… 他們擅長做的,一般都是省力的動作。

電量那麼滿,能做的事情又不多,那就只能同一件事情一天重複一百遍😂。

最後一個原因是,小朋友的心態很好!


七歲以下的小朋友都很擅長「活在當下」:他們很容易找到生活中的小確幸,一個新玩具、一個故事就可以讓他們激動半天;他們也不會像大人一樣,對於過去、現在、未來都有煩惱的地方。

他們的心理包袱很小,會更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情感,大哭和大笑每一天都在發生,發生無數次,而這種情緒表達是非常解壓的。


我最近聽澳洲廣播,有一條廣告裡說,孩子平均每天要笑300多次,而成人只笑20次!(我查了一下確切的數據是,幼兒每天要笑300-400次,而成人每天笑17.5次。)

有人說,1 個小時的焦慮導致的疲憊約等於 8 小時的體力勞動。從這種角度上來說,有心事的大人們還承受了額外的電量損失。

美國體育運動指南的最新推薦是,對於 3-5 歲的小朋友來說,全天放電是最佳選擇:保持一整天的積極活動對於他們的成長發育特別有好處。輕度、中度和劇烈強度的玩耍都很適合這個階段的小朋友。如果沒時間/機會,也至少要保證他們每天 3 小時的活動量。


而對於 6 歲以上的小朋友來說,推薦每天運動至少 1 小時。大部分活動可以是有氧運動,比如散步、跑步,同時,還可以搭配一些強健骨骼和肌肉的運動,比如攀爬、打籃球、跳繩等。

這樣看起來,有個全天待機的孩子也是好事,這說明他的活動量充足!至於放電的「度」問題,等到孩子累了再停也不遲。

那怎麼判斷孩子「沒電」了呢?沒電的情況通常會出現在 —— 玩了一整天后、晚上熬夜了、做不喜歡做的事情、生病了的時候。在沒電的時候,孩子的疲憊是寫在臉上的。

還有一種「沒電」的情況需要特別留意!就是孩子一天到晚總是在說自己很累,並且一天天變得不愛動,甚至平時喜歡玩的東西也不想玩了時,也許是其他身體問題的徵兆:


1. 睡眠問題,比如睡眠時間少於 8 小時、頻繁夜醒、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藥物副作用。

2. 病毒感染,生病會導致孩子感到疲憊,常常持續幾天到一周。

3. 有慢性病,比如哮喘。慢性病控制不好會讓孩子很虛弱,所以孩子總說累也可能是慢性病的徵兆。

4. 心臟病,這在孩子身上非常少見,不過如果有先心病,也會導致疲憊。

5. 癌症或其他嚴重疾病,這非常罕見,不過總是感覺累也是嚴重疾病的早期症狀。

6. 抑鬱、焦慮或其他心理問題,孩子們喜歡用「累」來概括自己的心理問題,心理問題導致的「累」在孩子中很常見,需要重視!

▲來源:Havard Health Publishing

每天帶妞妞和小酒出去玩,雖然累,但是真的很喜歡他倆對玩的激情,什麼東西都覺得有意思,永遠玩不夠!high 起來的時候,也會帶動著全家人一起放電,最後每個人都放電成功!

希望大家今天看了文章後,可以在假期陪娃多多放電、一起玩起來!全天放電,有益身心!對於小朋友來說,幫助成長發育,對於我們來說,吃喝搭配運動,假期可以少長肉哦~

Anthony Birat, Pierre Bourdier, Enzo Piponnier, Anthony J. Blazevich, Hugo Maciejewski, Pascale Duché, Sébastien Ratel. Metabolic and Fatigue Profiles Are Comparable Between Prepubertal Children and Well-Trained Adult Endurance Athletes. Frontiers in Physiology, 2018; 9 DOI: 10.3389/fphys.2018.00387

Markus Dworak, Robert W. McCarley, Tae Kim, Anna V. Kalinchuk, and Radhika Basheer. Sleep and Brain Energy Levels: ATP Changes during Sleep. J Neurosci, 2010; 30: 9007-9016 DOI: 10.1523/JNEUROSCI.1423-10.2010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 Human Service, Healthy People 2030. https://health.gov/healthypeople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 Human Service, Physical activity guidelines for Americans, 2nd edition. https://health.gov/sites/default/files/2019-10/PAG_ExecutiveSummary.pdf

Verywell fit, The amount of pedometer steps for healthy kids. https://www.verywellfit.com/how-many-pedometer-steps-per-day-do-children-need-3435738

Bareket Falk, Raffy Dotan, Child-adult difference in the recovery from high-intensity exercise,  doi: 10.1249/00003677-200607000-00004

Harvard Health Blog, A tired child? What you should know. https://www.health.harvard.edu/blog/a-tired-child-heres-what-to-think-about-2018041713672

Harvard Health Publishing,Refueling your energy levels. https://www.health.harvard.edu/staying-healthy/refueling-your-energy-levels

KateSurfs, The fascinating reason why kids have so much energy: balance, behavior and longevity. http://katesurfs.com/2015/10/27/the-fascinating-reason-why-kids-have-so-much-energy-balance-behavior-and-longevity/

The newdaily, Children have muscles that perform like those of endurance athletes, study finds. https://thenewdaily.com.au/life/wellbeing/2018/04/25/children-muscles-perform-like-endurance-athletes/

Brains on! Why do kids have more energy than adults? https://www.brainson.org/episode/2020/06/30/why-do-kids-have-more-energy-than-adults

Nature,Kids beat elite runners in fitness tests.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18-04961-0

Kurzgesagt – In a Nutshell,Why are you alive - life,energy and ATP.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ImCld9YubE

如果喜歡,請轉發分享:)

本文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到其他公眾號,

請在評論留言獲取內容授權。

關注「夏天的陳小舒」,

回復以下關鍵字,就可以看到對應的推送啦

回復【懷孕】備孕知識、孕期疼痛、孕期營養、孕期美容 等;

回復【哺乳】開奶、母乳不足怎麼辦、母乳成分、哺乳期用藥 等;

回復【奶粉】配方奶知識及奶瓶餵養;

回復【乳腺炎】漲奶、母乳過多怎麼辦以及如何擠奶餵養;

回復【溼疹】了解嬰兒溼疹;

回復【生病】關於感冒、打鼾、發燒、咳嗽、便秘等幼兒常見病;

回復【睡覺】嬰兒睡眠知識綜述、新生兒睡眠安全等;

回復【頭型】如何塑造寶寶的漂亮頭型;

回復【食譜】輔食食材與食譜目錄;

回復【兒歌】兒歌精選與推薦;

回復【繪本】 繪本推薦、書單、親子共讀等;

回復【雙語】 雙語、英語學習;

回復【刷牙】 兒童牙刷的選擇,刷牙方法,牙膏用量等;

回復【語言】 語言學習、語言發育遲緩;

回復【蒙特梭利】 蒙特梭利遊戲;

回復【生長曲線】 正確解讀生長曲線,判斷孩子的發育狀況;

回復【不吃飯】 孩子不吃飯怎麼辦;

回復【輔食】 了解關於孩子輔食添加的一切;

相關焦點

  • 超長待機的假期,被孩子掏空的家長,你需要4個原則讓娃遠離你
    在這個超長待機的假期中,我採訪了我身邊的爸媽們,這個假期最讓人腦殼疼的問題是什麼?1.為什麼不能自己玩!2.為什麼還要對我這個老頭下手!3.為什麼不能放過我們!結論:孩子的人格特徵相當穩定,不管幾歲都不放過家長。
  • 如何解決熊孩子的超長待機?買這款益智玩具就夠了!
    但是今天帶著大家來一起看看「萬能」的寶寶益智玩具~玩與學融合的恰到好處,幫你解決熊孩子超長待機的煩惱!萬能的磁力片,簡單大塊好上手,夠豐富夠有趣夠孩子玩上一整天!這是一種年齡跨度比較大的搭建類玩具,從一歲可以玩到十歲都沒問題,而且男孩女孩都愛玩。就連家長也能從中獲得不少樂趣。
  • 年假超長待機,來跨界視聊我們一起度過美好時光!
    年假已經待機十三天,如果時光倒流,年前你知道這個春節會有半個月的假期,你會是什麼反應?高興的一蹦三跳?哈哈哈大笑五分鐘?但是現在,超長假期超長給你了(還是帶薪滴),想吃就吃想睡就睡也實現了,只是你要足不出戶!哪也不能去,哪怕是你家樓下,不好意思你都不能待!那這些無聊時光,我到底該如果打發啊?來來來,今天跨界視聊就教你一套吃喝玩樂都有的生活新境界!
  • 這幾個超長待機的眼影牌子,夏天必須收入囊中
    兩個小時都沒到就花成了熊貓眼,為了讓妝容保持更久,選擇一盒不脫妝的眼影十分有必要,接下來就給大家安利幾個親測好用的眼影牌子。眼影牌子top1:蘭瑟持妝炫耀眼影盤,這個眼影盤是我入手的第一個眼影盤,當時還不怎麼會化眼妝,買來就是想練習一下,但眼影盤真心好用。
  • 狗狗亂叫,主人不對,孩子問題,大人責任,訓狗和帶娃是一個道理
    狗能感受到你的情緒和力量。由於我的孤陋寡聞,今天是第一次知道這個理論,大開眼界,深以為然。這也讓我想起了犯罪心理學家李玫瑾說的話:「孩子的問題,就是大人的問題,想讓孩子改變,先要改變大人。」也許有的人要嘲笑我了,孩子能和狗相提並論嗎?是的,培養孩子比訓狗複雜多了,但如果你能懂訓狗的簡單道理,那麼對你訓娃也是有幫助的。西澤又說:要給愛犬樹立領導者的形象,頭腦冷靜自信。
  • 如何教孩子像科學家一樣思考?百位科學家的真實故事告訴你答案
    百位科學家的真實故事告訴你答案 關於科學知識的書我們已經推薦過許許多多, 有用圖像思維把知識體系具象化的, 有用漫畫形式緊緊抓住孩子眼球的
  • 孩子暑假在家用優學派AI伴學機器人,能學還能玩,家長帶娃更輕鬆
    孩子暑假在家用優學派AI伴學機器人,能學還能玩,家長帶娃更輕鬆 2021/01/07 11:25 來源:砍柴網 瀏覽:899
  • 超長待機的藍牙耳機——QCY Q30C體驗
    經過一周多的體驗,最大的感觸就是Q30C的超長待機,首次使用時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電量,連續4天重度使用,每天3小時以上後,才沒電;當手機圖標出現紅色低電量時,還能使用近1小時後才出現語音提示,低電量語音提示以後半小時才自動關機,這樣的電量、待機真的是把我都嚇住了,感覺真的是太耐用了。
  • 逗娃≠捉弄孩子:「中國式逗娃」,娛樂了大人卻傷害了孩子
    2015年2月廣西新聞網報導,2歲孩子在二伯哄逗下喝了一兩自釀米酒,導致嘔吐、昏迷、抽搐,最後從一個聰明伶俐的孩子變成一個痴傻兒。同年4月華西都市報曾經報導,攀枝花一市民帶2歲孩子去朋友家做客,在吃飯期間孩子被幾名大人逗弄下,喝下二兩白酒昏睡不醒,當被發現情況不對時為時已晚,孩子因為急性酒精中毒搶救無效身亡。
  • 【陪娃玩】巧用一杯食鹽水,讓你成為孩子眼裡的超級媽媽!
    實驗創意 | 賢爸 · 圖片來源 | 網絡每天3分鐘,帶孩子玩1個科學小實驗,開啟孩子的探索智慧!爸媽可以用籤到的方式,陪孩子動手一起玩科學。你可以先讓孩子背過身去,你在其中的一杯水裡加入食鹽,攪拌溶解。然後讓孩子選哪一個是食鹽水。
  • 高溫預警,帶娃去哪玩?與機器人一起烘焙小豬佩奇餅乾,五大主題全天暢玩
    找個室內涼爽、人流量適中、既能滿足親子互動又能讓孩子擁有獨自玩樂空間的活動,是急需的。蒙空間,聽名字就「萌萌噠」,圓滾滾農場、神秘水世界、魔幻彩虹島、天空之城和交通安全體驗五大主題,每一個主題都不只是簡單的讓孩子玩樂。「你愛吃橙子嗎?你愛喝橙汁嗎?」那你在圓滾滾農場將親眼目睹整個橙子的「成長過程」。農場裡的風車、橙子的採摘,存儲的倉庫和加工廠你都一一經歷。
  • 在孩子心中,這樣的遊戲比玩任何電子設備都快樂幸福
    其實,孩子本身就對世界充滿了好奇心和探索欲。如果我們能從日常生活入手,從身邊有趣的科學現象出發,帶娃動手做好玩的小實驗,他們就會迅速對科學產生興趣,還能為以後的物化生學習打好基礎。這套實驗裝備開團後媽媽們收到也都說孩子特別喜歡:上次給大家推薦了魔力科學實驗啟蒙盒,一套可以玩218個有趣的科學小實驗,孩子玩一個暑假沒問題,更關鍵的是我們不僅可以有
  • 就算要當「虎媽」,管教孩子也有3不打,會把娃打「廢」的
    從古代「棍棒下出孝子」,到現在「打你是為你好」,還有很多家長採取的仍是棍棒教育。要知道棍棒教育會帶來很多傷害,嚴重影響孩子一生。管教的方式有很多,家長要學起來。棍棒不是最好的教育,就算要當「虎媽狼爸」,管教孩子也有3不打,家長要清楚,不然娃會被打「廢」的3歲內不打——損害身心孩子年齡還小
  • 超長待機高性價比手機 lgp503評測
    尤其對於大屏觸摸手機來說,配置高、性能好雖然可以給人無盡的暢快體驗,但是待機時間卻讓人不敢恭維,每天充電是必修課,而且這類手機的價格都比較高。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能夠買到一款價格合理,性能強大,待機時間長的手機才是王道!我們今天的主角 LG p503就是這樣一款手機。下面我們去看看它會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精彩表現呢?
  • 福建援寧女教師楊明:「超長待機」播撒希望火種
    福建省莆田海峽職業中專學校的女教師楊明,用「超長待機」的援寧支教,為寧夏西海固山區的孩子點亮走出大山、走出貧困的希望之路。2014年,楊明懷揣「做件讓自己一輩子難忘事情」的憧憬和對祖國大西北的嚮往,報名成為第16批福建赴寧夏支教教師。回憶剛剛來到寧夏西吉縣的日子,水土不服首先給這位長期生活在沿海地區的英語教師一個下馬威。
  • 一手|全北京第一家水主題科學探索館,國家級專家教授親自設計的!
    在小愛看來,平淡無奇的水充滿了魔力,因為再調皮的孩子,見到水都能如入無人之境般玩上很久;即便再文靜內向的小朋友,碰見水也會為之瘋狂!北京最近新開了家以水為主題的科學探索館,作為一個超級愛玩水的娃她媽,小圓子媽媽第一時間帶娃去體驗了一把,熱乎乎的一手體驗報告馬上奉上。文末還有拔草方法哦!文、圖/@小圓子媽媽小圓子愛玩水,特別愛!
  • 「梅姑娘」超長待機!何時出梅?氣象專家說……
    7月19日是江蘇入梅的第41天,「梅姑娘」超長待機出梅有希望嗎?7月19日是江蘇入梅的第41天,「梅姑娘」超長待機出梅有希望嗎?新皋橋網站【免責說明】: 新皋橋網站是一個公開、公平的網絡交流平臺,全部資訊均由網友自行發布,不代表本站任何觀點,本網站不作任何承諾和保證。
  • 3000多件帶娃資源,是怎樣集結的?知名園長來助力!
    在這個加長版的寒假裡,聰明的家長怎樣陪伴孩子?日前,周到記者分頭了解了一些家庭、學校帶給孩子們的宅家妙招、戰「疫」錦囊,陸續推出「超長寒假智慧陪 系列」。期待這些案例和方法,能給大家一點啟發,幫助孩子們科學、有趣、快樂地宅在家裡,讓這個寒假更加有意義、有收穫。
  • 【陪娃玩】為什麼蠟燭燒起來是黑煙,吹滅時變白煙?看完漲知識!
    實驗創意 | 賢爸 · 視頻製作 | 瑪麗每天3分鐘,帶孩子玩1個科學小實驗,開啟孩子的探索智慧!爸媽可以用籤到的方式,陪孩子動手一起玩科學。今天賢爸繼續帶大來玩蠟燭實驗,等會你就有答案了!我們先一起來看看視頻吧~動手做科學你需要準備的材料:大頭針、蠟燭、火柴。
  • 「科普破壞孩子想像力」是偽命題,大膽告訴孩子:月亮上沒嫦娥
    提問——要源於興趣,卻不止於興趣我記憶中有幾個印象非常深刻的孩子:一個是很多年前從報紙上看到的10歲男孩,可以聽發動機聲音,辨人是什麼牌子幾型號的汽車,汽車知識儲備令大人們嘆為觀止;>另一則是網絡上看到的,一個七八歲大的男孩,一邊把玩著茶杯、一邊記錄品茶寫日記,說出來的詞彙讓無數網友都汗顏;還有身邊親戚家的娃,四五歲能認識上百種恐龍,堪稱我們家的"恐龍小百科"……這些能自己去探索學習的孩子,都說明了一件事:孩子吸收知識能力非常強